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 第725节

  侍女退了下去,整个房间中也就只有皇帝和吕玲绮两人。

  皇帝做到了舞妃娘娘身边,轻轻的握住了舞妃娘娘的手,柔声道:“这些年,苦了你了!”

  一句“苦了你”抵得上千言万语,女人一直都是耳根子很软的动物。“为陛下执掌陷阵营,乃是妾身的本分。”

  “你也该退下来休息一下了。”皇帝伸手抚摸了一下舞妃的脸颊,“朕会补偿你。”

  “妾身已经得到了补偿。”

  女人很多时候要的,只是一个名分而已,可是这世界上很多蠢货般的男人,却一直都不明白。

  吕玲绮闻到了皇帝身上带着的香胰子问道,也闻到了淡淡的酒味;很显然皇帝在来这里之前,是沐浴更衣过了的。

  “京城这边的气候不同于夷洲,你要花点时间来适应一下。”皇帝道。

  “陛下……”吕玲绮止住了皇帝还要说的话,“妾身……也想要一个孩子……”

  灯盏已经轻轻的熄灭了下去,天空中的星辰闪耀,每一颗星星都在散发出来无尽的光亮。

  同样一片星空下,不同的地方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

  晋国,洛阳城!

  晋王大宴群臣,虽然在楚国灭蜀的战斗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主要是担心一旦出兵,就会泥淖深陷,这件事情不得不慎重,现在蜀国并没有灭亡,虽然丢失了汉中郡、巴郡、蜀军、乃至于黔中郡过半,可是蜀国的兵力还在。

  鸠占鹊巢占据了秦国的南越国的土地以后,新一轮的政治战斗继续开始打响。

  这半年时间以来,蜀国和晋国的使者往来极为密切,而楚国同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件在诸侯国之间谋划的大事,已经隐隐浮现在水面上。

  赵国也赫然藏于在其中,倒是齐鲁大地上的周瑜新晋为胶东王,对于跟着自己的功臣武将,也是没有吝啬。

  二弟冉闵加封为战军候,三弟张飞为武军侯,孙武为国相,其余的人等也各有封赏不一一列出。

  但是周瑜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封来自于蜀国的国书,完全改变了他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的看法。

  这一封国书乃是李世民亲笔所写,论述的是当今天下大势,说的是将来众人该怎么做。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各国诸侯之间往来书信,都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在这一封书信中,却说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时间——称帝!

  你要称王,秦国管不了你,毕竟天下有那么都多的人都在称王,可是一旦有人敢率先称帝,秦国绝对往死里揍。

  对于陈国的战斗,一直都可以取得胜利,排除是指挥战斗的因素,其余那些战争物资,全部都是秦国暗中提供的。

  要是称帝……周瑜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颤,自己现在是有一些家底了,可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争起来的家底。

  一旦称帝,秦国人定然会越过鲁国古长城,对自己发动毁灭性的攻击……还有秦国人的海军……周瑜都有些搞不明白,秦国人是怎么发明出来那么打的战船!

  如果秦国皇帝再一次领着大军从海面上来一个偷袭的话,那自己依靠什么抵挡秦国大军?

  越想越是觉得憋屈……

  “这李世民简直就是作死,还说什么已经联合其他的诸侯,一同称帝,随便他们去折腾,我与二弟三弟好不容有了这安身之地,岂能跟随他们去折腾……我倒是想要看看,秦国会怎么应对这件事情,或者换言之,有多少诸侯王响应李世民,会在约定的时间称帝。

  按照地理位置上来说,赵王如果称帝的话,风险也可以说是最大的。

  因为赵国现在已经是四面皆敌,一旦承受秦国进攻,绝对是有灭国的危险。

  不是赵灭秦,就是秦灭赵。

  至于其他的诸侯国是不是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救援,那就很不好说了。

  周瑜想了想,提起笔来正要回复李世民,却又忍不住停下笔来,高声道:“来人,去把相国大人请来,寡人有事情要与之商议。”

  侍卫应了一声,没有多长时间,孙武就来到了偏殿中,拱手道:“不知道大王紧急召唤微臣来,所谓何事。”

  周瑜把李世民的书信放在案桌上,说道:“相国请入座,且看看蜀王这一封书信,你做何想法。”

  

第九百八十八章 诸侯反应

  

  周瑜没有贸然说话打断他,在周瑜自己看来,孙武无论思考什么问题,都会非常全面,所有他可以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过了一会儿,孙武才开口道:“大王,这未必就不是一件坏事!”

  “何解?”

  孙武道:“自古以来,天子乃是众王之王,分封诸侯,威震四夷!可现在天子早就已经不是天子,各方诸侯争雄开战,谁都不服气谁,至于谁能走到最后,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凭什么秦国的君王就可以称帝称尊?

  微臣建议大王回信给蜀王,在约定的时间里边,全部都称帝,到时候大王自然可以在记忆不,三军将士想着自己还可以往高处跑,那定然更加愿意为大王杀敌效命!”

  周瑜听罢,担忧道:“寡人现在就担心称帝以后,秦国第一个出兵攻打,到时候我朝向何处救援?蜀国现在只是占有了南越国之地,远在天南,秦国自然不会劳师动众,直接从海路上进攻蜀国。

  说白了,寡人觉得蜀国这一招确实是高招,眼下天下诸侯分裂国土,谁不想再进一步称帝?可是谁都不敢率先称帝;这时候李世民跳出来高呼一声,叫所有的人都一起来称帝,尤其是楚国,本来和秦国现在算是和平相处,可只要项羽称帝,秦国马上就回合楚国决裂。

  这样一来,楚国现在调集在横浦关等地的大军,就只有回防丹徒水城、德胜城这些地方风,准备和秦国打国战。

  至于赵国,那自然不用多说了,秦国有吞并赵国的心思,不管赵王成不成王,这都是要注定开战的,倒还不如索性称王,这样的话和秦国开战,也可以是帝王之争,免得总是被秦国压了一头。”

  孙武听着周瑜说自己的顾虑,而后道:“大王如果有这些担心的话,可以暂时等上一段时间,等到蜀国、楚国、晋国全部都称帝以后,在形称帝,微臣可不相信在这样的局面下,秦国还敢轻易出兵讨伐哪一个国家。”

  谁人不想做皇帝?身为诸侯王,就算是和秦国对立,有着雄厚的实力,但是只要不称帝,在心理上就已经觉得比秦国低了一头。

  以王伐帝,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干脆称帝,则名正言顺,这是二帝之争。

  “甚好,就这么办,寡人就这就回信给蜀王,约定一同称帝,明日早朝之上,就与文武百官一同商议帝号和国号!”

  “为臣遵旨!”

  孙武大喜,连忙起身行礼然后退下。

  ……

  睢阳城!

  九江王韩信同样接到了李世民的亲笔书信,去年传来刘备在内史郡出现,都已经达到了咸阳城地下,但是却被秦国公子无敌斩杀的消息,韩信着实是心痛了一把。

  如果不是朱文正等人强烈方队,韩信就要拥立公子禅为蔡王。

  虽然没有拥立成功,但是韩信却还是为蔡王刘备发丧,直到现在都还在穿着丧服,也算是不容易了,要知道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只是打哭了一场,然后痛骂刘玄德伪君子,如果来找自己的话,就算是不能成称王,也绝对不至于在秦地丢掉性命。

  虽然也为刘备发丧,只不过是交给萧何随意弄了一个衣冠冢而已。

  这期间刘邦也差人南下联系刘禅,希望刘禅可以跟随使者回到汉国,不过刘禅觉得九江王韩韩信对自己礼遇有加,留在这里一定比回去在不刘邦哪里好多了。

  “拜见大王!”刘禅接到了韩信的命令,叫他进宫商议要事,这边急匆匆到了,却发现整个殿宇中只有韩信自己一个人,心中也有些好奇起来。

  韩信示意刘禅上前去,看他手中的那一封书信。

  刘禅借过来看了以后,惊叹不已,但是却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问道:“不知道大王是何意?”

  “寡人现在也举棋不定,不过我倒是看出来了李世民是何意图!”

  “哦?”刘禅饶有兴致的问道:“这个微臣倒是没有看出来,还请大王示下。”

  “前些年楚国发动全国之力,几乎把蜀国灭掉,现在蜀国想要找一些办法来分担楚国给他们的压力,所以就想到了这一招,只要天下的诸侯王称帝,秦国断然不能忍受,开展这是必然的事情,你随寡人指着的方向看!”

  韩信起身用手指了一下自己身后的挂图,这整个墙壁上都挂满了一副神州大地的地图,他的手指停留在长江入海口的地方,也就是广陵郡和会稽郡的交界地带。

  正好是广陵城、邗城、德胜城、丹徒城、曲阿等地。

  “这些地方,不乱是秦国还是楚国在两国没有讲和结盟之前,都用重兵把守,寡人保守估计一下,这个地方两国的总兵力至少达到了一百万之中!”

  “一百万!”刘禅面色都变了,他自然是知道秦国和楚国计算兵力的时候,都是直接把战兵计算进去的,其余的兵力都是不计算的。

  韩信也面色凝重:“而且可能会更多!”

  “当初楚国攻打蜀国,就已经把这个部分的兵力全部都调走,秦国也在这个时候北上,灭掉汉国,萧何等人无奈,不敢和秦国争锋,这才想出一个办法,调动大军从赵国借道,前往北边找刘邦,也算是帮助刘邦保存了数十万大军,至于国土的问题,那就不能考虑这么多了。”

  “楚国现在的国土面积基本上可以和秦国持平,当然秦国不算上塞外草原,那些地方的土地根本就无法计算,所以你觉得项羽还会甘心做一个王,而不想做天子吗?”

  刘禅也明白过来:“项王要称王,那第一时间就要不知好兵力防线,小心秦国进攻。”

  “不错!”韩信把话撤回到了最开始的时候,“一旦楚国大军回防,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到了最后,究竟谁胜谁负,还真是未可知了。”

  “大王,那我们呢?”刘禅笑了起来。

  韩信也大笑起来:“自古天子坐拥亿万里江山,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有方圆数百里之地,作为落脚地而已,成王足矣,称帝那是以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第九百八十九章 休假二十天

  

  韩信想法就很简单了,也把蜀国的战略意图看得非常清楚,直接给李世民回信,自谦的说说自己德行浅薄,王方圆五百里,便已经是极限,不足以称尊天子制衡四方,但是却愿意在蜀王称帝的时候,派遣使者前去祝贺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天下列国的反应个不一样,像是九江王韩信这样直接拒绝的,却还是很少,大部分人都和周瑜一样,持着观望的态度,等到李世民先称帝,然后看秦国的反应做事情。

  时间一晃就到了秋天,秦国再一次去取得丰收,朝廷上下所有的奏折全部都是报喜的。

  皇帝乐得嘴都合不拢,在朝廷上大笑着说道:“此乃是诸位爱卿努力的结果,朕决定在秋收结束的时候,设宴庆功,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法正率先拱手道:“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这时候,众多大臣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赞同。

  秦国现在主要的粮食已经从传统的粟米变成了水稻、马铃薯、玉米、大豆、大麦小麦等等主要粮食作物,比起以前的粟米来说,不仅口感极好,而且常量非常高。

  没有多长时间,倭郡郡守陈子昂的奏折也到了,朝廷移民过去,也赶上了栽种水稻的季节。

  事实证明,倭郡的水稻土也非常适合栽种水稻,陈子昂请求尝试栽种、马铃薯、玉米和大豆这几种粮食作物。

  在奏折中,陈子昂表示倭郡的现在无战事,请求更多移民,也请求皇帝给刚刚移民过去的百姓免除赋税。

  这样可以更加积极的调动百姓开荒的念头,倭郡现在虽然是一个郡,但是人口却还很少,甚至在春秋两季开荒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居住在原始丛林之中的部落。

  倭郡需要很多有些学识的人,传授他们中原话,用不了十多年时间,整个倭郡上下就会彻彻底底变成另外一个中原。

  同时,在奏折中陈子昂也也指出了倭郡的不足,缺少煤炭、铁矿、铜矿,如果想要在倭郡发展这些的话,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寻矿,陈子昂也希望朝廷可以派遣相应的人才前往。

  总而言之,那是一片有待开放的土地,有望成为大秦的另一个粮仓。

  扶苏大笔一挥,直接从吏部划五百多新考上的官员前往倭郡去。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每年两次科举考试,也算是比较频繁了。

  皇帝想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整个大秦国的国力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自然就需要很多读书人来协助他治理天下。

首节 上一节 725/1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下一篇:盛唐血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