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30节

但是没想到,千算万算,没算到李景隆的内心,也有着当仁不让,建功立业的心思。

也不怪李景隆,生于这个时代,长于大明百战百胜的神话之中,武人的子弟总是会骄傲一些。

北方的战事,由傅友德统领,不必上奏。尽管老爷子私底下对这些老兄弟一万个防备,但是关键时刻,依然选择放手,让老兄弟自己去打。

就在北地战火即将在草原上燃起的时候,皇太孙朱允熥的船队已经出河入海,走海路进入闽地,直奔靖海军的驻地,霞浦。

此时的大明沿海之地,大多一片荒芜,远没有后世的繁华景象。霞浦靠海,周围大小岛屿无数,周围人烟稀少,但却是闽浙要冲之地,海港面积更是闽地最大,历来为倭寇入侵的前沿,所以选为靖海军驻地。

皇太孙船队驶入霞浦,码头上福建行省布政司使张机和信国公汤和,携数十闽地官员,跪地恭迎。

“臣等参见皇太孙,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允熥一身龙袍,在侍卫的簇拥下从船上下来,直接走到汤和面前,亲手扶起。

“老国公别来无恙,身子还好?”说着,朱允熥眼神有些愧疚。

汤和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精神看着还好,可是已经拄了拐杖。如此老人本该在家养老,却被自己选到了海疆之上。

“谢殿下惦记,臣酒也喝得,肉也吃得,一切都好!”汤和朗声笑道。

“上次见你,还还健步如飞,现在却拄拐了!”朱允熥歉意的说道。

汤和不在乎的大笑,“海边潮湿,臣这把老骨头带着老伤,见风就疼。不过殿下不必挂怀,就算老臣一条腿,也能操刀子砍人,寻常后生三五个不是咱的对手。”说着,笑容去了,变成郑重,“再说,臣为大明武臣,死于战阵好过死于家中。殿下简拔之恩,臣感激五内。”

朱允熥拉着他的手,用力拍拍,“海疆事,有赖老国公,待扫平倭寇,孤在京中给老国公亲手把酒。”

“往年这时候,倭寇正闹的邪乎,去年开始殿下筹建靖海军,专门剿灭海盗倭寇。那些贼厮鸟,来了一次之后,被闽地的儿郎们一顿砍,吓怕了,再也不敢来!”汤和咧嘴大笑。

他身后,那些面目黢黑,身材干瘦却满是精肉的闽地汉子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朱允熥放眼望去,这些人每人的身上都带着烈日灼伤的痕迹,想必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海上游荡冲杀。

“你们的功劳,孤记在心里。前些日子听说你们打了胜仗,孤是甚为欢喜。”朱允熥开口勉励道,“不过,海防一日未平,就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说着,顿了顿,“今日,孤先见见地方官员,明日登船,检阅你们靖海军!”

闻听此言,这些淳朴木讷的海边汉子们神情振奋。皇太孙亲自检阅,这可是天大的恩德。

与汤和说完话,朱允熥转头看向福建行省的文官们。

布政司张机俯首道,“臣,见过太孙殿下!”

“有劳你们来接孤,大热天的!”朱允熥笑道,“都别在太阳底下站着了,咱们进城!”说着,看看张机身后一官员,开口道,“你是闽地按察使,鲁闻吧?”

官员都是按照品级大小站立的,布政司的身后就是按察使。

鲁闻见朱允熥认出他,动容的说道,“不想,殿下居然知道臣的薄名,臣惶恐!”

“有什么惶恐的,你这样能干的官员,孤当然要格外留心!”朱允熥笑道,“这几日先在霞浦停留,过几日孤路过龙溪等地,还要去祭奠三忠祠,给你祖父,上一柱香火!”

顿时,鲁闻哽咽,跪地道,“臣,叩谢殿下天恩。”

朱允熥之所以格外留心此人,因为此人不单出身书香门第,而且极有清名,官声极佳,乃是最为传统的儒家子弟。朝廷刚刚颁布的限制僧人庙产的政策中,这人在地方上实行的最为彻底,比杭州的张善还有过之,闽地的大小寺庙一律重入官产,上交户部的田地账目最为清楚。

另外,朱允熥留心此人的另一个原因,也和他的出身有关,鲁闻不是汉人。

他是个回回,祖上乃是蒙元的贵胄,官居大都路治中。他的祖父,在蒙元末年,任职漳州路达鲁花赤。

但是和其他蒙元贵胄不同,他家世代以读书为荣,为官清廉爱民,为乡民敬爱。蒙元末年天下大乱,福建也不能幸免。鲁闻的祖父迭里弥实组织乡勇民军,平定作乱的色目军队。轻徭薄役,组织农耕,保证地方安稳。

(元朝末年,在泉州居住几百年的色目人蒲家私兵作乱,祸及整个福建。后在福建平章燕只不花,陈友定,迭里弥实等人的打击下,平定了福建。作乱的色目兵号称胡兵,和传统的反抗暴政,截然不同。迭里弥实此人,极为忠义,侍母至孝,堪称读书人的楷模。)

后洪武帝派兵横扫福建,迭里弥实虽拒不做官,但亦不愿生灵涂炭,开城投降之后,自尽而死。后乡民念其忠义,建忠祠,与陈友定,柏帖木儿并称为闽中三忠。

老爷子感念其忠烈,召其后人入朝为官。等到大明建立,胡人不得用胡姓穿胡服,剃发易服之后,迭里弥实子孙因祖上乃是蒙古合鲁温氏,改姓鲁。

“你是读书人,别动动不动就跪!”朱允熥虚扶一把,笑道,“祭奠你祖父,是应有之义。虽不同属,但亦是忠臣孝子,当史书铭记!”

板荡识忠臣,蒙元失德天下大乱之际,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更有许多人,恪守着心中保境安民的本份。

迭里弥实虽然祖上是胡人,但以汉家儒生自居,顾全大局爱惜百姓,又不负自己的臣子之道,称之为忠烈,丝毫不为过。

中华文化最为包容,海纳百川。

而中华文化最为特殊之处,之所以能传承千年的原因。乃是因为这种文化,是集天下所有种族,最高道德标准之大成。

随后,朱允熥进驻霞浦。

霞浦城小,但却是按照军镇的标准筑造,完全能容纳上万军队。等朱允熥安顿好,已经是傍晚时分。

夕阳西下,海面上半边红日格外漂亮。

驻地之中,朱允熥下令设宴,与闽地的文武官员,一同用饭。

朱允熥坐在上首,汤和在右,张机在左。正准备上酒的时候,一员参将快步走入,贴在汤和的耳边轻语。

“怎么了?”朱允熥见汤和脸色不对,开口问道,“有事?”

君主与臣子宴席,乃是分桌制。汤和在左手边站起,脸上有些愧色,“殿下,海上急报,有倭寇!”

其实此刻汤和心中已经满是懊恼,若不是朱允熥在此,怕是当场就要破口大骂。倭寇早不来晚不来,偏这个时候来,不是给自己上眼药吗?

“在哪?多少?”朱允熥收敛笑容,正色问道,“可曾登陆?”

“若是让倭寇登陆,臣干脆撒泼尿沁死算球!”汤和情急之下,脏话脱口而出,“是海上的儿郎侦得的,倭寇大小战船四十余艘,怕是有两三千人,看样子是要直接进犯霞关镇!”

说着,赶紧继续道,“殿下无需担心,臣这就让儿郎们迎战,把那些倭寇宰了喂鱼!”

靖海军还是规模太小,不足以保卫整个大明海疆。

朱允熥沉思片刻,开口说道,“海里杀没什么意思,不能全歼来犯之敌,他们不是想上岸吗?让他们上,用他们的头颅筑成京观,看以后谁还敢来?”

说着,凌然起身,“老国公,孤和你一道去霞关,杀倭寇!”

“不可!”

汤和大惊失色,并闽地文武跪在地上,急道,“殿下万金之躯,何必冒险。不过是些许小贼,坐镇此地看臣等杀贼就是”

“老国公!”朱允熥开口打断,正色道,“孤虽为皇储,但也是大明儿郎,为国杀贼,责无旁贷!”

说着,昂然大步朝外走,对身后一众宿卫道,“跟孤去霞关,杀倭寇!”

“喏!”众人轰然答应。

眼看朱允熥拦不住,已经出去,汤和大急,对后面的开国公常升说道,“你不赶紧劝劝!”

常升咧嘴一笑,“殿下骨子里,流的是咱们武人的血,这事拦不住!”说着,摇头晃脑的跟上,笑道,“娘的 ,在京里闲得蛋都疼了,终于能活动活动。听说,那些鸟倭寇还没武大郎高,也不知真假!”

第208章 接战

太阳,从碧绿的海面上泛起。海滨的村庄,格外宁静安详。

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海边的村庄像是被蓝色的天,绿色的海包裹其中,美得像一幅画。

村庄中袅袅炊烟升起,好似一朵朵从天空飘落的云朵。深吸一口,那是米粥混合着咸鱼的味道,异常美味,让人垂涎三尺。

忽然,远处海面上,出现几艘挂着奇怪图案的战船,破坏了这份让人沉醉的美景。渐渐的,那些船越来越多,越来越近,靠在了岸边的浅水区。

“倭寇的船!”

村庄边的一座的山上,朱允熥用手遮着眼帘,盯着海面上,那些挂着巨大旗帜的战舰,冷声说道。

他身后,数百铁甲卫士皆冷冷的注视前方,面上带着瘆人的冷笑。

在他们的目光中,倭寇的战船停住,船头不断有人下饺子一样跳下来,朝着岸上蜂拥而来。

“殿下!”信国公汤和在朱允熥身边,急道,“打吗?”

“急什么?”朱允熥冷笑道,“再等等,总要全歼来犯之敌,才算圆满!”

他面上浮现的是猫抓老鼠的笑容,而汤和却是心中暗暗叫苦。

这位皇太孙,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若按他之意,直接让靖海军的儿郎们在海上把这些倭寇杀散了就是,可皇太孙却执意等倭寇上岸再杀。

霞关没有多少守军,岸上抵挡的部队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地方部队。这些军队都是半农半兵,远算不上精锐。倭寇虽然是寇,但战斗力不容小觑,人人持刀披甲,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若真是万一,万一出点什么差错,他汤和可担当不起。

随即,汤和不动声色的对边上一位千户打了个眼色,一旦村庄里埋伏的卫所官兵,挡不住倭寇的第一番冲击。海上埋伏的靖海军,要赶紧过来。

视线中,上岸的倭寇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

朱允熥的眼神越来越冷,如果说对高丽他只是厌恶,那对倭国就是憎恨。这个国家,受中华教化千年之久,可是从不知恩图报,随时都在做着大东亚的美梦。

这个梦其实高丽人也做过,只不过他们是偷偷的做。而这些倭寇,不但做了,还要用发指的残忍手段,付诸现实。

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给你们的衣食文字,礼仪教化。而你们回馈我们的,却是野兽一般的兽行。

“哼!”朱允熥冷哼一声,脸色变成狰狞。

这一世,老子让你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

“斯国一!”

冲上陆地的倭寇中,最前面一个带队的小头目,深吸一口带着饭香的空气,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

他标准的武士打扮,半新的皮甲,腰间插着两把武士刀,肩膀上扛着比他真整个人还长的大刀,身材虽然矮小,可是奔跑的脚步极快。

这些倭寇,都是真正的武士,在岛国内战之中失去领主的落魄武士。武士没有了领主,就只能变成强盗。而大明的土地,正是他们的目标。

大明,比他的家乡富裕太多。在他的家乡,只有武士才能吃到珍珠一般雪白的稻米和风干咸鱼。可是在这里,随便一户农人家中,都有堆积如山的粮食,珍贵的猪牛。

牲畜,女人,鲜艳的布料,精美的首饰财宝,还有金银铜钱

想到这些,这个带队武士的血,似乎都沸腾起来。

“快,冲过去,占领那个村子,让武士们饱餐一顿!”他的嘴里,发出不像人声的吼叫。

这声音像是会传染一样,周围的倭寇们发出野兽一样的呐喊,发足狂奔。

“小鸟君,有些不对!”

另一个武士,对带队的武士的喊道,“这村子太安静了!”

大明沿海的村落,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倭寇,村寨中都设有瞭望塔,一旦发现倭寇,就会敲钟预警。可是从他们这数千人上岸开始,眼前的村庄,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依旧是那么的安静。

但此刻,带队的武士已经被冲昏了头脑。不顾同伴的劝阻,挥舞着手里的大刀,嘴里发出大叫,“冲进去,冲!”

~~

“呸!干你娘!”

村庄中,藏在篱笆之后的官军头目狠狠的啐了一口,随手眯着的眼睛中,放射出两道寒冷的目光。

“准备!”

首节 上一节 230/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