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79节

“老祖!”王木生惊呼,“这”

“一会你们就跑,能活几个算几个!”老人见惯了人间的风雨,脸上带着几分从容,“跑出去,总比让朝廷灭族强!”

就此时,外面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一个年轻人跑了进来,大声喊道,“木生哥官府来人了,是个大官!”

~~~~

山路崎岖泥泞,铁铉的官袍上沾满了泥土。

但那依旧是官袍,依旧是代表着大明王朝的统治者的衣冠,让百姓不敢直视。

铁铉昂首阔步走进山洞内,看着眼前数百百姓,低声道,“本官是赈济江西钦差吴王千岁的典官,大明六品官铁铉,你们中谁是王木生?”

“我就是!”王木生大步出列,朗声道。

铁铉看看他,点头笑道,“倒是条昂扬的汉子,怪不得敢杀官差抢粮食!”

说着,铁铉又看看众人,大声说道,“官府让尔等下山,为何还要顽抗?”

“官府要灭我九族!”王木生恨声道,“难道下去让你们杀?”

“吴王仁慈,只追首恶,胁从不问!”铁铉叹息一声,“你做下的是死罪,你活不了。但是你的族人,亲人,吴王千岁金口玉言,全部放回家去!”

“官府出尔反尔,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王木生冷笑道。

“若不是吴王仁慈,不想多杀人,本官用的着亲自上来?”铁铉也连连冷笑道,“你们这些人都是百姓,打得过卫所的官兵吗 ?直接杀了你们,还省了本官的唾沫!”

此时,人群之中已经有了松动。

一妇人颤声问道,“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吴王真的只杀这些没良心的,放过我等亲族?”

其他人也都是一脸期盼,前几日上山来传话的官兵。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赶紧下山不然杀了你们九族。这些人,也实在是害怕了。

“正是如此!”铁铉点头。

“王木生,你个杀千刀的,你自己做的事就要自己承担。”妇人跳脚大骂,“现在吴王只要你的性命,放过了我们,你还不速速受死!”

众人纷纷附和,看样子都打算一拥而上,把王木生和那些兄弟一块绑了,送下山去。只是畏惧他们手里的兵器,不敢上前。

骂声之中,王木生正色问道,“真的?”

“一人做事一人当,你做了要认。”铁铉开口道,“跟本官下山吧,你的亲族家人,回家继续过日子。不过你,必须伏法!”

“儿呀!”王木生母亲嚎哭起来。

王木生眼中落泪,看看母亲,又看看族长。

忽然跪下,开口道,“族长,既然吴王只要我等的性命,那孙儿不能再为了自己,连累大家。孙儿死后,母亲就托付给族里了!”

“你且去!”老族长叹道,“以后,你母亲族里供养,无需担心!”

王木生重重磕头,回头对着兄弟们喊道,“几位兄弟,是木生连累了你们,恩情来世再报吧。现在,咱们下山!”

其他和他一起抢劫官粮的汉子们,也都哭泣着扔了手里的兵器,和家人告别。

“走吧!”铁铉开口,“看你们还有些良心,本官必不让你们多受折磨!”

~~~~

这个情节写的太烂,对不住大家。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毕竟网文这东西

郁闷的情节过去了,马上就是换了。

主角和郭小四马上就要王碰王,大家拭目以待。

第1章 燕王来京

阳光,把秋风变得很暖,让人忍不住慵懒的躺在草地或者长椅上,享受秋日的宁静。

落叶,在风中微微盘旋,偶尔有三两片在风中顽皮的跳跃起来,好似夏日飞舞的蝴蝶。

秋日的紫禁城,一片祥和沉静。金色的琉璃瓦,收敛了夏日的锋芒之后,却更加的五彩斑斓。

奉天殿中,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左手芝麻烧饼,右手奏折,边吃边看。

时而皱眉,时而沉思,他看得是如此入神,以至于烧饼上的芝麻落满了御案。

“杀的好!”

朱元璋忽然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他手中正是朱允熥在江西抚州快马传递的奏折,上面详细记载了抚州灾情的始末,他去之后的安置方法,还有对江西抚州等官员的处置。

此刻,朱元璋正看到抚州同知通判,被朱允熥当着无数百姓明正典刑,脑袋被当成球踢的片段。

“这等黑心的官员就该杀,让你们贪,让你们祸害百姓,活该死无全尸!”朱元璋咬牙怒骂,“大孙,杀得好!”

嘴上说着,把烧饼咬在嘴里,拿起朱笔仔细的走着标注着。

“此等良心被狗吃了的官,杀了也不解气。李泰张广义二人家产充公,妻女充于教坊司,男丁发往广西流放。着,世代不得读书参加科考,不得为吏,录入奴籍,世代为贱民。”

写完,咬了一口烧饼,继续往下看。

“抚州知府张善,为官清廉踏实肯干,正是皇爷爷口中朴素耿直的好官。孙儿到抚州时,张善已带人连续在决口处修筑河堤,连续十几日有余。”

“抚州灾情之初民变,赈济不利,乃是因为他被下属架空所致。虽有责任,可孙儿认为情有可原。孙儿斗胆,请皇爷爷勿发作此人,降级留任以观后效。”

“注,张善之女,做得一手好汤饭。听闻皇爷爷爱吃鸭蛋,特送上其高邮老家双黄咸蛋一栏,说是给老爷子尝鲜!”

“呵!”朱元璋看到此处笑出声,自言自语道,“也罢,看在这一篮咸蛋的份上,这次就饶了这张善。”

说着,忽然又是莞尔,“张善,咸蛋,张咸蛋!哈哈,官场中又多了一个笑话了!”

老爷子在大殿里会心的笑着,殿中伺候的宫人们也心安不少。自从吴王殿下去江西公干,老皇爷看谁都不顺眼,这些日子大伙是战战兢兢。

就此时,太监总管朴不成从外面进来,“皇爷,湘王,齐王的王驾已经到了应天府的运河码头。燕王,宁王的大队,距离京城也不足三十里。”

“哦!”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后明白过来。马上是他的寿辰,这些儿子是回京来给他祝寿的。

想到此处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更盛几分,他 本就是重视家庭,重视血脉的人。这深宫之中只有他和朱允熥爷俩孤零零的,现在一家人都回来团圆,心里如何能不高兴。

“知道了!”朱元璋点头吩咐,“让他们不用急着进宫,一路劳累,先在城里私宅休息。”说着,又是笑了起来,“他们一个个五大三粗的不怕累,别累坏了咱那些皇孙皇孙女!”

“是!奴婢这就去传话!”朴不成笑了笑,躬身退下。

“哎呀!”殿内无人,朱元璋笑着搓搓手,“咱的儿子们都回来了,团圆赛过年,哈哈,哈哈!”

不过,笑着笑着,脸上的 笑容变得玩味起来了,心里道,“孩子们大了,都知道耍心眼了。各个封地都不一样,有远有近,居然算准了时间一块回来,跟爹耍心眼,他娘的!”

心里笑骂两声,又拿起奏折,可是却怎么都看不下去了。

站起身,走到殿外,看着远方,老爷子自言自语,“大孙,江西的事都平了,你那些叔叔们都到了,你咋还不回来?”

看了一会儿,又回身走向御案边上,边走边道,“也不知道你给爷爷准备了啥寿礼,大孙啊,可千万是能震得住你那些叔叔的好东西,不然别人有的说嘴!”

说着,老爷子在龙椅上坐下,忽然发现御案上都是烧饼上掉下来的芝麻。

当下仔细的扫在掌心里,张嘴送进去,一边嚼着一边心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都是百姓的心血,不能浪费!”

应天城外二十里处,一处供人歇脚的凉亭外,满是大明虎贲。

秋风之中,他们战甲下的裙摆微微晃动。身上的铁甲在阳光下,异常耀眼。

数百人在周围无声肃立,每人都似标枪一般笔直,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凉亭中,一四十多岁的中年将领,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的看着远方。

须弥之间,武将的视线中烟尘大起,同时隐隐有惊雷一样的马蹄震颤着大地。

马蹄越来越近,如战鼓一般震耳欲聋。

秋风起,落叶飞,林中鸟儿扑着翅膀不断盘旋。

骑兵带来的威势,让和煦的秋风顿时变得肃杀起来。

而这些肃立的大明虎贲依旧纹丝不动,只是他们腰间的战刀,发出若隐若现的嘶鸣。

忽然,一阵战马的鸣叫。

视线之中,几个骑兵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冲击而来,仅仅只有几人可似乎却是千军万马,仿佛能冲破一切,不可阻挡。

凉亭中的武将轰然起身,身上的 甲片勃然作响。

随后,他大步向前,走到肃立的虎贲最前面,双手抱拳,对着冲击而来的骑士直接下拜。

“臣,五军都督府佥院都督平安,奉旨迎接燕王千岁!”

律律律,冲击而来的战马忽然被马上的骑士拉住缰绳,塞外上好的战马前蹄凌空腾起,脖子上的鬃毛在秋风之中不停摇晃。

随后,燕王朱棣矫捷的从战马上跳下来,大步流星而来。

朱棣声若洪钟,朗声笑道,“来之前我还在想,是谁来接我,没想到是你平保儿!”

接他的武将正是洪武皇帝的义子之一,平安平保儿。

老皇爷大寿在即,各地藩王进京,朝廷派出文武官员迎接王驾。

平安,正是迎接燕王朱棣而来。

见朱棣大步走来,平安又是一礼,“臣,参见燕王千岁!”

“你别跟我来这个!”朱棣笑着把对方扶起来,“才多久没见,你平保儿也学会这些虚头八脑的。忘了你当年跟我 摔跤,把我压在下面揍地时候了?”

朱元璋的儿子和义子,都是从小在一起长大,小时候他们之间没那么多君臣之分。

平保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臣当年年少无知”

“说你胖你还喘?”朱棣大笑道,“越说你,你越弄这些虚礼!”说着,在平安肩膀上给了一拳,有些寂寥的说道,“这些年,咱们兄弟见面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第2章 塞外宁王

忆往昔青春岁月,满是少年男儿兄弟情。

朱元璋和马秀英对这些义子视如己出,把他们当成家庭的一员。而这些朱元璋的亲儿子们,对这些异姓的哥哥弟弟,也是没当外人。

听他的朱棣说起当年自己揍他的事,平保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臣当年年少无知”

“说你胖你还喘?”朱棣大笑道,“越说你,你越弄这些虚礼!”说着,在平安肩膀上给了一拳,有些寂寥的说道,“这些年,咱们兄弟见面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平安心中感动,旁边的大明虎贲也都微微动容。

燕王毕竟是皇子,而他平安是皇帝的义子,君臣之别天地之分。而现在燕王对他还是如小时候一般亲近,他心中也生出些温暖。

那些大明虎贲看着燕王的目光也柔和许多,甚至带着些崇拜。这位是大明赫赫有名的燕王,镇守北平数次出关远征,打的北元望风而逃。

燕王不但战功卓著,而且为人也是如此的随和,真是难能可贵。

首节 上一节 79/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