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第137节

林方喜滋滋的正在看着他师父给他写的信件,其上写着墨家已经启程,正在朝着咸阳城的方向而来。

他将信件收拢,折叠后放在自己的怀里。

而后继续看着面前放着的书籍。

片刻后挠了挠头。

“也不知道师叔要大船干什么?难道有什么用处么?”

...........

南方百越之地

一个身上衣服已经脏乱破旧的中年人,其脸上带着些许惆怅。

他用手遮挡住了头顶的太阳,望向远处。

“少府说这里有一年三熟的良种和土地,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他挠了挠头,又叹了口气。

正是徐福。

之前陈珂向嬴政推荐了徐福之后,嬴政便立刻让徐福出发了。

如今已经四个月了,徐福一路从咸阳出发,一路上不敢过多地休息,终于在近日来到了这里。

只是望着那茫茫的山林,徐福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良种到底在何方?

..........

会稽郡

城外,嬴政坐在车辇之上,神色平静。

周围的百姓们都是看着嬴政的车辇,脸上带着恭敬的神色。

当车辇滚滚而动的声音响起,会稽郡城中的人有些人松了口气.....

而当这车辇的声音消失后,城内另外一种声音响起。

..........

车辇上

嬴政默默地叹了口气,他看着身旁的陈珂问道:“陈珂,你觉着此次封禅,会顺利么?”

PS:错别字等到过两天检查。

另外写的有点头疼,感觉剧情有点难处理了.....

十点左右还有一更。但是不确定有没有第四更了。

抱歉抱歉。历史文的持续爆发果然还是太难了.....

好想写仙侠啊.....呜呜呜呜

第一百零八章:始皇的转变【为“炸鸡盟主”加更。】

陈珂直接了当的说道:“肯定会顺利。”

紧接着补充道:“陛下想要此次封禅顺利,那么不管怎么样,都会顺利。”

这话说的就像是没说一样。

但嬴政却是点了点头。

他的声音中略带感慨:“其实封禅应当往后推一推的。”

“那群儒生老跟朕说,封禅需要符合礼仪,而这从前从未有人在泰山封禅过。”

“而泰山之地,本是沟通上苍之地。”

“朕觉着,唯有此地放能够体现出朕的威严。”

嬴政将陈珂当成了自己倾诉的地方,不急不缓的说道:“如今,那群儒生想要害朕。”

“朕便明白了。”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让朕的封禅好过。”

“既然如此的话,为何不借着如今拿到了九州鼎的时候,直接上泰山封禅呢?”

这话说得直接,而陈珂也表示能够理解。

他望着嬴政,脸上带着从容。

“陛下所言甚是。”

“既然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何必在纠结呢?”

“不管如何,去做就是了。”

陈珂说到这里,还感慨的说了一句:“昨日蒙将军守在那老农身边的人,真的抓住了一个刺客。”

“那刺客被控制住,反而被蒙将军将计就计,让项留以为老农已死。”

“而会稽郡的大牢中,那些书生也已经被控制。”

“甚至整个大牢中的所有人都被蒙将军换掉了。”

“项留不可能知道,那群儒生以及那个老农还没死。

陈珂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臣和李丞相已经准备好了讽刺的文章。”

“只要项留动手,会稽郡城内,我们留下的人便会同时散播我和李丞相等人的文章。”

他笑眯眯的说道:“儒家的人虽然有点本事,但李丞相之才,天下没有几个人能压得住。”

《最初进化》

“甚至没有几个人能够与李丞相相提并论。”

“而那些能够与李丞相媲美的人,除却一个之外,其他的都已经在大秦的手中。”

“儒家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嬴政并不在意这个事情,他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澹澹的说道。

“这些事情,既然交给了你,在完成前,朕便不会过问。”

说到这里,嬴政声音中带着玩味。

“不过朕倒没有想到,李斯在你的心中,竟然有如此地位。”

“不都说文人相轻?”

“当年儒家的荀子可是将诸子骂了一个遍。”

“朕以为,你也会如此。”

陈珂打了个哈欠,觉着疲惫不已。

“陛下,臣又不是什么正统的文人?”

他半瘫痪的靠在车辇上,看起来很轻松随意。

“臣只是一个废物而已,若是能够整日什么都不错,就躺着,臣不知道能多开心了。”

“人要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的不足。”

陈珂半眯着眼睛:“对了陛下,臣之前给您的那个东西,您看了么?”

嬴政看了一眼陈珂,有些无奈:“你是说墨家的事情?”

“朕不是说了,那些事情交给你处理了。”

陈珂坐直了身体,这一刻的他看起来十分严肃。

“陛下,臣看重的不是墨家,而是以墨家为首的这些匠人们。”

“臣以为,这些匠人们很重要。”

他看着嬴政说道:“所以,臣才是想请陛下见一见墨家人。”

“重要?”

嬴政有些不在意。

不过是些许工匠而已,的确重要,但却并不用如此重视吧?

许是看出来了嬴政的意思,陈珂在心里叹了口气。

但脸上却依旧一副坚持的神色。

“陛下,您以为我大秦为何能够攻伐六国?原因是什么?”

嬴政看了一眼陈珂说道:“不必考较朕,朕知道。”

“一是因为商君变法,二是因为我大秦的冶铁之法,锻铁之法。”

陈珂微微点头,他望着嬴政说道:“陛下,您既然知道大秦攻伐六国的原因有冶铁之法,为何依旧不是很重视匠人之流?”

他忍不住的叹息道:“其实,不仅仅是冶铁之法。”

“匠人的重要性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

“如先进的农具,如先近的兵器,如先近的生活用具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臣觉着,陛下可以对一般的「匠人」不放在心上。”

“因为一般的、普通的匠人并不能对大秦造成什么影响。”

“可如同墨家这种,臣觉着已经不算是「匠人」了,而算是「研究者」。”

陈珂的声音低沉,不断地落在嬴政的耳朵中。

嬴政也是随着陈珂的讲述,慢慢的坐直了身躯。

即便依旧对匠人提不起来兴致。

首节 上一节 137/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