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53节
周围一座座的宫殿坐落,看模样应该是个宫殿群,一路上小公主还给他介绍:“介系四一姐的宫殿,介系八姐的,介系二姐的……”.
第104章 你很怕朕
“哥哥,这个是两仪殿,往这个方向走,出了两仪门,过了朱明门,就是太极殿了,也是我阿耶上朝的地方。
“向这边走,过了献春门就是万春殿,这里面住着几个姨娘,然后就是立政门,从立政门进去就是我阿娘住的立政殿了。”
(隋朝称大兴宫,到唐睿宗时改太极宫,此处不做历史考证,按习惯称太极宫)
靳言认真的听着,不过在两仪殿这里,还能四处张望,这个大殿皇后一般不用,都是李世民在用。
两仪殿是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在这里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李世民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
进了万春殿,靳言就不敢随意观看了,哪怕有在大的依仗,进人家里做客,最起码的礼貌是要有的,这事关他的修养,跟怕不怕没有关系.
几人来到立政殿外边,李丽质这才停止了介绍。
红袖早就得了长孙皇后的命令,带着人在殿外等着,这也算是给了靳言天大的面子了。
红袖见到四位公主一起带着一个装扮奇怪的年轻男子前来,并没有感到意外,上前见礼过后说道:“皇后殿下已经说过了,小郎君来了之后可直接入殿,不用通报。”
靳言点了点头,道了声谢,跟着李丽质进入立政殿中。
“阿娘,我回来了,我带锅锅来看你了。”隔着大远,小公主松开了靳言的手,向远处一位雍容华贵的女人飞奔而去。
靳言不紧不慢地跟在李丽质身后,一边先前走,一边打量这个历史上名气比较大的长孙皇后。
说起贤后,可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支持的白月光,但是说起第一第二的千古贤后,那肯定就是长孙皇后和大脚马皇后,要说最靠近这两位的,应该就是西汉那个农家女皇后窦漪房,可惜被一个姓林的女表子和那个无脑的编剧、导演等一系列的人给污染了。
没有人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李世民的偶像是汉文帝,长孙皇后的偶像又何尝不是窦皇后。
见到靳言靠近,长孙皇后站起身,先是抚摸着飞扑而来小兕子,笑着道:“你这小疯丫头,要不是今天你哥哥来,你是不是不知道回来啊。”
长孙皇后笑着数落了小公主一句,将目光移到靳言身上。
“阿娘。”李丽质、豫章和城阳向长孙皇后行礼。
靳言见状,学着从网上看来的叉手礼,微微弯腰说道:“见过皇后殿下。”
长孙微笑着点点头:“小郎君一表人才,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一些。”
说着一挥手,红袖搬来一个胡床,也就是后世的马扎,放在靳言身后。
“听说你们已经没有跪坐了,小郎君就坐胡床吧,来这里不用拘谨。”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靳言也没有想到长孙皇后想的这么周到,或许是李丽质和豫章提前跟她说了吧,但是人家能够照顾到这一点,还是让靳言很感动。
要说长孙皇后长得多漂亮,靳言也不敢打保证,毕竟长孙皇后留名青史靠的是贤惠,是能力,不是美貌。
不过能让李世民牵挂一生的人,又岂会是不漂亮的,只不过大唐的装扮,真的没有长在靳言的审美点上,也影响了靳言的判断。
但是跟长孙皇后谈话很舒服,他也没有感受到什么皇后气场,反倒是像那个艾秀丽大姐,待人很真诚。
靳言谢过,坐在了马扎上,要是让他跪坐,估计他就想办法要回去了,这玩意跪坐是有要求的,不会跪坐的人,很容易就把两条腿给坐废了。
但是他坐在胡床上,就比边上的人高一些,比长孙皇后还要高,哪怕长孙皇后坐在台上,已经高处一截了。
“今天也没有外人,小郎君不用拘谨,你们平时怎么样,在这里也怎么样。我和陛下也没有邀请别人,就她们四个,跟你都是熟识。”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多谢皇后殿下,我这个人不善交往,也不善言辞,要是有失礼之处,还请不要怪罪。”靳言说道。
“不怪罪,朕和皇后还没有那么小气。”一个雄壮的声音传来。
靳言赶紧站起来,也不是要拍李世民的马屁,只是出于礼貌,当然也有公主的原因。
“见过大唐皇帝陛下。”靳言对李世民行了一礼。
“免礼,看来后世也是再用这个礼节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虽然他笑着,但是靳言还是感到了强大的气场,那皇帝的威严,和带兵打仗,所向披靡形成的强大自信,让李世民显得格外有魅力。
这是再好的演员也演不出来的!
靳言感到了压力,哪怕知道空间里有武器,自己也能随时回到后世,有压力就是有压力,这不是虚的。
就像见到他们的大领导,哪怕大领导再平易近人,那种压力是存在的。
很多人见了李世民都能谈笑风生,还敢当面骂他,靳言是很佩服的,这个他就做不来。
“小郎君很怕朕?”李世民盯着靳言问道。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靳言没有顺着他的意思来。
“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朕就喜欢听真话,不过你先说假话吧。”李世民饶有兴趣地说道。
“假话就是陛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慈眉善目,虚怀若谷,在下为什么要怕陛下呢?”靳言淡定地说道。
“哦?那真话是不是正好跟这个相反?”李世民突然严肃起来,气场又开大了,靳言感受到的压力又增强了。
李丽质和豫章都紧张起来,只有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这是在虚张声势,稳定住了她们几个。
靳言有那么一刻,想把枪掏出来,对着李二凤的脑袋,让他冷静一下,不是他是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真话就是,陛下是从尸山血海走出来的,又是九五之尊,身上的威严确实令人害怕。”靳言依旧平淡地说道.
第105章 洪武大帝跟朕比如何
靳言在心里说:我不是怕你李世民,我现在就能一枪干掉你,有什么可怕的?
我怕的是那个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领右翊卫大将军,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
“陛下,你来迟了,这可不是待客之道。”长孙皇后笑着说道,也把两人紧张的气氛给巧妙化解了。
“哈哈哈……朕跟小郎君开个玩笑,没想到小郎君是个老实人,坐吧,坐吧。”李世民笑着拍了拍靳言的肩膀。
“哼,臭阿耶,不准欺负锅锅!”小公主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靳言面前了。
“阿耶没有欺负你哥哥,你这个小丫头,阿耶哪里臭了?”李世民弯腰捏了捏小公主的脸蛋,想要抱她,结果小公主很不给面子的转过身了。
“陛下还没有说为何来迟了。”长孙皇后直接把李世民给拉倒台上了.
“还不是程知节那个老匹夫,非要找朕要什么美酒和琉璃杯,连个玉佩都没有带,朕怎么会给他的,那老匹夫就纠缠不休。”
“陛下!”
长孙皇后轻喊了一声,当着靳言的面,左一个老匹夫,右一个老匹夫,也不怕人笑话。
“啊,没事,朕也没有应他,只是被他耽搁了一下,倒是没有迎接小郎君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岂敢让皇帝陛下迎接,在下可没有那么大的脸是。”靳言笑道。
“小郎君可有表字?”李世民问道,这么一口一个小郎君,他也不习惯。
“后世倒是不怎么流行表字了,不过在下师长倒是根据我的名字,赠我慎行二字。”
“谨言慎行?不错,你师长这个字取得好,那我就叫你慎行吧。”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样,一直在猜测小公主到底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她们的只言片语里,只能了解靳言对小公主很宠爱,几乎是有求必应,不求也会提前想到。
现在见到靳言,不光是长相英俊,就是一举一动,有礼有节,说话大大方方,对他这个皇帝有尊重,也不是唯唯诺诺,到让李世民很满意。
“丽质,你带着她们去安排一下,慎行的习惯你们了解,还是由你们来做吧。”长孙皇后笑着对李丽质说道,其实就是把她们支使出去。
“好的,阿娘。”李丽质其实不愿意出去,但是也知道,有些话不是她们能知道的。
“我不去,我要跟锅锅在一起。”小公主有靳言做靠山,勇气大的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不在乎了。
靳言真想对她说一声,姐们,就老梁给咱们这点勇气,真的不够用。
“兕子,哥哥不是还给你阿耶和阿娘带礼物了吗,你跟着阿姐去看看,别让他们遗漏了什么。”靳言温柔地对小公主说。
“好的,那我去看看,锅锅,你在这里等我。”小公主回头还看了李世民一眼,那意思就是警告他,不要吓唬她的哥哥。
“这丫头……”李世民笑了,他已经懂小公主的意思了。
李丽质带着她们都出去了,李世民让张阿难守在门口,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
靳言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个被封为侯爵,官拜左监门卫大将军的宦官头子。
都说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功夫深不可测,刚才靳言有点大意了,竟然忘了这群人,好在他对李世民没有产生杀意,要不后果难料。
靳言不会小看任何一个古人,自己没有本事,不能把别人也当成白痴。
靳言绝对相信,自己要是掏枪威胁李世民,或许已经成为一个死人了,皇宫里的事,其实他这个小老百姓能弄明白的?
“大唐真的三世而亡?”李世民严肃地问道。
“应该说是三世而断,后来又接上了,只不过中间出了个女皇帝,也是到我们那时为止,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大唐的国祚有多长?”李世民心里好受一点,也不奢望后代子孙能够万年,因为根本就不可能,这小子来自千年之后,还万年个屁啊!
“二百八十九年,也包含着中间这十五年。”靳言直接告诉他,武则天的时间也算在大唐里面了。
“这么短?”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是一惊。
“已经不短了,陛下要是不跟夏商比的话,大唐还算是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就算是减掉中间这十五年,也是排在第二的。”
“那不对,西周呢,大汉呢,这个都比我大唐要长啊?”李世民说道。
“怎么说呢,西周和东周应该是两个朝代,但是这两个朝代真的像是朝代吗,陛下读过《春秋》,这是人臣能干的事?孔子又是忠又是仁,编史不以周王室纪年,而是以诸侯鲁隐公纪年,啧啧……
“东周就不用说了,春秋尚能讲仁义,东周就是无义战,跟北朝十六国有什么区别?
“大汉倒是跟周朝不一样,不过被王莽断了一下,后世就把他们分成两个朝代了,这两个朝代加在一起,肯定是超过大唐的,分开就比不过大唐了。”
李世民心里虽然嫌弃二百八十九年有点短,但是能比偶像所在的西汉要长点,还有有点自得的,但是皇帝的秉性,还是希望自己的朝代长长久久。
“刚才你说还有一个朝代能超过大唐,可是后来的朝代?”李世民问道。
“是的,洪武大帝开创的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后世有人说,王朝周期律就是三百年。”
“洪武大帝?”李世民不管什么周期律不周期律,他对靳言说的这个洪武大帝产生了兴趣。
“洪武大帝跟朕比如何?”这个洪武大帝,让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汉武大帝。
“借用我们老人家的一句话: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朱元璋就是洪武大帝。”.
第106章 假装自己是卧龙
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虽然他不知道这个老人家是谁,但是这句话是对他军事能力的认可,自己还排在洪武大帝前面,怎么也得是贞观大帝啊。
上一篇: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