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第2645节
“慌什么。”李策的语气平淡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他有多少人?”
太监总管哆哆嗦嗦地答道:“回……回陛下,约莫……约莫一两百人。”
“呵。”李策发出了一声轻笑,这笑声里带着三分讥讽,七分冰冷,“一百多人,就想闯进这皇宫大内,掀了朕的龙椅?他是老糊涂了,还是当朕这满城的禁军都是泥捏的?”
他扫视了一圈底下噤若寒蝉的臣子,声音陡然转厉:“还是说,你们觉得,他能成功?”
无人敢应答。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大理寺卿秦川,殿外求见!”
“宣。”李策吐出一个字。
秦川迈步入殿,身后跟着抱着木盒的赵铁柱。她目不斜视,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臣,大理寺卿秦川,参见陛下。”
“平身。”李策看着她,“外面吵吵嚷嚷,说赵桀反了。你这个大理寺卿,此刻不在外面抓人,跑到朕这里来做什么?”
“臣正是为此事而来。”秦川直起身,朗声道,“臣今日前来,是为献俘,呈证。”.
第四千三百五十九章 狗急跳墙
她挥了挥手,赵铁柱立刻上前一步,将手中的木盒高高举起。
“安远侯赵桀,十年之前,便以赝品换走皇家内库珍品‘鬼牙’弩三把。数日之前,又遣死士,持此赃物,刺杀神机营统领张虎,意图灭口。
幸得天恩浩荡,臣于永安街设伏,将刺客尽数擒获。主犯‘影’,已尽数招供安远侯历年来倒卖军械、结交外藩、意图不轨之种种罪行。
人证、物证、供状,俱在。请陛下御览!”
秦川的话,掷地有声。每说一句,殿上大臣们的脸色就白一分。
盗取内库兵器,刺杀天子近臣,倒卖军械……任何一条,都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李策的目光,终于从秦川的脸上,移到了那个木盒上。他没有立刻叫人呈上来,而是缓缓问道:
“秦爱卿,你可知,就在你说话的这会儿,赵桀,正带着他的人,在砍朕的东华门。”
“臣知道。”秦川的回答干脆利落,“正因如此,臣才更要将这铁证呈于陛下面前.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安远侯不是‘兵谏’,更不是‘清君侧’,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乱臣贼子!今日之举,乃是罪行败露之后的狗急跳墙!”
“好一个狗急跳墙!”李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了起来,“朕待他不薄,封侯爵,赐府邸,荣宠一生。他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皇帝的怒火,如火山喷发,瞬间充斥了整个大殿。
“传朕旨意!”李策的声音,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命羽林卫、龙骧卫,即刻驰援东华门!告诉守将,不必留活口!给朕把这群叛贼,就地格杀,一个不留!”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扫向秦川:“秦川,你很好。查得很好。这件案子,你办得,深得朕心。”
他又看向赵铁柱怀里的木盒,以及秦川手中那份厚厚的供状,眼神变得愈发幽深:“把东西呈上来。
朕倒要看看,朕的这位安远侯,背着朕,都干了些什么好事。朕还要看看,这份名单上,除了他赵桀,还牵扯出了哪些……朕的‘好臣子’!”
风暴,已经来临。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清算,才刚刚开始。
东华门外,已成人间炼狱。
鲜血将青石板染成了暗红色,残肢断臂与破碎的旗帜、兵刃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副惨烈至极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臭味,令人作呕。
安远侯府的百余名护卫,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十人。他们背靠着背,围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圆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茫然。
他们是家奴,是护卫,拿着侯府的俸禄,听着侯爷的命令,可他们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带到这里,对抗身披国家重甲的禁军。
圆阵的中央,赵桀拄着他那把厚重的长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身上的铠甲已经多处破损,左臂上还插着一支羽箭,鲜血顺着甲叶的缝隙不断渗出。他状若疯魔,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前方黑压压一片的禁军.
第四千三百六十章 最后一丝侥幸
羽林卫和龙骧卫的到来,彻底粉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
这些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精锐,与宫门守卫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冲锋,就将他这点可怜的“叛军”冲得七零八落。
“侯爷……我们降了吧……”一个年轻的护卫哭喊出声,“再打下去,我们都得死在这儿啊!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
“闭嘴!”赵桀猛地回头,一脚将那护卫踹翻在地,“没出息的东西!事到如今,你以为投降还有活路吗?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我们没有退路了!”
他环视了一圈自己这些面如死灰的“部下”,用尽力气嘶吼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们是安远侯府的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然而,他的鼓动,换来的却是一片死寂。没有人响应,只有一张张绝望的脸。
他们,不想死。
……
养心殿内,气氛同样凝重。
李策已经看完了影的供状,那份长长的名单,就摊开在他的御案上。他的脸色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帝王怒火燃烧到极致的表现.
“陛下,贼首赵桀已被困于东华门外,羽林卫指挥使李广将军请示,是否即刻发动总攻,将其一举歼灭?”一名太监小心翼翼地禀报。
“总攻?然后呢?”李策冷冷地反问,“把那几十个被他裹挟来的家奴护院也一并剁成肉酱?再给后世史官留下一段‘帝王盛怒,屠戮百人’的话本?”
殿下众臣闻言,皆是心头一凛。
兵部尚书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赵桀虽罪该万死,但其麾下护卫,多为无知愚从,若能使其归降,亦可彰显陛下仁德之心。”
“说得轻巧。”一旁的宗正寺卿,一位皇室宗亲冷哼一声,“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谈什么仁德?依老臣看,就该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叛,以儆效尤!免得让某些心怀不轨之徒,以为我皇室软弱可欺!”
这话意有所指,不少与安远侯府素有往来的官员,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一时间,殿内又分成了“主战”与“主抚”两派,争论不休。
李策皱了皱眉,将目光投向了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秦川:“秦爱卿,你觉得,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秦川身上。
秦川出列,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臣以为,赵桀,必须死。但不必急于一时。他麾下的护卫,也必须降。而且,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降。”
“哦?”李策来了兴趣,“说下去。”
“赵桀如今已是笼中之兽,瓮中之鳖,断无逃脱之理。强攻,固然可以一了百了,但正如尚书大人所言,有伤天和。且赵桀困兽犹斗,强攻之下,我禁军将士,也必有伤亡。”秦川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臣有一计,或可兵不血刃,令叛军自溃。”
“什么计策?”
“攻心为上。”秦川缓缓吐出四个字,“陛下可下一道旨意,派人于阵前宣读。其一,言明赵桀谋逆之铁证,让他师出无名.
第四千三百六十一章 放下兵器
其二,晓谕那些护卫,言明他们乃受奸人蒙蔽,只要此刻放下兵器,归降朝廷,便可免除死罪,只究胁从之责.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家人,此刻安然无恙,但若他们执迷不悟,那他们身后的整个家族,都将为他们的愚忠陪葬。”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狠!太狠了!
这第三条,简直就是诛心之言!
这些护卫,最在乎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远在家乡的父母妻儿。秦川这一招,直接掐住了他们最柔软,也最脆弱的命门。
“如此一来,赵桀众叛亲离,便成定局。”秦川补充道,“届时,他便是一个孤家寡人。是杀是剐,全凭陛下一念之间。而那些归降的护卫,既能彰显陛下宽仁,又能让他们对陛下感恩戴德,将来还可充入军中,为国效力。一举数得。”
“好!”李策抚掌大赞,看向秦川的眼神里,满是欣赏,“好一个攻心为上!就依秦爱卿所言!”
他立刻口授圣旨,命身边的太监总管亲自去东华门前宣旨。
“陛下,臣还有一请。”秦川再次开口。
“说。”
“臣请旨,与太监总一同往。有些话,由臣这个将赵桀一手送上绝路的人亲口说出来,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秦川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李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缓缓点头:“准了。赵铁柱,你也跟着去,保护好秦卿安全。”
“遵旨!”赵铁柱兴奋地一抱拳,能跟着大人亲临一线看这种大场面,可比待在这压抑的大殿里舒服多了。
……
东华门外,对峙仍在继续。
当看到宫门再次打开,走出来的是一名手捧圣旨的太监,以及那位让他们恨之入骨的大理寺卿秦川时,赵桀和他手下的人都愣住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监总管展开黄澄澄的圣旨,用他那尖细却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开始宣读。
圣旨的内容,与秦川在殿上所言,别无二致。先是历数了赵桀盗取内库兵器、刺杀朝廷命官、勾结外藩、倒卖军械等十大罪状,条条桩桩,证据确凿。
听到这些,那些护卫的脸色变得愈发苍白。他们终于知道,侯爷不是被冤枉的,他是真的要谋反!
紧接着,圣旨话锋一转,开始安抚他们这些胁从之人。
“……尔等皆为大乾子民,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奸人蒙蔽,误蹈法网,朕心甚悯。现告谕尔等,即刻放下兵刃,束手归降者,一概免死,家人不究!若顽抗到底,与叛贼为伍,则视为同罪,天兵一到,玉石俱焚,尔等身后九族,亦将因尔等之愚行,尽数下狱问罪!钦此!”
“轰!”
这道圣旨,如同一记九天惊雷,在所有护卫的脑海中炸响。
放下武器,能活。
顽抗到底,不仅自己要死,全家都要跟着陪葬!
一边是生路,一边是死路,该怎么选,还需要犹豫吗?.
第四千三百六十二章 点燃了引线
“当啷!”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了手中的刀,那清脆的响声,像是点燃了引线.
“当啷!当啷!当啷!”
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除了赵桀本人,他身边所有的护卫,全都扔掉了武器,跪伏在地,冲着宫门的方向拼命磕头。
“陛下饶命!我等是被逼的啊!”
“我们愿降!我们愿降!”
哭喊声,求饶声,响彻云霄。
赵桀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自己身边瞬间空无一人,只剩下一地的兵器。他引以为傲的忠诚,他赖以为仗的武力,在这一刻,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众叛亲亲,孤家寡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赵桀突然仰天狂笑,笑声凄厉,状若鬼哭,“好!好一个秦川!好一个大理寺卿!你赢了!你赢了!”
他猛地止住笑,通红的双眼死死地锁定在站在太监身旁的秦川身上。那目光,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
秦川迎着他的目光,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她向前走了几步,走到了阵前,与赵桀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