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第132节

张皇后脸颊更红,娇羞地白了一眼曹操,“陛下,该早朝了。”

……

大殿上,群臣一大早便聚集了,他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你们听说了没有,东郡那里出现了动乱。”

“听说了,好像是当地官员处理不周,激起百姓愤怒,他们冲入县衙,发生巨大冲突。”

“这件事原本可以很好处理,可就是手续繁多,督导不到位,导致百姓作乱。我听说,这一次光是死了的就有十几人,伤的少说也有数百。”

曹操走入大殿,听到群臣讨论这件事,脸色微微凝重。

他登上龙椅接受群臣朝贺,问道:“刚才朕进来就听你们在讨论东郡事情,东郡出了什么事情?”

诸葛亮站出来,拱手道:“昨夜东郡郡守送来奏报,东郡治下兴东县出现灾荒,百姓求县令开粮赈灾,可是因为粮食乃是受朝廷直接控制,县令无权开仓,拒绝了百姓的提议。百姓央求县令上书朝廷,但是文书需经过郡,然后到达御史台,最后由丞相处理最后由陛下定夺。”

“这一套程序走下来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远的少说也要一年多。百姓等不及了,便开始聚众抢劫粮仓。县令为了阻止百姓抢粮,出动衙役,这才与百姓起了冲突,最后百姓和衙役死了十几人,伤数百。”

听完诸葛亮的汇报,曹操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没有错,站在县令的角度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这程序制度上,以及官僚制度上。

先前,他虽然出了有关条令,检验官员能力和废除地方州牧制,恢复郡守、郡丞和郡尉三权分立,但这只能算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但却无法作为长久的治国体系。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制造出一道从朝廷一直到地方,甚至到县、村镇一级有效的官僚体系和监督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兴东县的事情再度发生。

“诸位爱卿,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曹操看向文武大臣。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要是彻底杜绝,唯有从新建立一套官僚体系,这样才能彻底根除类似的事情发生。”

曹操顺着声音望去,说话者是陈群。

陈群,曹操早年的谋士,曾任参丞相军事,现任御史中丞。

与一般谋士不同,陈群是能独自带兵打仗的。

因为诸葛亮、贾诩等人太过闪耀,所以将陈群的光芒给遮蔽了。

曹操听后,与自己所想一模一样,点了点头,“陈爱卿所说甚是有理,那不知道爱卿可有什么新的官僚体系构思?”

陈群沉吟了下,说道:“目前世上存留的官僚系统,一套就是西周时期留下的封国制度,将天下封为诸侯国,朝廷管诸侯,诸侯管士大夫,士大夫管理士,这虽然可有减少上递阶层,但是这样若干年后会令地方做大,对朝廷形成绝大威胁,所以这分封制不可取。”

“秦国建立中央集权,地方以郡县取代分封,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地方进入朝廷的规章制度甚是繁琐,而且这权力中又形成了皇权和相权之争。臣建议,取两种制度中的好处,建议一套新系统出来。”

陈群的话提醒了曹操,历史上的官僚制度,早期商朝时期的方国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虽然便于统治,但是容易出现地方做大,最后反过来对抗朝廷的局面。秦朝的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度,虽然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朝廷,但起关键时刻的是丞相,丞相与天子共同治理朝政。

这就容易出现丞相权力过大的局面,曹操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例子,而且这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由于过渡依赖丞相,所以有时候难免许多事情会出现滞后,甚至混乱的局面。

到了隋唐年间,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份为三,每个人的职责明确,而且相互制约,防止一家做大,同时对皇帝的命令也可以做出分析,甚至驳斥,避免皇帝一脑门热做出错误的决定。

至于后世的宋代的二府制,官员是一大堆,但是事情却没有那么多,导致机构臃肿,办事效率大大降低,增加财政负担,这甚是不可取。

元朝一省制,中书省的权力比丞相还要大,甚至可以干涉皇帝的继位。

至于明清,废除了丞相,皇帝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的首脑,一人肩负两个职务,累得半死不活,最后不得设置几个大学士顾问协助。

由于一切都是要靠皇帝本人做决定,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要么就是兢兢业业累得半死不活的,要么就是撒手不管了!

这样的官僚制度也不是不可取的。

想来想去,也只有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比较合理,算是开明的专制。

这也难怪科举制这样在当时是先进的选拔官员制服会在隋唐出现,这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群臣见曹操都不说话,大气都不敢出。

一会,曹操开口,“朕倒是想到了一个套官僚体系,但就是不知道它是否适合,说起来让诸位爱卿参考一下。”

“朕觉得,无论是西周还是秦代到现在的官僚体系所存在的缺陷刚才陈爱卿已经说明了,朕觉得,我们应该从朝廷内部的官僚系统开始改其。首当其中就是丞相。丞相权力很大,责任也重大,但是丞相毕竟是一个人,没办法面面俱全。”

“所以朕决定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废除丞相,设立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另外,尚书省门下设置六部,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文武大臣听后,纷纷点头,这套官僚体系分工很明确,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对皇帝的政令也不是一味遵从,而是有选择的听从,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陛下这套官僚体系甚好,如此天下便可以安宁了。”

曹操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至于地方依旧实行朕所说的郡守、郡丞和郡尉三权分立的局面,同时朕赐予各地的郡守、县令秘密上奏权力,在出现突发情况下,无需通过程序,直接给朕上书。但是这个权力不许滥用,否则,按亵渎罪,罢官免职,发配边疆。”

这样可以保证秘密上奏的有效性,避免地方官员借这个机会相互攻击。

群臣纷纷点头。

“现在官僚体系有了,接下来就是选拔适合人选充任。”

曹操扫了扫群臣,他们的目光都亮了,都等着被他选中,进入新的体系当中。

“诸葛军师,你才华横溢,又善于管理政务。这尚书省一职莫非你莫属,希望你能在百官面前其一个良好作用。”

诸葛亮出班,跪在曹操面前磕头,“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绝对不敢辜负陛下的厚恩!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这件事。”

尚书省位子在三省中最重要,交给最善于政务的诸葛亮最适合不过,而且品级是一品,也算是酬劳他在许都所立下的功劳。

“至于这门下省,就由王邑爱卿你来出任吧。”

王邑惊讶,不敢相信地看着曹操,“臣冒险陛下,陛下不加罪,臣已经很是感激,这门下省乃是政令一道重要关卡,臣恐怕有辱皇恩。”

曹操摆摆手,“王爱卿,虽然你顶撞了朕,但是从本质上讲你也是为了朕好,为了龙国好。朕不会计较这件事的,希望你日后继续发扬敢言的精神,让朕不出大错。”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第157章 重建龙国首都

王邑了曹操这一番话,出班跪下磕头,“陛下对臣如此爱护,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陛下的恩德。臣一定会尽忠职守,做好这谏言之事。”

曹操点头,最后剩下的中书省了,这乃是与皇帝讨论政令的官。

“陈爱卿,这中书省职务就由你来出任,你看如何?”

曹操看向陈群。

陈群也不客气,上前跪拜,“臣谢过陛下恩典。”

至此,最重要的三省官员都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六部,吏部作为重要,是考核官员的。

曹操记得军中有一个叫董昭的,为人刚毅,做事严谨又铁面无私,这样的人最适合管理吏部,命令宦官传召起来,授予吏部侍郎职务。

董昭叩拜退到一旁。

随后又召见蒋济,蒋济善于统筹,这些年曹军征讨四方,后勤粮草都是由他来处理,分配,从来没有出现差错。

这户部侍郎的职务交给他,统筹全国的财政和国库是最为合适的。

这下子就将蒋济从一个五品官员,一下子提高到二品,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蒋济跪在曹操面前磕头,“陛下,臣原本乃是一个寒儒,蒙陛下恩德,得以在军中管理军粮统筹已经是十分荣幸,今日蒙陛下信任管理国库,今后一定尽心尽力为龙国效力。”

曹操盯着蒋济,面色严肃道:“蒋爱卿,这国库和财政调配乃是龙国关键命脉,无论是出兵征战,亦或是处理天灾人祸,都需要从国库那里支出。可以这么说,朕已经将龙国最重要的东西交给你了,希望你如你刚才所说那般,不要令朕失望。”

蒋济连连点头。

虽然他的官职比不上诸葛亮、陈群和王邑,但正如曹操所说,乃是龙国关键所在,是龙国的后勤大管家。

曹操随后任命满宠为礼部侍郎。

满宠对各家学说的经典都略有研究,适合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满宠谢恩退下。

接下来就是刑部,曹操任命毛玠为刑部侍郎,同时任命陈琳为御史台,蒋干为大理寺卿。

“三位爱卿,你们所掌握乃是天下百姓的公平权力,事关重大,一笔一划都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甚至生死。所以你们要思之再三,千万不要误判。”

毛玠、陈琳和蒋干跪在曹操面前磕头,“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小心翼翼处理所有案件,绝对不会出现冤假错案,以至于令陛下蒙羞。”

曹操点头,挥手示意他们都起来。

接下来就是工部,曹操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让陈登接着位子。

陈登惶恐跪在曹操面前,“臣没有任何功劳,竟然接如此大位,心里甚是不安,请陛下还是将这位子留给其他人吧。”

曹操笑了,挥手示意陈登起来,“爱卿,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虽然出谋划策,带兵打仗你不善于,但是朕知道你曾经督造过边塞城池,这一点经验,殿上的群臣就没有。所以这个工部,管理全国工程的职务除了你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合适人选,你就勉为其难接受朕的职务。”

陈登听曹操这么说,连忙磕头,“陛下对臣的恩德,臣感激涕零,臣绝对不会忘记陛下对臣的恩典,一定会更加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劳!”

曹操挥手示意他起来。

最后就剩下兵部了,这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

没有被挑选进入六部的官员眼珠子都盯着曹操,就剩下最后一个,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曹操沉思了良久,这才说道:“这兵部需要一位有过带兵打仗,又长期镇守一方的将军或是地方主官来担任。朕想了一下,适合这个位子的是目前还镇守关中的钟繇。钟繇镇守关中十多年,保持关中稳定,从来没有出现过巨大差错。”

“这一次,朕提拔钟繇为兵部侍郎,同时加封武威侯。曹休,你率领大军立刻赶往关中,接替钟繇,让他立刻前来许多复命。”

“偌!”

曹休离去。

“三省六部都已经确认,以后大家都要各司其职,保证龙国快速运转!”

“偌!”

群臣跪下磕头。

转眼十天过去,钟繇赶回许都拜见曹操。

曹操将他搀扶起来,“钟爱卿,这一路上你辛苦了。”

“臣不敢说辛苦,陛下对臣厚爱,臣甚是感激。”

“别这么说,这都是你应该得。若不是你镇守关中,护卫了许都,朕也不能安心南征北讨,说起来这些年你虽然没动,但是却为朕稳固了后方,按功劳,你早已经该进入一品大臣的阶梯。现在朕将兵部交给你,调兵部署之事都依赖你。先给你说明一点,明年秋天,朕要对匈奴用兵,所需粮食、被服都已经准备妥当,如今就差调兵之事还没有结果。朕将这件事告诉你,是希望你提前做好准备。一旦朕要北伐匈奴,希望你能立刻就将人马调遣出来。”

钟繇早在关中就听说了曹操斩杀匈奴使者的事情,也知道匈奴开始复苏,成为龙国北方最大的威胁。

“臣记住了陛下的嘱托,臣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早日部署好军队,整装待发。”

曹操满意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32/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带领许褚投奔曹操

下一篇:神级避难所:开局百万吨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