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穿越之前狂囤百亿物资

大明:穿越之前狂囤百亿物资 第33节

朱元璋环视了一圈,根本没把朱柏的话放在心上。

一个十几岁的皇子,能有退敌之策?

况且还不是嫡出,等自己走了之后,自然有人惩罚。

所以,朱元璋沉声问道:“老四呢?燕王去哪了?朕为何没看到?”

朱标顿时慌张的直冒冷汗。

声音极其微弱的说道:“儿臣不知。”

“太子不知,你们也不知吗?”朱元璋说话的同时,目光再次扫过众皇子。

最后,朱元璋将目光落在了朱柏的身上。

“你的哥哥们不知道老四在哪,你肯定知道吧。”

“告诉朕,他在哪?”

朱柏无所谓的说道:“四哥在背书。”

“儿臣可为父皇带路。”

朱元璋再一次瞪了一眼朱标。

仅仅是一个眼神,就吓得朱标直哆嗦。

因为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眼神,实在是包含太多的东西了。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给朕带路,朕倒要看看老四背的是什么书。”

说罢,朱元璋愤怒的转身离去。

朱标想要责备朱柏,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能先去寻找燕王朱棣。

第29章 万全之策,不必结亲

当朱元璋离开大本堂的那一刻。

众皇子都有一种乌云散去的感觉,甚至感觉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李夫子摇摇头嘀咕了一句说道:“一时贪玩,前程尽毁。”

与此同时,燕王朱棣还在兵部的沙盘旁边。

一手拿着兵书,一手拿着前细后长的指挥棍喃喃自语。

“前行百里争利,三军将......”

“吱呀~~”

就在朱棣兴致勃勃的结合兵书研究战场局势的时候。

朱标率先推门而入。

阳光照进昏暗的房间,无数灰尘在那一缕阳光之中飞速逃窜。

朱棣呆呆的站在原地,顺着阳光的方向,看到了朱元璋那阴沉如墨的脸。

朱元璋就站在门口,微微抬起眼眸说道:“老四果然是在背书。”

“不过,背书为何要在兵部而不是在大本堂?”

“朕还真是想不明白。”

朱棣顿时惊慌失措,下意识的将指挥棍和兵书往自己的身后藏。

但是这掩耳盗铃的行为,反而让朱元璋更加气愤。

朱标同样脸色难看,甚至是有些愧疚。

认为是自己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弟弟。

朱元璋缓步走进屋子当中,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沙盘。

然后背负双手看着朱棣问道:“背的是什么书啊?现在背给朕听听。”

朱棣扑通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儿臣知罪。”

朱棣是出了名的怕朱元璋,如今人赃并获,根本无法狡辩。

“知罪?”

“好,既然知罪,那朕可得好好想想怎么惩罚你。”

随后,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了领路的朱柏问道:“老十二,你说朕应该怎么惩罚你四哥?”

朱标赶紧对着朱柏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朱柏则是不卑不亢的说道:“一切任由父皇定夺。”

朱元璋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朱柏。

心中忍不住想道:“可惜了,年岁太小,还是庶出。”

随后,朱元璋看着朱棣说道:“燕王既然无心读书,那就成家立业吧。”

“先结亲,然后去封地就藩,当个好王爷。”

结亲?

徐妙云?

朱柏有些疑惑的想着。

四哥朱棣一生只有一个王妃,也就是徐达长女徐妙云。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自己无缘无故长高了,年纪也对不上,恐怕这事也会出现偏差。

其次,洪武五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洪武北征。

朱元璋派曹国公李文忠挥师北上,让徐达留在了应天府。

先锋官蓝玉在土剌河大败扩廓军队俘虏其家眷。

后来因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导致大元齐王妃,也就是王保保的妃子自尽,其女柏雅伦海别给了他一火铳。

蓝玉危在旦夕,致使明军身陷险境,大军难以救援。

孤军深入,粮草被断,先锋将领重伤。

元末名将王保保趁机打败了征北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困而不攻,企图救回家眷。

现在的局势属于明军战败,朱元璋只能派徐达去支援。

但是,朱元璋知道,派出徐达之后,必定是大获全胜的结局。

没有什么东西能赏赐,除非封为异姓王。

所以,朱元璋和马皇后商议之下,决定以结亲的方式安抚这位开国老将。

嫡出的几个皇子之中,唯有燕王朱棣尚未选妃。

所以,这一切都刚刚好。

而此时朱棣听到结亲二字,顿时面色一变。

赶紧用膝盖挪移了两步,来到朱元璋面前跪求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从未有过结亲之想。”

“儿臣想替父皇,替大明百姓驱逐胡虏,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朱元璋面色平静的说道:“这并不冲突。”

“男儿先成家后立业。”

“等你结了亲,朕准许你到军营之中历练一番,到时候再建功立业也不迟。”

朱棣面色难看说不出话,心中已经开始盘算逃跑计划。

朱元璋见朱棣不说话,直接拍案说道:“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改日你去魏国公府邸见见他家的大丫头。”

“太子,你这个当哥哥的别忘了给备上厚礼,可别空着手去。”

说是让太子准备礼品,实际上 是为了让太子朱标看着朱棣。

毕竟朱棣那点小心思,朱元璋一眼就看破了。

随后,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了朱柏。

“还有,你们两个当哥哥的好好教导老十二。”

“整天跟着你们,朕希望你们言传身教,莫要误入歧途。”

说罢,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朱棣就要离开。

朱棣则是咬牙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并无娶亲之意。”

这一句话,整个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太子朱标顿时感觉有些头疼的说道:“四弟莫要胡闹。”

“婚姻大事,岂能任由你儿戏?”

“你是我大明的皇子,理应以大局为重。”

“你不与魏国公长女结亲,难道还要让十二弟去吗?”

朱柏顿时无所谓的说道:“要是长得好看的话,我没意见。”

嗯?

三人顿时整齐的将目光看向了朱柏。

朱柏面不改色的回应他们三个人的目光。

而后吐字清晰的开口说道:“儿臣有一言进谏,还望父皇采纳。”

朱元璋显然是没把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

首节 上一节 33/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帝国崛起,我是大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