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264节

一方面,当初他们各方势力联合,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就能轻而易举的击败北平府,李渊也觉得是这样,所以加入其中。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他们以为可以轻易达成的目的,实际上却是那么遥不可及,北平府没有那么简单。

无论谁敢轻视北平府,都将付出代价。

这是李渊的经验之谈。

人都是会成长的,之前李渊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可是现在不同了。

在知晓北平府强悍之后,无论做什么选择,都变得格外谨慎。因为他知道,一个选择不对,他们都将陷入绝境之中。

另一方面。

现在杨广是知道如何拉拢人心了。

可是当初,杨坚留给杨广的大隋是那么的强盛,却因为杨广肆意妄为,才落得如此境地,要是杨广尽得人心,岂会落得这般地步?

就算北平府实力强悍,恐怕也只能臣服在杨广手下,而不会现在这样。

可北平府已成大势,想将之击败谈何容易?

之前杨广又不是没有吃瘪过。

然而,对于使者之言,李渊并未出言反驳,只是波澜不惊的答应下来:

“陛下的意思,老夫明白了,老夫是大隋臣子,既然陛下有令,自当遵从。”

嘴上这样说着,李渊却很肯定。

如果后面杨广真想让李渊出兵,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杨广能够取得优势,让李渊看到击败北平府的机会。

那样的话,李渊倒是愿意。

不然跟着杨广送人头,根本毫无意义,还是明哲保身来得好。

见李渊答应,虽然表现得不那么真诚,可对于逝者而言,这并不重要。

他们这些人,又岂是当真忠心杨广?

要不是家人都在杨广手里,使者是真的想要跑路。在杨广手下办事,实在是太危险了,一个不好,恐怕就要死了。

如果杨广过于上头,直接砍人也很正常。

“太尉果然是大隋忠臣,我大隋有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愁不能击败叛逆,平定天下。”

使者脸上堆着假笑,很是虚伪的说道。

这样的说法,让李渊也下意识露出笑容,原来他现在还是大隋的忠臣良将?

要是天下人都和他一样。

恐怕杨广已经凉透了。

毕竟李渊对杨广有意见,并非一天两天,早先他在朝堂之上,双方就已经产生矛盾。

后面北上太原的时候。

李渊一家,差点死在杨广手里。

只是后面杨广为储君,为天子,这些事情李渊不敢表露出来,只能藏在心里。

可实际上,他恨不得将杨广千刀万剐。

也就是现在北平府太强,让李渊顾不上这个,否则定要先杀了杨广。

不过大家都是客套,也没有往心里去。

本来李渊想让使者稍作休息,谁能想到,这使者没有任何的犹豫,便要告辞而去。

是以李渊没有强留。

毕竟他现在不是闲得没事干。

虽然启民可汗节节败退,但突厥一方没有彻底溃败,距离达成李渊的战略目的,依旧需要一定时间,这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种时候,更要乘胜追击,绝不可给敌人喘息调整的机会。

先不管杨广怎么样,自家退路安排好。

到时候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如今李渊一方,已经占尽优势,他相信,用不了多久,突厥便是囊中之物。

现在的突厥,早就不是当初的突厥。

接连的战败损失后,突厥已经无比虚弱,正是李渊一举灭之的好机会。

否则让他们重振旗鼓,又要麻烦许多。

李渊挥师北上。

而启民可汗和射匮可汗,二人则是头疼不已,他们已经无法应对了。

他们想过进攻和防守。

却都无济于事,尤其是李渊麾下那员小将,实在是太恐怖了,简直杀人如割草。

那场面,真是令人绝望。

让启民可汗和射匮可汗不寒而栗。

他们已经乱了心神。

第271章 意图撤退

突厥大军临时驻扎之地。

启民可汗和射匮可汗,他们根本没想到,李渊竟然会趁此机会发起进攻。

杀了他们一个始料未及。

人家北平府如日中天,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名义上的盟友了。

结果,李渊不去进攻北平府,反而来打他们,这是什么道理,真是让人头疼。

营帐之中,启民可汗面色阴沉,很是难看。

他望着射匮可汗说道:

“这李渊,实在是太狂妄了,他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如此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射匮可汗同样如此,现在他们放下芥蒂,就是想要做一番事业,谁能想到,耗费这么大的力气,却没有什么收获。

更是被李渊追在屁股后面砍。

不过相对而言,此刻的射匮可汗要冷静得多,他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李渊,当真是两面三刀的小人,之前主动联系我等,想让我突厥进攻北平府,实际上就是为了他们争取时间。

现在,他们自己征战不利,便是掉过头打突厥。此刻我等兵马损失惨重,若是继续与之纠缠,恐怕难以摆脱,这是大麻烦。

所以以本汗之见,我们不能这样了,不如先避其锋芒,退到更远的地方去,等到整顿兵马,自然可以杀回来。”

听到这话,启民可汗陷入沉默之中。

但他知道,射匮所言不无道理,哪怕启民可汗心有不甘,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不是他如何考虑,就能将敌人击败。

如今的李渊,实力确实很强大。

而以他们如今的兵力,想要将之击败太难了,搞不好就要全军覆没。

念头一转,启民可汗无奈的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等我突厥重振旗鼓,定要李渊付出代价。”

商量已定,二人便是下令出去,让兵马准备撤离,不愿和李渊再纠缠。

……

可另一边。

李渊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到嘴的肥肉?

对于李渊而言,他要进攻突厥,并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也不是因为突厥的土地有多肥沃,而是因为,他要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天下局势风云变幻,哪怕李渊能够在突厥这边大显神威,但是面对北平府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着实令人绝望。

一旦拿下了突厥的地盘,到时候,李渊便不至于腹背受敌。哪怕北平府杀过来,他也能向北而去,这终究是一个选择。

而启民可汗和射匮可汗,二人作为突厥的首领,将他们给拿下了,剩下的事情便简单多了,整个突厥也将是囊中之物。

所以,李渊的计划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攻城略地,因为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在突厥境内,现在太原才是他的老巢。

要是太原丢了,李渊这么多年的根基便要毁于一旦,他当然不甘心,不过有的时候,人总要做出抉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此刻,李渊的营寨中。

送走了杨广的使者,他便是图谋起来,接下来应当如何将启民可汗等人一网打尽。

众人皆在,李渊面色肃然道:

“看来,中原局势又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无论杨广出兵成败与否,这天下肯定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是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将突厥之地给拿下,唯有拿下启民和射匮,倒是有整个突厥都将臣服在我铁骑之下。”

等李渊说完,李世民已经开口道:

“父亲,如今战场之上,主动权已经被我们掌握,虽然这里是突厥的地盘,但是突厥势力衰微,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

而接下来,或许启民、射匮等人,也会想要避其锋芒,如果让他们逃走了,我们在突厥境内,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当听到李世民之言后,李渊若有所思,他知道李世民多半是有了计划,要是没有准备,李世民如何能够说得如此笃定?

随即,李渊也没有遮遮掩掩,便是开口问道:

“世民,若真如此,又将为之奈何?”

只见李世民开口解释道:

“父亲,其实此事很简单,只要父亲派遣兵马从正面进攻,逼迫敌军向后撤离,摆出全面一战的架势,敌军必定人心惶惶。

而这时候,孩儿可以带着元霸,从后面杀过去,将突厥之众全部拿下,他们想要退走,道路并不复杂,只要提前埋伏即可。”

等李世民说完,李渊恍然大悟。

如果是突厥直接跑了,那主动权当然是在突厥这边,因为他们可以选择自己何时退去,从哪里退去,李渊也难以防范。

首节 上一节 264/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