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114节

那就是,罗艺竟然让罗成统领燕云十八骑,这个意思可不简单啊!

要知道,燕云十八骑并非寻常部队。

而是北平府威慑外敌的底牌。

轻易不会出动。

若是调动燕云十八骑,要么是罗艺亲自领兵,要么就是自主杀敌。

可现在,罗艺将领兵之权交给罗成。

有人迟疑看向姜松。

不管怎样,这么多年来,姜松在北平府立下赫赫战功,威名传于域外。

虽然罗成不是没有功劳,但相比之下,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萌新罢了。

可是当众人看着姜松时,他们意外的发现,姜松脸上非但没有不满之意,反而流露出阵阵喜色,显然对罗艺安排颇为认同。

就连罗成自己,都觉得统领燕云十八骑冲锋敌阵的任务,或许交给姜松更合适。

他现在的实力,虽然堪比秦琼。

但是距离姜松还很远。

可姜松察觉到罗成目光,便是回以淡淡微笑,其中没有质疑或者不满。

只有信任以及鼓励。

这就是姜松对罗成的态度。

他们是兄弟,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但身上却同样流着罗家血脉。

如果他们都不能同心协力,日后如何保全北平府?总不能争权夺势吧!

感受到姜松的心意,罗成很快有了决定,他没有一丝怠慢看着罗艺:

“末将领命!”

燕云十八骑,乃是北平府精锐中的精锐。

至于罗成的本部兵马,其实就是他亲自训练的百人,如今已是其亲兵。

虽然不曾经历血战,但他们的实力并不弱。

在北平府中,罗艺的威望至高无上,甚至于只要罗艺想,一声令下造反,也不会有任何人反抗,哪怕是寻常百姓。

整个北平府上下,可谓齐心合力。

看见罗成拱手应允,罗艺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紧接着说道:

“好,剩下本王会亲自率领一万大军押后,以应突然之变。”

虽然现在丁彦平走了,但北平府的实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强盛了。包括新加入的秦琼和王伯当,二人不容小觑。

北平府能有今日,这般蒸蒸日上的架势。

罗艺也知道原因何在。

那就是罗成。

自己这个儿子,果然是深藏不露啊!

诸将纷纷拱手附和:

“末将遵命!”

紧接着,就是各路大军从燕山城调动而出,在北平府,一场大战将要爆发。

……

高元率领两国联军,杀到了北平府边境。

此前他也曾派遣兵马前来试探。

但甚至还没有进去,就已经被北平府的守军给击溃或者剿灭。此前和突厥达头可汗约定,结果高句丽大军未至,突厥已经凉了。

吓得他只能匆忙退兵。

如果不是确定了消息,如今大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换了一个皇帝不说,同时还发生了叛乱,必定会对北平府造成影响。

起码高元是这样认为的。

对于高句丽来说,北平府的位置很特殊,直接卡死了高句丽西出的方向。

如果高句丽想要继续扩张领土,就必须从北平府通过。借道是不可能的,那就唯有想办法,将北平府变成自己的地盘。

而今日,这十万大军在此。

一切都不再是幻想。

此刻的高元如何能够猜到,他如今所知的那些情报,完全就是罗艺有意透露。

虽然消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却是无法预料。

而高元,更是没有想到。

此刻北平府已经设下了天罗地网。

诸多精锐大军已经袭来。

他振臂高呼,大军压境,威势颇为惊人!

高句丽大兴便在今日!

第109章 无名之辈王伯当

高句丽的兵马,战斗力其实不弱。

就是望风而逃的毛病一直存在。

但这次,高元联合了契丹,有了三万契丹骑兵加持,实力增强许多。

敌弱我强的前提下,高元当然充满自信。

“攻进燕山城,夺取北平府!”

高元大声喊着口号。

高句丽士卒欢呼雀跃,哪怕他们才刚到边境,却好像已经得到胜利。

便在这时,有人前来禀报:

“启禀大王,前方发现北平府兵马。”

这让高元有些警惕,正色说道:

“敌军有多少人?”

面对高元询问,士卒小心答道:

“大概五千人上下,如今正奔着我军前来,后方应当还有兵马。”

听得此言,高元恍然大悟道:

“看来这五千人,只是北平府的先锋军,但他们只派五千人前来,未免也太小觑我高句丽了吧,那便破其先锋,再战主力。”

环顾周遭,高元大声喊道:

“诸位爱卿,谁人敢领兵一战?”

都已经到这份上了,众人自然不会退却,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摆在面前。

一将拱手出列道:

“启禀大王,末将愿往,定将敌将首级带回来,献到大王之前。”

高元颔首大笑道:

“好,那孤便等你的捷报。”

而后。

此将率领一万高句丽士卒,直接往前方冲杀而去,没有半分犹豫之意。

……

王伯当领兵在前。

他的武器,乃是一柄镔铁枪。

此番领军为先锋,自然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王伯当却更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他加入北平府才多久,便被委以先锋重任。

若是不把握住这个机会。

如何对得起姜松的提拔,罗成的推荐,以及方才罗艺的重视呢?

作为一个读书人,王伯当文武双全,他心中的信仰便是士为知己者死。

如今,罗艺等人便宛如他的知己。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赢!

王伯当纵马向前,背后五千燕云铁骑追随,他们都是北平府的精锐。

同时对罗艺的命令无不遵从。

虽然王伯当不是熟人,但既然有罗艺的命令,那就没有任何影响。

大军向前而去。

忽然有敌军踪影涌现。

“来了!”

王伯当目光一凝,没有掉以轻心。

在北平府的这段时间,王伯当见过太多高手,明白不可轻敌的道理。

对向兵马浮现,正是高句丽之将。

那将领打量着王伯当道:

“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坦白讲,听到这话的时候,王伯当的表情有些精彩。这些不是外族的兵马吗,怎么会一口流利汉语,令人始料不及。

首节 上一节 114/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