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405节

因为宫女、嬷嬷都打起帏幔遮蔽,从

“贾云麾,圣上旨意,京营诸军依次通过安顺门,接受校阅。”

就在贾珩领着受阅军卒耐心等待时,自安顺门一骑快马而来,一个内监手持明黄色绢帛、玉轴而制的圣旨,高声喊道。

贾珩面色微顿,回头吩咐着行军主簿宋源,整顿军校。

继而,鼓声响过三通,伴随着一声礼炮首先响起,十五发次第炮响,意味着这已经是崇平十五年。

而后,八千手持长矛、盔甲鲜明的步兵排成纵队,五百一营,当先而行,长矛如林,如墙而进,步伐有力,更有执旗使左右打着旗幡,向着安顺门之下的大街行去。

却说安顺门城门上,崇平帝着帝王冕服,立身在伞盖下,举目眺望,左右正是内阁阁臣。

内阁首辅杨国昌,内阁次辅韩癀,以及李瓒和赵翼两位阁臣列于左右,六部尚书、侍郎,寺监的官员,皆是凭栏眺望。

只是,此刻街道还是空无一人,多少有些肃杀。

太上皇看向一旁的永昌驸马,面上现出回忆之色,似感慨道:“这阅兵扬武,当年朕也曾举行过几次,甲兵如林,旌旗羽盛,盛况恍在昨日啊。”

永昌驸马笑了笑道:“圣上,今日尚可复观我大汉军士威仪。”

此刻的君臣二人都只当是观礼性的阅兵,与以往正典并没有什么不同。

“陛下,这是脚步声,来了,来了。”

就在城门楼上的君臣焦急等候之时,一个目力不错的内监,惊喜说道。

崇平帝点了点头,瘦松下的冷眸微微眯起,徇声而望。

只见街口尽头现出一队盔甲鲜明、手持长矛的军兵,列队而来,因为大汉军服是红色号坎,此刻列队而来,恍若簇簇火焰,澎湃汹涌。

八千军卒的脚步声,踏在街道青石板上,整齐划一,恍若雷霆。

这一下子就让城门楼上的大汉君臣,凝了凝眉。

而随着八千长枪兵接近,因为城门楼居高临下,故而视野极佳,齐齐望去,一览无余。

赫然是横竖看,一条线!

那种令强迫症舒服的整齐,陪着着黑甲红衣的大汉军卒,一股兵马雄壮、威武严整的气势迎面而来。

单独是气势,竟与大汉历次阅兵,迥然不同!

“圣上,这……”这时,内阁次辅韩癀面色微变,瞳孔微缩。

这和以往的阅兵扬武,似乎有些不一样?

这走的也太整齐了吧?

此刻,不仅是韩癀,大汉六部九卿、都察院、翰林院的官吏,都是心头一震,紧紧盯着迎面走来的军士。

一些武勋都是紧紧皱起眉头。

如论威武雄壮的仪仗列队,自是大明宫含元殿下的大汉将军,但比起眼前齐步而走,不是一回事儿。

怎么说呢,用后世话说,就是严整、安静,好像无声运转的杀戮机器。

这时宗室之列,齐王撇了撇嘴,低声嘟囔道:“若是走个队列,也算强兵,那天下强兵可真是数不胜数了。”

太上皇眉头紧皱,看了一眼齐王,喃喃道:“单独军容不算什么,但令行禁止,整齐划一,这已具强兵之相了。”

好比电影《英雄》中的秦军行兵一样,那种几千人同作一个动作,金戈大鸣的声音,于肃杀中自有着一股坚定力量。

崇平帝这会儿,心头微动,向城门楼行进了两步,拢目而瞧。

忽地伴随着一声“杀”沉喝,行进中的长矛兵,手中的长矛举起,兵刃与甲胄的碰撞声,一收一放,通过安顺门下的正中。

“杀!!!”

杀声震天,直冲云霄。

好似平地惊雷,将正自脸上带着讥笑的齐王,吓得趔趄一下,一旁的楚王搀扶了下,笑道:“王兄,听不得刀兵之声,可要站稳了才是。”

齐王脸色难看,一把拨开楚王,望向下方杀气冲天的军卒,绿豆大小的小眼中闪过一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惊惧。

兵过一万,无边无沿,近万人列队而过,那种压迫气势伴随着杀声。

此刻,只听下方兵卒,喊道:

“大汉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八千人的呐喊声,如千军万马,震耳欲聋,令人气血沸腾,落在崇平帝以及文武百官耳中,不少人都面色狂变,惊惧不定地看向下方的兵丁。

大汉已经有几十年未曾阅兵演武了。

崇平帝此刻听着喊杀声,三伏天洗了个冷水澡,浑身舒泰,面颊潮红,紧紧看着下下方整齐而过的兵丁,目光好似抽不离一般。

这是他的兵马!

崇平帝藏在龙袍中的手,不由攥起了拳头。

武勋之列,正在观礼的南安郡王神情凝重,脸上也有几分动容。

贾珩小儿竟如此擅练兵?

转眸看了眼一旁的北静王,此刻北静王双眸熠熠,一瞬不移地看着下方的军卒。

随着八千军兵列队而过,另有七千刀盾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迎面而来,横竖一条线,高低排列也是整齐。

行至中段,倏然一停,恍若潮水骤停,继而分为两列,又合并至一起,在安顺门前,齐齐抽刀,雪亮刀锋明晃晃一片,令人眩目。

噌……

铮铮之音,几乎同时响起,久久不息。

“铛!!!”

刀兵与盾牌相撞一处。

“杀!”

杀声,整齐、干净、利落。

“大汉万胜!万胜!万胜!万胜!”

此刻崇平帝以及文武群臣,面色各不相同,紧紧盯着下方那怎么看都是一条线的军卒。

那种甲兵如林、遮天蔽日的气象,让一些文臣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而宗室勋贵之列,楚王、魏王,就连一开始不以为然的齐王都目露精光,几乎不约而同生出这么一个念头:“这样一支令行禁止的军卒,如能收为己用……”

崇平帝神情振奋,看向下方的军卒,这位天子呼吸粗重,似乎想起了什么,目光锐利。

在之后就是弓弩兵,再之后就是枪铳兵,队队而过。

嘶……

铁蹄踏着青石板路发出的哒哒声,几乎响声一致,震耳欲聋。

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从安顺门下徐徐而来,五马并列,坐在马上的骑士,背着长弓,手持长刀,面容冷肃,列队而过。

“这……”此刻崇平帝看着下方连马都几乎同列而行的骑兵队伍,已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心头只有七个字久久环绕。

“贾子钰,孙吴之才!”

而文武百官看着下方军容严整的京营诸兵,脸色震惊,有一些官员互相交换着眼色,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出凝重之色。

第三百八十八章 晋爵一等男

安顺门,城门楼,西南角

晋阳长公主一袭红色罗裳,秀郁云鬓之下,那张方桃譬李的玉容,见着急切、激动之色,此刻近得城门楼,挨着栏杆眺望,见着下方京营军卒大批列队而过,声势浩大。

其实,不仅仅是晋阳长公主,原本还在帏幔中观望的宋皇后、端容贵妃等一干宫妃,以及咸宁公主、南阳公主等宗室命妇、女眷,同样不自觉近前,眺望向下方气势威武的京营诸军。

晋阳长公主,那张如芙蓉花开的脸蛋儿嫣然红润,绚若云锦,此刻,美眸远望,向下方的骑卒队伍望去,搜寻着那一道英武、挺拔的熟悉身影。

自小年前那人领着元春回家以后,她已有十来天没见着他了。

丽人心头思念如潮水一般涌出,淹没了身心,柳叶细眉下的美眸似凝露,隐有雾气润滴。

宋皇后与端容贵妃并列伫立眺望,这位丰韵动人的丽人,狭长凤眸之中满是惊喜,轻声道:“妹妹,这阅兵演武,不意竟如此壮观。”

她虽看不出好坏,但也能看出军容严整,令行禁止,怎么看怎么舒服。

端容贵妃——这位咸宁公主的母妃,瓜子脸上同样有惊讶之色流露,虽久居深宫,但早年未尝没有见过宫廷仪仗军士翊卫警跸的场景,但如眼前这般,杀伐之气凛凛,号令行止严整,的确少见。

这边厢,永昌驸马脸上带笑,转头看向太上皇道:“圣上,这贾珩真不愧是将门子弟,宁国之后,其人所练之兵行止转进,章法森严,已得练兵之要。”

毕竟是年轻时,曾督军西北的武将,带兵能力许平平无奇,但眼力却非常人可比。

隆治帝苍老面容上同样挂起淡淡笑意,道:“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朕想来,京营假以时日,定能再整训出一支威武之师。”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隆治帝眼中,这样一支新军,虽还十分稚嫩,但不论是纪律还是服从性,都有强兵之象,剩下的就是多历战事,以鲜血淬炼刀锋了。

毕竟,自整顿京营而始,并没有多少时间给贾珩去操练兵马。

原本,陈汉君臣期许就没有太高,这次阅兵扬武,无疑是超额完成目标但,自然在心里效果上就有意外惊喜之感。

“云麾将军呢?”城门楼上,崇平帝瘦弱凹陷的脸颊,见着异样的红润,按捺住心头的激动情绪,转头问着一旁的内监。

此言一出,其他如韩癀、李瓒等臣皆是一愣,无不举目眺望着安顺门街口,方才的确未在受阅兵马中见到贾珩的身影。

作为此次受阅军兵的主帅,贾珩竟未现身在这次阅兵队伍中,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陛下,您看,云麾将军,那是云麾将军!”

就在君臣惊疑不定之间,一个内监惊喜喊道。

只见街口尽头,在此来了一队骑卒,赫然是贾珩率领的果勇营麾下的教导营以及京营将校,大约有五百人策马而来,虽仍是骑卒,但比之先前骑卒,军容更为严整,气势更为雄壮,且都是马蹄轻踏而来,铁蹄踏于青石,咚咚……比之先前更添了几分江河浩荡的声势。

途径安顺门下,伴随那蟒服、黑色披风的少年一挥手,人吼马嘶之声齐齐响起,大队骑卒倏然一顿,恍若潮水撞上了沙滩礁石,动作整齐有致。

“噌!”

长刀出鞘,冷白刀锋反射着冬日近晌而来的阳光,伴随着“杀”声四震,将校士卒齐齐向城门楼的崇平帝以及群臣侧头望去。

“圣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首节 上一节 405/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这明末强的离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