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祖父是汉武帝

我祖父是汉武帝 第212节

“正巧,臣也想跟太子殿下请教一下,这些土人的如何安置的问题,这不就来了。”

一番话,说得很有意思。

刘进哑然:

“让刘帛明过来吧,这几天的寝食不安也算是对他失职的惩戒吧!”

“正好也土人的安置还需要他!”

第31章 大基建计划

蔺安平面露喜色,太子殿下实在是太给他这个老头子面子了。

太子殿下,贤德啊。

失职都只是惩戒几天,要是换个暴虐的,没准脑袋都没了。

毕竟这可是造反啊。

“臣,谢过太子殿下!”

说着又要拜,但是这次刘进可没拦着,这是君臣之礼了。

只是坐好,说道:

“起来吧!霍云,去派人把刘帛明带过来。”

不多时,就出现了一个看起来神情萎靡不振,好似多少天没睡觉的中年男子穿着大汉的官服拜倒在地。

“臣,犍为郡郡守,刘帛明叩见太子殿下。”

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毕竟死有时候并不可怕,可等死的过程挺难受的。

有一种酷刑就是类似,用布蒙上你的眼睛,然后在安静的环境下,假装给你用刀划开一个口子,然后再用水滴的声音模拟血流落地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下,那真是一种折磨。

好似你会死,但是又不会马上死。

最后,没有给你造成一点伤害,就可以击溃你的心理防线,问什么答什么。

刘帛明的状态就是这样。

治下发生了叛乱,县城都差点易主了,自己这罪责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最后是一个什么下场,完全取决于面前的这位。

他如何不忐忑。

刘进听到刘帛明的话,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起来吧!”

“刘帛明,此次你差点铸成大错,但好在本宫问了一下周遭的百姓,你官声还不错,这次暂且记住,罚奉三年,削去头上世袭的爵位,留待后效。”

哗!

刘帛明,一下子就像是从地狱到了天堂了,瞬间感觉什么都变得可爱了。

命终于还是保住了。

什么俸禄爵位,没命了什么都没了。

也庆幸自己这些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虽然有点放飞自我,可还有着节制,不然人头必然落地了。

如蒙大赦!

“臣,谢过太子殿下不杀之恩!”

“坐吧!”

刘进说道。

可刘帛明哪敢坐下啊,就这样站着讪笑:

“臣,站着就行,站着就行。”

刘进当然不会说第二遍,刘帛明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的南方大开发。

就这样直接问道:

“本宫想让土人下山,归化他们,不知道刘郡守有什么妙计?”

该说的刘进都说了,接下来就看这个刘帛明怎么办了。

刘帛明一听太子殿下的话,虽然不知道为何要归化土人,但是还是恭敬的赶忙回答:

“臣觉得土人之所以是土人,是因为他们不通教化,不如派一些有识之士去土人部落宣讲大汉的政策?”

对此,刘进只是撇撇嘴,显然不满意。

“换一个!”

刘帛明急忙又说道:

“臣还有一计,不如我们再烧一次山?把土人逼下来?”

刘进还是那副表情:

“换一个!”

还特么烧!再烧老子给你烧了。

你知道你这一烧,烧没了多少名贵木材?那些木材放到后世得多少钱?

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

刘帛明急的满头大汗,汗珠子不住的落下终于好像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道:

“不如我们先修通一条去土人部落的路,让土人部落和大汉互通有无?”

他想起来当今这位太子殿下在太孙的时候,就主持了一个边关的互市,没准这是个好办法。

据说那个互市,让大汉赚翻了,什么乌桓还有一些小部落都抢着去互市换东西。

据说一口新研制的锅,就可以换一匹好马。让大汉可是赚的不少啊。

这才福至心灵的想到了这个。

满脸期许的看着刘进。

刘进听到这个办法,略微的沉吟了一下:

“嗯,既然刘郡守有此心意,那不妨一试,此事就交给刘郡守处置,本宫要求不多,那就是给土人报酬,可以是盐,可以是衣服,但严格控制金铁!这条计策在整个犍为郡所有的土人部落同时进行!”

哈?

居然真的行了?

刘帛明顿时就有点晕了,满心欢喜的答应。

只是笑着笑着,有点反应过来了,什么叫自己的办法?

他终于明白了,这摆明就是太子殿下的办法啊。这是不想花大汉的钱啊,而是让自己出钱啊。

为求保命,他咬牙答应下来了,他刘家虽不是皇亲,但也家底颇丰。

索性做到底,他又提出来一点要求:

“臣第一次主持这样的事情,请太子殿下派人前来指导一下,臣只负责提供钱粮货物就行了。”

那态度,恭敬的如同一只小白兔。

真是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啊。

这一句话,都让刘进对其刮目相看了,这刘帛明有些东西啊。

其实他就是不说,刘进也会主导这次的修路的。

修路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让土人的劳动力动起来。

利诱是最好的办法,尤其还是土人紧缺的物资。

修路,自古都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可这得分开看,如果是按时发钱,按劳动力劳动果实给其分配,那就是大善事,那就是大基建,可要是用劳役,免费的修,可不就是劳民伤财了?

而刘进自然不会这样,他修路只是个土人一个选择,一个可以轻松获取生活物资的选择,一个大基建工程。

当你打猎一天,还不如去扛半袋子土块赚的多的时候,你还会去打猎吗?

当你还穿着破衣烂衫,而去扛半袋子土块的那人却全家换上了新衣,喝上了好酒,你还会觉得打猎香吗?

别说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不能丢,那只是诱惑还不够罢了、

土人也是人,也有贪念,只要慢慢的走进自己计划的第一步,他们就出不去了。

刘帛明提出来的是修路,但也可也不是修路,甚至建城都可以。

他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可,问题来了,物资哪来?从朝廷运,劳民伤财。

本地取材,穷的叮当响,那么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当地的家族了,刘帛明只是第一个。

后面,刘进还有更好玩的手段呢。

至于说会不会过了?手里的两万大军,和各个郡县的兵力是闹着玩的?

第32章 从基层做起的廖维勇

刘进的两万多的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正八经的精锐。

在西域是立过功,就算是后来加入的新兵,那绝对不是什么草包,全是个顶个的精兵。

在北方都可以无敌,更莫说现在还是较为原始的南方土人呢。

如果有不要脸的家族,刘进不介意动用一下手段。

次日,刘帛明火速的回了犍为郡的郡城犍为城,他刘家的财富都在这里,深耕多年,没想这次要大出血了。

只是谁让自己碰上这样的倒霉事儿呢,也是没办法。

抱着破财免灾的心理,刘帛明回去了。准备筹集款项。

看太子殿下那意思那是越早越好。

随行的还有一位刘进派出去跟着刘帛明的小吏。

此人是刚到的一批进修院学子的头名,刘进想既然是头名自然有过人之处,就派过去跟着刘帛明一块去了。

首节 上一节 212/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是不良帅

下一篇: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