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4节

“父亲,皇后娘娘驾临咱府,专程来看望姐夫,我没听错吧。

李世民尽量压低声音,但语气还是难以掩饰那份惊疑。

李渊同样困惑,看向窦氏,自己这位妻子,早年跟萧后关系交好,最了解这位大隋皇后。

窦氏摇头,一脸茫然。

李渊看着萧后走远,便向女儿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跟过去,看看萧后跟杨昭能说些什么。

李秀宁心下也狐疑,便不动声色的跟了上去。

片刻后,萧美娘来到了书房外,示意左右宫女不要声张,打扰了杨昭读书。

这位大隋皇后,便提起裙角,步履轻盈的走进了敞开的房门。

一名俊朗清瘦,埋头案牍的少年背影,映入了她的眼帘。

此刻的杨昭,正沉浸于书卷之中,太过投入,竟连身后的脚步声都没察觉到。

近日以来,杨昭除了吃饭睡觉,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作诗上。

作诗泼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声望,包装自己,宣传自己。

读书,则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加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让自己变的更出色。

他读的书很杂,以兵书为主,诸子百家无所不读,尤其以史书为主,各种关于天下地理,风土人情的书,无一不涉及。

尽管他精通《太公兵法》,通晓初级兵略,但光凭现有学识,能力最多止步于将才而已。

杨昭的志向,可不仅仅做一员统兵的武将。

为将者,终究也只是上位者手中的刀子,为人驱策而已,他的野心可不止如此。

李渊也是文武双全,府中藏书无数,这些浩瀚的文字海洋,如今便任由他来畅游。

那些古往今来的战争范例,那些先贤的至理之言,那些可以为镜的历史事件,被杨昭贪婪的从中汲取着营养。

反正这个时代科技落后,没什么娱乐活动,他又洁身自好,不愿沉浸于风月场,读书反倒成了消遣的最好方法。

“都已到晌午时分,还在如此刻苦用功,难怪能有那样惊艳的文采书法,大隋朝缺的就是这样好学上进的年轻人…”

萧美娘面带微笑,轻轻点头,明眸中是肯定的眼神。

“妙啊!”

杨昭看到精彩处,突然拍案喝彩。

萧美娘受到惊吓,“嗯”了一声,身子退后半步。

萧美娘抚了抚心口,目光落在了那张俊朗的脸庞,终于看清这位文武双全的少年英才。

“倒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李渊的女儿真是有福了…”

萧美娘心下暗暗赞许,忽然却眼神变的恍惚起来,盯着杨昭的那张脸,一时失神。

那眼神,好似陷入了某种回忆当中。

“怎么可能呢……”些许失神后,萧后便又摇头自嘲。

她本待想进去,但见杨昭那般认真的读书,便不忍心打扰,便叫婢女指路,前往了杨昭的住处。

她便轻声离去,来到了杨昭的住处。

案几上,凌凌散散的扔了不少诗文,都是杨昭闲来时写下的。

只是李秀宁对他漠不关心,自然也无心留意。

萧后走了进来,随手拿起一张宣纸,随意端祥起来。

她原以为,这诗文随意丢在案几,必定不是什么大作,便没在太意。

只是,才看几眼,她眼中的那一丝不悦,瞬间荡然无存,朱唇樱口微微打开,目光深深陷入了那两行诗句之中。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物最相思……”

萧美娘用充满情感的语调,逐字诵读,最后一句更是反反复复,仿佛沉浸在了无穷的回味之中。

“此物最相思,此物最相思……”

窗外的李秀宁,心中也在默念着诗句,眼神恍惚,同样沉浸在令人心动的意境当中。

“难道这诗是他写的?这怎么可能,他不过一寒门布衣,怎么可能有如此文才?”

第22章

李秀宁蓦然省悟,脸上不由浮现震惊之色。.

===第021章 李秀宁的震惊===

“能将一粒小小的红豆,比拟相思之情,这等想象力,当真是了不起…”

萧美娘手捧着诗文,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一般,啧啧赞叹不已。

忽然,她眼神变的微妙起来,朱唇扬起一抹笑容。

萧美娘便将那墨宝,如奇珍般小心翼翼叠起,收入了怀中,方才离席而去。

此时的李秀宁,还正沉浸在那首《红豆》的意境中,等到回过神来时,萧后一只脚已踏出房门。

她想躲已来不及,只得迅速抚平心境,屈膝恭送。

“秀宁也在呀。”萧美娘注意到了她。

“回禀娘娘,我家郎君刚来洛阳不久,秀宁怕他不知宫廷礼节,怠慢了娘娘,所以特来看看。”

李秀宁到底是女中豪杰,没有半点局紧慌张,淡定的编了一个借口。

“礼节什么的都是旁枝末节,大丈夫重要的是才学和气度,宁儿,你能嫁与杨昭这样的男人,是你的福气,好好待他,莫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这份恩赐。”

萧美娘对李秀宁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

李秀宁更是心头暗暗吃惊,显然没想到,堂堂皇后,竟会对自己这个寒门出身的丈夫,如此看重。

“多……多谢娘娘提醒,秀宁谨记。”

萧美娘这才满意,笑着点头:“行啦,不耽误你们小夫妻恩爱了,就送到这里吧。

说罢,萧美娘在几名宫女的簇拥下,盈盈而去,消失在庭院之外。

她心下叹道:“可惜他已经成婚,若不然,倒可以为如意招他做驸马,可惜呀……”

萧后一走,李秀宁便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来到杨昭房内,翻看起案几上的诗文。

那一首首诗文,无一不是惊艳绝世,文采斐然,只将李秀宁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不可思议。

“难不成,他竟是深藏不露,并非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寒门庸人?”

李秀宁看着手中诗文,眼神渐渐变的微妙起来。

忽然间,外面脚步声响起,她从窗外一瞄,是杨昭回来了。

她赶紧将那诗文扔在了案几上,故作无事的走了出去。

两人相对,各自无言。

杨昭想说点什么,却发现竟无话可说,便转身回往书房。

最开始的时候,他还抱有希望,想跟李秀宁能好好相处。

即使是没有肌肤之亲的表面夫妻,但至少见面还能问个好,聊上几句,毕竟是同住一个屋檐下。

只是,李秀宁的冷淡态度,令他没办法低声下气,主动开口去缓和两人的关系,索性也就一句话也不说。

久而久之,他倒也习惯了,李秀宁在他眼中,几乎已形同路人。

他回到书房,盘膝坐下,拿起从书房带回来,看了一半的《汉书》,准备继续品读。

他却没有发现,适才就在他出去之时,大隋皇后竟然来过。

他也没发现,萧后走时,一股穿堂风过,将他案几上一篇闲时所写的诗文吹走,飘落在了婚房门前。

李秀宁转身走向婚房,无意间看到门缝下塞了一张宣纸。

拾起一看,她不禁愣住。.

===第022章 情 诗===

那竟然是一首诗。

还是一首情诗!

“难道说,他是故意写给我的诗,却不好意思当面相赠,所以才放在了门边?”

李秀宁心中揣测,那张素来冷冰,令多少男人惧怕的玉面,此时竟浮现几分女儿家的晕羞。

她深吸一口气,极力平伏适才的激动,回头向着偏房望去。

此时,杨昭已聚精会神,沉醉于书本之中。

抛开那些先入为主的成见,她此刻才意识到,自己的丈夫虽然出身寒门,来自乡间,却并没有一丝乡土气息。

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书卷气息。

这种书卷气息,却不同于寻常书生那种酸腐,是儒雅之中,又含着几分阳刚。

这是能出将入相的大才,方才拥有的魅力。

她实在不愿相信,拥有这样气质的男子,是乡野寒门出身。

李秀宁的目光,从杨昭的身上,移到了手中宣纸上。

这一段时间,她听多了关于杨昭在宋国公府中题诗,震惊全府的传奇事迹,如今终于能亲眼看到他提笔赋诗。

她虽不精通书法,但也能依稀看出,杨昭的书法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个字都仿佛活了一样,跃然纸上。

这确实是堪比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只是,当年的书圣,也是苦练了数十载,才练成绝世的书法。

而眼前自己的丈夫,年不过十七,却如何能练就这等笔力?

莫法,他书法上的天赋,竟是超越了书圣不成?

思绪收回,她清了清嗓子,低声诵读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4/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