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第115节

“各位大人,你们有何贵干啊?”

朱瞻壑拿出手上的批文,给他看了一眼,道:“以后,这里归我管了。”

村长一看批文,顿时头顶冒汗,这么一个破村子,咋就升级成了县呢?

还冒出这么多的大官?

“各位大人,是不是弄错了?咱们村总共就一百来户人……”玉溪村长紧张道。

朱瞻壑问道:“这是玉溪村吗?”

村长点头:“是,可不是县啊……”

“那就没错了。”

朱瞻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继续当你的村长,我们打算将这里推平了,建成县。”

一听这话,村长大哭道:“各位大人高抬贵手啊,若是把这里推平了,我们这些村民可咋活啊……”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朱瞻壑掏出一锭银元宝,丢了过去,道:“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

村长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银子,立马露出笑脸,“大人,大人来建设我们村,是我们村的荣幸啊。”

“这样才对嘛……”

朱瞻壑笑了笑:“你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房屋拆了,我出钱,做新房子当做拆迁补偿。都不用种田了,让大家跟我干活,工钱一个月一两银子,不拖欠,管吃饭。”

想要建设云南,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的,朱瞻壑兜里可是有十亿两白银啊。

当然,这钱不是一下子砸下去,没有生产力,没有资源,这么多钱砸下去,就会通货膨胀。

朱瞻壑会循序渐进,将这里打造成大都市,工业中心,经济中心,经济枢纽,未来几年的税收,就能回本。

“工钱一个月一两银子,不拖欠,管吃饭。”

村长惊呆了,村民们一年种田都赚不了一两银子,居然还管吃饭。

“大人,我这就去做思想工作。”

村长屁颠屁颠的跑了。

……

接下来。

一行人找了茅屋,当作根据地,准备接下来的规划。

朱瞻壑摊开图纸,将图纸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是他在来云南路上,一年半慢慢琢磨出来的城市规划图。

完全按照现代化大城市的规划。

有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城市公园,府衙,码头……

众人都看呆了,这密密麻麻的,居然是世子画出来的,仔细一看,规划的十分合理。

“先是要打造住宅,让来的人有地方住,然后是府衙,有办公的地方。”

“以府衙为中心,扩散开始建设。”

“……”朱瞻壑给大家讲解设计图的理念,其中的住宅,是建成六层的小洋楼,组成的小区,朱瞻壑又将房屋,小区的图纸拿了出来。

接着,开始吩咐:“朱瞻圻,你负责带人建设小区。”

“于谦,你负责搞后勤,供应吃住的问题,另外还要普及一下普通话。”

“岳父,你负责建设水泥厂,供应水泥。”

“老爹,你负责统领全局,另外若是有人闹事,你也要出手。”

众人点了点头。

朱高煦好奇问道:“那你呢?”

朱瞻壑笑了笑:“我是知县,你见过有知县干活的吗?再说了,我这不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吗?孩子不能缺少了父爱,我得回去陪孩子。”

众人:“……”

……

就如此。

朱瞻壑把这些人留在玉溪,自己回了云南府的汉王府,养生……

当然,他回来也是有目的,搞了个大仓库后,每天都有成吨的粮食,蔬菜,运往玉溪。

这些都是乾坤界的产物,不能被人发现了。

另外,朱瞻壑还成立了一个采购部,让家里几个成年的弟弟,去各地采购,砖头,水泥的材料等物资。

一车车的物资,朝着玉溪运气。

如此……

玉溪紧张的建设工作开始了。

朱瞻壑要来的一百名工匠,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有了这些工匠,事情做的很顺利。

一开始村民还不相信,但很快,大家发现真的能领到工钱,村里面的人都丢下了锄头,去打工了。

一年在地里面赚不了多少银子,但是去打工,一月能领一两银子,还有白米饭可以吃!

最重要的是,管饭,吃的是大米饭。

菜品也很丰富,什么土豆炒辣椒,西红柿炒蛋……

用的还是细盐,这些干苦力的人,不吃盐可没力气。

这些细盐,是朱瞻壑先前在碧水山庄的盐山秘密开采的,基本上开采一空,都弄成了细盐。

有白米饭,有细盐做的菜,一个月一两银子工钱。

这消息很快,通过琅琊阁的人,传遍了云南各地,甚至是云南外地。

于是乎,成片的人都往玉溪这边赶过来。

人满为患。

村子排满了长队。

每天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问这里还招人吗?

于谦的耳朵都听出茧了。

“会普通话吗?”于谦一般是这么回答。

如果会,直接上工。

如果不会……不好意思,先去隔壁的普通话训练班,训练一下,啥时候会了,就能上工了。

当然,在普通话训练班,也是管吃管住的。

于是,云南各地,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

第130章 第一批吃到肉的村民

最近。

云南各地出现了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大家碰面,不再是问吃没吃。

而是问……

“你会普通话吗?”

如果那个人说:“俺不会……”

那个问话的人,就会摇头叹息:“哎,可惜了,发财的机会没了。”

被问话的人就会急了:“发财的机会,快告诉俺,在哪发财?”

“去玉溪,玉溪一个月一两银子工钱,包吃!”

“不过,前提是需要学习普通话,前面就有一个普通话训练班,快去学一下……”

这些传话的人,自然就是琅琊阁的人。

是朱瞻壑有意为之。

普及文化,统一语言,对他来说,很重要。

因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太多,没有统一的语言,不好交流。

另外……

琅琊阁的人,在朱瞻壑的指使下,副阁主林黛儿的安排下,不少人开了培训班,赚了不少钱。

云南不少精明的商人,也都嗅到了商机,也纷纷开了普通话培训班。

对于这种现象,身为云南布政使的朱瞻坦,是闭只眼,闭只眼……

双眼都闭上了,就是看不见,嘿,就是不管……

于是乎。

前去玉溪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云南之外的汉人一听,我就会普通话啊,当场就直接去了。

玉溪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最先吃到肉的,是当地的村民。

当地的居民,最先要求建造的是小区,在一个小区里面,都是六层高的小洋楼。

这些人知道,这些房子以后都是赔给他们的,做的可卖力了。

当楼房盖好后,他们原本的破房子就被拆除了。

当地的村民发现,自己的房屋被拆迁后,竟然获得了两三套拆迁房。

这些房子都是水泥建造,挡风挡雨,冬暖夏凉,坚固无比,比之前的破房子不知道好多少。

他们听人说,这叫小洋楼。

一时间,村民们欢欣跃雀,都为住上小洋楼而感到开心。

首节 上一节 115/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