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275节

  燕王朱棣给每一位已经就藩的藩王,都写了一封书信,大体意思就是,兄弟啊,刺杀凉国公这事,不管是不是你干的,哥不怪你,但以后千万不能乱来。

  有什么事儿,先跟我商量商量。

  书信洋洋洒洒,非常长,主题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带头大哥。

  要说众多藩王里面,这些年最出风头等,是齐王殿下。

  而且,他是各个藩王之间的纽带,几乎所有的藩王,都与齐王府之间存在生意往来!

  而且,规模还都不小。

  但是,齐王殿下身在秦洲,与其他人之间,沟通多有不便。

  而且,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不掺和这件事情,但是,也不揭发,让众兄弟自己看着办。

  而排除齐王殿下,似乎最合适的领头羊,就是燕王朱棣。

  首先,早在应天府的时候,燕王朱棣就曾经跟太子唱过对台戏,两人之间有很多次交手。

  虽然说太子凭借着绝对优势,碾压燕王朱棣,但是要论跟太子做对手的经验,非燕王莫属啊。

  另外,燕王朱棣的才华,也确实不俗。为大明王朝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文武百官当中,也颇有口碑。

  燕王朱棣能文能武,一表人才,颇有贤王之风采。

  燕王朱棣觉得,借着刺杀凉国公这件事,直接毛遂自荐,自己做这只领头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了自己,似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其他的藩王,要么就是年龄太小,经验不足,要么,就是在自己的封地之内,胡作非为,毫无建树,比较来比较去,似乎也就只剩下自己比较靠谱。

  一封封书信,从北平府,秘密发往各个藩王。

  这些书信,陆陆续续送到了各个藩王的手中。

  第1个收到信的,是晋王朱棡。

  晋王朱棡,也是九大塞王之一,就藩太原。

  如今,是宗人府的宗人令。

  他看到老四写的书信之后,直接噗嗤一声,乐了。

  “老四这是想干嘛?对我发号施令呀!”

  书房之中,只有几名心腹,晋王朱棡将书信传给这几名心腹,众人看了之后,纷纷笑着摇头。

  晋王朱棡虽然是比较残暴的一个人,但是他也并不傻,一眼就看出了燕王朱棣的意思,分明是想当带头大哥啊。

  晋王此人修目美髯,顾盻有威,长得可谓是风流倜傥。

  而且,他带兵打仗的本事,也并不弱于燕王朱棣。

  同为九大塞王之一,也没少与北元王朝打交道,立下的战功,也不少,最关键的是,他如今还是宗人府的宗人令!

  并且,在众多皇子之中,排名是最靠前的。

  自己这个老三,还没发话,老四急着跳出来,太不给自己这个哥哥面子了吧。

  旁边的几名心腹,也是笑着摇头:“就算是要推出一个领头的,那也当是晋王殿下!”

  其余人,也是连连点头。

  晋王不屑一顾的,将燕王朱棣的书信扔在一旁。

  作为燕王朱棣的哥哥,又是宗人令的身份,理应成为群王之首。

  却冷不丁的,收到燕王朱棣的这封书信,分明就是想当带头大哥。

  晋王心中,自然是不乐意的,就算真的要推举出来一个人,指挥全局,那也应该是自己,轮也轮不到老四啊。

  另一边,楚王朱桢也收到了燕王朱棣的书信。

  看到之后,也是有些不以为意。

  楚王朱桢是谁呀?

  他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藩王!

  连汤和、周德兴这等开国大将,都要给他打下手。

  楚王朱桢排行老六,就藩于武昌。

  楚地,一直是拱卫帝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地区。

  朱元璋派他在楚地就藩,也看得出对他的信任。

  这个不起眼的小城池,在他的经营下,这些年,也是蓬勃发展。

  楚王曾经多次率领军队,外出参与军事行动。

  开国名将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也都是由他统一指挥。

  汤和、周德兴,可谓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呀,他们都能够服服帖帖的跟着楚王朱桢,足以见得,在军事上,楚王朱桢是有两把刷子。

  后来,汤和悄悄对朱元璋说,楚王朱桢在打仗的时候,很有谋略。

  朱元璋对他就愈发的赞赏,后来,多次平定蛮夷叛乱,有几次都是单独带兵。

  所以,从文韬武略来说,都不输给燕王朱棣。

  众多皇子之中,要说他最服气的,恐怕也就是老七了。

  老七这小子,实在是太邪门了,立下那么多的功劳,还发现了秦洲这么大片的土地。

  如今,这些年更是远在秦洲,镇守一方,试图把这偌大的版图,一口气吞下来,颇有一种蛇吞象的磅礴气势。

  此等壮举一旦完成,大明王朝的版图,将成倍成倍的扩增。

  此为天功啊!

  所以,楚王朱桢不跟老七比,但至于其他的藩王,还真没几个,能够让他放在眼里。

  包括三哥四哥!

  敬仰归敬仰,但要论真本事,他是不服气的。

  现在,可是与太子一党作对,太子一党,可是代表了大半个朝堂。

  这么大的事情,自己不当家作主,他心里都不安生,其他藩王,能镇住这么复杂而庞大的场面?!

  但是他也没有回绝燕王朱棣,直接把书信烧了,就假装没看见。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317章 1000多个义子!

  各地的藩王,就没有一盏省油的灯,哪怕是周王,也是有些本事的。

  大家就藩之后,在自己的地盘,那就是土皇帝,各个高高在上,哪里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听别人的命令。

  燕王朱棣,确实是有些本事,但也到不了指挥诸王的地步吧!

  像这种事情,是最讲威望的,不但个人威望要高,在宗族里面的威望,也很重要。

  毕竟,这是一个皇子之间的团体!

  在大家眼中,燕王与其他藩王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可燕王居然还给每个人写了一封信,想当带头大哥,这根本不足以服众嘛!

  众多藩王,岂会轻易听从燕王朱棣的命令。

  很多藩王压根就没把燕王朱棣的书信当回事儿。

  燕王朱棣刚开始还非常激动,因为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

  他本就有造反的心思,只不过现在时机,并不成熟,姚广孝所说的那个机会,也迟迟没有到来,反倒是自己的王位-,已经面临着威胁。

  但正好也可以趁此,把其他藩王联合起来。

  那么,日后,等到姚广孝说的那个机会出现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一呼百应。

  这相当于一次预演啊!

  燕王朱棣对于自己的力量,一直是不够自信的,与朝廷这庞然大物相对抗,如果不连和其他的藩王,他心底里没有底气。

  可是左等右等,也迟迟没有等到其他藩王的回信。

  然后,渐渐察觉到不对劲。

  “和尚,你说他们什么意思呀?怎么这么久了,连封信都没有回?”

  姚广孝摸着脑袋,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样子,诸侯王似乎不想以殿下为尊!”

  燕王朱棣愣了一下,随后噗嗤一声,都乐了:“他们不听我的,还能听谁的?难不成,他们还想搞刺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吗?真是荒唐至极!”

  燕王朱棣真不是自谦,他觉得除了自己,根本没有人能承担大任。

  若是说论资排辈,三哥自然在自己前面。

  但是,三哥这些年,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大家可是有目共睹,他虽然不像秦王那么过分,但也是残暴之极。

  像三哥这种性格的人,根本就不足以成就大事。

  各个藩王怎么就看不明白吗?!

  除了三哥之外,他并不认为任何一个藩王,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燕王朱棣也并非一定要自己当这个带头大哥。只要事情能办成,能让藩王制度延续下来,谁当带头大哥无所谓,可问题是,除了他之外,似乎没有人能够堪当重任啊。

  燕王朱棣这一次失算了,姚广孝也失算了!

  这俩人都高估了燕王自身的影响力。

  两人都感觉很尴尬,巨尴尬!

  而排行老三的晋王,也没能成为带头大哥,对他不服气的藩王,也非常多。

  于是,各个藩王单单为了带头大哥的归属,就争论了好长时间,而且,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而藩王之间,如此频繁的交流,终于,还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朱元璋对自己儿子的看管,并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相比起应天府的官员来说,撒出去的眼线,并不算太多。

  但是秦王出事,终究还是给朱元璋提了一个醒。

  各地的藩王,尤其是边塞之王,手里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手中握的兵马,也就比较多,这导致他们有些过度膨胀,为所欲为。

首节 上一节 275/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