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250节

  而各地官员为了糊弄他,也会在他抵达自己的地盘之前,提前做出一些部署,包括让老百姓穿戴上华丽的衣服,以显示当地的富庶繁荣,显示当地官员治理的能力。

  这种刻意营造的假象,怎么可能瞒得过太子朱标,但这种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即便他多次要求各地官员,不得大张旗鼓,劳动当地百姓,但很多官员,从夹道欢迎这些表面功夫,又转化成了一些细微的功夫。

  而眼前的这一幅景象,显然也是如此!

  哪家老百姓,会在干活的时候,穿着棉布衣服呀?!

  做戏,也做到太差劲了些!

  这到底是齐王殿下的主意,还是江阴侯的主意,还是布政使或者其他地方官员的主意?!

  简直就是胡闹!

  这也不怪太子朱标没见过世面,毕竟,在当今这个时代,棉布依旧是比较昂贵的布匹。

  尤其是与麻布相对比,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或许会割一身棉布,做一两身衣服,撑一撑场面,但绝对到不了下地干活,也穿着棉布衣服的地步。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有点类似于后世,下地干活了老百姓,穿着西装革履一样。

  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样子,看着就很离谱!

  这一路走来,包括东南沿海,比较富庶的一代,也从没看过老百姓会穿着棉布衣服下地。

  这刚刚进入齐鲁的地界,就看到远远近近的农夫,穿着棉布衣服在田地里挥汗如雨,这分明就是安排好的!

  所以,一股子怒火,直接就冲上脑门。

  “停车!”

  太子朱标沉声喝道。

  “停——!”

  传令兵急忙传达太子的命令。

  整个庞大的队伍,很快就停了下来。

  众人一通忙活,太子朱标从马车上下来!

  太子朱标一边活动着身子,一边对旁边的人说道:“给我准备一匹马。”

  立刻有人把太子朱标的马牵过来,这马是一匹白色的骏马,俊朗无比,脚力也比较好,价值千金。

  太子朱标直接翻身上马,然后,顺着小道,朝着那远处的农夫,不急不慢的骑了过去。

  旁边的护卫见状,立刻骑马跟上,却被太子朱标挥手挡住:“你们在原地等候,不得惊扰百姓。”

  随后,他让几名詹事府的官员,陪着他一同前往田间地头。

  太子朱标,包括随行的几名官员,都是穿着便衣。

  虽然比较华丽,但单纯从衣着来看,是看不出身份的。

  正在田地里忙活的农夫,看到有人走过来,而且衣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一看就是非凡人家的子弟,再瞧着远处那长长的护驾队伍,即便认不出具体身份,也知道来人非凡。

  大家急忙停下手里的活计,齐齐跪拜了下来。

  太子朱标从马上翻身而下,轻轻将为首的农夫扶了起来:“大家都起来吧。”

  田地里的农夫们,这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来。

  为首的农夫已经50多岁,但身体相对还是比较硬朗的。

  整个人满面红光,状态非常不错。

  刚开始唯唯诺诺,但瞧着太子比较和蔼,说话也就渐渐大胆了一些。

  这老头,本身就是比较健谈的人,再加上太子朱标刻意套话,一股脑的全都秃噜了出来,该说的,不该说的说了一堆。

  “老丈,平日里干活,也都穿着棉布衣服吗?”

  那老头儿美滋滋的说道:“是啊,公子,托齐王殿下的福,家里棉布衣服多的很,这一些陈旧的棉布衣服,就平日里干活穿。嘿,也就咱们齐鲁的苦哈哈能有这待遇,出了这齐鲁地界,很少见呢!”

  太子朱标仔细瞧了一下,发现田地里的这些农夫,穿的衣服基本上都一个样式。

  衣服上,还绣着一只小巧的猫头鹰。

  他之前是没见过这种衣服的,并不知道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纺织作坊和一些其他作坊的工作服,所以,样式都是统一的。

  衣服上多多少少,都打了几个补丁,但是却无法掩盖棉布衣服的本质。

  太子朱标心中是有些不信的。

  这一路走来,富裕的地方去过,贫穷的地方也去过,但还从没看到过田间地头干活的农夫,会穿棉布衣服。

  即便是打了补丁的棉布衣服,也不至于这么浪费吧。

  大明王朝,可没复述到这个程度!

  就算是有些地方官员,故意在他面前展示当地的繁华,富庶,也最多是在城郡里的老百姓身上,做一些文章,大家都穿着棉布衣服甚至绫罗绸缎上街。

  但实际上,当他走到某些村落,百姓家里的时候,一些家口多的,甚至很多人都混不到人手一身衣服。

  特别贫困的老百姓家里,有一些女娃,就会天天躺在床上,缩在被子里,等着外出忙碌的姐妹回来之后,轮换着换一身衣服,窘迫之极。

  那表面的繁华,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轻易就戳破了表象,看到老百姓原本的生活面貌。

  眼下这些农夫,在他眼中,更像是刻意作出的安排。

  他有些不信的问道:“齐鲁大地的老百姓,日子都过得这么好吗?下地干活,都穿棉布衣服?”

  那老头儿带着几分得意,笑着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咱家里穿的这些干活衣服,都是作坊里发的工装。”

  太子朱标有些疑惑的挑了挑眉头:“工装?”

  东南沿海一带,虽然也有很多作坊,但并没有哪一个作坊,会达到齐王府那样的规模,更不会每年给雇工发放好几身的工装。

  那老头便给太子朱标解释一番:“公子想必是外地过来的,不太清楚咱们齐鲁这边的情况。

  只要是齐王府的作坊,都是发放工装的。

  春夏秋冬,各发一身,尤其是这冬装里面,可都是棉花绒子,暖和的很,这表现好的雇工,一个季节可能还会发两身。

  甚至,冬天还会发棉被!

  咱家现在穿的,下地干活的衣服,都是前些年剩下的旧工装。

  虽是打了补丁,也舍不得扔,便干活的时候穿来用。”

  太子朱标半信半疑。

  但是瞧着这些农夫,都连连点头,一副笃定的样子,再加上他们的满脸的笑容和掩饰不住的得意,似乎是对生活非常满意的样子,又不像是装出来的。

  如果这脸上灿烂的笑容,也是装出来的,那这演技,未免也太好了吧。

  从田间地头离开之前,太子朱标吩咐,让人取了两个西瓜送过来,算是奖赏这些农夫的。

  这些农夫对着太子的方向,又是一通跪拜。

  太子朱标回到马车旁,也没有上车,直接骑着白马,一边走,一边与詹事府的官员讨论。

  “你们觉得,刚才的老丈,说的是真的吗?”

  几名官员也是被惊了一跳,正在纳闷这事呢。

  “殿下,我瞧着不像是说谎。”

  另一人说道:“可是齐鲁的老百姓,真的富裕到这个程度?下地干活都舍得穿棉布衣服?”

  “听着有点离谱,不过,若是工装,倒也说得过去,毕竟没花钱,若是每年四身衣服,确实是穿不了的。”

  “殿下,这应该是个例,咱们再往前走走!”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寸.

第288章 太子微服私访!

  在朱榑进入青州城之前,大明公认的最富庶的地方,就是应天府一带。

  这里是权力经济等等各种中心。

  但是,自从朱榑去了青州城没多久,青州城就成为整个大明王朝商贸的中心,而且,因为齐王殿下对商人的态度比较友好,他在商界之中拥有无冕之王的地位。

  所以,很多商人都喜欢与齐王府做生意,有事没事就往青州城跑,甚至有的人在青州城,还置办了产业,常年定居。

  后来,青州城的各种作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有齐王府的,也有外来的商人建设的。

  不少商业大族,举家迁移到齐鲁之地,更为这里带来大量的财富和商业机会。

  青州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即便城市扩建了10倍,也是相当繁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青州城也顺势成为整个大明王朝最富裕的一个城市。

  应天府掌握着那么多资源,都被青州城压了下去。

  整个齐鲁大地,也因为齐王殿下的到来,迅速脱胎换骨,成为富庶之地。

  这些年,齐王府的产业,更是在齐鲁大地遍地开花。

  寻常老百姓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至少有一个人,在为齐王府做事。

  不为别的,单单是一年的几身衣服,加上免费的咸菜,可以往家带,也得派个人去齐王府做工。

  再加上齐鲁大地各种作坊林立,成为很多商品的原产地,当地的老百姓自然也受到了实惠,就比如棉布,这里的价格,就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很有各种养殖作坊,在屠宰生鸡、生鸭、猪、羊之后,会有很多的副产品。因为这年头,不便运输的缘故,都低价流入当地市场,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家里都不缺油水。

  齐鲁大地的老百姓,经济来源多种多样,首先就是种地,这是最传统的方式。而且,这里也是两款高产粮食作物最先受益的地方,家中的粮食储备都比较足,即便是遇到几年灾荒,也根本吃不完。

  不过,因为现在种植地瓜土豆的老百姓比较多,所以,市场价格也不高,这两年经济效益比较一般。

  加上朝廷现在对于大明王朝本土的田地,具体种植什么作物,都有明确的规划,不能随意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田地上的经济效益并不算很好。

  吃饱喝足的齐鲁老百姓,自然有更高的追求,一般每家每户,都会派出几个人,外出打工。

  有一些进入齐王府的作坊,有一些进入一些其他商人的小作坊,每年积攒下来,都能赚不少的钱,还有一部分人,受到经商大潮的裹挟,也加入到从商的队伍当中。

  在之前的时候,整个阶层,是非常森严的,士农工商的鄙视链儿,非常清晰,但是这些年,出现了一丝丝的变化,不少人选择经商。

  没办法,实在是商人赚的实在是太多了!

  别说是普通的农民,即便是很多读书人,也抵挡不住诱惑。

首节 上一节 250/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