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839节

杨昭觉得十分有理,立刻与祖狄商议起南向用兵之事。

宋国,赵匡胤新治所黄沙河。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

军府书房中,赵匡胤正在看着手中的情报,愁眉不展。

北国剧变,刘家内斗,刘秀出战……

诸般情报中,其中杨昭攻陷南墓的消息,是让赵匡胤最为头疼的。

宋国不知道发 动了多少次攻伐,也不知牺牲了多少将士的性命,最终都攻不下来梁国,而自己梦寐以求的富饶梁国却要落到那个匹夫杨昭手中。

那种感觉,就像是煮熟的鸭子,突然间就飞了一般,因此赵匡胤心中十分的不爽,简直就要气炸了。

“杨昭,你夺人所爱,这仇,我一定要报——”

赵匡胤紧攥着手中的帛书,似乎要将其抓碎。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了起来,堂外亲军来报,言是杨图南在外求见。

“这么晚了会有何事?”

赵匡胤怔了一下,并请杨图南进来。

过了一会,书房的门被推开。一名年轻的男子慢步而入,然后拱手行礼。

赵匡胤笑道:“图南,这么晚前来军府,是有何要事?”

“南此次前来,是想为主上分忧解难。”杨图南谦笑道。

赵匡胤吃惊道:“图南怎知我心中有忧虑?”

“杨昭攻陷南墓,大据梁国,定让主上烦忧。”

杨图南直戳赵匡胤的心事。

赵匡胤没有想到杨图南也能如此洞察人心,于是也不在隐晦,直接说道:“杨昭夺了南墓,早晚会惦记宋国,所以我想率兵西征,不知图南对于西征之事,有何意见。

杨图南这是有备而来,于是说道:“西取梁国,全据长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主上自应出兵,只是南以为,主上西征之前,还应该先做一件事。”

“何事?”

赵匡胤好奇的问道。

杨图南缓缓的说道:“南以为,主上可支持萧绎继续为梁王,同时向杨昭致书,令他停止再对萧绎用兵,从此以后与萧绎相平相处,井水不再犯河水,二分梁国。”

“你让我支持萧绎?”赵匡胤大吃一惊的问道。

宋国与梁国一直都有世仇,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赵匡胤还巴不得能手刃萧家,而今杨图南却要劝他去支持萧绎,真岂不是逆天而行。

很显然,这样的建议,表面上看起来是十分愚蠢,且没有行动的意义的。

杨图南却不紧不慢道:“主上若能保住萧绎,就可制衡杨昭,让他无法全心的对付主上,这样一来,到时候主上率军西攻,杨昭也不能将全部兵力调出,对于主上来说,还是十分有利的。”

听得杨图南的分析,赵匡胤情绪终于平静了下来,再慢慢的思考一番,觉得杨图南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

赵匡胤想了一想,又道:“可是杨昭那厮士气正盛,怎么肯听我的话。”

这时,杨图南又笑道:“杨昭若不肯听,主上可以打着援救萧绎的旗号,挥师西进。”

赵匡胤又困惑了,说道:“如果杨昭不听,萧绎就牵制不了他,那我挥师西进,何需打着救援萧绎的旗号呢?”

杨图南又笑了笑,道:“杨昭是以武力暴取梁国,梁国定有不少豪杰心存不服,如果主人打着救援的旗号,那么那些正义之士定会群起而响应主上,这样一来,主上也能收获不少梁国豪杰。”

赵匡胤开始沉默起来,他在计算里面的得失。

杨图南见状再一次说道:“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对于主上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害,并而主上所需付出的,仅仅是一道书信而已。”

杨图南的字字句句都围绕着一个“利”字,将赵匡胤说的得怦然心动,不禁畅想起来。

“打着正义之名收取梁国人心,大败杨昭之后,自己再手刃了萧绎,一石二鸟,当真是妙计啊,不过图南向来憨实稳重者,怎么突然能想出如此妙的诡计……”

赵匡胤越想越兴奋,也不顾虑那么多了,立刻说道:“很好,图南之极很妙,就依你所说的办吧。”

“主上英明。”杨图南拱手敬赞。

……

从赵匡胤的府中出来,已经到了深夜,杨图南好像是完成使命一般,终于暗暗的吐了一口气,然后驱车赶往自家府中.. .....

虽然已值深夜,杨图南的堂中却依旧是烛火通明,在烛光的映照下,一名年轻人,正在品着香茗,等候着他。

“兄长回来了,怎样,宋王有没有采纳你的建议?”

王猛赶紧起身问道。

杨图南淡淡一笑,道“你这计策是百利而无一害,宋王肯定会采纳了。”

王猛点了点头,然后做出分别的姿势,说道:“既然宋王采纳了,那愚弟也该告辞了。”

杨图南看到此时,心中有点担忧,说道:“兄弟,难道你还打算回梁国?那萧绎虽然可以苟延残喘一阵,但终究会覆灭,你为何还要去送葬呢。”

杨图南语重心长的叹道。

王猛却笑道:“兄长误会了,愚弟对梁国已经仁至义尽,此次拜别,也不是为了回梁国。”

“那你去哪里?”杨图南狐疑道。

王猛轻摇着羽扇,走到门口,叹道:“是时候回家了。”

……

七天之后,南墓城,一名来自宋国的使者给杨昭带来了一封书信。

在军府之中,气氛十分凝重,所有的在场者,都一脸的杀意。

坐在上方的杨昭,目色如刃,正死死的盯着那封来自宋国的书信。

这就是赵匡胤亲笔所写的书信,在信中,赵匡胤几乎用命令的语气,禁止他再对萧绎的征伐,否则他将高举救助的义旗,率兵荡平梁国。2.4

就在几个月前,赵匡胤为了平定山蛮,还卑微的请和。

而今,山蛮将平,赵匡胤立刻就嚣张跋扈起来。

“赵匡胤能屈能伸,果然厚黑啊……”

杨昭心中一阵冷嘲,但是表面却冷淡如水第1307章

台阶之下,诸将看到杨昭案上的书信,都愤愤不平,眉宇间充满了不悦与杀意。

那是那名送信的使者赵勇却是一脸无惧,一派淡然之身。

杨昭知道,赵匡胤之所以如此嚣张,正是因为他拥有着数万精锐的水军,以及精通水战的诸多武将。

而杨昭这边,虽然拿下了南墓,但水军依旧是软肋,既缺乏骁勇善战水将,也缺乏规模庞大的水军。

想要在梁国这片土地上称雄,水军才是第一位。

只是,无论什么时候,威胁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第1067章 假装示弱实欲攻(求全订)===

正当众将一脸杀意之时,杨昭却突然大笑起来,将大堂的沉闷气氛一扫而尽。

麾下众文武,神色一怔,不知道自家的主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又不敢发言,只能静观其变。

“方才本将以威势试探,赵勇你却泰然自若,看来宋国真是藏龙卧虎啊。”杨昭笑道。

听到样照赞许的赵勇却淡道:“我宋国良将如云,像勇这样的人数不胜数,杨将军真是谬赞了。”

赵勇自谦的话中,暗中的在炫耀他宋国的实力。

“怪不得宋国越来越兴旺,了不起,了不起啊。”

杨昭非但不怒,更是赞叹起来。

众将听了这一番对话,心中既郁闷又憋屈,真想把剑而出,把这个炫耀的赵勇撕碎。

那25赵勇听得杨昭的恭维,得意的说道:“将军的赞扬,赵勇自会转达,至于主上信中所提之事,不知将军是否答应。”

“萧绎与本将乃生死仇敌,宋王让本将放萧绎一马,真是太强人所难了。”杨昭为难的说道。

赵勇冷道:“宋王也是为了救梁国士民于水火之中,还望将军体谅。”

杨昭心中一阵冷笑,表面却和颜悦色的说道:“没想到宋王竟有如此仁心,只是……”

赵勇见杨昭犹豫不决,便厉声起来:“宋王说了,将军若是不答应,他便将自提大军,亲来梁国劝战,赵勇像将军应该也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吧。”

威胁,这绝对是公然的威胁!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你个狗——”

杨大眼勃然大怒,忍不住开口大骂起来。

杨昭却堵住了杨大眼的话,一个眼神就把杨大眼的话给憋了回去。

被制止的杨大眼,眉头紧锁,苦恼又不能爆发的样子。

权衡许久,杨昭轻叹道:“既是宋王有此仁义,那本将就答应了他吧。”

众文武均大吃一惊,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赵勇见杨昭答应,淡然的拱手道:“将军真是个识时务者,那赵勇这就回国禀报,告辞。”

赵勇出得大堂,心中就冷笑起来:“这杨昭终究是畏惧我国强大的水军,也真是个欺软怕硬之人。”

赵勇前脚一走,杨大眼就忿道:“主上,这个姓赵太可恨了,竟然敢公然威胁主上,请主上允我追出去,将他大卸八块。”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祖狄也凝重道:“主上,萧绎不灭,后患无穷啊!”

面对着众将的愤怒与不解,杨昭平静的问道:“当初本将三面受敌,都不曾怕过,而今大增,反而还怕了吗?”

一句质问,大堂之中,鸦雀无声。

祖狄还是不明白杨昭的意图,惊奇道:“那主上方才是在故意示弱?”

杨昭诡笑道:“若不是故意示弱,那姓赵的早就没命了。”

此言一出,恍然大悟,杨大眼的怒气也终于消了下去。

祖狄面露敬佩之色,赞道:“主上英明,咱们表面稳住赵匡胤,暗中扫灭萧绎。等到萧绎一死,再集中所有兵力,跟赵匡胤决一死战。”

祖狄这才看透杨昭的意图,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首节 上一节 839/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