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58节

众人这会儿不仅懵逼了,更是满满的疑惑,这是要哪样?

难道是离间计?

还是另有隐情?

面对众人的猜测,皇太极轻笑了一声,现在的局势颇有些三国的味道。

而建奴和辽东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而崇祯就是曹丕、曹叡。

这其中的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让韩润、郑梅去朝鲜的义州郡,他们本就朝鲜叛逃过来的,对朝鲜熟悉,

看看能不能筹划一下,买一些,买不到就抢,总之就是要粮!”

“第三、去大明抢粮!”

第221章 听话吃肉喝汤,不听话挨饿受伤

“去大明抢?”

众人先是有些错愕,随即想起来了前段时间范文程提出的策略。

避开关宁防线,绕道蒙古诸部,越过长城,进入大明内部。

以他们骑兵的强大、有心算无心之下,只要谋划的好,那就能劫掠一次。

女人、孩子、粮食、铁器等等都是他们最缺的,搞的好一次能吃撑了。

这种劫掠不仅仅是物资,更是对大明百姓、将士、当权者的一种心理上的打击。

莽尔古泰沉思了片刻,沉声道:“大汗,前期我们制定了先拉拢蒙古诸部,许诺了物资,然后绕道,

现在没有八家的支持,而国内有有大旱的趋势,这恐怕不好操作了!”

“那就拉上他们一起打,告诉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大明,抢到多少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再将可能出现大旱的事情告诉他们,是吃肉喝汤,还是挨饿,他们自己选择。

不过也把整个局势告诉他们,此消彼长之下,他们这些年对大明干了哪些事他们心里清楚,

一旦等大明腾开了手脚,就等着大明找他们算账吧,大明那位新帝可不是吃素的主儿。”

“如果还是不去呢?”

“还是不去?”

皇太极冷笑:“那我们就调集大军横推过去,以前我们不能或者不想像察哈尔林丹汗一样去抢周边部落,是因为我们要统一整个蒙古,

抢劫了容易产生逆反,容易逼到对立面上去,

但是他们如果不识趣那就怪不得我们了,大明有句话叫死道友不死贫道。

反正大明的野战部队战力很差,我们不主动进攻,固守是可以的。

其次,撤回追击察哈尔林丹汗的大军,察哈尔林丹汗爱干啥就干啥吧,我们也不管了!”

说到这里,皇太极猛的站了起来:“莽古尔泰,传令阿敏和范文程,第一、立刻向周边部落施压,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联合诸部;

第二、大军象征性后撤,给沿途诸部造成不同意我们就撤退的假象,给他们加压,

三个月后,无论结果如何,全军出击,追击察哈尔林丹汗,我们储备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半年时间,没时间等了。”

“萨哈廉、萨哈璘、德格类,朝鲜筹粮之事就交给你们三人了,速度要快,只要有粮食,其他不论!”

……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众人离去。

宝座上,皇太极看着离去的众人,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与之前的众人在时,侃侃而谈,智珠在握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

甚至此刻的表情有些狰狞。

他实在是想不通,父汗自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大金以后,各种策略无所不利,整个局势都向着大金。

父汗的年号为什么叫天命?就是觉得整个局势是天命所归。

自己的年号为什么叫天聪?取自「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

也是表达了天命所归,天地皆在掌握之中。

事实上也是如此,可自从大明的新帝登基之后,整个局势瞬间发生了变化,速度之快让他措不及防。

而且一环套一环,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打仗打的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可如今三者已经发生偏移了,大明经历了铲除阉党、赈济陕西大灾、抄秦王府、晋王府、八家,大明百姓士气越来越旺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不会下达刚刚如此偏激、于整体大局不合的命令了。

如果这个策略失败,大金遭受重创,他也将被赶下汗位,等待他的将是死亡。

“崇祯、重振,难道这也是天意吗?”

皇太极眉头紧皱,想不通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个环节。

相对于黄太极的忧愁,他惦念的崇祯却是轻松多了。

处理了八大蝗商和晋王府,国库吃的饱饱,自穿越以来一直压抑着的心情终于放松了而很多。

只是这种轻松并没有持续几天的时间,等銮驾进了陕西地界以后,越往白水方向靠近,心就越沉重了。

此时是农历的三月下旬,正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可入目所见的景象却是焦黄。

“吁!”

崇祯轻喝了一声,马队慢慢停下,不待护卫上前便跃下骏马,疾走了几步,跳下官道不远处的一块农田。

此刻的农田,因为干旱大块的裂开,崇祯蹲下抓了一块土,只是稍微一用力,便粉碎,一阵大风吹过,带起漫天的尘土。

站在地里,崇祯眉头紧皱,史书上只记载了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十四年旱。

但没有说崇祯元年到四年也干旱呀。

从目前看到的情况来看,可能会干旱,但不会像崇祯五年以后一样旱灾那么恐怖。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农业研究院的土豆和红薯了、玉米等这几种高产量、适应性强的农作物了。

“来人!”

堵胤锡立刻上前:“陛下!”

“安排人到陕西各州府县调查一下,自过年以来,雨水、天气怎么样,

再找找当地的老人,以他们的经验判断一下今年整体的雨水情况,汇总后立刻来报!”

“臣明白!”

堵胤锡立刻回应,对于皇上的安排,他现在越发的得心应手了。

自从銮驾出京跟随在皇帝身边,虽然时间不长,但他被皇帝已经征服。

手握生杀大权,却没有因为愤怒而乱杀,获得巨额财物也没有过于惊喜,用宠辱不惊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更关心百姓疾苦,不扰民、不搞大排场。

像这种直接下地抓泥土查看干旱情况的,除了太祖外,恐怕再也没有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此英明的皇帝,值得他效忠。

在附近转了转了解一些情况后,崇祯再次带着队伍出发。

又是几天后,队伍到了黄龙县与白水县交界的官道处,就看白水县内一队数百人的队伍静静的等候了。

队伍前一是名身穿盔甲、面色严肃的年轻将领,看到崇祯銮驾的时候,立刻策马上前。

到了銮驾前的时候,跳下战马,立刻朝着銮驾行礼。

“臣陕西征剿大将军马祥麟参见陛下,恭迎陛下!”

第222章 没有和有而不用,居安思危

“马爱卿免礼!”

崇祯出了銮驾,右手虚托:“马爱卿,一别四月有余,你风采依旧呀!”

“托陛下的福!”

“你母亲本来随着一起来的,但大同和太原那里出了点事情,你应该听说了,朕只好让她先去镇守了。”

“谢陛下挂念,国事重要,身为臣子,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的本分!”

“哈哈哈,你这么一说倒是显得朕矫情了!”

崇祯上前拍了拍马祥麟的肩膀:“走,去你的中军大帐,你给朕汇报一下民变的事情!”

马祥麟行礼后,转身上马带路。

只是片刻的功夫,就到了征剿大军的中军大帐,周边数百顶帐篷林立着,一队队军士在巡逻着。

见崇祯打量着军营,马祥麟沉声道:“陛下,征剿是一万五千人,但因为秦王府的事情,京营指挥使陈权已经带人押送物资回北京城,

剩余的固原、太原等四镇的指挥使,臣让他们各自带一千军士以白水县为中心的,方圆百里内的州县巡视了,

既是震慑流民,也顺带清除部分逃串的匪寇,

除此处镇守的两千军士外,余者全部去受灾比较严重的白水、洛川等几个县城负责监督赈灾事宜了。

之所以将大帐设在这里,一是因为民变的队伍逃进了黄龙山中,

二是此处是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运粮队伍和南来北往的商队也比较安全。”

崇祯点了点头,随后进了大帐,待坐定后,问道:“说说民变的情况!”

对民变的情况马祥麟早就烂熟于心:“陛下,陕西自天启七年四月起至今,共有二十七处,共计人数……”

足足汇报了近一刻钟的时间,期间崇祯也问了一些问题,马祥麟也是回应的清清楚楚。

“所以你的意思是?”

“陛下,朝廷现在在赈灾,整体都很好,民变的可能性不大,

首节 上一节 158/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