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21节

他言语之中,竟然有几分幸灾乐祸,“人老了,就要服老,别总觉得,好像天下离了你就不行似的!”

老爷子的手掌忽然攥成拳,怒目而视。

席应真马上转头道,“汤药继续,砒霜就不放了!”说完,再次拿出他的包袱,小心的抽出那些银针。

朱允熥握着老爷子的手,小心劝慰道,“皇爷爷,他是给您治病呢!”

老爷子眼中闪过恼怒,但还是无奈的点点头。

“明天这个时候,你爷爷就能起来说话了,后天这个时候,他就能起来小心的活动了!”席应真一边用针,一边小声说道。

朱允熥想想,“你也说了,病去如抽丝,走,不急于一时!”

席应真笑道,“不走?道爷马上小命没有?你看着你家老爷子那眼神没有?他要是能说话,现在就让人剁零碎道爷!”

“是你太过无礼!”朱允熥也笑道。老爷子醒了,他心情也好了许多,席应真就算有些不恭敬,他也不愿意计较。

“不是道爷无礼,而是你爷爷杀气太重!”说着,席应真莞尔,“嗨,总算出了口心中这些年积压的恶气!”

嘴上虽然不饶人,但手上一丝不苟。

“道爷也算没白活,古往今来,能这么摆弄皇帝的,怕是蝎子粑粑毒一份儿!”

“神医华佗,还没怎么着呢,就让曹操砍了脑袋!”

“哎,其实仔细论论,你们家老爷子,比曹操强了不少!”席应真边用针边道,“曹操虽无篡位之举,但有篡位之实在。身为汉臣,实则汉贼!”

“你家老爷子一介匹夫,起于微末。不但天下一统,且收复烟云十六州,功绩彪炳!而且,从布衣到皇帝,只用了十七年,堂堂正正横扫乾坤,啧啧,前无来者,后未必有人能追!”

朱允熥看看他,笑道,“你倒是难得说了几句好听的话!”

“不过嘛!他毛病也不少,起于微末出身微寒注定眼界不宽,心胸狭窄。遇事,只讲一个杀字,手段残暴!”

“他与那曹孟德一样,疑心太重。但曹孟德不杀手下大将,而你家爷爷,却是疑心谁,必杀谁!”

“在他看来,杀人是最省心省事的办法!”

老爷子的脸色渐渐狰狞起来。

“哎,好好一代雄主,只怕在史书上要落下骂名!”席应真又道,“只怕后世之人,无人会说他一代明君,只会说他是暴君!”

说着,又是一笑,“古往今来,第一暴君!”

突然,朱允熥注意到,老爷子脖颈上情景乍现。

方才还不能动的手臂,直接扬起,一巴掌甩在席应真的脸上。

席应真和朱允熥,同时愣住了。

老爷子怒发冲冠,喝道,“来人,给咱剁碎了这狂徒!”

嗖地一下,席应真撒腿就跑。

“皇太孙,你要救道爷!”

朱允熥喜极而泣,“皇爷爷,您好了!”

第246章 爷孙话

“把那臭道士杀了!”

天晴,无云,无风。

慵懒的阳光漫不经心的落在御花园中,那些冬日盛开的梅花,与地上浅浅的积雪交相辉映。

老爷子坐在一张躺椅上,在花园的阁楼中和朱允熥等人欣赏美景,可脸上却没有半点大病初愈的喜悦,而是眉头紧皱,张口闭口都是杀人。

他如今已是好了许多,只是行走还是有些不便利,更受不得风冷。坐在那里,身上盖着厚厚的皮裘。席道人说,老爷子的病现在是好了,但也要尽心调养,不能大意。

朱允熥正在边上给老爷子筛着药汤,等它变得温热再奉上。

闻言笑着说道,“皇爷爷,您何必跟一个不懂规矩的道人置气呢?不管怎么说,都是人家救了你!”

“目无尊卑,无君无父,这样的人留着干什么?”老爷子怒道,“仗着有点本事就可以藐视君王?咱一辈子,啥前儿受过这样的气!”

“可不能杀!”朱允熥笑着把药汤端上来,笑道,“那道人虽说有些讨厌,却有真本事。万一日后,再有用他的地方,把他杀了找谁去?”

老爷子看着药汤深深的皱眉,“天天几顿这玩意儿,喝得肚儿里都是苦的!”说着,把头别过去,开口道,“咱要吃炖羊肉!”

“吃肉也要先喝药呀!”朱允熥跟哄小孩似的,蹲下身子,用汤勺蒯出药汤,笑道,“皇爷爷,良药苦口,您吃了药才能好得快呀!”

说着,一勺勺的喂了不情不愿的老爷子。又拿起一块丝帕,在老爷子嘴角擦擦。

远处,朴不成看到这一幕,默默的擦擦眼角,红了眼眶。

“哎!”老爷子忽然发出一声叹息,“人老了,他娘的不值钱了,成累赘了!!”

“您可别这么说,您是咱大明朝的顶梁柱!”朱允熥笑着,收好药碗,又轻轻的给老爷子捶腿,“不过是场小病,您多修养些日子就好了。二十六叔还说,等开春了要您带着去钓鱼呢!家里大的小的,都指望着您,您可不能说这些丧气话!”

老爷子看着朱允熥清澈的目光,心中温暖,说道,“要是咱一直好不了呢,要是咱走不动,腿脚不方便咋整?”

“那孙儿就用车推着您,路不好走孙儿就背着您!”朱允熥笑道,“您生儿育女一辈子,现在该享子孙的福喽!”

这话,让老爷子心中好似有团温暖的火,把整个人都温暖得热了。

“到底是没选错人,到底是咱的嫡孙,这份孝顺天下难寻了!”老爷子心中说道。

当时他病在床上,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论男子汉大丈夫如何英雄了得,可谁都难逃一死。

趁着还能说话还清醒,赶紧把国事交代一番,再次确立新君,把这个庞大的帝国,交给自己选定的接班人。

可这孩子,面对块既寿永昌,受命于天的玉玺,不但无动于衷,反而一颗心都扑在自己这个将死之人的身上。

换做旁人,谁还管老皇帝的死活,只怕还会觉得老头子死的慢了,耽误了人家的登基大典。

而且,等自己清醒之后,那块玉玺再次回到他的身边。而且关于自己交代的那些后事,更是只字不提,好似自己没说过一样。

“大孙!”老爷子嗓子里好似有什么东西一般,柔声道,“爷爷,拖累你了!”

“您又说胡话,咱爷俩谁跟谁?”朱允熥笑道,“有您,才有了我呀!”

“哎!”老爷子再次长叹,闭上眼睛,“那些混账要是有半点你这般孝心,咱也至于给气成这样!”

朱允熥知道老爷子说的是谁,更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此时,宁王朱权还在宫中关着,惹得外边众说纷纭。

“其实,不过都是胡闹罢了!”

朱允熥走到老爷子身后,轻轻的揉捏对方的肩膀,“您是他们的爹,有您这样的爹,他们还不可劲儿撒欢的折腾?”

“他们知道,就算他们把天捅破了,您也能给堵上。就算惹了玉皇大帝,也有您挡在他们前头!”

老爷子闭眼笑笑,“可咱,终有死的那天,终有护不到他们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也就回过味儿了!”朱允熥缓缓说道,“当初,孙儿也是不争气,整天胡闹一点正行都没有。暗地里,也不知做了多少混账事儿。可父亲一走,孙儿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似的!”

“头上没了天,身后没了山,再也没人包容照应了,再也没有老子可以遮风挡雨了,再也没有恣意妄为的资本。做事做人都要小心翼翼,收敛棱角,凡事都想着要先让人三分!”

老爷子颤抖的手,艰难的在朱允熥手背上拍拍。

朱允熥继续说道,“爹没了,孙儿更看重这个家了。家里有您,还有几个兄妹,即便再怎么不好,可也是一父同胞。所以有些事,孙儿宁可烂在心里,也不愿意计较!孙儿,始终记着您那句话,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家和才能万事兴!”

“你说的对,可不是人人都是你这么想!”老爷子微叹说道,“你能想明白,他们未必呀!”说着,顿了顿,“那事,你打算怎么办?”

老爷子说的,还能是什么事!宁王不法之事,诸藩王私下串联之事。

朱允熥沉思片刻,“大事化小吧!”说着,笑起来,“孙儿心里宁王就是个愣头青,仗着您的宠爱谁都不放在眼里,又是个爱面子的性子。在诸王之中,最喜欢出风头!”

“训斥一顿,打骂一番就放他回去吧!让他自己知道怕,知道错就行了!”朱允熥继续道,“不过,大事化小,不代表小事化了。涉及的藩王们,还需言辞呵斥,重重的敲打。每人,都削去三分护卫,交由地方兵马指挥使管理。门下所属的专卖这些违禁品的商人,还有王府的管事,都交出来法办!”

“这话,咱来说!”老爷子点头道,随即转头看看朱允熥,“你不怕,他们将来故态萌发?”

“不怕!”朱允熥笑道,“机会给他过他们了,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珍惜!”说着,低头道,“再说,孙儿还记得,当初您刚封孙儿为吴王的时候,跟孙儿说的话!”

老爷子想想,“咱说什么了?不记得了!”

“有一次有御史上报,楚王骄奢淫逸,宫中多养美人。按理说,这事是朝廷所不容的。您问孙儿,孙儿说了句无伤大雅,随他去吧!后来,你又问孙儿,将来若有一日您不在了,藩王不法,或不服中央管束,孙儿该如何做!”

朱允熥顿了顿,朗声道,“以国法论处,或是夺爵圈禁,或是另立新王!孙儿是答应过您老的,手上不能沾咱们朱家人的血!”

“他们,要是造反呢!”老爷子琢磨许久,艰难的问出这句话。

朱允熥一笑,自信道,“造反?看他们长几个胆子,若是连他们都管不了。这偌大的江山,更管不了!”说着,继续给老爷子揉着肩膀,“您呀,就别想那么多了,好好的养着享福吧!”

老爷子这次差点撒手人寰,劫后余生中,朱允熥对许多事已经更加看透了。

这几年,其他事都可以往后放放,最主要的就是安安稳稳把老爷子送走。别让老人在临走的时候,心里还装着这些狗屁事。

老人老了,一辈子养儿育女,不该到了老了再被儿孙这些事气到。

有些事,他自己去面对,更是一种担当。

谁知,老爷子听了此话,反而陷入沉思。

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朱允熥,再次重复道,“要是,他们真的起兵造反呢?”

“他们,闹不起来!”朱允熥想想,正色道,“孙儿有自己的算盘呃!”

说着,忽然眉毛一扬,满脸的傲气,“再说,即便他们反了又如何?他们敢有不臣之心,孙儿就提大军,平叛逆,扫定河山!”

第247章 不过两年

“孙儿是您老选定的继承人,天时地利人和,朝廷大义国家法统都在孙儿这边。”

“现在孙儿还未执掌天下,他们都只敢在背地里做些藏头露尾的事,等孙儿真到了那一天,他们有什么胆子闹?”

“就算闹,也只是个别人,孙儿若治不得他们,还算什么大明帝国的继承人?”

朱允熥笑着,眉宇间英气勃发。

“孙儿是堂堂正正,他们是阴谋诡计,若敢不臣服,他们必败!”

老爷子满意的点头,“可,未雨绸缪,消灭隐患才是君王谋国之道。你这份心咱很高兴,可你的好心,在别人看来可就是软弱了!”

“随他们怎么想,路都是自己走的,错也都是咎由自取!”朱允熥继续笑道,“再说,各塞王在边关,都有功于国。这些年,他们镇守边关没有功劳都有苦劳,孙儿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就把他们都收拾喽。那样的话,您老心里也不舒服不是!”

老爷子笑笑,随后又皱眉,“若真有反叛,抓到后如何处置?总不能饶了他们!”

“给您守陵去!”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摇摇头,“朱家男儿,若那样处置,还不如一刀砍了,流放吧!”说着,忽然笑起来,“咱还记得,你当初在大学堂说的话,天下何止万里,朱家男儿,不能止步中原一隅。”

朱允熥笑起来,“那孙儿就让他们去当山大王,出去抢别人去!只怕,到时候有老夫子聒噪呀!”

“哼!”老爷子哼了一声,“咱朱家本就是造反起家,谁敢聒噪!”

首节 上一节 42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