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121节

“咱允!”朱元璋点头道,“回头,五军都督府奏于皇太孙处,尔等辅助太孙,选拔人才!”

“臣,领旨!”

“孙儿,谢过皇爷爷!”朱允熥也站起来说道。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皇太孙点出去的人,必将都是皇太孙的人。这一步,势必让皇太孙殿下,在军中的势力大增。

皇太孙本就有常家和蓝玉一派的支持,有淮西老臣的尊重,现在再加上军中青年将领的效忠。太孙的位子,稳如泰山。

这时,凉国公蓝玉忽然开口。

“陛下,太孙殿下,臣有本奏!”

众人有些惊讶,蓝大将军在朝堂之上,平日很少开口。

“有啥事?”朱元璋笑了笑,“说来听听!”

“臣,今夏于塞外和北元一战,未能斩草除根,西北之地本就胡人甚多,边关卫所报,北元余孽有和吐蕃联合之势。”

“臣请命开春出征,春日正是胡人青黄不接的时候,春天打,好过他们秋高马肥的时候骚扰咱们大明。臣愿带六万京营兵马,汇合边关各卫所,计十万战兵,出塞扫荡北元残部!”

“这时候不该说这个呀!”

朱允熥心里叹息一声,蓝玉的军事眼光是很好的,现在大明军事占据优势,是该在西北方面对北元痛打落水狗,彻底扫清西北的威胁。

可是一来出兵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当由五军都督府和皇帝商议之后才能开口。二来,你蓝玉又请命亲自出征,不合时宜。

这样的仗,未必要你蓝玉亲自去,大明那么多功勋将领,也不是摆设。而且今年夏天大战之后,关于他的官职和赏赐还没有明发,老爷子始终按着。

再说,当初老爷子已经否过一次了。现在又提,还是在朝会上提。

“你蓝玉是真情商低,还是要给老爷子上眼药?”朱允熥心里暗恨。

“出兵这事,再议!”果然,老爷子脸上没了笑模样,“知道你们是忠心为国,但是战有大小,有缓急。西北之地,北元几年之内不敢再来。好不容易国库有些结余,也让百姓们养几年!”

“陛下,战机失不再来”

“嗯?”蓝玉还待再说,老爷子鼻子里拉长音哼了一声,轻飘飘一个眼神过去,蓝玉顿时缩脖,不敢再说。

此时,朱允熥开口道,“蓝玉!”

“臣在!”

“你要明白皇爷爷的良苦用心!”朱允熥开口说道,“你看的只是一地的安危,皇爷爷看的整个天下,整个大明的安危。西北之地的战报孤也看了,一群丧家之犬,成不了什么气候。正好,马上要选用青年将去边关历练。这仗,就让他们去打。”

“选一稳重的老将坐镇西北,辅以青年将领,边军主动出击,何至于再次动用京营!打一次仗,国家耗费银钱千万,去年两淮盐税收了一千两百万,军饷钱粮就用了九百四十万。”

“西北重,北方也重!燕王前些日子上了捷报,可是在末尾也是要钱。辽东的军饷开支,一年也要三百多万。”

“知道你们立功心切,知道你们也是为了国家好。可是饭要一口口的吃,急什么?”

朱允熥不悦地说道,“开春胡人是青黄不接,可是边关卫所的春耕也耽误不得。耽误春耕,国家又要调拨钱粮。一调,都是百万计,皇爷爷和孤,能变出钱来吗?”

蓝玉脸涨得通红,不敢开口。

“还是大孙明白咱的苦心!”朱元璋叹气说道,“你们那,就知道杀人打仗,于民生半点不懂!”

“臣,孟浪了!”蓝玉请罪,“皇爷说什么,臣听什么就是了!”

他虽是请罪,可是看他的样子,怕是心里不大服气的,不然也不会有下半句。

“你不但于民生半点不懂,还连人情世故都不懂。咱宽容了你这么多年,苦口婆心费了多少唾沫,你可曾记在心里!”老爷子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本来今日不想发作你,想过后和你说,可你”

说着,啪地一声。

一封奏折落在了蓝玉的脚底下。

他错愕之时,就听朱元璋冷笑道,“你自己看!”

蓝玉心里咯噔一下,先是看了朱允熥那边一眼,在确认对方给了自己一个温和的眼神之后,微微有些放心。

不过,刚打开奏折,顿时心里狂跳。

“臣,曹国公李景隆,弹劾凉国公,总兵天下兵马大将军蓝玉,跋扈桀骜,不敬圣上,于军中诽议圣裁”

第59章 君父之心

大殿之中温暖如春,可是瞬间之中,蓝玉却感觉自己的脖子后头,嗖嗖有风。

而且,是那种刀锋上散发出来的冷冽之风,寒到了骨子里,让百战余生他都感到阵阵心悸。

蓝玉的手有些颤抖,看着那份满是他罪状,比如私下说诽议皇帝的战略眼光,在军中拉帮结派,许多军费开支他一人做主,中饱私囊。军中将领升迁全凭他一人表决,大搞一言堂。这些,种种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真的,甚至除了第一条诽议皇帝之外,其他的他根本没有掩饰过。不跋扈,不桀骜还算是武人吗?大明这么干的,他蓝玉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是,私下里可以说可以做,不代表就是对的,更不代表皇帝不在乎。而这些之中,最让蓝玉心悸的,就是第一条,背地里诽议皇帝的战略军事眼光。

“明明只是和铁杆心腹说的,怎么就传了出去?”

蓝玉心里惊恐,他这人有时候喝了点酒,是会有些乱说话。再加上这些年功劳甚大,渐渐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地位越高,越是想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想炫耀自己的能力。

可是这不代表他,就完全什么都不怕。此刻,朱元璋的目光如刀,让一辈子没怕过的蓝玉,忽然想起了怕字怎么写。

“李景隆?”蓝玉心里大骂,“我操你姥姥!”

冷汗不住的从额头,脖子上流下来。李景隆就站在蓝玉身后,可是他连回头的勇气和力气都没有。

“现在不是骂他的时候,现在要过关,过了这关,你娘的李景隆,老子捏出你屎来!”

蓝玉 心里纷乱的想着,“现在怎么办?怎么让皇爷的火消下去!”

随即,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再看向老皇爷身边,端坐的皇太孙殿下。

后者眉头紧皱,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盯着他。

不过,在感受到他的目光之后,皇太孙似乎不可察觉的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告诫。

“呔!”

沉寂的大殿中,又是一声怒吼。

朱元璋在龙椅上怒发冲冠,“你他娘的想啥呢?想过年吃啥馅的饺子?回话!”

“陛下!”蓝玉赶紧跪下,膝行向前,惶恐地说道,“臣臣冤枉!”

“你冤枉!”朱元璋冷笑起来,“是朕冤枉你?还是曹国公冤枉你?”说着,朱元璋站起身,往日微微佝偻的身形瞬间高大起来,指着蓝玉,“这弹劾你的奏折中,还有其他罪状没有写,用不用咱给你念念?”

随即,不等蓝玉开口,朱元璋继续说道,“洪武二十三年五军都督府军议,你跟咱奏请,要对漠北用兵,咱没许。你跟咱奏请,提拔二十位军中的将领,咱还是没许。”

“军议散后,你和别人说了什么?”朱元璋脸上满是冷笑,“你说咱不信任你,咱不答应你,提拔你说的那些人,是因为咱怕你在军中的势力做大。是不是有这事?”

“臣”蓝玉已是说不出话来,从惶恐变成了颤抖。

旁观者清,朱允熥对于蓝玉的内心,看得很清楚。

他蓝玉再怎么战功赫赫,可也是从青年时期就匍匐在老爷子朱元璋面前的臣子。当年他只是常遇春军中的校尉,是常遇春屡次在朱元璋面前夸赞他,才给了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当常遇春英年早逝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惋惜扼腕之情,转移到了这个性格和常遇春有几分相像的常家内弟身上。

可是他和常遇春,只不过像在了面上。他有常遇春的豪爽,却没常遇春的赤诚。比常遇春有心机,却没常遇春的本份。

今日让他栽个跟头早早的醒悟,省的他将来家破人亡。

莫说翻脸不认人,其实按朱允熥现在的地位和班底,缺一个蓝玉不算什么。他只是单纯的对战功堪比霍去病的蓝玉感到惋惜。害怕他蓝玉,将来牵扯到,其他的大明功勋武将。

“往小了说,你是嘴皮子没把门的。往大了说,你是犯上!”朱元璋一拍御案,“不听你的就是防备你!不听你的你就心怀怨言!你蓝小二,胆子不小哇!”

“陛下,臣糊涂,臣有罪!”蓝玉叩首,忙道,“您也知道,臣有时候喝了点黄汤,嘴上没把门的。臣是无心之言,臣对您,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要是有二心!焉能留你到今日!”朱元璋再次冷笑,“若不是看在常伯仁(常遇春字),太子的份上,不看你和咱是儿女亲家,咱早就把你发作了!”

(蓝玉的女儿是蜀王妃,后来蓝玉被剥皮之后,皮送到了蜀王那里,明末张献忠攻破四川,在蜀王府找到了)

“可是咱有容你之心,你蓝小二却无悔改之意!”朱元璋厉喝一声,“你对得起咱吗?”

老爷子真怒了,再骂下去,说不定老爷子就要喊人把蓝玉推下去。

朱允熥眼看火候差不多了,也站起身,开口道,“凉国公,你有负皇恩,有负皇爷爷对你赏识重用,更是有负孤父亲和开平王的期待,你说,你该当何罪?”

“臣,罪该万死!”蓝玉大声说道,“陛下,您骂臣骂的对,奏折上的事也都是真的,臣不敢狡辩。臣是直肠子,其实没有半点坏心!臣少年从军,充为陛下宿卫,战时冲锋陷阵,闲时护卫中军。”

“从军时臣是刚刚束发,现在也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臣与陛下君臣快四十年,陛下是知道臣的。臣性子不稳,有时得意忘形,不知进退。可臣,就是这么一个直脾气。”

能做到国公加总兵大将军的位置,蓝玉也不是笨人。一番惊吓之后,也突然开窍,开始告饶了。

其实这是事情还有转机,皇太孙在侧,他知道有人帮他,才愿意低头。若真是没活路了,真是到了要挨刀的时候,蓝玉可能也豁出去了,不愿意再低头。

他这人,倔强硬顶横,五项全能。

蓝玉这边叩首哭诉,朱允熥缓缓扶着老爷子坐下,“皇爷爷,您消消气,他粗人一个!怎么处置他,还不是您一句话吗?别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说着,又在朱元璋耳边说道,“爷爷,大臣们都在看着听着,人多口杂。再说,年关将近,他今年又刚打了胜仗”

朱元璋的嘴角,抽动两下,从牙缝里吐出一句话,“蓝小二,你不是没坏心,咱看你是坏了良心!仗着有些功劳,尾巴都翘上天了!”

老爷子一下就听出了自己大孙话里的隐意,满朝文武都在看着,这事好说不好听。而且年关将近,别搞的人心惶惶的,须知杀了几万人的胡惟庸一案,满打满算也才过去了一年多。

再者,这厮刚打了胜仗。

杀他,就是一句话的事。可要给他一个让别人挑不出毛病的罪名,他是军中的老臣功勋,若是这些罪名就杀了,许会有人不服。别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想。

更重要的是,老爷子今天本来不想提这事,可是偏偏蓝玉往枪口上撞。

杀武臣不等于杀文官,要慎重得不能再慎重。这其中涉及到许多人事调整,许多武官的升迁调任。

“陛下,臣的良心还在!”蓝玉大声说道,“臣的良心,就是咱们的大明。”说着,也有几分牛气上来,“陛下若不信,臣剖出来给陛下看看!”

“少他娘的 来这套!”朱元璋骂道,“咱这辈子看的人心多了,不差你蓝小二一个!”

“臣,赤胆忠心!”蓝玉再叩首。

“赤胆忠心要有个赤胆忠心的样!”朱允熥开口说道,“你自己算算,弹劾你的奏折,多少回了?哪回不是皇爷爷包容你?哪回不是轻飘飘的放下?你蓝玉有赤胆忠心,可有体恤君父之心!”

体恤君父之心?

一句话,点醒了蓝玉。

“臣,实在是该死,辜负了陛下这些年对臣的宽容呵护,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更是辜负了陛下的厚爱。臣,请陛下重重责罚!”

“责罚?杀了你,咱都不解气!”朱元璋冷哼道。

(历史上这个时期,老爷子杀人还是讲究个罪名的。等到了身体最不好那几年,大概也是感觉自己有今天没明天了,怕朱允炆镇不住。几乎是理由都不找了,想杀谁就杀谁。)

~~~喂,一一零吗?我报警。

“怎么了?”

首节 上一节 12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