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

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 第493节

  众人安静的听着,之前就定下来了西行的计划,泗水是个关键的位置。

  所以他们对于下一阶段的目标地点也不意外。

  而温县和珙县是两个距离很近的县城,因为地形的原因,周围都不适合建城。

  所以情况比较特殊。

  “我们把孟县守住了,鬼子在没有确切消息的情况下, 肯定不敢派重兵进攻。”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鬼子的小股部队,也就是步兵联队,甚至大队和小队这样的部队。”

  张合继续说道。

  “旅长,刚才王守仁派人送过来一份最新的布防图。”

  赵刚掏出一张纸,说道。

  “说是上报了孟县战况之后,他的上峰有了最新的命令。”

  “简单说说吧。”

  张合接过来,一边看,一边说道。

  “好。”

  赵刚点点头。

  “89师接到的命令,是退往泗水,暂时在泗水休整。后续是防御泗水,还是去往曲垣,就要等待下一步的命令了。”

  “而温县和珙县的防御力量,则是国军的五个团。”

  赵刚说着,拿起了铅笔。

  “温县东部,有两个团的兵力,北部则是一个团,珙县方面一共两个团,负责防御。”

  “不过,和孟县一样,都是国军的杂牌军,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跟鬼子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我估计,也就是阻碍鬼子进攻的脚步,并没有打算把鬼子钉死在这两个地方,而是想在泗水打一场决战!”

  赵刚看了看众人,都是自己人,他也就畅所欲言了。

  “我看那,这位何长官的战略眼光,属实是有些狭窄了。”

  张合点点头,不置可否。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和鬼子打大决战,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包括空中力量的支援,华夏军队都处于劣势。

  唯一优势的点,就是军队数量。

  不利用优点,层层布防,消耗鬼子的力量,反而要打决战,一战定胜负,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让侦查部队先行看看温县和珙县的情况,随时汇报。”

  “说不定我们还没到那里,鬼子就已经攻下来了。”

  张合突然说道。

  这是他的灵光一闪,在了解上峰的意图的情况下。

  基层的作战部队显然也不会鬼子拼命,如果鬼子的人数比较多,五个团不战而退都有可能。

  而孟县距离这两个县城的距离并不近,行军时间超过一天。

  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是!”

  和尚立刻起身通知通讯排。

  “李二牛,沈泉,周卫国。”

  “到。”

  “接下来的路上,一营和二营轮流跟机步营一起行军,训练不好使,那就一边走,一边练!”

  张合说道。

  “都动动脑子,把平时训练的东西记下来,利用好坦克作为掩体的机动优势。”

  “是!(是!)”

  三人连忙应道。

  特别是沈泉和李二牛,一营二营在这场战斗中表现的不是很好,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好过。

  “周卫国,你盯着点。”

  张合再次叮嘱道。

  “好!”

  周卫国点点头。

  “孙德胜,带着你的骑兵营,扩大活动范围,为其他人提供警戒。”

  张合继续吩咐道。

  “没问题!”

  孙德胜兴奋的说道。

  手底下有人有马,说话就是硬气。

  “政委,你继续带突击营,负责警戒和接舷战。骑兵营也不是万能的,遇到小股鬼子,第一时间歼灭他们!”

  这是突击营的任务。

  如果是需要全旅出动的大规模战斗,别说骑兵营了,侦查人员早就发现了。

  而能躲过两轮侦查和警戒的鬼子,数量肯定不多,突击营能短时间快速的解决战斗。

  “是!”

  赵刚点点头。

  带了一次突击营,他也有了些新的感悟,正好继续验证

第632章 望风而逃

  一天后。

  温县城内,国军118,119,129三个团的团长,正坐在一起,愁眉苦脸开着会。

  孟县虽然守住了,但温县的危机却没有解除。

  他们在温县外围村落、路口的路卡和观察哨早在前几天就联系不上了。

  也没人跑来报信,很显然是鬼子来了。

  虽然孟县是温县的桥头堡,但那也只是对于鬼子大部队而言。

  小股部队潜入进攻,完全不需要顾忌孟县的守军,毕竟两县的距离不近。

  小股部队的补给都是自身携带,根本不怕被人截了运输队。

  “咱们是撤,还是死守温县,叶团长,要不你拿个主意?”

  118团团长全飞光眼珠一转,看向了129团团长叶承恩,说道。

  撤与不撤,虽然上级有命令,但决定权还在他们手里。

  毕竟战场情况如何谁也说不清楚,到时候就说鬼子大举来犯,血战之下不得不撤退。

  这方面,他们的经验还是很足的。

  只不过,丢了温县,无论罪责大小,总要有人来承担罪过。

  这时候,谁拿主意,谁就是背锅的人了。

  “对啊,叶团长,您是文化人,我119团听您的。”

  119团团长牛德明也跟着说道。

  他倒是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怕死罢了。

  鬼子的攻势他见过不少,能不打,他就不想打。

  129团团长叶承恩被架住了,不过他并没有慌张,而是扶了扶眼镜。

  “要不打个电话去珙县问问吧。”

  “温县珙县唇齿相连,一损俱损,即使按照全团长所说,我们要撤,那也要提前跟他们打个招呼。”

  叶承恩开口说道,三言两语间便把锅丢了回去。

  “这感情好,驻守珙县的373团团长罗奇我熟,我打个电话问问。”

  牛德明也听不明白这两人的机锋,只是听到了珙县,便说道。

  说着,便和珙县的守军通了电话。

  五分钟后,放下话筒的牛德明,却皱起了眉头。

  “叶团长,全团长,罗团长的意思是跟着我们走,我们要撤,那就一起撤。”

  “不过372团团长梁阳平却是个死脑筋,非要死守珙县。”

  “如果我们不放一枪就跑了,恐怕他会上报上峰,到时候咱们四个就麻烦了。”

  正当四人犯难之时,通讯兵撞开门,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

  “报告,报告团长,鬼子来了!”

  “什么?鬼子来了,有多少人?到哪里了?前线为什么不报告战况?”

  叶承恩猛地站起来,脸色慌张的问道。

  “还没到前线,是我们的侦察兵发现了鬼子的踪迹。”

  “人数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按他们的速度,两个小时内估计就要到我们的前线阵地了。”

  “两个小时。”

  叶承恩来回踱步,转头盯着全飞光,说道。

  “全团长,咱们不能光在这耗着了。”

首节 上一节 493/5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团长,打的就是精锐

下一篇:从和大舅当雇佣兵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