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第48节

而他本人住在樊余的府上,跟随樊余读书识字,至于觐见周天子一事,被一推再推。

日子在荒埋首苦读中过去,值得一提的是,荒吩咐央将女子与钱粮,各种酒送到了酒摊,一一交给了小二。

也算是了解了一桩因果。

荒的学习速度很快,也许是练武,也许是穿越的缘故,他发现他仿佛变异了。

如今的他遇事非常冷静,理智,而且大脑运算能力堪称恐怖,转瞬一个月过去,樊余已经教无可教了。

“国师学习能力之恐怖,是老夫这些年来仅见。”樊余看着荒,眼底深处依旧残留着震惊:“老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得了,守藏室那边,你也该去了。”

这一刻,荒起身朝着樊余深深一躬,语气肃然:“授人一字,便为师,上大夫教我良多,本应以师徒相称。”

“只是我的身份,上大夫的身份,并不适合师徒相称,荒可以向上大夫保证,未来三十年,若有诸侯问鼎之轻重,周王畿若有危难,荒亲提大军前来相助。”

“哈哈,有国师此话,也不往老夫一身所学,传授于你。”这个时候,听到荒的承诺,樊余很是开心。

在他看来,师徒名分,远远没有这个承诺来的有分量。

“今晚你我一醉方休,明日便入守藏室吧!”樊余看着荒,眼中露出期待,他期待荒成长。

“好。”

此时,不光樊余开心,荒也是兴奋的。身体素质强大,一直让荒归咎于他修炼的国术。

但是,在栎阳的秦国藏书室以及这些天樊余的教导,都让荒意识到一点,那便是他学习速度极为恐怖。

他的大脑就像是一台电子计算机在运转,可以快速的察觉问题,以及储存知识。

此时他细想,当时在少梁邑活过来,也有些不同寻常,他身上的伤口愈合的太快了。

第68章 焚膏继晷,功不唐捐。(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

也许是来自骨子里的传承,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好为人师,这一点,在樊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路上,樊余左右叮嘱,事无巨细都给荒想到了,就连每天送饭的时间,都考虑好了。

樊余的表现,让荒心头一热,也许只有这个淳朴的时代,才会有人对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大开方便之门,热心解决衣食住行。

对于樊余,荒很感激。

他不是没有想过邀请樊余入秦,一个多月的相处,荒清楚樊余有才,治国理政不再话下。

只是他也清楚樊余的性格,他是周臣,这辈子都是。

若有一天周室亡了,他也不会做一个贰臣,只会老死山林。

他有这个时代,名士所拥有的节操,也有这个时代臣子所特有的骄傲。

走到守藏室门口,樊余‘咯吱’一把推开了守藏室的铜木门,一阵灰尘迎面而来。

“国师,守藏室内都是羊皮卷以及竹简等,容易被明火点燃,晚上,会有人送来风灯。”

樊余挥了挥手,将空气中的灰尘扇走,指着守藏室内的灯台:“夜晚可以点燃里面的灯盏,记得带好灯罩。”

“一会儿会有文吏添加灯油……”

走进守藏室,荒转身向樊余重重行礼:“上大夫,有劳。”

大恩不言谢。

樊余对于他的恩情,口头上的谢,根本无法回报。

更何况,荒一直认为,对于这个谢,要少说,至少说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慎之又慎。

因为谢字说的太多,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目送荒走进守藏室,然后将门关上,樊余眼中满是期待,从这一个多月来的交谈,他能感受到荒的知识渊博。

而这样一个知识渊博,学习能力又惊人,偏偏又好学的少年,未来必然会声名鹊起。

一念至此,樊余对秦国充满了期待,他相信有荒这样的人做国师,秦绝不会就此沉寂。

走进守藏室,荒将窗户一一打开,光透进来,室内一片明亮,可见度变高。

守藏室中,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放着羊皮卷,放着龟甲,也放着青铜片,更有一堆堆布袋里的竹简。

地面上,书架上满是尘土,甚至书架上蜘蛛网笼罩。

书籍生尘,怪不得周王室沦落到今日。

皱着眉头,荒找来工具,开始打扰,室内粉尘遍地,他怕自己迟早被呛死。

守藏室很大,荒只打扰了摆放书籍的地方,至于其他藏品区,他没有前去。

两个时辰后,守藏室变得干净,荒拿起水袋喝了一口清水,便找了个地方落座,顺着书架取了一卷竹简翻看。

守藏室面积太大,竹简浩瀚,想要找老子的手书根本无从下手,荒只能用笨办法。

毕竟高人有高人的风格,老子手卷,未必会整理在一起,也有可能当时只是随手一放。

所以,只有笨办法,才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于是,荒静下心来,埋首苦读。

荒读书的速度并不快,只有完全记住了,理解了,他才会换下一卷,一直这样。

一天结束,荒面前的书架已经空了,案头以及地上堆积了很多竹简,如同小山般高。

荒活动了一下手脚,然后将竹简一一归位,将书案移到下一个书架前,然后去吃饭。

……

栎阳。

夕阳余晖笼罩天地,栎阳城墙散发着黝黑光泽。由黑色巨石堆积而成城墙,冰冷而肃杀。

秦人崇尚黑色。

一队行商,趁着夕阳进入了栎阳城,与此同时,景监率领的商队也回到了栎阳。

连续数月奔走,景监带来了大量的利益,同样的也让秦国多了回转时间。

秦国从灭顶之灾中慢慢挺了过来,这让嬴渠梁稍稍松了一口气。

特别是公子卬接替公叔痤担任魏国丞相,对薛国大商猗垣大开方便之门,将魏国囤积的过时兵器和战车也全数卖给了猗垣。

同样的,太阳商会也带着一批兵器和盐巴,铁块,送到了栎阳,一时间,秦国内外压力都减轻了不少。

于府库中交接后,央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嬴渠梁,连忙向嬴渠梁行礼:“太阳商会主事,央,见过君上。”

“君上所求,国师已经尽数办妥,托在下运送至栎阳,现在全部交接于府库。”

说话之余,央从袖间掏出一卷帛书,一卷竹简递给黑伯:“君上,竹简上是关于所借物资的记录,至于帛书也是国师给君上的信。”

“有劳。”

嬴渠梁示意黑伯收下,然后向央郑重其事,道:“此番有劳主事,主事为秦辛苦了,等国师回来,孤自有封赏。”

“为国有功,秦不吝赏赐。”

闻言,央低头:“君上,央本就是秦人,受国师委托,为秦奔波,当不得辛苦。”

“正如国师所言: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为了大秦!”

呢喃一句,嬴渠梁深受震动,以前他敬重荒,是因为当时荒的惊世之言,以及相处过程中,荒不俗的才华。

后来,荒一次又一次惊艳他,也只是因为才华。

然而,这一次让嬴渠梁心下震动的,是荒的品格。

央走了。

嬴渠梁方才打开竹简,仔细的浏览了一遍,然后朝着黑伯:“黑伯,你去府库清点,这是秦人救命的,谁敢贪墨,杀。”

“诺。”

黑伯走后,嬴渠梁方才将帛书拿了起来,看完后递给了赢虔,赢虔看后,皱着眉头。

“渠梁,周王畿的情况比我秦国好不了多少,国师这是?”

喝了一口凉茶,嬴渠梁轻笑:“大哥你忘了?国师在栎阳时常待在公族藏书室中,其中的藏书,大多被国师翻阅。”

“此番国师留在洛阳,时间未定,很显然,他的目标应该是周王室的守藏室。”

赢虔疑惑,半响后:“国师所学驳杂,他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

“哈哈,那是以前的国师。”

嬴渠梁看了一眼赢虔,他清楚赢虔忙碌没有注意到荒身上的变化:“自从上次从栎阳藏书室出来,国师身上那种智者的气息越发浓郁了。”

“前几日,我遇到了一位老人,百里氏的后人,国师身上的气息,与老人相比也不逞多让。”

第69章 当向列国求贤,以彰显秦国赤诚。(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

“他在飞速成长,国师才十四,他的未来不可想象,甚至我都有些相信他的话了。”

嬴渠梁一扫颓废,整个人彰显峥嵘:“一人之力佑我大秦万世,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赢虔看了看嬴渠梁,不由得微微一笑,他清楚这些日子,嬴渠梁被压抑坏了。

如今各方都传来好消息,秦国危机减弱,嬴渠梁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当然,他也是。

“渠梁,景监传来消息,公子卬给了他两万金,让他从匈奴那边采购两万匹良马。”

赢虔将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一袒露:“根据景监的估计,这两万金,足以采购三万匹战马,可以将一部分留给我秦国。”

“嗯。”

微微颔首,嬴渠梁大喜。

虽然荒之前大破戎狄,得到了一部分战马,但在这个时代,车兵开始淘汰,骑兵逐渐成为主力,没有那个国家,不想多一些战马。

良马,是战略资源。

“大哥,这一次洛阳王室很大方,对我秦国可谓雪中送炭。”嬴渠梁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我看了竹简上的记录,从洛阳送来的粮食和青盐足以保证大军一年。”

“只是从洛阳和安邑送过来的兵器,太过老旧,我打算将其全部重新回炉冶炼,再加入洛阳援助的生铁块,重新打造新的兵器。”

“这件事,本应该由上大夫甘龙带着杜挚等人去办,但这是军中紧缺,大哥走一趟如何?”

首节 上一节 48/1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