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359节

而现在,大夏以坚决的态度,将世家一网打尽,这样的消息,无疑是令人震惊,更是获得了一部分人心。

有人厌恶世家,自然也有人推崇世家。

但这些并不重要,起码在罗成看来并不重要,世家太过狂妄,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既然想要背刺,那就要付出代价。

哪怕没有世家之人,大夏一样可以很好。

众人喝着神仙酒,如今神仙酒早就名满天下了,只是在此之前,知道神仙酒来自于北平府的,却是屈指可数。

大部分人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好酒竟是来自贫瘠的边郡。事实上,在混战时期,北平府比大隋任何地方都更加繁华。

但这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

有人聚集于此,他们打量着外面的景象,口中也是自顾自的议论着:

“辅机,想不到燕山这样的边郡城池,竟然如此繁华,虽然现在已经被定为国都,但其繁荣景象,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

被唤作辅机的那人微微点头,说道:

“不错,吾来燕京之前,万万没想到此处如此繁华,如果不是知道燕山之名,说是中原大城也不奇怪,当今天子果然是明主啊!

玄龄,这次大夏颁布招贤令,要召集天下贤才,而且要用考试的形式,我知道你能力不俗,这一次必定胜券在握了。”

男子称另一人为玄龄,这两个年轻人的身份毋庸置疑,前者乃是房乔房玄龄,后者便是长孙无忌,他们也是旧识了。

虽然他们并不在一个地方,但是得到消息,聚集于燕京之中,意外相遇,便是在这酒楼中饮酒叙旧,倒是颇为难得。

虽然长孙无忌夸奖房玄龄,房玄龄却微微摇头,他无比平静的说道:

“此番乃是整个天下的贤才,必定是人才济济,也不知道最终有多少人能够留下,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等不能掉以轻心啊!

虽然前朝也有类似的制度,却不像今日大夏,所有人只要对自己才学自信,便能来燕京,给他们一步登天的机会。

若是前朝,虽然科举入仕,但最终获益的也是世家之人,而今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剩下的也不敢肆意妄为了。”

听得此言,长孙无忌忍不住苦笑。

这让房玄龄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对着长孙无忌拱手抱拳。

然而,长孙无忌也客气道:

“我长孙家也算不上世家了,如今也是破落户,不知此番结果如何,若能有上升之计,自然是不容错过。”

长孙无忌的家族,也算是世家,但是和五姓七望这样的大家族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更别说如今大夏的态度。

那些世家,一个个全都老实得不行。

毕竟他们很有自知之明。

五姓七望的势力摆在这里,可大夏依旧没有手下留情,直接将他们一网打尽,现在这些世家为首之人,早就被斩首示众。

剩下的那些世家子弟,也都流放边疆,这代表世家的末日。

罗艺做到这种程度,他们纵然有翻天的本事,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毕竟大夏实力强悍,这一点有目共睹。

大夏能够成功建立,就是靠绝对的武力,击败了无数强敌,才走上这条路。

若有人敢小觑大夏,必定付出惨痛代价。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并未纠结这个问题,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既然来了燕京,那就是对大夏抱有期待。

虽然大夏才建立不久,但有些东西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磅礴澎湃的气象,只要不出现大的变故,这天下必定远胜从前。

如果杨广能够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当一个好皇帝,或许本就强盛的大隋还能够更进一步,但这一切,都被杨广改变了。

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强盛的朝代,可惜杨广的能力不达标。

最终的结果,便是百姓流离,天下大乱。

否则的话,北平府想要横扫天下,也没有那么容易,当初大隋实力何等强悍,而北平府只有一府之地,差距宛如天堑。

“听闻当今太子,年纪轻轻,便是努力出众,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天下,将前朝大军轻易击败,几乎横扫天下。

也不知这样的人物,到底是何等风采?”

长孙无忌忽然有些感慨的说道。

如今江湖上,也是流传着罗成的传说,毕竟罗成的经历,着实有些传奇。

哪怕现在的罗成,也只是个少年。

但他却做到了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让人想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

这世上并非没有天才,只是他们不是也没有见过,而罗成便是其中之一。

有些事,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第388章 儿子指点爹

此刻的王府之中。

皇宫还在兴建之中,自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罗艺便是依旧在王府中。

虽然王府远不如大隋的皇宫气派,但是事实证明,只要实力足够强大,无论身处什么地方,都只是小问题而已。

反而是令人越发敬畏。

此刻,罗成和罗艺皆在。

父子二人安坐于此,他们很享受这样的时间,毕竟大夏刚建立不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哪怕是罗艺,也比之前忙碌了许多。

但罗艺显然和杨广不一样,虽然当皇帝比之前辛苦,但他并没有放飞自我的想法,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成儿,如今大夏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了,等你这招贤令成功之后,我大夏也将人才济济,这真是莫大的好事啊!”

看着罗成,罗艺怡然自得的说道。

而罗成则是微笑答道:

“爹,这只是开始而已,这天下之广阔,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接下来我大夏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只能辛苦爹了。

现如今,这招贤令也是权宜之计,毕竟时间匆忙,也不可能一下子形成有序的制度,但是以后肯定是不能如此简单。

孩儿已经想好了,接下来便要形成科举制度,日后入仕取仕,都将依法而行,这样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

必须让诸般事务在律法之中,如此才能天下安稳,要是有一茬想一茬,反而容易陷入混乱之中,杨广的所作所为便是如此。”

罗艺若有所思,他当然明白罗成的意思,大夏建立不过数月时间,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广阔,需要他们共同努力。

权力就在手中,罗艺倒是并不贪恋,如果可以的话,将之交给罗成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罗艺信任罗成,他早就想要养老了。

可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罗成年纪太轻,而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罗成早早登基为帝,那么他做很多事情都会有所掣肘。

倒不如让罗成安心当太子,剩下的事情让他这个当爹的撑着,如此,罗艺相信大夏必定能够走得更远,罗成才是大夏的核心。

随即,罗艺接着说道:

“成儿你就放心吧,为父这身体,如果你需要的话,再撑个几十年也没有问题。不过如今天下群英汇聚燕京,接下来你可想好了?”

对此,罗成自信满满的说道:

“爹,孩儿已经准备好三道关卡,主要是进行筛选,虽然现在来的人很多,但其中肯定不乏鱼目混珠,想要滥竽充数之辈。

这些人,若是不加限制的放进来,对于我大夏而言,也是一个麻烦,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除了要君王贤明,更是要臣子得力。

要是手下全是奸臣,哪怕皇帝贤明也无济于事,毕竟当皇帝的身在高位之上,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楚,容易被臣子蒙蔽。

是以在选拔的第一条,就需要制定标准,也能让后世之君有所借鉴。”

听着罗成之言,罗艺那叫一个感慨万千。

幸好他有一个好儿子啊。

罗成小小年纪,便是文武双全,水平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此前率领大军征战沙场,其表现比同龄的姜松还要更胜一筹。

而现在,天下已经平定,罗成这小子,竟然给他爹指点怎么当皇帝了。

但罗艺不以为意,毕竟他也知道,罗成所言不无道理,当皇帝本就没有那么简单,或者说当一个昏君简单,当明君却很难。

如果只是要当一个昏君,那只要放飞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必定是昏君。

但是明君,则是为天下计,为百姓计,所作所为也是有益于天下。同时不能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显得杂乱无章。

将罗成所言记在心里,罗艺点了点头。

反正这次招贤令的事情,罗艺已经全盘交给罗成处理,这事本就是罗成提出来的,他相信罗成有能力,也定能将之办好。

随即,罗成又说道:

“这段时间,大哥镇守边境,必定十分辛苦,孩儿想要将大哥给叫回来,至于北境,可以让伍云召他们去镇守,爹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罗艺点了点头。

现在北境是大夏防线的重中之重,毕竟北边的大唐虎视眈眈,他们是大夏的心腹大患,而且李元霸这样的猛将,实力堪称无敌。

也只有姜松才能阻挡。

这正是姜松坐镇边境的原因。

不过现在,除了大夏想要安稳发展一段时间,大唐也是一样。

如果他们惹恼了大夏,罗成不惜一切代价,自然能够将之拿下,只是现在罗成不愿意承受这样的代价,他想要稳步发展。

等大夏国力稳固之后,同时百姓休养生息后,北伐大唐也将简单得多。

是以,大唐不可能轻易南下。

如果能将姜松叫回来,他们家人相聚,自然也是好事。毕竟自纷争以来,罗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姜松了。

姜松和罗成都是他的儿子,心中自然有所想念,是以罗艺点了点头道:

“成儿你说的对,你大哥镇守边境许久,如今李渊不敢轻易南下,就让人传令将松儿叫回来吧,为父正好想要见他了。”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

也不耽搁,罗艺便是让人下令,将姜松掉回燕京,同时让伍云召领兵镇守边境。

首节 上一节 359/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