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151节

当日,朱棣于暴风雪中,追杀伯颜纳哈的大军,最终大获全胜,杀敌无数。今日,正是他犒赏三军之时。

台下的长龙缓缓移动,拿到赏赐的士卒们喜笑颜开。但是队伍,没有丝毫的杂乱,更没有鼎沸的人声。即便是领功受赏,燕王朱棣的兵马,依然犹如打仗一样,进退有度。

“沈部堂,本王麾下的兵马如何?”朱棣对身后的兵部尚书沈溍,傲然说道。

沈溍五十出头,是大明中能文能武的贤臣,看着营中的将士们,开口赞叹道,“燕王麾下,的确是一等一的强军!”说着,又笑道,“臣,多次劳军,九边之地的边军多是桀骜之辈,领赏之时往往一哄而上,大声叫骂。前年,臣去太原,那边的兵,排队领赏之时,自己人都能打起来!”

“所谓强兵,须令行禁止,万人如一人。否则,即便是再能打,也不会长久!燕藩虎狼之师,于诸王之中,最强!”

“部堂谬赞了!”朱棣大笑,不过眼神中的得意,毫不掩饰,“我北平儿郎,驰骋辽东塞外,靠的就千万人如一人!”说着,朱棣眼神飘飘,落在朝廷天使之中,另外两人身上。

朱棣早就收到消息, 铁铉,解缙,都是东宫詹事府的官员,也跟着一块来北平劳军了!

皇太孙是派他们来查看虚实?

朱棣心中冷笑,“燕藩上下,万众一心水泼不进,来两个书呆子能看出什么?”

他虽远在北平,可是京中的大事小情也一清二楚。

蓝玉被老爷子训斥,现在京城内外常家再次上位,掌握军权。

“老爷子怎么没直接把蓝玉那厮砍了!”想起这个事,朱棣心中就有些遗憾。

不是他怕蓝玉,而是他讨厌这个人。骄傲的人,往往和骄傲的人不对付,看不顺眼。

同样的蓝玉也看他不顺眼,而且当年没少在太子跟前,说他朱棣的小话。

而且,若是老爷子盛怒之下杀了蓝玉。那就等于,让皇太孙断了一臂。朝中开国老将老矣,没几个人是他朱棣的对手,他所患者,唯蓝玉一人。

“找人给蓝玉上点眼药!”

朱棣心中暗道,“最好是能弄死他,这样的话,等再过几年,老家伙们都死了,朝中再无大将。皇太孙长于深宫,根本不知兵,看他用谁?”

“若用李景隆那样的草包,老子能打出他屎来!”

站在帅台上,朱棣心中百转千回,不停思索。

“燕王大军,却是与众不同!”

后面,铁铉对着解缙小声说道。

“看着是挺有虎狼之师的样子!”解缙也说道,“可是与众不同,从何而来?”

“你看!”铁铉手指快速的点了一下,台下那些领赏的士卒,“燕王军中,多有胡人。这些胡人最是桀骜难驯,可是燕王军中却和汉人士卒好像一体。”

解缙想想,撇嘴道,“军中都是袍泽,自然是一体!而且边军之中,不像南方泾渭分明!”

铁铉又道,“你再看燕王麾下的将领们!适才,沈部堂念圣旨的时候,怜他们甲胄在身,让他们解甲听旨。沈部堂乃是钦差,又是兵部尚书,可是燕王手下的军将,却没一个人应声。甚至听完圣旨之后,是燕王说谢恩,他们才谢恩!”

解缙琢磨下,“他们是燕王的人,自然听燕王的!”

铁铉古井不波的脸,肌肉跳跳,“小解,你应该多看看兵书!”

“老铁,天下的兵书没有在下没看过的!”解缙不悦道。

“你”铁铉脸上肌肉再次跳动,最终没再说话。

“强虽然强,不过藩王有如此强兵,一旦中央势弱?”解缙继续小声道,“非国家之福!”

此时,却听帅台上,朱棣一声爆喝。

“王麻子!”

只见燕王朱棣大喝一声,走到帅台最前,对着刚刚领赏的一个士卒吼道,“老子告诉你,再他娘的拿了赏银,狂嫖烂赌,老子砍了你的腿!”

台下,那叫王麻子的士卒也不怕,笑着回道,“王爷千岁,砍腿俺不怕,只要给俺留着中间那条腿就成!”

“哈哈哈!”台上的众将,顿时哄笑起来。

“老子就砍你中间那条,让你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朱棣也大笑起来,随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跟着老子打十来年仗了,他娘的手里一两银子都攒不下。你都三十多了,家里还有老娘要养,却连个媳妇都没有,卖命的钱都扔在了卖批的娘们身上,你羞不羞!”

“没媳妇,也不能让俺憋着呀!”王麻子委屈的喊道,“千岁,俺也想要媳妇,可是没人跟俺呀!”

“把这银钱给你娘,让她给你攒着!”朱棣想想,“再立功,回头老子在王府里,找个丫鬟配给你!”

“那感情好!”王麻子一跳三尺高,双手在胸前托两下,“千岁,俺喜欢大个儿的!”

“揍性!”朱棣笑骂,“回头给你配个奶娘嬷嬷!”

“燕王亲王之尊,又是边地总兵统帅,能放下身段如此,可见统兵之术。而士卒既敬又爱,亦待他如手足一般,足见军心!”

铁铉目光明亮,小声说道。

解缙沉思片刻,“不这样,他也不能经营得燕藩上下,如水桶一般!”

此时,朱棣回转,对沈溍笑道,“让部堂见笑了!”

沈溍拱手道,“王爷爱兵如子,有何见笑之处!”

“那厮是个浑不吝,冲锋陷阵是好手,私底下是个滚刀肉。”朱棣笑道,“这些年的赏银,没有一千都有八百,可是他一个大子都留不下,还欠了一屁股饥荒!”

“军中悍卒,大多如此!”沈溍笑道,“不过王爷,您对他也太好了,还要在王府给他选媳妇!”

“话虽如此,但是他跟着本王出生入死,不能让他没个着落!”朱棣看着台下,领赏之后回到原位准备吃喝的士卒们,“这些人,是本王,是大明,是中原的屏障。在本王心中,堪比长城!”

赏赐发放完毕,桌上的菜都已冷了。

然而燕王没说话,酒席上无人动手。

帅台之上,燕王的亲兵把一碗碗白饭,供奉在一人高的神像之前。

那神像,长须飘飘,双目圆瞪,不怒自威。正是军中,最受士卒崇拜的岳王神像。

朱棣手捧一碗热酒,来到神像前,看着那些插着香火的白饭,面色肃然。

“这第一碗酒,给死去的兄弟!”朱棣手中酒碗倾斜,清冽的酒水哗哗落地,“岳王在上,保佑本王那些往生的兄弟,早点转世投胎,再和本王策马辽东!”

“王爷千岁!”台下,士卒们欢呼大喊。

“第二碗,敬伤残的兄弟!”朱棣拿过一碗满酒,“本王在,必不使你们有衣食之忧!”

说罢,朱棣仰头,一饮而尽。

“王爷千岁!”欢呼,更大几分。

“这第三碗!”朱棣又拿过一碗,朗声笑道,“咱们一块喝!干了!”

~~三更奉上,一万字。。

第109章 软刀子

当兵的有两样见不得,一是女人,二是酒。

北方的烧刀子,酒性烈入口如刀,从嗓子眼里滑进胃中,似乎吞下的不是酒,而是火焰。这样的酒,可以抵御寒冷,可以暖和身体,可以让人亢奋。

几轮酒下去,方才还恪守秩序的大营顿时变得土匪窝一般,彪悍的北地边军扯开嗓子,露出臂膀,大声喧哗起来。

铁铉解缙等劳军天使,在大营的阁楼之中,单独摆了几桌酒菜,透过窗子可以清晰的看到,燕王朱棣带着手下的大将,正在挨桌敬酒。

燕王朱棣颇为豪放,酒到杯干,所到之处一片叫好。更难得的事这场近乎两万人参加的庆功宴,燕王朱棣每一桌上,都有认得的将士,大碗喝酒大声寒暄,气氛热烈的同时,将士们又感恩戴德。

“若他不是燕王,必是千古名将!”解缙看着楼下的场景,小声说道。

铁铉若有所思,“即便他是燕王,也可以是千古名将!”

随后两人相视一笑,又相继摇头。

王和将其实不冲突,但王权和皇权迟早会有冲突。分封,弊大于利。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设立郡县制。大汉代之,再行分封,后至东晋,终于酿成天下大乱。

而后唐宋乃至蒙元,三个大一统的朝代都没有进行实地分封。到了本朝,虽然继承了大元对于天下行省的划分,实行中央集权之策。可是皇帝分封诸子,或于边塞,或与内陆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为王。

麾下护军数万不等,虽不能掌握民事民政,但军权之大远超历代。这些王爷在自己的封地,关起门来称孤道寡。

除军事之外,这些藩王还有他们的子孙,日后必成为朝廷巨大的财政负担。 大明财政有限,而这些藩王的子孙无限,每次分封朝廷都要给予田地,人口。这么下去,只怕百年之后,大明的财税都填不满这些无底洞。

皇太孙的心思,他们这些近臣心知肚明。国家乃是天下之国家,不能让天下百姓供养一家一姓。龙子龙孙者,亦不能世代富贵跋扈,凌驾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上。

皇权和王权,势必会产生冲突,尤其是当王权有封地,有直属的军队之时。若非如此,朱棣靖难之后登上皇位,也不会削了所有兄弟们的军权,然后养猪一样把他们养起来。

解缙铁铉二人窃窃私语之时,阁楼的楼梯上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燕王朱棣带着数位铁甲战将,上楼来给朝廷派遣的天使敬酒。

朱棣有些酒意上涌,面色通红,但是眼光依然锐利明亮。

“沈部堂远道而来,本王敬您一杯,辛苦!”朱棣举杯笑道,“北地没有好酒,都是这些烈酒烧刀子,诸位莫怪!”

在阁楼中敬了一圈,燕王朱棣举止随和,让人心生好感。

随后燕王一行人,转到了铁铉解缙二人的桌上。

“两位,北地饮食没有南方精细,两位可还习惯吗?”朱棣笑道。

铁铉拱手道,“王爷,下官是河南人,老家的饮食和这边差不多!”

“来来!”朱棣笑着让人满酒,“尝尝我们北地的烧刀子,这可是天下数的着的烈酒,一斤烈酒在辽东那些胡人部族里,可以换一匹小马驹!”

铁铉酒量甚好,一饮而尽。

而解缙则是皱眉,喝药一样喝了一杯,脸上的五官都纠结到了一起。

“来来,再饮一杯!”朱棣又笑道,“二位都是皇太孙身边的近臣,将来入阁拜相前途无限,说不得届时本王还要借助二位。”

“燕王说笑了,殿下乃是皇帝亲子,九边塞王。臣等不过是芝麻大的小官,哪里能给王爷助力!”解缙笑道,“再说,臣等是皇太孙之臣,亦是大明之臣,而殿下为大明藩王,何来借助一说?”

吃了个不冷不热的软钉子,朱棣也不恼。解缙他还没什么印象,可是铁铉他却记得一清二楚。当日在老爷子的寿宴上,这人也跟着方孝孺他们跪奏老爷子,处理自己来着。

“狗样娘的腐儒!”朱棣心里暗骂一声,脸上却依旧带笑。

随后,朱棣端着酒杯继续说道,“两位观我燕藩军威如何?”

“虎狼之师,堪比京师精锐大营!”铁铉开口说道。

“读书人也知兵?”朱棣好奇的问道。

“臣在京师之时,常侍奉太孙殿下身侧,出入京师大营。太孙殿下深爱武事,常观看禁军演武,排兵布阵,听军中诸将讲解战事。臣耳目渲染之下,略通一二。”铁铉淡淡的说道。

“观兵只知其表,唯有战阵方能真的知兵,用兵!”朱棣一语双关。

“太孙殿下也是说!”铁铉又道,“见过血才算好兵,打过大仗才算好将。臣虽国子生出身,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辈。待明年太孙殿下大婚之后,臣也将赶赴边关历练!”

“弃笔从戎!”朱棣笑道,“不知打算去哪里高就?若不嫌弃,来我北平如何?”

“多谢王爷厚爱,臣意在西北或者西南!”铁铉开口说道,“西北西域吐蕃之地,亦每年都有战事。云贵等地,每年也都有土司作乱。”

“小打小闹,岂不是委屈你了的才学!”朱棣笑道。

“王爷此言差矣!”铁铉几乎说道,“安抚部族,让其沐浴大明之恩,为大明之臣民,怎么是小打小闹?”说着,铁铉忽然一笑,“战,只是一时为之,即便是北平边地,也不可能终年大战!”

首节 上一节 15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