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11节

当然,你们可以提出疑问和自己的想法,但在没有驳倒朕的观点前,就先执行。”

“陛下圣明!”

英国公张维贤、忠贞侯秦良玉,禁军都指挥使孙传庭三人瞬间跪了下去,朝着崇祯行了大礼。

崇祯的这一番话,彻底的奠定了武将的地位,从此刻起,文武并存相平。

武将开心了,可文官脸上却满是愁容。

崇祯自然知道文官愁什么,但即便是愁,他也不能改。

一个国家的军队没有了锐气和虎狼之心,那就是灾难的开始。

重视武将,但不代表放任武将。

禁军整顿完加上腾骧四卫,足足二十五到三十万人,这是底气所在。

再加上大明军纪监察部在军中灌输思想,以及武科和讲武堂的将领选拔,

只要皇帝持正,武将谋逆的事情几乎可以断绝了。

随着崇祯的节奏,众人继续讨论着五年计划的内容。

这场奠定大明未来五年发展格局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子时,才因为孙承宗等几位年龄大了,精力不够才散去。

第158章 孙承宗的提醒,禁军九卫

第二天没有朝会,众人再次聚于文华殿。

继续未讨论完的计划,这一次持续到下午酉时才彻底的结束。

崇祯竟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意思,他有超前的思维和眼光,也没有被束缚的思维,但没有太多的实操经验。

而内阁和六部九卿虽然思维被束缚了,但个个都在官场混了几十年,见的东西更是多,经验很是丰富。

有些东西他只是提点一下,众人就能开始发散,提出各种想法和建议。

“诸位爱卿,这两天辛苦了,五年计划大致放行是定好的,具体的细节和执行计划需要尽快做出来。”

“谨遵陛下旨意!”

“行了,诸位去忙吧,孙传庭和李邦华留下,朕有事安排。”

走出文华殿的众人,每个人脸上都满满的激情。

那种激情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憧憬、动力。

“诸位同僚,老夫现在好奇,陛下这份计划叫大明崇祯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就是说可能还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如此的宏大,影响深远,不知道第二、第三个该是何等的宏伟。”

“对,老夫现在浑身满是力量,期待大明的明天,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不为别的,就冲陛下的这个计划,老夫也得多锻炼身体,多活几年,亲眼看看大明盛世。”

“这几日,老夫被陛下深深的折服了,要大局观有大局观,要朝前意识有朝前意识,还能到细微之处,

实在难以想象这么多想法都是出自一位年少的新帝之手。”

“哈哈哈,英国公,您十八岁在干嘛?是不是还在招猫逗狗。”

“那不至于,老夫年少时还是很用功的,经史子集,兵书策问……哈哈哈……”

……

“好啦,诸位,这些话等着五年后再说。”

孙承宗笑了笑,随后脸色严肃了起来:“诸位,我等苦读数载经历数次科考,为什么要当官?

为的是天下百姓苍生,为的是实现平生所学,为了是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但无论是哪一条,如今陛下鸿才伟略之下,我们都必须不折不扣的配合,

大明若是能实现陛下所说的蓝图,那我等姓名绝对能万世流芳。”

“孙阁老所言甚是!”

“本阁有一事提醒诸位!”

孙承宗看了看宫门,低声道:“陛下要清理军屯,也肯定会对士绅富商清查,

诸位大人家里什么情况,还需要你们回去自查,免得被波及了。”

众人一阵沉默,孙承宗这说的是事实,也是必须要面对的。

过了片刻后,一人道:“阁老,我们自认为官清廉,但架不住家里人背地里做些事情,或者亲朋好友拿着我们的名头搞事情,

而且家里祖上到现在也置办了许多的良田,这种我们该如何是好?”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他们浮沉官海几十年,除了自身能力外,祖上的人脉也是一方面,家里都是当地的大族。

孙承宗略一思付,便道:“若是祖上通过正常途径买的,这就无所谓,

但若是非常规手段,那你们就要考虑了,是捐出来,还是折现,或者其他方式,你们可要想清楚,

别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让自己晚节不保,言尽于此,诸位好自为之。”

众人沉思了片刻,对视了一眼后,转身朝着各自的府邸而去。

而文华殿内,崇祯站了起来,慢慢活动了一下身体。

“两位爱卿,二十一卫整顿的怎么样了?五年计划的实施基础就是二十一卫,

只有二十一卫有着超绝的战力,才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陛下,二十一卫合并后只有九个卫名了,再叫二十一卫容易混淆,臣提议以后直接叫禁军九卫或者亲军九卫。”

“可以!”

崇祯点了点头,在名字上没有太纠结,叫啥都不顺口,

例如虎贲军、虎贲兵团、虎贲师等等都不如虎贲卫好听。

而且卫所也不是标准的五千六百人,叫卫也没有关系。

“陛下,禁军九卫我们初步定下编制是每卫十二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标准战斗人员是一千一百二十人,

另外配四十五名火头军,十名斥候,五名医官,两名考功人员以及十八名督导军士。”

不待崇祯细问,孙传庭继续道:“火头军按照每二十五到三十名军士配一人,斥候是一个百户所一名,

医官战时负责处理伤口,平时就负责军中防疫以及军中创伤药的研究,

而督导军士则是负责平时犯错误军士的纪律执行,以及督查工作,

必要时,除医官外,其余人等皆可上阵杀敌!”

“总得算下来,每个千户所是一千两百人,每卫合计一万四千四百四十人,禁军九卫总编制合计十二万九千六百人,

再算上禁军都指挥使的亲卫队,合计在十三万人。”

“整顿完后,九卫老兵有九万八千余人,这两个月又招了一万五千余人,离总编制还差一万六千人。”

“至于战力上,前几日和白杆兵举行了小规模的军演,

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差距不大,主要是体现在配合和军令的执行上,

臣可以担保,再有三个月的训练,无论是千户所,还是卫所,都能与白杆兵势均力敌,唯一差点可能就见血了。”

崇祯点了点头,对孙传庭的汇报的结果很是满意,这种配置算是比较合理的了。

禁军军士的底子都还在的,即便是魏忠贤在的时候,禁军伙食虽然差了点,但依旧能吃饱,只是训练弱了些、懒散了一些。

现在酒肉都有,各种刺激之下,几乎是一天一个面貌,

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怎么见过血了,这是最大的弊端。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人数少了点,按他设想,每卫在两到三万人左右,加上腾骧四卫和锦衣卫,禁军总人数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

现在看来,还差了七八万人,但现在暂时够用了,等这一批练完了,看看局势再招就是了。

“还要抓紧训练,不止要和白杆兵军演,京营、腾骧四卫、九卫之间都可以军演,打的次数多了,总归是有好处的!

训练的同时可以派出几个千户所轮番去山东、山西等地剿匪,

既是检验成果,也是让军士们见见血。”

两人点了点头,而后崇祯又交代了一些其他问题后,继续道:“离龙抬头只有十来天了,武科的事情怎么样了?”

第159章 秦王入京,交接开始

“陛下,截止到现在,已经在来京且在兵部登记的参加武科的人员有八百来人,

这几天人数还在快速的增加,臣预计,在武科开考前有近两千人参加。”

李邦华说完,迟疑了片刻:“陛下,臣以为此次武科的时间有些仓促了,从诏书下达到现在两个半月,

估计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的人想要来参加有些够呛,

臣担心到时候会有考生闹事,是不是再延期一些时间?”

“不用!”

崇祯一口回绝:“从诏书下达那一刻,武科就已经开始了。”

“已经开始了?”

李邦华有些错愕,张嘴想问什么但却想了又想沉默了。

“行了,按照既定时间准备吧,这是朕登基来的第一次武科,必须要做好。”

“臣等领旨!”

两人回应后,李邦华继续道:“陛下,武科的最后一场策论的题目,您需要尽快定下了。”

“知道了。”

崇祯回应后,两人慢慢退出文华殿。

崇祯也跟着回到了东暖阁内,坐在软塌之上,看着跳跃的烛光陷入了沉思。

武科五场,除了将才武科的三场外,增加了入围赛,也就是体力的考核,以及最后一场的策论。

策论到底要考什么,他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11/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