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181节

忽然,不知哪里来了一阵风,殿内的烛火跳舞一样跳动起来。老爷子惊奇的望过去,那舒展的烛火,对着他隐隐点头,似在附和。

老爷子展颜一笑,目光中满是柔情。

可是下一秒,老爷子又收敛笑容,“不成,咱自己的孙子结婚,咱这当祖父的居然不能露面?这算哪门子规矩?他祖母看不到,咱活着也看不到?不行,得让他和媳妇,先给咱磕头!”

说着,迈步往外走,嘴里还念叨着,“老婆子,咱代你让孙子磕头去,让他和孙媳妇多磕几个!”

~~~~

“你怎么还不走?”

东宫寝宫之中,朱允熥瞪着战战兢兢的王八耻。

“你等着在这过年吗?”朱允熥咬牙道。

没眼色的东西,他主子大婚的日子,好不容易所有的仪式都完了,马上就要洞房花烛了。他居然还跟木头桩子似的,杵在一边。

“不是,你一个太监,这时候不应该躲得远远的?”

赵宁儿羞红了脸,不敢抬头。朱允熥斜眼,对王八耻说道,“怎么地,你要听墙根?”

“主子!”王八耻跪着,低声道,“您和娘娘,还没吃子孙角儿呢?”

“还不端上来?”朱允熥又道。

这时,朴无用端着一个小盖碗进来,跪着奉上。

子孙角儿,其实就是子孙饺子,大元的时候,叫子孙饽饽。(饽饽不是满语专属,早先大元时也这么叫。)

就是煮的半生不熟的饺子,是由娘家陪送的。

朱允熥夹着一个饺子,送到赵宁儿嘴边。

后者娇羞的微微张口,咬了一小口。

“生不生?”朱允熥笑着问道。

赵宁儿把饺子咽下去,垂首道,“生!”

“哈哈哈!生就好!生就好!”朱允熥笑道,回头把盖碗给了王八耻,轻声道,“滚!”

“是!”王八耻捧着盖碗,快速退下。

殿中,现在真的是二人世界了。

朱允熥牵着赵宁儿滚烫的小手,感觉有些肉肉的,“娘子,天色晚了,咱们歇息吧!”

“嗯!”赵宁儿又是嘤嘤一声,脸红到耳朵根上。

“来!”朱允熥起身,扶着赵宁儿。

“呀!”可是赵宁儿却惊呼一声。

“怎么了?”朱允熥忙问。

赵宁儿眼眶含泪,不知是羞还是急,小声道,“腿麻了!”

“缓缓,缓缓就好了!”朱允熥开口劝慰道。

这一天下来,他一个男人都被繁琐的礼节弄的身心俱疲,何况是赵宁儿一个姑娘家。

却说,王八耻捧着盖碗出来,小心的掩上宫门。

出了寝宫的王八耻摇杆瞬间溜直,对外面肃立的宫人们小声说道,“殿下要清净,你们都下去吧,杂家自己在这值夜!”

说着,见一个人影正朝这边过来,不耐的说道,“都下去,殿下口谕不用伺候”说着,当场愣住,“朴总管!”

“里面歇了吗?”朴不成问道。

“回总管话,太孙殿下和娘娘刚吃了子孙角儿!”

“嗯,知道了!”朴不成低声道,“皇爷来了,滚!”

“是!”王八耻又变成了虾米,无声退下。

随后,朴不成让到一边,老爷子背着手进来。

“皇爷,小主子刚吃了子孙角儿!”朴不成笑道。

老爷子点点头,也不用人同传,直接走到门口,可是脚步却忽然停住了。

宫里,传出朱允熥和赵宁儿说话的声音。

“今日,怎么没见陛下?”赵宁儿道。

“宫里的破规矩,皇储结婚,皇帝当天不见面!”朱允熥笑骂,“也不知道这算什么规矩,结婚更要念亲恩,更要叩拜亲长。这时候,也不知皇爷爷在干什么,睡了没有!”

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心里头想着念亲恩!

老爷子微微点头,又听里面赵宁儿说道,“殿下,现在大臣们都走了,不如,臣妾和您一块去给陛下磕头吧!”说着,顿了顿,“臣妾是孙媳妇,是嫡孙媳妇,不给老人叩头不像话!”

“虽说民间是有第二天见公婆的礼儿,可是殿下就陛下这么一位亲长,你又是陛下的唯一嫡孙。将心比心,老爷子这时候心里说不定还在惦记着。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们做晚辈的,若是让规矩牵绊住,孝心也就打了折扣了!”

好孩子!老爷子心里赞道,不愧是自己挑的孙媳妇。

自己这辈子,两样事从没看走眼,一是打仗,二是找媳妇。自己的皇后是千古贤德,这孙媳妇也如此。听听,这话都说进咱心窝子里了。

“好!我也正有此意。”只听朱允熥坏坏一笑,“娘子,咱们先去叩谢祖父的生养之恩,回来再再入洞房!”

接着,朱允熥对外喊道,“王八耻!”

“不用喊了!”老爷子笑着开口。

“皇爷爷!”朱允熥一惊,赶紧开门,和赵宁儿跪在老爷子脚下。

“今日是孙儿大婚,孙儿愚钝,靠祖父教养成人。养我爱我,又给孙儿挑选妻子,让孙儿成家立业!”

朱允熥叩首道,“孙儿,叩谢皇爷爷的生养之恩!”

赵宁儿也叩首道,“孙媳妇给皇祖叩头,一叩生养恩,二叩亲长情!”

“佳儿佳妇!”老爷子叹息一声,看着跪着的孙子孙媳妇,心里满是满足。

“那个”老爷子想了半天,心里千言万语说不出来,“咱走了,你们好生歇着。明早来奉天殿,跟咱一起吃早饭!”

说着,转身就走,走出几步之后,忽然又停住,“传旨!太孙妃赵宁儿,贤良淑德,赏住坤宁宫!”

第138章 缺钱

即便是入了洞房,这婚也没结完。

翌日,皇太孙朱允熥携提太孙妃,身着衮服,翟衣,于奉天殿陛见皇帝。皇帝赐宴之后,于宫内皇帝诸妃见礼,并且召见皇亲命妇。

第三日,太孙及太孙妃,于太庙面见先祖。也就是说他们两口子,从朱初一到朱五四,这些有名有姓的朱家祖宗牌位前,磕个遍。

第四日,大朝会接受群臣祝贺。

“皇太孙嘉礼既成,益绵宗社,隆昌之福”

巴拉巴拉的说上一大堆,然后皇太孙赐宴答谢,犹如正旦大宴群臣一般。

结束了这些,朱允熥这个婚才算真的结完。可怜见的,他日日打磨筋骨,也算身体强健,这些日子折腾下来,人都瘦了几圈。

其实在他这,结婚的仪式刚过去,但是群臣心中的震撼却又起波澜。太孙大婚当日,上谕赏太孙妃位列坤宁宫。

消息一传出,几乎是朝野大哗,人人皆惊。

坤宁宫是皇后之宫,后宫之首。大明开国到现在只有一位皇后,就是太孙殿下的嫡祖母马皇后。她故去之后,老皇爷不但没有再立皇后,连坤宁宫都给搁置了,即便是贵妃,没有皇帝的旨意也不敢轻进。

可是现在,忽然赏给了太孙妃?而且上谕之中的位列二字,很是耐人寻味?

这位太孙妃就这么得皇爷的欢心?这么得皇爷的看重?

古往今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呀!说句不好听的,太孙妃要住进坤宁宫,那必须得是皇太孙登基之后的事,可是现在?

不过,这些人心里想,却是没人敢歪嘴!

老皇爷说的就是规矩,就是礼法。皇明就皇太孙一个嫡孙,将来江山社稷都是他的,一座皇后宫算得了什么?

若真是有哪个脑子不好使的愣头青,想说说这事,恐怕折子都递不到御前,就会被东宫詹事府,左春坊那些学士们喷得狗血淋头。

太孙妃住皇后宫算什么?许多人心里,甚至有大逆不道的在想,就算老皇爷哪天心血来潮,直接禅让了都不稀奇。

历朝历代,皇帝储君多如仇敌一般,相互防备,皇族之间更是视为仇寇。唯我大明,祖慈孙孝,上下一心,朝纲稳固。

此万世江山之兆也!

有人这么想,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在皇太孙大婚之后,老皇爷马上让皇太孙,署理朝政。

所谓署理,就是在一些事上,可以行使皇帝之权。

奉天殿旁的华盖殿,本是大朝会之前,皇帝御用换衣的地方。如今微微整改,在殿东侧暖阁之中,设皇太孙宝座,屏风,御案,书记官,翰林学士等,为皇太孙署理朝政之用。

简而言之,就是小一号的皇帝公事房。

而刚开始署理朝政,朱允熥就遇到了头疼事,大明去年结余的国库,又见底儿了。

“去年户部和两淮盐税的结余,加一块儿还有一百多万。先是过年,又是淮王大婚,又是您”

户部尚书傅友文带着户销算司,给事中,大库郎中等,恭敬的坐在朱允熥对面的圆凳上,小心的给朱允熥报账。

“又赶上孤大婚,火树银花不夜天,繁花似锦盛世年!”朱允熥笑道,“这一百多万,就这么花的差不多了!”

一百多万,朱允熥心里微微心疼。汤和那边沿海想多打造几艘大舰,昨日送呈的折子,户部和工部就打起了官司。若是这一百多万,都用在军事上

可是,也有些心疼不起来。这钱的大头还是花在他的身上,老爷子一辈子简朴,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唯独到了自己孙子大婚的时候,卯足劲花钱,为的啥?

还不是为了自己孙子风光体面?

“这还没算,赏给京师百姓的吧?”朱允熥继续问道。

“是!”傅友问道,“先是春节大赏,而后又是殿下大婚当日的赏赐,后皇爷一高兴,又搬出三万贯铜钱,一万多匹布,四万多斤粮,酒肉若干别的还好,就是铜钱”

啧啧,老爷子是真大方,三万贯铜钱,一贯可是一千枚洪武通宝。洪武通宝一共只发行了三次,最多一次是洪武二十年发行了两百万枚。

大明缺铜,老爷子又是不爱开矿的,洪武通宝铜铅的比例是四六,这在历朝历代中已经属于良心钱了。所以在民间,格外的坚挺。

(古代的铜钱,不是每年都发的,比方明朝时候,前朝的铜钱也可以用,清朝的时候,明朝的铜钱也可用)

这三万贯铜钱的赏赐,不但让大内的钱库一空,连带户部的钱库都少了一大截。

傅友文是个精打细算的户部尚书,说起此事不免有些咬牙心疼。

朱允熥笑道,“皇爷爷赏给了百姓,百姓也会花到市面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暂时少了一些,不用这么心疼!”

“殿下有所不知道,皇爷赏的,是内库的压库钱,铜六铅四。当初光是制造这些钱,就花费不少!”傅友文一脸肉疼。

首节 上一节 18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