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71节

“这话有些大了!”朱允熥笑道,“人家不从太原买,也能从别的地方买!”

“哪儿?辽东,老四?”朱棡嗤笑一声,“这回殿下把高丽灭了,辽东铁岭卫一恢复,他燕藩也就不吃香了!”

朱允熥开口说道,“这回打高丽,四叔居功甚伟。”说着,问道,“三叔,孤有一事不明。你是堂堂好汉子,四叔也算磊落好男儿,还都是喜欢马上取功名的塞王,怎么你俩就不对眼呢!”

朱棡寻思片刻,“也不是不对眼,臣就是有点瞧不上,瞧不上他那股傲劲儿。这些兄弟,我们几人年纪相当。可是除了大哥,他老四,也没把我和二哥,放在眼里过!”

说到此处,脸上露出几分追忆,感慨道,“小时候,我和二哥,因为他,可没少被大哥揍!有时候,气不过找娘去告状,还要被娘再揍一次!娘对他,比我们这些亲生的还好几分!”

第47章 训斥

上一辈的恩怨,与朱允熥不相干。相反,若是诸王都关系匪浅,彼此同气连枝,他这个储君皇太孙,反而会睡不着觉。

藩王之间,不大和睦是好事。

是夜,窗外寂静无声。房中的朱允熥却没有睡,而是仰望星空,暗暗的想着心事。

许久之后,坐回桌边,摊开纸笔,奋笔疾书。

两封信一撮而就,吹干墨迹之后,对门外呼唤,“传开国公来见孤!”

不久之后,常升一边整理衣衫,一边来到门外,“殿下,您找臣?”

朱允熥推开门,对侍卫摆手,让对方退下。而后转身,常升跟在他的身后进屋。

“这有两封信!”朱允熥把信装进信封,正色嘱咐道,“找两人个,快马送回京师,一刻不得拖延!”

见朱允熥神色郑重,而且没让东宫侍卫去办,反而让常家人出面,常升就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低声道,“殿下放心,臣身边的人都是常家老人,生死都仰仗着常家,最是忠心可靠!”

“信,都交给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一封给他,一封让他转交东宫总管,王八耻!”朱允熥把信递过去,说道,“让传信的人告诉何广义,此事务必尽心尽力。他若是办不好,他的官也就不要当了!”

“是!臣这就去办!”常升谨慎的收好信件,欲转身离去,但刚走两步,回首关切的问道,“殿下,可是京中有什么变故?要不,臣连夜赶回去,驻军之中”

“二舅,没事!”朱允熥微微一笑,“一点私事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私事,未雨绸缪的私事。

权力从没有和平交接的的,和平背后是无数的暗中交锋,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看不见的次次杀机。

朱允熥有一种预感,有些事绝不是他胡思乱想。有些事,更不是所谓的巧合。

当晚,几匹快马连夜出了太原城,连晋王朱棡都不知道。

常升拿了信之后,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太原卫都指挥使,怀庆侯韩勋。此人原先,是常遇春手下的裨将,后因功升任指挥使,镇守太原。有他帮忙,自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城。

接下来几日,朱允熥在晋王朱棡陪同之下,仔细巡视了太原卫,晋藩部队的情况。又纵马巡视太原外的各个关隘堡垒,牧场等处。

尤其是牧场,大明边塞之卒,多畜牧养殖牲畜,充作口粮。又游牧放马,消仿胡人生活,锻炼士卒尚武能战之风。

太原外,东胜至宣府,共设十八卫,皆由晋王统领。十八卫官兵,召之能战,来去如风。

说来有趣,早年间,晋王刚就藩之时,老爷子手把手的教他,他老人家早些年给地主家当牧童的经验。让晋王知道如何在口放羊放牧,如何给战马羊羔看病,如何给各军卫分配,又如何调教小马驹等。

而后,又让边卫之军,学胡人的样子,喝羊奶,用羊毛保暖等等。

不过想来那些事,朱棡并没往心里去,他一个亲王怎么可能亲自去养羊羔子。

太原诸卫之中,有着大量的胡人的士卒,这些人闲时负责牲畜放牧,战时为精锐骑兵。晋王,也颇以此为豪。

胡人效忠,是中原王朝强大的象征。正如大明开国礼乐中所说,从此华夷归一统。普天之下,皆是大明之民也。

只待了数日,朱允熥就要启程,去往西安。晋王再三挽留,但朱允熥心意已定。

皇太孙出城,晋王携太原文武官员送出城外三十里。

分别之际,皇太孙赏晋王,高丽美女五人,阉人五人,皆从京师大内挑选。

~~

向西,秋意渐浓。

十数日后,皇太孙御驾已进关中。

关中千里沃野,北临渭河,南依秦岭,乃是帝王之基。

此地乃先秦之地,更是十三朝古都,所谓南方的才子北方的相,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古之圣君,多立都于此。手握关中沃土,征召老秦男儿,雄视天下。

秦王封地在西安府,古号长安,更是千古雄都。比太原,更加的浑厚豪迈,于天地间巍峨耸立。

须知,此时的西安府远比后世的西安大出数倍。秦藩西安府,管着六州,十四直辖县,十七州辖县,人口何止百万。

秦人看似木讷淳朴,其实最尚武尊强,秦藩之中精兵猛将无数。其实若以实力论,天下诸藩之中,秦藩实力最强。

闻朱允熥御驾已进关中,秦王朱樉亲率藩王精锐骑兵,出城三十里相迎。又名城中百官,跪侯于城门前,设置香案,黄土垫道。沿途军兵警戒,普通百姓不得靠近。

远远见到朱允熥大旗,朱樉快速下马,小跑着迎上去,唤道,“臣,参见皇太孙殿下!”

“吁!”朱允熥勒住战马,在马上微微俯身,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亲近的神情,开口道,“有劳秦王出城相迎,进城吧!孤有话问你!”

见朱允熥神色不对,朱樉心里咯噔一下,他早收到风声传话,皇太孙是奉了老爷子的旨意,来西安府修理他的。

朱樉少年英武,在诸皇子之中,出类拔萃。可成年之后,却不知怎地,反而变得行事荒唐起来。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事更变本加厉,丝毫不知收敛。

面上露出些讪讪,朱樉没有多言,翻身上马,跟在朱允熥的身后,朝西安府而去。

还未到城门处,视线中满是跪地的文武官员,声势浩大。因为迎接他,城门附近的百姓被驱赶一空,路上更是行人断绝。

朱允熥神色微微不悦,“怎么回事?孤不是说了一些从简吗?”

“闻殿下驾临西安府,全城官绅,欣喜若狂!”朱樉笑道,“他们都等着沐浴天恩呢!”

“天恩?孤看是劳民伤财!”朱允熥不悦道,“这么大的阵仗,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何必做这些出来?给谁看?”

朱樉心中顿时气恼,暗道,“老子是你二叔,你还摆上谱了!当日老爷子立你的时候,老子第一个跪下挺你,你这小没良心的!”

朱允熥知道对方肯定因为自己的重话,而不痛快,在马上小声叹息道,“二叔,你知道我是干嘛来了!你弄这么隆重,是不怕丢人吗?”说着,摆手道,“让他们散了,各自回官衙办公,让城内百姓自由活动,该干活干活,该做买卖做买卖!”

朱樉恍然大悟,皇太孙是奉老爷子的意思来修理他的。皇太孙不愿意张扬,是给自己留脸呢。自己这么大张旗鼓的,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当下,心中那些恼怒尽去,反而多了些感激。

“到底是自己的侄子,知道为自己脸面着想!”

“告诉他们,散了散了,殿下远道而来,身体乏累,改日再见他们!”朱樉在马上吩咐,自有亲卫上前,传话给其他官员。

御驾进城,径直向秦王府而去。

进了秦王府,即便是朱允熥也不免有些瞠目结舌。

须知西安府古城,乃是十三朝古都,乃天下翘楚。而眼前的秦王之宫,则比西安城,更加恢弘巍峨。

燕王府也好,晋王府也罢,在秦王府面前,简直都不够瞧。就算是紫禁城,也未必如此处这般富丽堂皇。

“这位二叔,还真是”

朱允熥心中微叹,停在王府前殿与后院交接的二门前,开口道,“秦王,孤早听闻你宫室精美,却没想到能精美至此。皇爷爷住的地方,都被你比下去了!”

朱樉微微躬身,头上已经溢出冷汗。

朱允熥一个眼神,傅让赶着周边的人,远远退下,门亭前,只有他们叔侄二人。

“洪武十一年,你就藩西安的时候,皇爷爷特意嘱咐过。”

“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如今咱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修完了,别管好坏,住进去就是了,千万不能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给百姓增加负担!”

“可是你看看,你这王宫,都不止劳民伤财,大兴土木那么简单了!”

“如此宫殿,没有数年之功,根本不能建成!”

说着,朱允熥看了朱樉一眼,“二叔,以前父亲在,他总是帮你遮掩,现在父亲故去,你还依然我行我素,做这些让皇爷爷生气的事,莫非,你真以为你的王爵,老爷子舍不得削了吗?”

第48章 家丑

秦王朱樉惶恐,跪地奏道,“殿下,臣当日一时糊涂,大兴土木。洪武二十四年,大哥来关陕巡视军务,已经把臣骂了一遍,臣知道错了!”

洪武二十四年!

朱允熥负手长叹,“父亲从陕西回京,不久之后就一病不起,二十五年撒手人寰。”

闻听,朱允熥提及朱标,朱樉已是泣不成声。

其实,他也不是毫无良心之人,一直以来心中对朱标的突然病故,心中都有几分愧疚之情。当年,若不是自己犯错,惹老爷子暴怒。大哥也不至于千里迢迢,从京师前来。

那一次因为大哥的斥责,他心中还有些不舒服。可想不到,没过多久,自己兄弟二人,却阴阳永隔。

若非心中这份愧疚,当日去京城给老爷子做寿,他也不会处处维护朱允熥。

“二叔,父亲于诸位皇叔中,最看重你。不然,也不会三番五次的帮你。现在父亲走了,你一些小错,侄儿也能帮你。可你,若是犯下大错,国法纲常面前,让孤怎么做呢?”

“孤为何而来,想必你很清楚。孤为何要在三叔那里停留,就是给你留了面子,你要好自为之!”

朱樉叩首道,“殿下回护之情,臣不胜感激!”

“起来吧!”朱允熥把他扶起,朝王府后宅走去。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老爷子英雄一辈子,天下谁能骗过他,谁敢敷衍他。偏偏到了自己儿子这,被糊弄被气个七窍生烟。

其实朱允熥心里明镜似的,别看老爷子嘴里喊打喊杀的,可真要让他老人家下手,他定是下不去。毕竟,秦王可是马皇后所出的嫡子,少年时也是老爷子的心尖子。

进了后宅,经过精美的长廊,后宅花园旁,两位妇人当先,带着一群女子并孩童,迎面跪下。

朱允熥定睛看去,两位女子,一位身着简朴,面色苍白隐有病意。另一位则是华丽异常,面色红润,举手投足之间满是贵气,一头点翠的首饰,精美绝伦。

不用想,朱允熥就知道眼前这两个女人是谁了。当下,脸上露出几分怒气。

而朱樉更是脸色大变,对那身着简朴的女子呵斥道,“本王不是告诉你,要你穿礼服吗?殿下面前,你怎敢如此无礼?”

那女子面对呵斥,浑然不惧,反而直挺挺的开口道,“往日穿什么,今日就穿什么,用的得着做给殿下千岁看吗?再说,臣妾当日嫁给王爷,就是这么一简朴的性子。若非是这种性子,高皇后也不会把臣妾指给王爷!”

“你!”朱樉大怒。

朱允熥开口道,“可是秦王妃王氏?”

“臣妾王氏,叩见太孙千岁!”王氏举手投足,满是大家风范,行礼一丝不苟,让人心生好感。

这位,在历史上堪称贤妃。

出身高贵,却受尽屈辱。而在丈夫死后,明明可以独掌王府大权的情况下,却依然为丈夫殉葬。虽有些迂腐乃至愚蠢,但也真是刚烈。

“二婶,私下里,咱们家礼即可,无须大礼!”朱允熥柔声道。

“天家无小事,君臣之礼不可废!”王氏依旧恭敬的说道,“二婶的称呼,臣妾万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的,二婶和我母亲,都是皇祖母亲自选定的贤良女子,孤心怀敬意,这声二婶,你是当得的!”说罢,王氏动容,已是红了眼圈。

首节 上一节 27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