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42节

还有那如意公主,也在微笑着望着他。

今日的如意公主,竟是意外的换上了一身男装,多了几分英姿不凡,所有人都看着眼前一亮。

忽然间,他心头一震,感觉如意公主那张脸似曾相似,好像在哪里有过一面之缘,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杨昭,醉仙楼里,我看你出手教训那宇文承基,就你知道与众不同,可为我大隋栋梁,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醉仙楼?

64

第65章

宇文承基。

杨昭思绪飞转,记忆立刻回到了一月之前,上元灯节的那一晚。

他依稀记得,当晚他邂逅长孙无垢,两人在醉仙楼里赏灯饮酒,却遇上宇文承基轻薄长孙无垢,却被他出手教训。

莫非……

杨昭身儿一震,猛抬起头,再次打量那张淡漠如烟的脸庞。

然后,他恍然大悟。

原来眼前的如意公主,就是当晚那个言行古怪,还叮嘱他莫要让长孙无垢受到伤的白衣公子!

他细细端详,蓦然明白,原来,这那白衣公子,竟然就是如意公主假扮。

杨昭终于省悟,赶情这位大隋公主,一早就认识了自己,却一直不点明,令他蒙在鼓里。

照这样看来,萧美娘的造访唐公府,宇文成祥事件天子对他的袒护,甚至是他方才杀柴绍之事的赞赏,都与此有关了。

如果猜测不错的话,定是 如意公主向天子举荐了他,才有了天子和萧后对他的重视。

“¨〃杨昭,你还记得前日宫宴,你写的那第一首诗吗,朕要你把最后两句念出来。”

杨广打断了他的心思澎湃。

杨昭心思恢复平静,大声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究!”

磊落豪迈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振聋发聩。

大殿中,不少王公贵戚们,还是头次听到这两句诗,立时为其中意境感染,一阵的议论。

“好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朕开武试,就是为三征高句丽挑选将才,而欲征高句丽,必先要稳住北疆,让东突厥无法南下袭扰我幽并二州,朕才能放心的征讨。

你是大隋武魁,是朕扫平胡夷最锋利的天子剑!

朕要你做朕的飞将,去幽州给朕对付东突厥,你可有此胆量?”.

===第069章 她是你亲生母亲(四更)===

杨广之言,正中杨昭下怀。

光靠一个武魁头衔,最多让他名震东都而已,他却志在天下。

天下离乱在即,窝在这京城里,只能是混吃等死,他必须要在天下大乱之前,树立起威名,培植起属于自己的军队。

将来若大隋纷乱,他手中拥有军队,才有生存的资本。

倘若历史轨迹改变,大隋度过了危机,没有分崩离析,那么他凭借军功和在军队中的威望,也足以在大隋朝堂有一席之地。

无论历史走向如何,他都绝不甘心只做李家的女婿,在李家的羽翼下苟活。

命运,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念及于此,杨昭欣然道:“请陛下借臣笔墨,臣以一首诗来回答陛下。”

此时他已是官职在身,不再是布衣草民,自然便改口称“臣”。

“朕就喜欢你的诗,来人啊,赐笔墨!”杨广兴致勃勃的一挥手。

宦官得令,立刻将笔墨拿来,将一卷宣纸,悬挂在了黄金屏上。

众人都翘首远望,想要瞧瞧这样新科武魁,又有什么大作要问世。

杨昭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一道长诗一气呵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望,塞743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殿中众臣,情不自禁的随着杨昭的笔锋,将那一句句的豪迈诗文,念诵了出来。

“好诗,好诗啊!”

“好一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他这是用诗来表明愿为陛下万死不辞,以报君恩的意思呀。”

“此子能文能武,将来必定出将入相,前途不可限量!”

金殿之中,啧啧惊叹声,不绝于耳。

李渊的目光悄然的看向杨广,他太了解自己这位天子表兄,从他那欣慰的笑容中,李渊看出,他的这位好女婿,再一次搏得了天子的好感。

“有此贤婿,看来我李家从此可高枕无忧唉……”

龙座上。

杨昭看着那旷世佳作,脸上已溢起满意的笑容,不禁哈哈大笑。

“好,很好,朕没看错人!杨昭,回去先做好准备,熟悉一下军中一应事宜,过些时日再赴幽州不迟。”

“臣领旨。”

杨昭从容应答,抬头瞟一眼杨广,知道自己这首诗,正中了杨广下怀。

试问天下哪个君王,不喜欢臣子为他赴汤蹈火,何况他还是用一首豪迈精妙的诗文,来表明他赤诚为国之心。

“杨昭,本宫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一直不作声的萧美娘,忽然笑着开口。

“娘娘请说。”杨昭道。

萧美娘便问道:“你寒门出身,这一身的武艺,不知是向谁学得?”

“回禀娘娘,臣的武艺,乃是得一位退伍老卒传授。”

“那你的诗文和书法呢?”

“书法臣倒是自小练就,但那些诗文,多是臣听一些书生墨客吟诵,臣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那你的医术呢?”

“是一位行医路过臣家乡的江湖郎中所授。”

萧美娘把当日杨如意的问题,又当众问了一遍,杨昭的回答也依旧。

65

第66章

萧美娘听罢,不禁笑道:“你倒是谦逊的紧呢,什么都是推说听自别人,被别人传授。”

杨昭微微一怔,抬头看了萧美娘一眼,心下暗暗琢磨她话中含义。

“杨昭,皇后是在夸你天赋禀异,什么本事只消稍稍点拨,就能自学成才。”杨广呵呵笑着,道出了萧美娘言下之意。

“娘娘过奖了,臣……”

“行啦,杨昭,你就不必谦逊了,年轻人不骄不躁自然是好,但自己的优点,也要懂得展示出来,不然反倒显的老成,失了年轻人的朝气。”

萧美娘一番话,彻底让杨昭无话可说,心下 只能暗自苦笑。

他编出那些什么高人隐士,无非只是想搪塞自己这些才华的来历,却不想被萧美娘认为是他故意低调。

这个秘密他是谁也不能道出,还能怎样,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臣谨记娘娘教诲。”杨广只得拱手谢恩。

杨广这才满意,便拂手道:“行啦,今日朕也倦了,都散了吧。”

帝后起身。

众臣纷纷起身,恭送天子皇后。

杨如意也跟随而去,临别之时,却忽然回眸看向杨昭。

“杨昭,三天后是我的寿辰,希望你能入宫为我庆祝,记着把你那位夫人也一并带来。”

不等杨昭回答,杨如意便嫣然一笑,在宫女的簇拥下,飘然而去。

众臣依次退下。

“昭儿,你今日真是为我李渊长光了,走,回家,咱们爷儿俩好好喝一杯。”

李渊拍着杨昭的肩膀,这位岳丈的脸上,欣慰开怀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萧瑀却拦住了他们,笑呵呵道:“李兄啊,你的这位贤婿,我能否暂借一下,我想请他去我府上,再讨几幅墨宝。”

李渊看着萧瑀那副热情的样子,再想想适才他头一个站出来,为杨昭鸣不平,忽然觉得自己这位老兄弟今天有些怪异,适乎对杨昭分外的好。

“岳丈,天色还早,我就去世伯府上一趟,晚饭前回来。”

杨昭恩怨分明,萧瑀今天为他主持公道,如今想要几幅墨宝,他当然要如愿。

李渊也没多想,便欣然点头。

于是,李渊便先行回唐公府,杨昭则跟着萧瑀,前往了宋国公府。

入府后,萧瑀换上了常服,杨昭也卸下了铠甲。

首节 上一节 42/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