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75节

听过他的计策,杨昭微微点头:“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确确实是一招妙计,不过你有没有想过,那徐世勣可不是庸才,他不会没有提防,你的偷袭之兵,如何瞒过他的耳目。”

“四个字,借道伪夏!”

伪夏。

杨昭的目光,立时落在了地图的北面。

就在半个多月前,窦建德在乐寿城,正式称帝,自称大夏皇帝。

伪夏,乃是窦建德所占据,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州郡。

“借道伪夏么……”

杨昭思绪飞转,蓦然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然后,他笑了。

“李靖听令!”

杨昭陡然间一声大喝。

“朕现在就封你为右骁卫大将军,率四千轻骑,以尉迟恭为副将,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李靖神色一震,平静从容的眼中,终于掠起深深惊异。

他显然没料到,杨昭竟有如此气魄,头一次见他,竟然就敢如此重用,直接封他为三品大将。

从白身到三品大员,大隋朝自开国以来,都没有比李靖升迁神速之人了。

就连杨林等众臣,也不由吃了一惊,无不看向杨昭。

“怎么,李药师,你不敢吗?”杨昭冷笑道。

李靖回过神来,慨然道:“承蒙陛下信任,李靖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当下,李靖便领了旨意,与尉迟恭退去。

“陛下,这李靖确实有几分将才,计策也颇妙,只是他此前从未统兵,陛下竟对他如此重用,会不会有些……”

杨林话未言尽,但言下之意,却在暗示杨昭对李靖的信任,有些过头了。

“有些人,天生就是将才,即使从未带过兵,也能一鸣惊人,朕相信,李靖,就是这样的人。”第278章

杨昭看着李靖远去的身影,言语眼神别有深意。

杨林不敢再公开质疑杨昭的决策,但眼神中,那份怀疑却始终有增无减。

“但愿陛下的识人之能,这一次依旧没错……”他心下暗暗道。

时年冬末。

杨昭率十五万隋军,离开东都,浩浩荡荡西进而去。

数日后,大隋的战旗,出现在了陕县以东。

陕县城头,晋国永康郡王李神通,右武卫大将军徐世勣,并肩站在东门城头,远远注视。

大道东面,战旗遮天,无边无际的隋军,滚滚如洪流一般,向着陕城袭卷而来。

“杨昭,我们终于又要交手了!”

徐世勣握紧了剑柄,眼中燃烧着一丝兴奋。

当初在李密麾下,自负将才无双的他,屡屡败在杨昭手下,那份名将的自尊心,遭受沉重打击。

自负如他,才会选择投奔了李渊,并献上了这道偷袭陕县的计策,并亲率大军实施。

他要借李家的兵马,再次挑战杨昭,证明他的实力。

“世勣啊,果然不出你所料,杨昭那厮以倾国之兵来夺还陕县。”

李神通冷冷笑道,看向徐世勣的眼神中,那份赞赏不假掩饰。

徐世勣自信一笑:“咱们两万精兵,粮草足支四个月,有四个月的时间,太子足以攻下潼关了吧。”

“莫说四个月,以太子的实力,不消一月,必破潼关,到时大军杀到,里应外合,定能将杨昭全师,聚歼于陕县城下。”

李神通捋须而笑,傲气冲天,俨然胜算在握。

他言语中,弥散着一股复仇的恨意。

身为李渊的堂弟,他可是自小看着李建成长大,对那位侄儿有着深厚的感情。

听闻李建成死在杨昭手中后,李神通自然是心怀恨意,无日不想着为李建成报仇。

现在,他终于盼到了机会。

“殿下,咱们就齐心协力,守好这陕县城,此战功成,你我便是我大晋一统天下的首功之臣!”

徐世勣壮怀激烈,豪气冲天。

李神通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斥候飞奔上城。

“禀殿下,禀徐将军,咱们河上的哨船发回急报,下游河面发现隋军战船,正溯河而上。”

黄河上,出现隋朝战船?

李神通脸色微变,急897看向徐世勣。

徐世勣则冷笑道:“殿下莫慌,这必是那杨昭想仿效我们偷袭陕县之计,渡河偷袭我对岸的大阳城,截断我们与北岸的联系。”

他一语道破玄机,李神通恍然省悟。

黄河在这一段水势减缓,河面变窄,故自古以来,此处南北两岸,都设有渡头。

陕县地处南岸,而正对北岸,则有一座大阳城。

几天前,徐世勣正是率军从大阳城过河,登陆南岸,才能出其不意的攻下陕县。

“既是如此,我们需得有所防备才是,万一被隋军截断南北联系,我军变成了一座孤军,形势就不妙了。”

李神通不敢小视,仍是提醒道。

徐世勣笑道:“殿下不必担心,我早料到杨昭会有此意图,已令魏文通所部一万兵马,尽数屯集于河滩,绝不会让杨昭一兵一卒登岸。”

“原来如此,幸亏世勣你足智多谋,看穿了杨昭的奸计,如此一来,本王就放心了。”

李神通这才松了口气,不由对他又是一番赞叹。

徐世勣一笑,目光重新望向东面,冷笑着注视着正在逼近的隋军主力。

“杨昭,这一次,我绝不会再输给你,我要向天下人证明,我徐世勣的用兵才华,在你杨昭之上!”.

===第268章 陛下,老臣错了(一更求全订)===

河东郡以东,王屋山。

一支四千人的骑兵,正沿着山道,蜿蜒前行。

那中年武将,默默不语,不时抬头望天。

他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个李靖,真有那么神么,陛下这么信他,竟让我给他做副将……”

几步外的尉迟恭,怀疑的目光瞟着,心下犯着嘀咕,隐隐有几分不服。

日当正午时,前方出现一条小河。

李靖下令就地休息,士兵们牵着马扑到了河边,人跟马都争相饮水。

李靖也跳下马,来到河边,往口里扑了几口水,稍适放松后,叫亲兵拿来地图,又将几名向导叫来询问。

自渡河后,他们深入敌境,已在山中走了五天,根据推算,最迟明天,就能走出这王屋山。

如果无误,山口处,正是大阳城所在。

李靖再次确认方向无误后,便喝斥士兵上马,继续前行。

四千将士,扔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武器,也铠甲都统统不要,只带一把兵器,几日干粮,在山间疯狂穿行。

前方道路,渐渐开阔,脚下的路也越发平坦。

是日黄昏,当李靖翻过一道山梁时,眼前一片开朗。

他笑了。

山路已尽,前方山坡下已是一马平川。第279章

滚滚黄河依稀可见,山脚之下,河岸之侧,一座城池轮廓已现。

大阳城,就在眼前。

“尉迟将军,看到没有,大阳城到了。”李靖马鞭遥指山下道。

尉迟恭望着那座城池,眼中的怀疑已荡然无趣,为无惊的惊喜所取代。

他猛然看向李靖,兴奋道:“李将军,你果然是厉害啊,陛下的识人之能,当真是天下无双,他果然没有看错你。”

李靖一声大笑。

他的计策,成功了。

黄河上的战舰,只是调虎离山之计,为的就是把大阳城的守军,都调往城南河滩,防范隋军从河滩上的进攻。

而李靖,将率一支轻骑,穿过王屋山,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大阳城以北,一举破城。

这道计策的关键,就是如何瞒过晋军耳目。

这大阳城所属的河东郡,与夏国所属的河内郡相邻,中间就相隔着一座王屋山。

李渊和窦建德尚未结成联盟,自然也就不会情报共享。

李靖这支轻军突然杀入河内郡,夏军定会以为隋军是要攻打河内,只是据城自守,而不去通报晋军。

他们万万没料到,李靖的这支骑兵,只是借道河内,却不攻一城,直扑王屋山,越过晋夏两国边境,直取大阳城。

这就是李靖“借道伪¨々夏”的计策。

现下,晋将魏文通,已奉徐世勣之命,将兵马尽数屯于河滩,城中防备自然空虚。

首节 上一节 175/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