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第85节

对于玄奇,墨子是相信的,这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徒弟,但是对于百里老人的心思,他多少还是清楚的。

百里老人才学渊博,之所以没有走到极致,成为诸子之一,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的心不纯。

望着玄奇离去,墨子深深的看了一眼百里老人,语气幽幽,道:“老家伙,你又是何必呢?”

“那只是一个传闻,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办到,要不然,三皇五帝,岂不活到今日,依旧高居帝位,何来天下纷乱。”

“当初郑国还存在的时候,老夫就去过大郑宫,那只是一些传说记载,仅此而已。”

“为了它,你断了玄奇入秦之路,不后悔么?”

“哈哈……有什么后悔的。”百里老人大笑,随即朝着墨子,道:“知晓了,不争一把如何安心。”

“至于玄奇入秦与否,关键在于嬴渠梁,而不是在于秦国师。”

“更何况,王侯将相的家事繁多,稍有不慎就会出事,老夫也不愿意玄奇入秦。”

百里老人清楚,公室的复杂,以玄奇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宫廷,墨家中人,喜好行侠仗义。

“老伙计,如今秦国师彻底将墨家逼到了死角,要不要我帮你一把,秦国师做的太过了。”

百里老人虽然清楚,是墨家做的太过了,但,面对老友,他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哈哈,你也不用宽慰老夫,具体情况你我都清楚,这件事并不怪秦国师。”

墨子撇了一眼百里老人,语气幽幽,道:“说到底还是禽滑釐等人,心胸不够,容不下人。”

“不就是说了几句墨家的不是么,这些年,天下人说墨家的难道还少么?”

“难不成,我墨家将全天下都屠杀干净才算?”

这一刻,墨子对于百里老人抱有怨气,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墨家与荒彻底对立,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玄奇,因为百里老人。

“不就是有熊氏废墟中的帛书么,那上面,没有长生不死的秘密,老伙计,你着相了。”

墨子长叹,抿了一口酒,不再说话。眼前这个老友,这些年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哈哈,秦国师一直在追寻,老夫觉得可能是其发现了什么,要不然,一个年十四的少年,正是朝气蓬勃之时,为何执着于此!”

百里老人从来不认为自己错了,有些东西已经成为了执念,他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撇了一眼百里老人,墨子也是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你确定秦国师对于此事有更多的了解?”

“他曾入秦公室寻找,也曾进入洛阳守藏室,更是亲临大郑宫,如今有去了曲阜,登临泰山。”

百里老人老眼中浮现一抹精光,语气肃然,道:“你看看他的路线,若是说他不是故意的,有人会相信吗?”

……

翌日。

正午时分。

卫鞅方才醒来。

洗漱过后,换上景监准备好的新的衣服,然后用过午饭,便埋头整理沿途刻记的竹简。

将所记诸般数字与各种结论,分项誊清到三十多张羊皮纸上,缝成一册。

耗时三日,卫鞅方才完成了此事,用过暮食,知会了小令狐一声,便朝着渭水而去。

下一步,便是面见秦公嬴渠梁,对于嬴渠梁的求贤之心,卫鞅是相信的,但是以何方略治国,能够让嬴渠梁接受,他心下没有把握。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如今他距离施展一生所学,只差临门一脚,卫鞅不想破坏,他必须要考虑清楚。

……

就在这个时候,荒在三千精锐的护卫下,进入了栎阳。

回到府中,众人各司其职,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沉沉睡去,赚了一圈,荒也觉得身心疲惫。

第二日,荒起了一个大早,练完武之后,便前往后院拜会了父母,安抚了弟妹,方才回到了前院。

“家主,卫鞅先生求见,此刻人在客厅。”红衣朝着荒禀报。

撇了一眼红衣,荒微微颔首,道:“准备小宴,就在书房之中。”

“诺。”

红衣退去,荒起身来到了客厅,见到了皮肤黝黑,却显得精干的卫鞅,不由得轻笑,道。

“鞅兄,好久不见!”

见到荒走进来,卫鞅也是起身笑着回礼:“荒,纵横中原,威名远扬,鞅在这里恭贺!”

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荒直接开口,道:“鞅兄,我在书房那边准备了小宴,我们一边吃一边聊。”

“如此甚好。”

卫鞅此番入荒的府邸,就是因为心头大有不解,他想要与荒畅谈一番,看能不能得到提点。

两个人走入书房,红衣已经准备好了小宴,此刻两人落座,侍女斟酒,气氛融洽。

此时此刻的他们,不再是少梁邑初见,那个时候,荒一无所有,全靠卫鞅接济。

第125章 变法一道无一不铺满鲜血。(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如今荒贵为秦国国师,手握三千骑兵,坐拥太阳商会,早已今非昔比,同样的卫鞅也大变。

曾经他是魏国丞相府中的中庶子,而如今他要仕秦,亲手让一个国家崛起。

踌躇满志!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红衣上来撤走了菜肴,换了下酒菜,又送来两壶上等秦酒。

这个时代的酒并不烈,度数也不高,对于荒这种武夫,就像是喝啤酒一样轻松。

卫鞅也是好酒之人,千杯不倒。

“鞅兄,这秦酒还喝的惯么?”给卫鞅倒了一盅酒,荒笑着问,道。

“秦酒霸烈,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悍勇之气,一如当今秦人,乃世间一等一的美酒。”

抿了一口酒,卫鞅赞叹道,他入秦已经数月,更是访秦三月,已经喝习惯了秦酒。

“此番鞅兄入栎阳,应该会留在秦国吧?”荒抿酒,语气之中多了些许探究,他这个蝴蝶出现了,卫鞅是不是会入秦,他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一旦卫鞅不选择入秦,说不好,他就得赶鸭子上架,但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荒实在不想接手。

“荒,我入秦,访秦三月,对于秦地的情况多少也有了了解,以你之见,若秦变法,当以何道?”

闻言,荒看向了卫鞅,这一刻他基本上已经确定,卫鞅仕秦已经成为定局,只不过心有困惑。

“鞅兄心有困惑,不妨说出来,虽然荒才疏学浅,但,秦地乃我故土,有些情况,我还是了解的。”

喝了一口酒,卫鞅沉默了许久,方才朝着荒,道:“穆公时,百里奚以王道,使秦强盛一时,穆公从此成为五霸之一,老秦人引为骄傲。”

“老子在于先君之时西行入秦,献公也曾想用老子为丞相治国……”

说到这里,卫鞅感慨,道:“诸子百家,强国之术何其多,只是不知秦公偏向何种!”

撇了一眼卫鞅,荒夹了一口下酒苦菜,任由苦涩在口腔弥漫开,咽下后,道。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蔑视秦国,秦人也最厌恶儒家。儒家士子不入秦,这已经是天下皆知。”

“而且儒家的仁政、礼制、恢复井田制等根本主张,秦国也和列国一样嗤之以鼻。”

荒笑了笑,朝着卫鞅:“墨家的墨技虽然不错,但其政治主张中的息兵和兼爱非攻两点,根本不适合当下这个时代。”

“至于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其实也不适合这个时代,天下进入战国,这是一个大争之世。”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老秦人已经穷怕了,也被诸侯卑秦,天下士子不入秦,挤兑的一肚子火气。”

“鞅兄,你所学乃法家正道,你也清楚秦国想要改变当下的情况,也只有举行深彻的变法,为何到了最后,却迟疑了?”

说完,荒便不在开口,一个人默默地喝酒,等着卫鞅想通,彻底消化他话中的意思。

其实荒知晓卫鞅心中的顾虑与担忧,事到临头,心下踌躇,这本身就是人之常情。

凡欲强国者必先变法!

中原列国变法的道路,无一不铺满了鲜血。

如今韩国申不害只是整肃吏治,已经是血雨腥风,满城风雨,更何况天翻地覆的彻底变法。

若是君臣不能一志,卫鞅这个变法大臣,将会被变法激起的波澜,无情吞噬。

半响,卫鞅抬头,脸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语气幽幽:“计国事者,当审权量。说人主者,当审君情。鞅还的见秦君,再做决定。”

“嗯,肯定要见一见,有道是君择臣,臣亦择君,从来都是这个理儿。”

荒笑了笑,他清楚嬴渠梁只喜欢霸道,像这种君王,他们其实没有什么信奉的学说,一切学说只是为了治国。

对于此时此刻的嬴渠梁而言,谁能强秦,谁就是他的爸爸。

这个时候,卫鞅起身朝着荒拱手:“多谢国师,让鞅心下迷雾洞开,还请国师奏请秦公,鞅想见秦公。”

“好。”

点了点头,荒喊了一声:“红衣,将内史景监请过来。”

“诺。”

景监一直都在负责此事,而且卫鞅之前一直住在景监的府上,在关键时刻,将景监踢开,很不好。

最重要的是,荒是国师,有些事可以提意见,但是参与太多,并不是好事。

听到荒的吩咐,卫鞅尴尬一笑:“多谢国师,你要是不提这一茬,鞅差点忘记了。”

卫鞅虽然是个心高气傲的士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情商很低,为人处世上不着边际。

方才只是一时激动,从而疏忽了。

半个时辰后,景监赶到荒的府上,朝着荒行礼:“景监见过国师。”

“内史不必多礼,在我这里,随意就行。”荒摆了摆手,笑呵呵,道。

见到荒回应,景监随即朝着卫鞅行礼:“景监见过先生。”

“内史不必客气。”卫鞅摇头轻笑,对于景监他心下很是感激。

“国师招呼景监过来,不知有何吩咐?”

景监看向荒,眸光满是疑惑,他可是清楚,荒刚刚入栎阳,他想要来拜访,一直忙碌的没有脱开身。

首节 上一节 85/1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