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暴力亲王

大唐暴力亲王 第23节

像什么无烟火药啊,什么火药的,现在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毕竟现在才开始,而且现在他要的是数量,时间紧迫,需要的数量又多,所以就弄黑火药就可以了。

当天晚上,那些人都休息了一晚,从第二天早上开始,李元霸就对他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首先就是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同时也将他们分为三班倒,每一班只工作四个时辰,剩下的八个时辰就是你的休息时间。

这是在制造火药,李元霸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如果有哪里出了问题,他这座王府还不得飞天啊!

所以就规定三班倒的模式,而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这就是典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了。

唐初,并没有所谓的流水线生产,自从秦朝灭亡之后,曾经在大秦昙花一现的流水线就已经失去了踪迹。

不过流水线也被后世称之为高效率的一种生产模式,不但节约劳动力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八月十四日的上午开始,在整个赵王府内就繁忙起来了。

李世民收购的硫磺、硝石以及木炭全都送到了赵王府内。同时还有大量的生铁也被送到了赵王府内。

而赵王府内也整天都响起了炼铁敲击的声音。

唐人和后世之人相比,其实在智商上来说,双方并没有什么差别的,所相差的不过是思想和科技的差距。

但在智慧上,却没有差异。李元霸给那些铁匠说了一下简易的地雷之后,那些铁匠就凭借自己的摸索,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制造出了两颗地雷。

这地雷和后世的地雷想必差距太大,第一,他不是那种正圆形,而是有一点椭圆,此外他的个头也比较大。

你看后世的手雷,就那么一点点大,但这地雷它的个头比后世饭桌上装菜的菜盘儿都还要大一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简易的火药威力是不可能和后世想必的。既然火药的质量不行,那就拿数量来凑嘛,所以这块头就难免大了点。

“殿下,这是草民等人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按照殿下所说制造出来的。”

几名铁匠围拢在李元霸的身边说道,言语中十分恭敬。

李元霸拿起一颗地雷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随后才道:“这地雷的威力到底如何我还不清楚。这样,我们几人先去城西看看,他到底能不能行!”

说实话,李元霸的心里也没底,他都不懂这玩意儿,他给那些匠人说的,一是从百度系统上搜索到的,这二嘛就是见到后世的手雷向匠人们秒速的。

至于那火药,更是从资料上得到的,这能不能爆炸,他自己都不清楚。所以还是要试一下才行。

说做就做,李元霸让王府侍卫找来一些马匹,就带着这些匠人想着城西而去。

到达城西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不过他也不在意。别人不能开城门,难道他还不能开吗?

让守城的士兵打开城门之后他就带着人出城了,至于说那些士兵为难啥的,李元霸没考虑,谁要是不服可以来找他啊!

??????

“轰~

一声惊天巨响传来,整个地面都发出了微微的颤抖,一阵尘土在黑夜当中飘散开来。

李元霸在远处看着哪一个爆炸,提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下了,他就害怕忙活这么久还搞不出来,那他才是要郁闷了。

“走!我们去看看!”

李元霸带着人就一马当先走向了刚才安放地雷的地方。

刚才这里有着一块大石头,现在大石头没了,相反,还有一个大坑在哪里。

“哈哈!不错!不错!此次你们为我大唐制造新型武器,本王大大有赏!”

李元霸看到这一幕,心中很是兴奋。有火药和没火药,这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有了火药,他揍那些突厥骑兵也更有把握,而且有火药,要防守那些突厥骑兵突破渭水南下,也更容易一些。

“草民谢殿下赏赐!”

带头的一名铁匠当即就跪了下去,脸上还有着欣喜。

坑爹的匠户制度让这些匠人过得很是苦逼。新朝建立,百姓分发土地,官府谁都想到了,但唯独就是没有想到这些匠户,就连那些商人都可以分到土地,唯独他们没有。

而且他们的子孙也必须要继续从事这一行业,又不给他们土地。每年还要免费去给官家做事,可以说他们是大唐最底层的一群人。

如今受到赵王的赏赐,估计可以让他们过的好一些了。

李元霸看着跪在最前面的这名铁匠轻声道:“张老二,从今以后你就是他们的头头,负责给我管理好他们。

这之后的时间我没有时间来管理,你明白吗?”

张老二,就是带头的这一名铁匠。

“是!请殿下放心,草民一定不会影响殿下大计的!”

随后李元霸又带着他们回城了,回到自己的王府后,李元霸就独自盘坐在了书房内。他的脑海中还在思考,现在距离突厥骑兵大规模南下已经只有十余天的时间了。这还是在历史继续按照原定轨道发展的情况下。

地雷的制造,主要就是火药和外面的铁罐子。火药好说,这玩意儿只要材料足够,一天就可以制造好多。

但铁罐子难啊!这需要铁匠一锤一锤的敲出来,就算他有一百名铁匠,一天也做不了多少。

“这样下去不行啊!到时候恐怕还是不够用!”

李元霸的没有皱成了一堆。

突然,李元霸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身就走出了自己的书房。

“来人,去将李德给我叫来!”

李元霸拉住一名下人就直接道。*

39章:李二登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安城内开始收购各种大小陶瓷罐。不论精美质量,就看你的大小和数量。

并且这种收购还是大规模、大量收购。赵王府在收购,东宫在收购,程咬金在收购,尉迟恭在收购,几乎李世民的重要心腹手下都在大规模的收购陶瓷罐。

那些陶瓷制造作坊都快忙疯了,就在刚才赵亲王亲自来他们这个小作坊,找到他们的老板,告诉他们,现在赵王府要收购陶瓷罐,大量收购陶瓷罐。

这可是让他们老板乐疯了,而他们也开始加班加点的开始制造陶瓷罐。

大量的购买陶瓷罐再加上工钱等等,李元霸好不容易有点钱的兜儿里也在迅速的干瘪下去,这不得不让李元霸无奈,心中也决定了这一仗打完,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捞一把票子。

大量的陶瓷被收购上来,同时也有大量的地雷被制造出来。

地雷不只是只能用铁壳子制造,用陶瓷罐装上火药一样可以爆炸。

而且这东西还可以用作引火之物使用,反正用处可是不小。

时间就李元霸大量制造地雷的过程当中缓缓而过。

八月二十日,这必将是一个被历史所铭记的一天,因为今天是李二登基的大日子,就连李元霸这个平时不怎么守规矩的人都很早的起来穿上一身亲王正装,随后前往了太极宫内。

作为一名后世人,李元霸对所谓的登基大典并没有多么严肃的感觉,他来更多的是想要看看这个时代的登基大典到底是怎样的。

千百年来的皇帝登基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寓意,希望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就是感谢老天,感谢神农先辈等等。

然后就是从名义上接掌大权,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些,唯一变了的就是方式而已。

从秦朝到如今大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登基大典的寓意没有改变,但方式却是变了许多。

一场登基大典看的李元霸索然无味,相信任谁顶着炙热的骄阳站在阳光下都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一场登基大典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了中午才结束,对于那些站在太阳下颤颤巍巍的大臣,李元霸还是比较佩服的。

在唐朝是没有早餐这一个说法的,能够饿着肚子,在这太阳下站一个上午,并且还表现出一副对皇权畏惧的神态,也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登基大典结束了那些老家伙们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也感觉在煎熬,唯有李世民的脸上满是激动。

皇帝!他奋斗这么久,如今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整个人举着皇帝打印,面对下面的三呼万岁,他的整张脸都激动的犹如事后的潮红之色。

唯有李元霸一个人站在最前面,看着那些人三呼万岁,李元霸的神色也有些恍惚。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亲眼见证了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的狠辣,也见识了年轻大唐所面临的危机,如今更是亲眼看着李世民登基。

这一刻,李元霸的心中也在高呼:贞观盛世即将到来,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盛世之一。

“诸卿平身!”

这一刻李世民身穿一身明红交间的龙袍,头戴通天冠,腰悬一把金黄色的宝剑,宝剑上镶嵌着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

一众文武大臣从地上站起来了,虽然大唐没有跪拜礼,不过新皇登基还是需要的。

至于一直都站着的李元霸,李世民直接无视了。李元霸从前隋开始就没有过跪拜,即使是在杨广的面前,李元霸都不会跪拜。

李元霸一生不跪天、不跪地,从未向任何人弯腰。这就是他的傲气,如果你非要让他跪拜,那就是逼着他发疯杀人。

李世民看了一名内侍一眼,那名内侍走上前,拿出一份圣旨大声的开始宣读起来了。

在下面听的模模糊糊的李元霸不知道他在念什么,不过大赦天下这四个字李元霸还是听清楚了,他估计就是李世民这家伙是登基要大赦天下了。

一场登基议事结束了,但不代表事情结束了。登基大典结束之后,紧接着李世民就要召见大臣商议要事。

因为他们得到消息,在阴山脚下的颉利可汗,他已经率领自己的前卫师开始南下,这表示颉利可汗真的就像是李元霸所说的那样,这一次他将大举南侵。

只是这个时候却是遇到了一个麻烦。作为新皇,名义上他是太极宫的新主人。但李渊在成为太上皇之后,似乎并没有要让出太极宫的想法,他轻飘飘的择日再言后就要转身离去。

李元霸知道,历史上李渊是在贞观三年,李世民进攻东突厥后,李渊才让出了太极宫。

对于这些,他并不准备管,也不想管。最后,李世民只能无奈的继续居住在东宫之内。

东宫,丽正殿

虽然没能入住太极宫,李世民的心中有着火气,但现在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颉利可汗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这对年轻的大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诸卿,此事朕早在之前就已开始准备。现在颉利可汗果真大举南下,先前朕曾言,一旦颉利可汗大举南下,在这场大战中,所有人都要听从赵王命令,你们都明白吗?”

李世民看着下面的大臣大声道,随后将目光转向了李元霸。*

40章:苏定方

“拿地图来!”

李元霸看着李世民看向自己,对外吼了一声,一名东宫卫率就从丽正殿外走了进来,手上还捧着一张卷起来的布匹。

这张地图花费了李元霸很大的精力和代价,用了一百积分从系统内兑换了一张后世的卫星地图。

但想到那副地图拿出来太惊骇世俗了,所以又拿出大唐自己绘制的地图,对他进行修改,此次作战的主要地方给重新描绘的差不多了之后,李元霸才作罢。

首节 上一节 23/2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下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