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剑天外来

红楼之剑天外来 第389节

  只是这段时间,她不想让这个姑娘见到贾琙。

  “起驾吧!”

  元春只在院中站了一会儿,并未进屋,在一旁侍候的宫女们送了一口气,贵妃娘娘在这一方面的尺度把握的还是很有分寸的。

  黛玉和惜春跟上,只是在最后,那两个姑娘似乎心有灵犀,同时朝身后扫了一眼。

  终是人间风流地,多情公子惹人牵。

第574章 换字,钟爱

  “这是谁题的字?”

  元春指着前方一座小院,眉头微微一皱,有凤来仪,倒是一个好寓意,但是她还是觉得实在是太过于扎眼。

  有凤来仪。

  凤这个字对应之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位,当朝的皇后娘娘。

  现在她身为贵妃,在后宫的地位的确尊崇,但依旧不是后宫之主。

  这个字用在这里是有些僭越了。

  “是二哥哥与二老爷亲自过来题的!”

  惜春没有替贾宝玉遮掩的意思,直接脱口而出。

  元春听到惜春这个小丫头的话,轻轻摇了摇头。

  “太招摇了!”

  “虽然寓意不错,但终归是有僭越之嫌,皇后娘娘如今母仪天下,人人尊敬,我身为贵妃,不该开这个先例。”

  “来人,赐名潇湘馆!”

  听到元春的话,自有小太监火速传话,贾府这边接到消息后,贾政贾赦等人立刻派人镌字做匾,不敢有丝毫耽误。

  一旁的贾珍、贾琏两人对于元春的话倒是不以为意,当朝有几个贵妃啊?

  如今在这个特殊时刻,明康帝还能让归省的,只有贾元春一人而已,如此岂不是说明,如今元春正是圣眷在身,一个雅致的称呼而已,就算是那些土财主,在结婚的时候还说两句龙凤呈祥呢!

  娘娘此举真是小心过头了。

  不过他们两个不是主事之人,再加上这又是娘娘的金口玉言,他们并没有反驳。

  换就换吧!修园子花了大几十万两呢!也不差最后这零头了。

  一路走过,元春将那些不合时宜的匾额都换了,最后她在心底叹了口气,贾政、贾宝玉两人是读书人,这段时间,贾宝玉也渐渐开悟,初学之时,喜欢那些华丽辞藻并不奇怪,但是贾政读书的时间算是已久。

  到最后留下的还是这样的文字,这里面究竟是谁的问题,元春其实心里很清楚,是自己的那个弟弟吗?

  答案是否定的。

  只有贾政自己喜欢了,这些东西才能留下来。

  但读书并不是辞藻越华丽越好,那些经世致用的经典,里面的话和道理,总是深入浅出,甚至是那些初学者都能读懂的文字。

  所以在元春看来,自己的那位父亲在读书一道上,和一位真正的读书人相差的还很远,若是自己的那位姑父在,也就是林如海在的话,那这座园子里的匾额上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题字。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逝,以贾府的脾性,又怎么会让林如海给这些地方命名呢!当然,自己的那位姑父也不一定愿意给这个园子题字,虽然名义上他是自己的姑父,但是也算是一位外男,这处园子是为自己修建的的,那本质上来说就是自己的私有物,是皇家的私有物,林如海之前担任过礼部尚书,这样浅显的错误他是不会范的。

  “园子真大,逛了得有两个时辰吧!!”

  惜春这还是头一次将整个园子都逛下来,好在她们不是自己走,否则这会子绝对是累趴下了。

  元春听到这话,笑着摇了摇头。

  “你个小滑头,之前还专门去宫里找过我,这里你不是早就逛了个遍了!!”

  四下没有其他人,只有随行的宫女和太监,惜春听元春语气也随和了下来,不由吐了吐舌头。

  “大姐姐,之前我都是一处一处逛的,哪像这一次,从头到尾转了个遍,这才一睹庐山真面目呢!!”

  元春听到这话,被她逗得一乐。

  园子整体上修建的极为华丽,无论是假山还是池塘,甚至是那些桥,都能看出是费了心思的,沁芳桥便是其中之一,之后的各个园子更是另辟蹊径,甚至还有酒幌子。

  “四妹妹,这些个院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元春一边和惜春聊着天,一边开始朝这个院子的主殿前进,随后她又朝黛玉说道:“林妹妹,你也说一说,这些个院子,你最看好哪一个??”

  “对了,说一说为什么?”

  惜春小嘴一嘟,灵动的大眼睛开始转了起来,很显然,这个小姑娘是在回忆之前自己的逛园子的时候看到的小院。

  黛玉听到后几乎没有什么犹豫,直接说道:“回禀娘娘,我觉得潇湘馆最合我意,特别是那片竹子,竹子本来就是高洁的象征,与那些海棠,梨花不同,它更带着一种素雅。”

  黛玉丝毫不吝啬对于潇湘馆的褒美之词,她总觉得自己和那个院子有一种神秘关系一般,是在不知不觉中他吸引,还是说自己就是与它有缘分。

  惜春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园子里她最看重的地方是将军府,但是那个地方自己一个小姑娘又不能去,所以犹豫再三后也没敢说是那个地方,可其他的地方她就没什么感觉。

  对她来说,重要的永远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个贾琙幼年所居的小院与其他的院子相比,修建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甚至说还是有些简陋的,也不知道是封子野故意为之还是说就是忘了翻新。

  但是她就觉得那个地方好,因为在那个地方,有关于贾琙和她的点点滴滴和回忆,其他的地方可没有,她忘不掉的不是那个院子,而是四月份桃树下那个看书的少年。

  “是将军府吧?”

  黛玉见惜春许久没回话,便帮她说了出来。这件事儿惜春自己有些过虑了,元春问的只是觉得哪个好,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再说以贾琙和惜春的关系,就算是这件事儿传出去又怎么样?别人还真的不敢嚼舌头。

  元春闻言,微微一顿,将军府,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将军府中将军住,好的哪里又是一座小院,还有那座小院里的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年你和冠军侯算是一起张大的,喜欢那个地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会回来的。”

  “.”

第575章 密会,目的?

  “听说那个贵妃娘娘已经到别苑了!!”

  京城一处秘地,内有乾坤,屋内有一张大圆桌,桌上摆满了珍馐,还有十来个模样俊秀的丫鬟在一旁侍候,奇怪的是,在场之人没有人动筷,反而只喝茶。

  说话的是一位老者,尽管因为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人的锐气,但是对方那份镇定自若,天塌不惊的性子还是让众人打心底里敬重几分。

  “老牛,你说宫里那位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时,另外一位老者忽然开口,只是言语之间不再平静,而是多了几分讽刺。

  这个时候让贵妃省亲,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自寻死路,甚至说是一步死棋,前方的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皇帝却让自己的妃子去回家省亲,这若是让前方的将士们知道了,又该是何等的寒心。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眼中大多流露出一丝讥意。

  不过一开始出声的老者好似没有听出对方语气中的讥讽之意,神色更多的是一份慎重。

  “诸位,稍安勿躁!”

  他挥了挥手,再度开口说道。

  “我们也多多少少与宫里那位打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交道了,你们觉得对方是那种不顾大局的人吗?”

  话点到即止,没有多说一个字。

  但是就是这一句话,却让在场的人目露深思之色。

  他们之中有年少的,也有上了年纪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与这位大康之主都打过交道,若是说上一任皇帝是一位杀伐果断的帝王,那现在这一位给人感觉更多的是一位心机深沉,善隐忍的皇帝。

  今日的情况,若是发生在太康帝身上,他们或许还不觉得奇怪,因为那位,有这个心胸,有这个气魄,军队之中也不会出现别的声音。

  不就是自己的女人回趟娘家?该打打,该杀杀,甚至兴起了,老子亲自上战场与你们一同杀敌。

  这是太康帝。

  可换成现任的皇帝,这个做法就很有问题了。

  以明康帝的性子,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做这些多余的事情。

  而结果却是做了。

  换而言之,若不是明康帝真的被当下的情况冲昏了头脑,那就是明康帝故意为之。

  至于说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他们不用想都知道。

  只是眼下大康的情况,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烂摊子,明康帝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做这件事儿,就如第二位老者所说的意思,要冒很大的风险,一个控制不好,就是天崩。

  “老牛,你的意思是??”

  第二位老者再度开口,眼睛半眯,右手在身下那张椅子扶手上来回摸索,看得出,这位老者心里并没有看上去那般平静。

  第一位老者长长叹了口气。

  “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也是此事的重点所在,一件事儿,总该是有它的目的,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得知。”

  “不说其他的,单纯贾府的那个娘娘省亲,有好有坏。”

  “坏处就是有可能会被藩王散播,造成军心不稳,让前方的将士有些寒心,进一步来说,甚至对整个战局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当然,在朝堂之上,此举或许会引起言官弹劾,弹劾皇帝不顾大局,不顾江山社稷。”

  说到这里,在场之人目光开始闪烁起来。

  这位老者似乎是话里有话,明康帝此举的确存在极大的不妥,明天早朝的时候,他们用不用给这位皇帝找点麻烦??

  他们和这位皇帝现在已经算是撕破脸皮了,皇帝不自在了他们就自在,所以心里有这样想法的不只是一个人。

  “至于好处.”

  老者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此举定能拉拢贾家,贾府得了圣眷,自然会感恩戴德,只不过贾府里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货色?咱们大家伙心知肚明!”

  说到此处,在场的其他人会心一笑,贾府之中的那些爷们,斗鸡遛狗玩女人,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做官行事却是一塌糊涂。

  “若是贾琙小儿还在,那此次省亲倒也算是说的过去,可如今贾琙失踪已有半月了吧!!那此举不就是竹篮打水了?”

  众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因为这个老者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是说的在理,所以才会引得众人深思。

首节 上一节 389/4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获得项羽模板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是大军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