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849节

谢亚南放佛抓到了一根救命草,想都没想,立刻下令各舰回撤。

一瞬间,刚才还叫嚣着要复仇的宋军各舰,立刻就脱离了铁锁阵,匆忙的掉头回撤而去。

“宋人撤了,肯定是主上那边已经得胜了,那老子也送你们一程。”

薛安都高声喝道:“传令各舰,连弩手放箭——”

号令传下,连弩手们冲上舰首,朝着撤退的宋人大肆的射了起来。

漫天的箭矢如雨而下,宋人船上立刻响起了惨叫之声,但是宋人也不敢回击,只能奋力的撤逃,希望自己运气好一点,不被敌人的箭射中。

逼退敌军的杨军健儿,看到被射成刺猬的战舰,都畅快的狂笑起来。

谢亚南耳听敌人的嘲讽,虽有愤怒,却又百般无奈。

……

黄昏时分,水陆两战,均已结束。

水上成功逼退了宋军的进攻,陆战收获颇丰,这绝对是两场胜利的战斗。

四万宋人,除了刘浩明带领了万余人超东溃去,还有万余人跳水而逃,剩下的都被杨军杀光。

这对于赵匡胤来说,可以说是2.4前所未有的重创。

赵匡胤成功的退往几十里外的大营,失魂落魄的他将自己关了起来,再无动静。

杨昭则回到九江城,一连三日,设宴款待三军,将士们欢欣鼓舞,士气更加高涨。

几日的安宁之后,某一日,杨昭和将士们讨论着平定萧绎的方略。

斥候却送来了宋人的最新情报。

“怎样,赵匡胤还敢来?”杨昭笑问道。

斥候回道:“禀将军,宋人确实从宋国抽调了兵马并来,似乎还想夺回九江城。”

杨昭感到意外,奇道:“赵匡胤难道疯了,小小一个九江城,他就要拼个你死我活?”

这时,祖狄道:“九江城位置特殊,是宋国的天然屏障,屏障若失,我大军就可顺流东下,早晚也会攻其老巢,所以赵匡胤拼命来夺也是情理之中。”.

===第1082章 留你鬼城又何妨(求全订)===

“改变策略?”杨昭惊讶的问道。

“其实目前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还是要全据梁国,若贪念在与宋人的的纠缠之中,短时间即无法全据梁国,又无法吞并宋国,反而会误了大事。所以庶以为,是时候退出九江城,结束与宋人的战争。”

退出九江城?

在场诸将听完都一头茫然,完全不明白,明明自家刚刚取得胜利,为何突然要退出九江城,让出胜利的果实。

杨昭没有阻止祖狄,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家的军师自然是有自己的解释。

“众位莫急,我所说的退出,并不是投降而退,而是现在的九江城所有的百姓,都已经迁回梁国,如果我们举兵退出,再把九江城城烧个精光,到时候留给赵匡胤的不过也是一座废墟而已。”

听到这里,方才茫然的众将,开始有点明白了,于是都耐心的听着他继续讲下去。

祖狄接着道:“九江城一毁,赵匡胤若想重建九江,自然要从宋国调运粮草,但是赵匡胤刚平定了山蛮之乱,又吃了我们两次败战,军粮必定25所剩无几,所以我判定,他肯定是撑不了太久。”

顿了顿,又道:“在粮草不济的情况下,赵匡胤最后只能退兵,到时九江城就会变成一片无人区,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在此时间内,我们可以抓紧时间扫平楚南,日后再来与宋国做最后的决斗。”

祖狄终于说明了他的意图。

话刚落音,杨昭点了点头,对祖狄的计策表示赞同。

虽然前面两战,赵匡胤受了重挫,但宋国拥有着一个强大无比的大后方,如果执意守在九江城,只会一直僵持不下,浪费时间而已。

撤兵还梁国,然后放火把九江城烧了,使之成为一道天然屏障,确实也是一招上策。

“早知道要撤出九江城,那前面还打什么水战,还白白牺牲了我们那么多的兄弟们。

樊哙不开心的站出了质疑道。

文武们开始有了争吵,纷纷低下头私自的商谈起来,对于退不退军,众将们明显有了两种不同的想法。第1324章

是时候下决定了。

杨昭站了起来,道:“若无那两场大胜,就撤出九江城,那会被认为是畏敌撤退,士气自然低落不已。现在宋人两战均败,我们再撤退,即使他们还有胆量攻打我军,心中也会有所忌惮。”

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就将利害点明。

杨昭这番话,那些原本反对退军的将士们开始琢磨起来,慢慢的悟明白了其中道理。

恍然大悟的樊哙,方道:“原来如此,是我愚钝了,那咱们赶紧撤吧,留一座废墟给那些傻狗。”

其余的诸将琢磨完毕,也纷纷的点头附合。

看到所有人都赞同了,杨昭欣然道:“那就这么办了,明日就撤兵回梁,然后一把火烧了九江城,送给宋人一个惊喜吧。”

计议已定,两天之后,得到撤军命令的三万水陆大军,迅速的从九江城撤还了鄂州城。

临行之前,士卒们不仅烧毁了九江城,还捣毁了所有的城墙,重镇九江城,从此成为一片废墟。

除此之外,杨昭还下令将九江城附近的乡野村庄,全部烧光,一点可用的资源都不留给宋国。

宋国大营,中军帐,气氛凝重。

赵匡胤心有余悸的站在地图前,眼神死死的盯着九江城发呆。

赵良战死,万余士卒也命丧黄泉,火攻的计策还失利了,面对着种种负面的战况,所有将士们都沉默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许久之后,惊魂未定的他,立刻做出了决定,道:“从宋国再调兵马过来,我要与那厮决战,不夺还九江城,誓不罢休。”

此言一出,立时遭到了大部分将领的反对。

毕竟,刚平山蛮,又两战九江城,接连的战争已消耗了太多的钱粮,若再增调兵马,粮草不足不说,将士们得不到休息,士气与体力也完全跟不上。

所以众将纷纷进言,建议撤兵还宋,待休整之后,再夺还九江城。

而田川却持有不同的想法,他十分赞同赵匡胤的决定,理由很充分,九江城乃宋国屏障,是宋国的入口,必不能失。

权衡之下,赵匡胤还是决定站在田川这一边。

因为除了九江的地理位置重要之外,他个人也有自己的情绪。

这次陆地之战,是赵匡胤亲自指挥的第一战,竟然就以失败而收场,心中不服的他心中也想着快点报了此仇,以树立自己的威严与名望。

所以,赵匡胤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再次攻夺九江城,仇恨充满了他的心怀。

既然决定以下,将士们便开始商讨具体的作战计划,田川建议道:“两次战斗可以看出,杨昭的军步战极强,我认为,此次战斗,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把全部的力量投入到水战上。”

“言之有理,一定要水战,水战才是我们的长处。”众将也纷纷赞同。

赵匡胤也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就当战略定下之时,一名斥候匆匆入内,汇报最新情报。

杨昭,撤军了!

“什么?”

赵匡胤吃惊的叫了起来。

“启禀主上,杨昭的大军已退回了梁国。”

斥候一字一句的重复起来。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惊喜交加起来。

喜的是437,杨昭主动退兵了,那么宋国可以轻松的收复九江城。

惊的是,杨昭明明尽占上风,却选择突然退兵,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众人都摸不到头脑,自然也不敢发言,田川沉默了一会,狐疑的问道:“杨昭撤军之前,有什么怪异的举动?”

那斥候忙道:“敌军在撤走之前,已经将九江城烧毁了。”

“果然如此……”田川这才明白了杨昭退兵的原因。

赵匡胤听得这消息,心中也是十分复杂,既有喜悦,又有遗憾。

不过,杨昭撤军,终究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只要给他时间,九江城依旧可以东山再起,复仇之日指日可待。

赵匡胤很快就恢复了心情,立刻派出大队斥候,再次认真侦察,以防是诈。

几日后,斥候们再次发回情报,说杨昭撤军是真,请宋军大胆进军九江城。

一天之后,赵匡胤率领着大军,进抵了九江城。

当它们再一次进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时,眼前的一切,让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凉气。

原本繁华的九江城城,成为了一座死城,四处废墟,毫无生机,甚至没有一砖一瓦可用的资源。

此时此刻,赵匡胤终于忍不住发怒了。

“杨昭——”

赵匡胤咬牙切齿的叫了起来。.

===第1083章 略施小技惑萧绎(求全订)===

赵匡胤除了愤恨之外,目前也别无他法,只能一边叹息着,一边安排他的六万大军在废墟中安营。

安营扎寨后的几日,赵匡胤突然如今夺回的九江城,根本就不再是战略重镇,根本就是一个陷阱,而这个陷阱,正式杨昭为他挖的一个大坑。

赵匡胤发现,不仅九江城被烧毁,就连方圆数百里的小镇小村,都被杨昭烧了个片甲不留,寸草不生,别说物资了,就连一株植被都没有。

望着方圆百里的黑灰,赵匡胤一脸的暗淡,眼看着营中的六万多张嘴,自己就懊悔不已。

夺回了九江城,却没有一丝价值,有何意义?

但是六万大军已经安寨扎营了,每天为了喂饱那六万张嘴,赵匡胤不得不从千里之外,将粮食运送过来,填饱将士们的肚子。

可是现在已经是夏末近秋,粮食都已经成熟,眼看着秋收之时就在眼前。

可是这六万将士却毫无用武之地,不仅如此,宋国剩余的青年壮力,还要给宋国大军运宋粮食,如果再这样耗下去,来年就会面临粮食短缺,危机十分严重。

经过几日的煎熬,赵匡胤无奈的承认了事实,便派田川等率万余兵马镇守九江城,自己则率领着五万大军撤还宋国。

可是赵匡胤前脚刚走,杨昭就立刻率三万大军由鄂州城而发,气势汹汹,似乎要乘机进攻九江城。

田川只有万余兵马,自然知道自己敌不过杨昭的进攻,便又向赵匡胤发出求救。

刚刚上路未久的赵匡胤,只能再次率军折返而还。第1325章

首节 上一节 849/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