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53节

“汝何人?”高丽最后的阵地中,有人用不熟练的汉语大声反问。

“某,大明曹国公,五军都督中军佥事,殿前军指挥使,光禄大夫,左柱国,镇国将军,太子少保,领皇城禁卫军副统领,同知军国事,御赐铁券。故大明曹国长公主,陇西郡王之孙,故大明岐阳王之子,李景隆!”

长长一串官衔出口,那边的高丽残兵阵中,一阵沉默。

许久之后,那些高丽残兵中露出一道缝隙,一个狼狈的身影走出,大声道,“在下,高丽青海君,李之兰!”

“幸会!”李景隆在马上拱手。

李之兰,无声回礼。

“天恩浩荡,大明皇太孙殿下有好生之德,尔等大势已去,再做抵抗不过是徒送性命。放下兵器,投降免死!”李景隆淡淡的说道,“你既然是高丽青海君,殿下也不会慢待你,更不会辱没你!投降吧,别再逞强了。”说着,看看那些高丽残兵,又开口道,“不为你想,也为你身边这些人想想。人人都有家,家中都有老少,为国已尽忠,何必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李之兰沉默半晌,满是烟尘的脸上露出几分苦笑,但目光之中却满是坚决,“敢问大明国公大人,若换个位置,被围的是您,您身受国恩,愿意投降吗?”

“某不可能被围!”李景隆微微一笑,随后看着对方,“若某是你,就一死以报君恩,以死成全麾下手足,给他们一条活路!为臣为将,唯死方能两全!”

李之兰想了片刻,郑重的对李景隆一礼,“谢,大明国公大人!”

说完,看看手下的士兵们,整理下身上的盔甲,又郑重一礼。然后在士兵们不解且有些惊恐的眼神中,肃然对着南方,俯身叩拜。

“青海君!”副将在李之兰身后惊呼,想要过来。

可是却被李之兰直接横臂制止,“让儿郎们,回家吧!”

“将军!”

噗!李之兰一刀,戳进自己的胸口,双目圆瞪颓然倒下。

“将军!”

高丽残兵中,满是士兵们的哭泣声。

“你们降不降?”李景隆再次问道。

高丽副将,擦着眼泪给李之兰合上眼睛,跪倒在地,哭道,“投降!”

第23章 大战(完)

平壤城外,延绵数十里满是明军营帐中的篝火。

闪烁的篝火之中,传出的明军的欢呼之声,即便是远在平壤城头,都清晰可闻。

当然,传入平壤城的,还有那些不甘的,濒死的惨叫。

战场距离平壤城很近,就隔着一条浅浅的江湾,可是从始至终平壤城的守军都在傅友德的监视下,不敢出城作战。他们只能站在城头,看着寄予厚望的援军,被明军活生生歼灭。

白天他们见证了灭亡,晚上他们还要听着惨叫,看着人间惨剧。

高丽驰援平壤的王京主力,也是高丽最为精锐的部队,七万余人,被明军全歼。只剩下一万两千余俘虏,在明军的看押下,瑟瑟发抖。

俘虏,只有身体完好的人,才可以成为有资格活下去的俘虏。

白天的战场上,数队明军带着选出来的高丽俘虏,清理着战场。战死的明军,或被妥善的放在一处,并且专门有人擦去脸上的血痕,仔细的整理好身边的遗物,哪怕随身带着一个铜钱,都会专门的标注好,被军法官封存。

而那些高丽人,明军将士们看都懒得看上一眼。只有在从他们搜出了些值钱玩意的时候,才会勉强的笑笑。至于那些哀嚎的,还没死透的伤兵,直接补刀便是。

当然,给高丽伤兵补刀的活,也要高丽降兵来做。

其实这不算残忍,对一些重伤的伤员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只是人类都有求生的欲望,所以他们临死时发出的叫声,才会那么的凄惨。

随后,在战场上,冲天般的火光亮起。那不是篝火,而是高丽降兵们,为明军战死者,搭建的火化场。

大火渲染了天空,黑夜的夜幕中,满是触目惊心的红,还有让人退避三尺的灼热,还有他难以言喻的焦味。

一具具尸体,被火焰吞噬。来时是七尺男儿,回乡时只是一个小罐子。

朱允熥带着军中诸将,包括刚刚和他汇合的燕王朱棣,默默的站在火堆前。他们默不作声的看着,火光照亮了他们带着悲切的脸。

呼啦一声,风吹过,遍地的火星。

朱允熥对着燃烧的火堆,摘下头上的金盔,缓缓低下头。

“让我们,为战死的大明将士默哀!”旁人不解的,甚至有些惊恐的目光中,朱允熥微微弯腰,淡淡的开口,“日月长在,大明英灵不朽。”

大家或许不知道默哀是什么意思,但是朱允熥的举动却是谁都明白。皇太孙万金之身,竟然对这些战死的兄弟而动,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可这种闻所未闻的惊世骇俗之中,却让人感觉格外的激动。

李景隆见皇太孙,夹着金盔,肃然低头,脸上满是肃穆,朗声开口,喊道,“众将士,皇太孙殿下,在为战死的兄弟们送行!”

骤然间,漫山遍野,似乎要把星辰震落的欢呼声,如浪潮一样此起彼伏,“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当兵的不怕死,他们怕的是,没人在乎他们的死。这一刻,无论是京营官兵,还是辽东都司官兵,甚至包括燕藩麾下的官兵。再无派系之分,他们紧紧靠着袍泽的肩膀,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拿酒来!”

风又一次吹过,朱允熥伸手。

一碗清冽的酒,落入他的手中。他双手觉着酒碗,再次对着燃烧的火光之中,微微躬身。

随后酒碗倾斜,来自大明的烈酒,洒在了高丽的土地上。

“酷暑盛夏,孤,不能带着你们的身体回家!”朱允熥的声音有些沙哑,此刻天地之间,除了火焰的燃烧声之外,就只有他的声音,“但是孤,会把你们的魂带回去!”

“诸英灵浩气长存,与大明同在!班师回朝之日,诸位英魂入忠烈祠,与国同休,享受大明香火!春夏秋冬四季,大明朱家子孙,必亲至忠烈祠,祭奠尔等大明英烈。”

“诸位大明儿郎,尔等身后事,不必担忧。尔等为国战死,大明必不让尔等父母妻儿受苦!”

说着,朱允熥手中的碗,直接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儿郎们!安心上路!”

“安心上路!”夜空下,满是大明将士们,壮怀激烈的呐喊。

然后,朱允熥走到刚刚熄灭的一堆火焰前,蹲下去,轻轻的扫荡着,火堆里还泛着火星热气的骨头。

他的动作很慢,像是怕打扰到熟睡的人一般。他的动作很庄重,仿佛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他的面容虔诚,眼中有晶莹的光芒。

打仗没有不死人的,高丽七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多人。而两次大战,明军的伤亡也近万了。朱允熥可以不在意高丽人,但是不能不在乎这些大明的儿郎们。

见到此举,夜色下,刚停歇下来的呼声,再次激昂而起,“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远处,燕王朱棣看着这一幕,听着周遭将士们的呼声,脸色有些阴郁。

“弄这些虚的干啥?收买军心,哪有给真金白银实在?虚头八脑的!”

朱棣心中默默念着,再看着小心把装着骨灰的坛子,放在大车上的朱允熥的,不觉之间,心里的腹诽变成了有些不是滋味。

似乎是想起了跟他战死的儿郎们,忍不住别过头,竭力的睁着眼睛。

“他娘的,这小子这孩子说的真好,做的也不孬!”想着,又扭头看着眼前,“你老子比我厉害,生的儿子也比我儿子厉害!他娘的!”

心里正乱哄哄的想着,忽然觉得身边有人抽泣着。回头一看,自己的儿子正在那偷偷的抽泣着,抹着眼泪。

“你嚎啥?”朱棣怒道。

朱高煦倔强的昂着头,不让眼泪落下,可是发出的声音却带着哭腔,“爹,我有两个侍卫战死了。他们从我还不会骑马的时候,就跟在我身边”

“憋回去!不许哭!”朱棣摸着儿子的头发,又拍了拍,满口斥责忽然变成了柔情,“走,去帮忙!”

然后,一大一小两个人,走到朱允熥身边,蹲下身,开始捡骨。

看到他们,朱允熥没有说话,而是咧嘴一笑,笑容真挚。

过了许久,火焰才全部熄灭。战死的英灵,全部封存起来,命军法官清点,并让军中书办登记造册。

忙完了这些,朱允熥才带着众将,往中军大帐走。

“殿下,高丽人的尸首怎么处理?”李景隆小声开口问道,“天热,若是放几天,可就臭了。到时候,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害病的!”

“叫高丽降兵们收到一起,也化了吧!”朱允熥心中想着其他事,随后回道。

“殿下,不用费那个功夫!”武将之中,景川侯曹震开口,笑道,“明日,直接用投石机扔进城去。嘿嘿”

“你这厮!”朱允熥骂道,“就没憋好下水!”

这群杀才,一个比一个坏,一个比一个狠。人死了连尸体都不放过,还要做成生化武器。若真依了他的计策,高丽大地将瘟疫横行。哪怕再过数百年,人家都会记得这样的深仇大恨。

“一边去!”蓝玉开口呵斥,骂道,“这种缺德的事,你也敢在殿下面前说?口无遮拦,仔细的你的皮!”

“以前不都这么干吗!”曹震后退几步,嘴里小声嘟囔着。

“殿下可是想着破城的事?”朱棣见朱允熥面色阴沉,开口问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孤倒不是担心破城,孤是担心绕在咱们身后那两万高丽骑兵?”说着,微微皱眉,“两万人,哪去了呢?”

目前接到的军报来看,高丽的两万骑兵快到安州了,除此之外再无一点有用的讯息。

“殿下不必担心,高丽骑兵虽然有两万,可是定远侯王弼那边,也带着四千骑兵跟着呢!”蓝玉笑道,“四千对两万,王兄弟未必打得过,可是咬也能咬下来他们一块肉!”

朱允熥在大帐前停下脚步,“孤想的是,如何全歼这两万骑兵!”说着,回头道,“信国公那边,应该在海上了吧?”

第24章 海港(1)

浩瀚大海,在夜色下沉睡。

漆黑的海面上,波涛撞击战船的边缘,使得海上的战舰随浪潮摇晃。

摇晃的战舰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些许的浪花飞溅上甲板,凌厉的海风让瞭望台上的大明战旗,哗啦啦作响。

静谧的海水,泛着战舰上发出的微弱光芒。海面上一支由上百艘战船组成的战舰,跟随着最前方微弱的光芒,如深渊巨兽一般,默默前行。

呼,湿冷的海风吹过,甲板又是一阵猛烈的摇晃。

船头上,无数身披铠甲的男子,死死的盯着前方,努力的辨认着岸边的轮廓。

大明靖海军,正在连夜朝着高丽海岸进发。

“老公爷!您回舱里歇息吧!”

靖海军副将王景略,对抓着栏杆的汤和说道,“外边风大,您回去歇着,我们这些晚辈盯着,出不了乱子!”

汤和年苍老的面容上满是疲惫,疲倦的开口道,“不行,跨海作战,某实在是放心不下!”说着,拉了下身上被海风吹乱的袍子,“离高丽还有多远?”

“按照水手所说,应该快到了!”王景略开口说道。

此次征讨高丽,大明不但水军精锐尽出,还在沿海招募了不少熟悉海道的水手,作为大军的向导。

“前头派出的快船,还没传信回来?”汤和又皱眉问道。

王景略看着漆黑的海面,摇摇头。可是随即,眼中露出浓浓的惊喜,指着远方海面,若隐若现的灯火,“咱们的探路快船!”

瞬间,船头的人都精神振奋起来。

渐渐的,那微弱的灯火和海面上巨大的船队融为一体。船上的人,登上了大大明水军的旗舰。

首节 上一节 25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