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11节

“是是是!”李景隆忙不迭的点头。

“你看,你都认错了,怎么还和没事人似的,不该上请罪折子吗?”解缙说道。

啪,李景隆一拍脑门,懂了。

他的罪,是因为徐辉祖弹劾他结交盐商而起。而那些盐商,又都是宁王的人。

“那你看,我顺着哪头说?”李景隆继续问道。

他现在之所以暂时无忧,正是因为他结交的是宁王的人,或者说是宁王的人,找到他的门上。

若他真是暗中卖私盐,老爷子还能这么客气?早上家伙了!

他也想明白了,他现在如此地步,就是皇太孙对他惩戒。

可他现在不明白,也想不透的是,皇太孙到底要把这事办到什么地步。

“我再给你提个醒!”解缙小声道,“圣旨刚下,宣宁王进京!”

第233章 不破不立

宣宁王进京,这事就要闹大。

当年老爷子宣秦王进京,差点把爵位都给夺了。

李景隆心中思量一会儿,已经有了主意。

宁王出事谁最高兴,当然是皇太孙!

那现在,他李景隆的折子就非要把事都推到宁王身上不可。

譬如,宁王势大,性格倨傲,臣为勋戚不敢违背等等!

“那,上了折子之后呢?”李景隆继续问道。

“你看你,平日的机灵劲儿哪里去了?”解缙笑了声,开口道,“你上了折子,表了心迹,殿下能不护着你?”

“你呀你呀,老李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解缙继续说道,“黄天孙对你,可是信任有加呀。你私下里弄出这个事来,你对得起他吗?”

“咱们这些东宫的臣子,头上就一个主子,就是皇太孙。别看你是什么国公,身家荣辱还不是殿下一句话的事?”

“你现在怕的,不就是皇上恼吗?可皇上再恼,这事最后不还是要征询殿下的意思?”

李景隆要的,就是这句话。

瞬间,他差点泪流满面。他的罪过,说重说轻,其实都在君主的一念之间。都在于,有没有人真的帮他说话。

“殿下到底还是惦记着我!”李景隆心中道,“还是想保我!”

想到此处,心中更加懊悔。

“早知如此,我何必想着明哲保身那混账事!这下好了,既得罪了皇上,又惹恼了殿下,落到这个下场!”

“也就是你!”解缙继续说道,“换做旁人,殿下问都不问!”

“天恩浩荡,李某心中愧疚,羞愧欲绝!”李景隆对着皇城方向拱手。

“你心里知道就好!”解缙白他一眼,“你呀,活该有此一遭!好好的国公,殿下的近臣。非要和藩王的人掺和什么,还是这种私盐的事。那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要是你当场就抓了那几个人,直接送到殿下面前去!”

“要不,就说他们招摇撞骗,直接打死了事!”

李景隆心中苦涩,拱手道,“小解,此事,李某谢过了!”

此时,他也明白了。解缙说不是皇太孙让他来看自己的,其实就是如此。

“别谢我,要谢就谢你媳妇!”

顿时,李景隆脸上有些扭曲,“她,私下找你了?”

“你想什么呢?”解缙怒道,“是她去皇太孙那哭求!懂吗!殿下本不想见她,她说要跪死在宫门外。见了殿下,一个劲儿的说你好,说得殿下心软了!不然你以为,你能现在这么舒服?”

李景隆心中的心,马上放下,叹道,“家有贤妻呀!”

说着,想起了什么,赶紧道,“这个月初九,马上就是殿下的寿辰。今年皇爷的生辰,下旨不许操办。但是殿下大喜日子,我这个做臣子的,必须要尽到心意!”

“劳烦你跟我家里说一声,库房里好好找找,找些合意的给殿下送去。若是家里东西不好,让我夫人去岳父家里走一遭!”

“满京城都知道,你曹国公搜刮丈人家是把好手!”解缙取笑一句,“行了,话说到了,我也该走了!你想想折子该怎么写吧!”

“别呀,小解,你是大才子,给我出出主意!”

“这有什么好出的,你就记住四个字!”解缙压低声音,“火上浇油!”

~~

去说解缙出了刑部大牢,径直坐上门口的绿呢马车。

“老铁等急了吧?”坐进车厢,解缙笑道。

车厢内,铁铉正襟危坐,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

“看什么呢?”解缙也顺着他的目光看看,发现没什么奇特之处,又开口问道,“想什么呢?”

铁铉古井不波的脸上,没有半点表情,“这次的事,有些不对!”

“你是说?”马车缓缓行驶,解缙若有所指的问道。

“我早上在殿下处,看了几个山西商人的供述。从胶东到大宁,沿途被他们用宁王的名头拉拢,收买,威慑的官员可不在少数。若是以往,以皇上的脾气,肯定让锦衣卫大肆抓人了。而这次,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你不觉得奇怪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解缙笑道,“自己儿子么,皇上最爱面子,这等家丑”

“这可不是家丑,没有圣旨,大宁就私自对草原胡人贸易,这是其一!”铁铉在正色道,“再者藩王之尊,私下结交地方官,使其为用。你觉得这是家丑吗?”

说着,忽然脸上冷笑几分,“这等事,想必不单只有宁王一个人做吧!”

解缙想想,“到底最终如何,都要等到宁王入京!”说着,也叹口气,“藩王非国家之福,到底怎么处置,不是我等臣子能做主的!”

“你说,殿下是会主导罚宁王,还是保他?”铁铉又再次问道。

“我估摸着,还是保!”解缙道,“让宁王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说着,笑笑,“不过嘛,宁王进京不死也扒层皮!”

忽然,铁铉叹口气,“今日殿下和我说,我要外放了!”

“又去哪?”解缙惊问,“这才在京里待了几天呀!”

“西安!”铁铉开口道,“陕西布政司,左参政!”

“哟,三品的地方大员了!”解缙取笑道,“以后见了你,要称一声大人了。哎,我虽说是进士及第,官职清贵。可也只能窝在京城里,做一个词臣。老铁,说起来,我倒是有几分羡慕你!”

铁铉没有接话,反而说句不相干的,“我还在殿下那里听说!过了年,他就让沈王就藩。封地平壤,到封地后,改藩为韩王!”

“从辽东都司,拨兵马给韩王为护卫,驻扎三韩之地!”

“同时,命皇十五子辽王,扩大军镇,沿途辽东多建军堡,不再受燕王节制。所需兵马,人口,也都从辽东都司拨给!”

解缙想想,正色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把辽东都司给拆了?”

辽东都司,十余万大军,名义上正归燕王朱棣调遣。

“还有北平的布政司使,卫所指挥使,殿下的意思是统统换掉!”铁铉继续道。

“嘶!”解缙倒吸一口冷气,“这么一来,燕王非气疯了不可!”说着,压低声音问道,“殿下要对藩王们下手了吗?等不及了吗?可现在,皇上还在,不是好时候呀!”

“所以说,殿下需要一个借口!而宁王进京,就是借口!”

“说明白些?”

铁铉忽然难得的一笑,“殿下可以让李景隆火上浇油,说宁王不法。也可以让宁王火上浇油,痛说其他藩王不法!”

“如此一来,朝廷对藩王的惩戒,麾下官员调动,或者是裁减护军,都有理有据,让人无法辩驳!”

解缙想了片刻,哑然失笑,“人家都说我解某是聪明绝顶的人,跟你一比,我只有小聪明罢了!”

“听我一言!”铁铉板着脸,郑重的说道,“我知道你性子有些洒脱,不拘小节,爱交朋友。但这两年,你什么都不要做。你是皇太孙的亲近之人,一旦涉及到地方上,许多人会想办法走你的门路!”

“你千万不能乱伸手,收不该收的东西,更不要帮谁说话。不然的话,谁都保不住你!”

解缙叹息一声,“如此一来,大明官场又将大乱!”

铁铉看着窗外,“不破,不立!”

第234章 马上入宫

京师之外,一队骑兵缓缓而来。

数百骑兵,虽速度不快,但队列森严。

虽缓缓,但他们身上的征尘,却表示他们是星夜疾驰而来,只不过到了京师近郊,才放慢脚步。

骑兵最前,众星捧月一般骑在良驹宝马的青年将领,英武俊美的脸上,满是纠结和愁云。

而且,越靠近京城的城墙,这种的神色越浓。

宁王朱权,来了!

若以前,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塞王,必定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一般激昂而来,必要让沿路的大明军民,看看他宁藩的麾下儿郎。夸耀一番,他少年边王的武功。

可现在,他却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先生,何以教我?”站马上,朱权微微侧头,对身边一个儒生模样人问道。

那人四十多岁,长须黑面显得很是老成,微微皱眉开口道,“千岁见了陛下,不可争辩,不可辩驳,虚心认罪痛哭流涕即可!”

说着,又想想,“这时候,千万不能硬顶!”

“这个本王自然知道!老爷子的脾气,若是硬顶,倒霉的是我自己!”宁王朱权叹道。

他已知老爷子突然叫他来京城的用意,更知投效在他门下的几个盐商已经下狱。只是他还不知道那些商人说了多少不该说的,不过想来,宁藩那些见不得光的事,该说的也都说了。

不然,老爷子何以震怒至此!

有些事,没出事之前是侥幸,出了事才知道怕!

不过惊恐之余,又有些不忿。这等事又不是他一个藩王在做,那几个兄长,哪个背地里不错。

宁藩在大宁,地理偏远贫瘠,百姓稀少黄沙遍地。自己这个亲王,虽说手下有数不清的土地,可都是沙子有什么用。一年的俸禄只有五百石,够干什么的。

而且大宁是边关大镇,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眼睛恨不得直勾勾的盯着,一根钉子都是记录在册的。若不私下里想想办法,自己这个宁王还怎么做。

“千岁到了陛下面前,也要哭诉一番在大宁的功绩!”那幕僚又开口说道,“譬如,您在大宁推行农耕,栽种耐旱易活的作物,又广植树木治理黄沙。还有您推行汉化,编纂图书等事。陛下听了心中欢喜,对您其他的事,也就能网开一面!”

“也只好如此!”宁王再叹一声,苦笑道,“哎,好端端的,本王倒是先倒霉了!”

“千岁千万不能有这等心思!”见宁王心中还有几分不忿,幕僚劝诫道,“此事,您错就错了,认错就是。陛下和您乃是父子之情,最多不过是惩戒而已。”

首节 上一节 41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