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0节

其次,这里的上都河,滦河上源主干支流,大军由北而南、滦河右岸,进入燕山腹地,越过高山,就到了老河,到时候大军一部分向龙井关、洪山口,

另一部分朝向大安口。这一路由喀喇沁部的人做向导,速度快又安全!”

皇太极说完,又看向范文程:“范先生,本汗若是没有记错,洪山口城的中军范民良、旗鼓蒋进乔、潘家口守备金有光都与你相识吧,

以三人的秉性和你们的交情,到时候劝降就交给你了!”

范文程眼中闪过一道惧意,这种隐秘之事皇太极都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明着是给自己安排任务,暗则就是警告自己。

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看向范文程的眼神,也满满的意味深长。

“大汗放心,到时候交给在下了!”

见范文程应下了,皇太极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给众人解释着。

足足小半个时辰,才将战略意图讲清楚。

三人眼中满满的震撼,到现在他们才知道,这位大汗这段时间到底琢磨了些什么。

如果一切按他所说,此行至少九成把握成功。

“大汗,本次谁统帅大军?”

“本汗亲自去!”

“不可!”

范文程急切道:“大汗,此战虽然重要,但还未到您亲自出征的地步,

国不可一日无主,您若是去了,大金的事务谁处理?到时候各旗质问,容易走漏风声,

再者,您还要率军出现在宁远城那边,牵制宁远的明军!”

“不,此战战略本汗最清楚,有什么问题本汗可以亲自决断,你们谁能?到时候平白耽误了战机!”

皇太极的一句反问,直接将劝谏的三人给堵了回去。

“行了,此事就这么定了,莽古尔泰和本汗一起去,

代善,你留守盛京!

另外济尔哈朗、阿巴泰、岳托也一起去,此事就这么定了,

过半个月,本汗就秘密出发到喀喇沁部汇合,都去忙吧!”

众人见皇太极态度如此坚决,也只能作罢,行礼离去。

看着离去众人的背影,皇太极眼中满是神秘之色,

他刚才说了能说的,不能说的一点都没说。

例如遵化城、三屯营(蓟镇)的内应,大明内部的内应等等。

看着地图又复盘了一会儿后,皇太极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数封信秘密传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后,皇太极长长的除了口气,喃喃道:“崇祯,笑道最后才是胜利者!”

而此刻他心心念念的崇祯正在东暖阁内接见着一位大臣,这位大臣就是农业研究院的院长宋应星。

“宋爱卿,朕猜你此番前来定是土豆成熟了,请朕去见证丰收?”

“陛下圣明!”

宋应星笑了一下:“陛下,臣这几日看了看,土豆这几日植株大部分转黄并逐渐枯萎,

这就说明,基本上要成熟了,

因为咱们基本上都是用于种薯,所以要提前收获,减少病虫的侵染机会。”

“既然如此,时间你定,朕随时都能去!”

崇祯说完,又轻声道:“两千亩土豆,可不是个小数量,你们怎么存储?”

“陛下,臣等做了规划,两成留在北京城存放,臣已经准备了多个地窖了,

三成送到山东、三成送到河南,一成去山西,一成送到福建,这些地方的气候,七月中可以继续种,等到十月中旬刚好收获。”

“行,你做好了规划就行,千万要保存好!”

崇祯嘱咐了两句后,又突然道:“上次大棚内丰收,只有你们农业研究院的知道,这次有两千亩,

朕想让朝中大臣和京城的百姓前去观礼,让他们见证一下土豆的丰收?”

“可以!”

宋应星没有丝毫犹豫,随即脸色严肃道:“但未得臣允许,任何人都不得下地亲自动手。”

“这方面你说了算!”

“陛下,那就定在后天卯正时刻,土豆丰收不能太阳暴晒,只能巳时前和酉时后。”

“那就这么定了,后天朕带着文武百官准时到丰收地!预祝大明的土豆大丰收!”

第323章 豆大丰收,亩产惊人

“亩产六到十石?吹牛也不是这么吹的吧,你们谁见过?”

“老汉只听说过苏州府有些上田丰收年的时候出现过四石,都引以为祥瑞,当地知府都上报了朝廷,可惜最后不了了之了!”

“土豆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吃法?”

“听说是外来使者进贡给皇帝的贡品,一些顶级权贵也只是作为一时新鲜的菜品尝一尝。”

“贡品?那算了吧,估计种出来也是给皇家和士绅勋贵吃的,咱们就不用想了!”

“吃不吃的无所谓,老汉在意的是我们能不能种,如果能种,哪怕上交一半也划算呀!”

“老李,你儿子不是在农业研究院吗?你有没有啥内幕消息?”

“没有,那个兔崽子都住在农业研究院,偶尔回来一趟,也都是看我们两眼就走,

问研究院干啥,就说朝廷机密,咱也不敢多问!”

“行了,都别猜了,明天丰收了,咱们可以远远的看一看,可得早起呀!”

……

北京城再次热闹了起来。

只因为大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信息,说是农业研究院有一种农作物,能亩产六到十石。

相对于平均亩产两石的水稻和小麦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惊天之雷。

在北京城百姓的议论声中,大明土豆第一次公开亮相的时间到了。

卯时刚过,崇祯的銮驾出了午门,直奔永定门外十余里地的农业研究院,身后则是文武百官。

此时的路上,到处都是去看热闹的北京城的百姓,每个人脸上都是笑意和期待。

离卯正时刻还差一刻钟的时候,崇祯的銮驾终于到了农业研究院。

宋应星带着院内从各省州府抽调回来的助农官们,迎了上来行礼,周边百姓也是如此。

崇祯下了銮驾:“诸位父老乡亲,今天是土豆是个丰收的日子,具体的情况,一会儿咱们见了之后自然见分晓!”

崇祯说完,又看向宋应星:“宋爱卿,这里是你的地盘,你说了算,连朕都要听你的!”

宋应星朝着崇祯一拱手,也不再客气,看着崇祯身后的百余名文武百官。

“诸位大人,一会进入试验田,只能看不能摸也不要问,不要干扰院内助手的工作,

否则,本院只能将你请出去了!”

说完,又看着周边站满了的看热闹的百姓:“诸位父老乡亲,看热闹可以,但千万别越界,否则会被视为敌国细作处理,

进去了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所以诸位还是注意些的好!”

在百姓的一片叫好声中,宋应星领头,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崇祯跟在后面,王承恩陪在一边,身后则是文武百官。

足足走了半刻钟的时间,队伍绕过了农业研究院。

数百名精壮、脸色晒得黝黑的农夫们在等候了,个个手持农具,看起来颇有气势。

“这就是农业研究院的农夫?我感觉他们一个人能打京营中的军士三四个。”

“废话,听说顿顿都有肉,米饭馒头随便吃,再加上劳作,能不能精壮嘛!”

“听说每天早上天刚亮他们得先围着农业研究院跑几圈,然后才有饭吃,就这强度,啧啧……”

“你们跑偏了,现在是不是应该关注土豆?话说这土豆藤子就长这样?贡品也不咋地呀!”

……

“陛下,土豆自翻地开始,白天百名军士流动巡逻,晚间则是两百名军士和百余名农夫一起巡逻。”

宋应星解释过后,又道:“陛下,种植了两千亩,今天咱们不可能收完,这两千亩分了五十个区域,您随机挑几块地,咱们先看看?”

崇祯也不废话:“八、二十六、三十九,五十,就这四块吧!”

“五十号地?”

宋应星轻咦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看的崇祯也有些疑惑。

不待崇祯问,宋应星手一挥,数百名农夫涌入八号田,三人一组开始劳作起来。

见农夫们动了,附近的百姓们度睁大了眼睛。

拔藤、下锄、翻土……

一个个黄色圆疙瘩被铁锹带了出来,身后之人将带出的土豆轻轻的放在一边。

很难想想,这些农夫们干活会如此的轻柔。

部分文武百官也进入了田中,不能摸,总能看吧。

众人也顾不得脏,直接蹲在田中拿起藤子仔细看着,也有三五成群的围着一堆土豆指指点点的。

看着众人,崇祯身后的袁可立轻声道:“陛下,您觉得能亩产多少?”

崇祯看着忙碌的农夫们,再看看地上堆着土豆:“上一次暖房培育的那一批亩产十八石,

但那时种植少,精心照料的结果,这一次两千亩,朕估摸着八到十石应该是有的!”

崇祯说完,身后部分未到田中去的大臣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首节 上一节 230/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