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36节

可是此刻,他却没有半点心思。而是拿着手中的奏报,目瞪口呆。

李景隆那厮,居然立下大功?还是如同霍去病一般,敌后横行的功劳?这还是他印象中的那个,干啥都行就是打仗不行的李景隆吗?

其实对于这个原本时空的大明战神,朱允熥一开始是看不上眼的,颇有些用他干脏活的意思。但是慢慢的发现,老李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相反还有着许多长处。

出身高贵,接受过良好教育,心机城府手段头脑,文韬武略一样不少。不管什么事,都能办得妥妥当当,而且体察人意,见微知著。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勋贵后人之中,杰出的佼佼者。

不过这人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景隆一旦有了万一,就是万劫不复的万一。

“胡闹呢!”

朱允熥看着傅友德的奏折,微微皱眉。大军出京之前他特意交代过只是参赞,怎么能让他独自领兵作战呢?

不过朱允熥也不怪傅友德,就李景隆那张嘴,他要是真想忽悠谁,肯定能把对方忽悠瘸了。

随后把大同的奏报放在一边,翻起辽东的奏报,朱允熥越看脸越黑。

朝鲜李家,太不安分了!

站在窗前皱眉想了许久,回身坐到书桌上,提笔写道。

“奏请皇祖,征伐朝鲜折!”

“朝鲜小邦,毗中国而居,受天朝教化。国名亦出于皇祖之口,中华于它,福泽深重。皇祖仁厚,不愿刻薄藩国,推行仁义许以怀柔。”

“然,其小国有大心,千百年来,每逢中原板荡必侵占领土,逐步蚕食,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大明为大国,以大事小,仁德为先。其朝鲜,以小事大,利益为重。”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辽东苦寒之地,于当今大明食之无味。所以朝鲜认准了,你不想为那些地方,兴兵远征劳民伤财。”

“其国看似恭敬,实则狂悖,表里不一,欺天朝以方”

写着写着,朱允熥忽然停笔,直接把写好的奏折撕得粉碎。

自己爷孙,何必用这么文绉绉的说辞。自己写的累,皇爷爷看得也累。

当下提起笔,用大白话重新写道。

“皇爷爷,朝鲜李家给脸不要脸。您总是说番邦外国,非中华之患不可兴兵。现在的朝鲜,已经是中华之患。”

“辽东鸭绿江侧,豆满江畔,数千里沃土,山川河流,本为中华旧地,岂容彼等染指。”

“今日占一些,明日占一些,若干年后便成了他们的祖宗之地。您仁义对待他们,他们却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每次占了咱们的土地,便会派遣大臣打着进贡的名号,进京痛哭流涕,丑态百出的祈求您的原谅。您心怀大度既往不咎,看不上数州之地。可是他们回去之后,依旧这么干!”

“这是摆明了拿您当傻子,说句不好听的,不过是给了咱们些珍珠马匹美人之类的,就占据了大片土地。他们朝鲜李家,肯定一边占着便宜,一边背地里骂咱们爷俩,是傻子!”

“此等小人行径,记打不记吃!”

“不给他来一记狠的,他永远不怕。不打得他满脸桃花开,他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皇爷爷,大明国土虽大,却无一处用武之地!”

“为大明声威,为皇爷爷赫赫武功,为大明后世子孙计,孙儿请皇爷征朝鲜,不臣之国!”

写完,吹干墨迹,大声道,“王八耻!”

“奴婢在!”外面的王八耻,马上进来。

“叫人八百里快马,送至京师!”朱允熥说道。

“奴婢遵旨!”

王八耻走后,朱允熥再次沉思起来,许久之后,对门外道,“传开国公过来!”

不久之后,开国公常升到来,“臣,参见殿下!”

“先别多礼!”朱允熥把奏折扔给常升,“看看这个!”

常升不解的打开奏折,刚看了几眼就眼珠子通红,一边看,一边骂道,“遭娘瘟的玩意,敢太岁头上动土?”骂着骂着,更加的咬牙切齿,大声道,“早先,舅舅就上过书,搂草打兔子,灭了那番邦!可是陛下”

说着,不敢再说了,忐忑的看了朱允熥一眼。他口中的舅舅,不是旁人,正是蓝玉。

“大将军当日所言,是对的!”朱允熥背身,看着窗外繁华的灯火,缓缓开口,“野狗永远养不成家狗,更谈不上忠诚,最好的办法,就是宰了吃肉!”说着,朱允熥回身,看着常升,“二舅,你给三舅写信!”

“要臣做什么?”常升俯首,正色道,“殿下吩咐便是!”

“让三舅和京中的淮西勋贵们通气,就说是孤的意思,让大家一起上书,征伐朝鲜!”

“嘿嘿,这几年大伙正闲的难受呢!”常升笑道。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傅让隔着门小声说道,“殿下,明日泉州的士绅于望海台,恭迎御驾”

“不见了!”朱允熥开口道,“传旨,孤要回京,明日就走!”

明天出发走海路,等他回到京师,自己的折子已经到了,朝中的武人们也闹起来了。到时候自己再和老爷子陈述利害,就可以发兵远征。

不过,用谁为主帅呢?

傅友德在大同,熟知北方的宋国公冯胜老迈,朝中武人中的金字招牌

“老子自己去!”

忽然,朱允熥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后,这种想法更加坚定起来。

他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军功,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那些功劳来装点门面。

而是作为穿越者,断不容毫寸国土,落于外人之手。

那里广袤的田野,那里不冻港出海口,那里的物产,本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处女地。

重来一世,若不能守护祖宗之土。还有何面目,谈什么昭昭中华!

第216章 朝议

数日后,京师。

一向不怎么爱张罗常家,借着常家老三纳妾的由头,在家中摆了几桌宴席。

常家不但是大明一等一的勋贵之家,更是皇太孙的母族,深受储君的器重。而且在蓝玉被贬之后,隐隐重新成为军中这一派武人们的主心骨。

请帖发下去之后,别说和常家亲近有自诩为皇太孙铁杆的侯爷们都来了,就连不怎么过问政事,在家养老的宋国公冯胜都亲自登门。

常府后花园,秘密花厅之中,两桌宴席上,坐的都是大明开国的勋贵,粗略算算,光是侯爷就有十三人之多。这些人虽然手中并无太大的实权,可在军中的影响力匪浅。

大伙都是武人,没那么多规矩,又都不是外人。所以花厅之中,喝酒夹菜都是自己动手,没有任何下人。

“诸位,听说么,曹国公在大同,可是立下惊天的大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常森开口笑道。

景川侯曹震撇撇嘴,“皇爷是没让咱们这些人去,若是咱们去了,哪能轮到他出风头?”说着,看着上首的宋国公冯胜笑道,“老哥,北元那边,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不扛打喽!”

满脸褶子的冯胜微微一笑,“你这杀才,头发都白了,还吃后生的闲醋。李家那后生不错,从小就弓马娴熟,兵书策略张口就来,是个将才坯子!此番出征,也算是经过了历练。”说着,又笑道,“不过,他能立下大功,还是太孙殿下慧眼识才,知人善用!”

“殿下自然是英明神武!”桌子上的一群侯爷,顿时开始称颂起来。

他们虽然是武人心眼直,可是不傻。蓝玉一案,当初要不是皇太孙回护他们,他们哪还有机会坐在这喝酒。

本来他们就是朱允熥身后的死忠,现在更加的感恩戴德。

大伙七嘴八舌的说着,冯胜斜眼看看常森,开口道,“老三,你叫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来,是不是有什么事?”说着,端着酒盅抿了一口,“有什么事,你就大大方方的说,这里又没外人!”

常森笑笑,看看众人,低声道,“诸位,那我就直说了。朝鲜在辽东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了吧!”

“得寸进尺的玩意,洪武二十一年远征,就该顺手灭了他们!”定远侯王弼破口大骂,“他娘的,吞了好大一块铁岭卫不算,还敢朝辽东伸爪子?真是活腻了!”

顿时,花厅之中这些白发老将纷纷破口大骂,这些人在跟着老皇帝打天下之前,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要么土匪要么强盗,要么拦路抢劫占山为王,要么是绿林好汉。

就连看似随和笑面翁一样的宋国公,当年也是和他兄长冯国用拉绺子,干没本钱买卖的。

一时间厅上污言秽语不绝于耳,喊打喊杀之声震得人耳膜都疼。撸胳膊挽袖子,把朝鲜李家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恨不得现在就抄刀子杀过去。

“上面,来了封信!”等他们骂够了,常森继续说道,“上面有意,征伐朝鲜!”

顿时,花厅中寂静无声。

“你是说,哪个上面?”冯胜想想问道。

“老哥哥,还能有谁?”景川侯曹震急道,“上面,要咱们这些老骨头做什么?”

“咱们军中之人,联名给皇爷上书!”常森看看众人的表情,“这事呀,上面一个人说话,声儿太小。老爷子不愿意跟朝鲜一般见识,那些书呆子也断然不容对藩国用兵。所以,这事咱们得先帮着上面发声!”

“这还不好办,回头就让府里的师爷上折子!”一干军中侯爷,纷纷嚷嚷道,“别说上折子,就算上面要咱们这些老骨头,咱们也给!”

酒桌上,宋国公冯胜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开口道,“老三,恐怕这事,不这么简单吧?征伐朝鲜虽不是小事,可也用不着上面让我们这些老骨头联名上书。这里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花厅中再次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望着常森。

常森站起身,看看外面然后把窗户关好,压着嗓子开口,“上面有意,御驾亲征!”

“嘶!”

顿时,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可是接下来,花厅之中又跟沸水开锅了似的,嚷嚷起来。

“这不行呀,上面什么身份?兵战凶危的,怎么能冒那个险?”

“就是,打仗的事,咱们这些老骨头去就成了!”

“那千里迢迢的,怎么能让上面吃这份苦?”

这种反应才是一片赤诚之心,皇太孙是大明储君。他们可以为储君出谋划策,甚至出生入死,但绝不能让储君以身犯险。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知道打仗这事不是闹着玩的。

“诸位,稍安勿躁!”

常森挨个给他们倒酒,开口说道,“其实这事,我也不同意。可是你们知道,给上面传话的人,怎么说的吗?”

卖了个关子之后,常森继续笑道,“上面说,诸位当年跟着老皇爷出生入死,才有了今日的富贵。现在,轮到他,带着诸位,再谋几十年的富贵!”

“诸位现在虽然都是侯爵,可都一大家子人,若没有军功,家中的儿子们,谈什么前程?咱们武人不比文官,若没军功,还有什么好日子?”

“朝鲜小国不自量力,必须揍它。不揍他则已,一揍就让他再也站不起来!”

“上面说御驾亲征,其实就是想趁着诸位还能动弹,家中的儿子们也算英武,多捞些军功!”

“诸位想想,上面好不容易开口了。咱们要是不给办的妥当,多寒他的心?”

常森说完,众人沉默,许多人脸上露出了惭愧感激之情。皇太孙,时刻都在惦记着他们这些老骨头,真是天恩深重。

“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不就是打仗吗?”宋国公冯胜又喝一口酒,开口说道,“大明雄师百万,还打不赢他小小朝鲜?上面有带着咱们这些老骨头,建功立业为一代雄主的心思,咱们也不能犯熊!”说着,哼了一声,“他娘的,鞑子都被咱们宰了无数,他朝鲜算个鸟毛!咱们这些人拼了老命,也要让上面,出了这口恶气!”

~~

翌日朝会,说的就是朝鲜再次侵占辽东土地的事。

首节 上一节 236/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