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63节

眼前的这位新帝可就是由亲王登顶的。

孙承宗说完,沉顿了一下又道:“臣若是没记错,现在亲王还有30位,若是废了秦王,其他亲王怎么想?太祖一脉尚有十二位亲王在。”

韩癀眉头一皱:“孙阁老,你的意思是不追究?”

“不是不追究,但要找个合适的,永寿郡王抄家灭族,宗室参与之人按大明律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

唯独秦王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既要处罚,又不会引起其他亲王的反对。”

“陛下,孙阁老所言甚是,臣查看过宗室玉牒,现存亲王30,郡王五百多,宗室人员二十余万,处理一个秦王是小事,但不得不考虑其他亲王的态度!”

礼部尚书刘宗周也赞同孙承宗的意见:“太祖一脉,潭王牵扯谋反案,自尽;齐王、谷王作乱,被废;湘王反抗削藩,自尽,辽王、宁王、伊王后裔犯法,被废藩,

造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都没杀,陛下用什么理由杀?”

“况且,秦王乃是大明第一藩王,这种情况,一旦杀了,后世的历史记载……”

内阁和六部九卿各有各的的看法,怎么处罚都行,但底线是绝对不能杀。

连李邦华这种铁面无私的人面对这种问题都表现的犹豫不决。

看着争论的众臣,崇祯也是很无奈。

都说当皇帝能掌握生杀大权,这话倒也没错。

但你杀多了,群臣劝谏都不听了,最后问题肯定很多,现在是封建时代,最注重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礼法。

“诸位大人,陛下面前,不可高声争论!”

看着崇祯皱着眉头,王承恩立刻低声说了一句,众人闻声也立刻安静了下来,看向了崇祯。

“朕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崇祯从龙案后站了起来,脸色冷淡。

一句话就奠定了此事的基调。

“第一、宗室参与高价卖粮者,按违抗圣旨论处!抄没所有家产,废除所有爵位。”

“第二、永寿郡王按造反论处,抄家灭一族,其余两族流放,废除爵位,玉牒除名。”

众人也都看着崇祯,对于永寿郡王和宗室的处罚和他们预想的差不多。

但永寿郡王一脉玉牒除名,那就等于说永寿郡王自此以后不再是皇家一脉了。

这种处罚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继续道:“秦王公然抗旨,其罪当诛,但念其世代镇守西安两百余年,特免除死刑,

将秦王一脉嫡系迁回北京城,赐王府一座,三个月内不入京城,斩立决,

且没收秦王府所有家产,秦王府自今日起后世子孙不在享受‘余子降等’。

另,着锦衣卫彻查秦王府庶出及家丁仆人,若触犯大明律者,按大明律处置。”

崇祯每说一句,众人心都惊了一次。

等崇祯说完后,众人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年少皇帝的魄力和决心。

虽然免除死刑,但这处罚不可谓不重。

嫡系迁回北京,这就是圈禁了,终其一生,连北京城、甚至王府都不能踏出去,皇帝眼皮底下,什么都做不了。

太祖将后代分封到各处,镇守各处,想法是好,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人都是有欲望的。

特别是那把椅子,是个亲王都想坐一坐的。

其次,不再享受余子降等的权利,这就说明,自今日起秦王府只有秦王一个爵位了。

以前是秦王的儿子是郡王,孙子是镇国将军,曾孙是辅国将军,玄孙是镇国中尉,来孙辅国中尉。

秦王俸禄一年10000石,最低的辅国中尉200石。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生,都有爵位,都有俸禄,既然如此,为啥不生呢?

一个王府爵位越多,势力越大,虽然后期俸禄没有怎么实发。

最后就是彻查秦王庶出,按照信中所说,估计这些庶出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估计一查一个准,一查就是死罪。

秦王府除了秦王嫡系,其他估计都能死的差不多了。

三条基本就把秦王府给搞得差不多了,虽然没杀,但比杀了更狠。

“诸位觉得朕这么处理,有不妥之处吗?”

“陛下圣明!”

众臣齐齐呼应,除却没杀这就是最大的处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了爵位,他们就能参与士农工商四业了,或许也算是另一个出路。

“孙爱卿,一会儿你代朕到太庙祭祀,向太祖宣告秦王府罪行和朕的决议,

圣旨交由内阁起草,注意措辞和罪名,既能将处罚达到最大,也要让百姓和各亲王府不会有抵触,

司礼监审核完后,即刻送往西安交由袁可立处理,朝廷也发明诏到各省府州县,传遍九边!”

“告诉袁可立和马祥麟,处置过程中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臣遵旨!”

孙承宗给了回应。

听话听音,他从崇祯的话中听到了另一层意思,皇帝让他注意措辞和罪名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让天下百姓之口堵住天下亲王宗室的不满。

“好了,既然说到秦王了,那就一次性处理到位吧!”

崇祯说完,众臣眼中满是疑惑。

圈禁的圈禁,彻查的彻查,抄家的抄家,废爵的废爵,还能咋处理?

“诸位觉得秦王府有多少田地?抄没的田地怎么处理?”

崇祯的话再次问懵众臣,他们也猜不透皇帝是什么意思了?类似亲王的这种不都是直接入内帑,归皇家所有吗?

“恕臣等愚钝,未明圣意,请陛下示下!”

第91章 卖田,分期付款

“孙爱卿,你是内阁首辅,你说说秦王府有多少田地?”

孙承宗眉头轻皱,犹豫了片刻:“陛下,臣以为秦王府至少有一万顷左右。”

说完后,又道:“臣记得在万历八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田地时,秦王府田地为八千七百余顷,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想必又会增加不少。”

众人心中一惊,户部尚书郭允厚则是暗自点头。

“陛下,秦王是太祖分封的第一王,至今已经有两百五十多年了,皇室封赏了几次,历代秦王又讨封了几次,加上袁大人信中所说巧取豪夺等,臣同意孙阁老的估算。”

“臣年轻的时候去过西安,看过秦王府。”

李邦华出声了:“王府有两道城墙,外城墙用夯土做成,称之为萧墙,内城墙用青砖做成,称之为砖城,有各类房屋近九百间,大小城楼46座。”

“秦王府最多时有15位郡王,遍布永兴、保安、渭南、宜川、临潼等地,若是土地少了,怎么养活这么多郡王?福王都有两万顷,这种存在了两百多年的王府怎么可能少?”

“民间对秦王府的评价是富甲天下,拥赀数百万,所以,臣估算秦王府至少有两万顷。”

众臣又是一惊,齐呼好家伙,一转眼又多出一万顷。

众臣又是探讨了一会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概在两万顷左右。

“郭爱卿,陕西人均多少亩耕地?”

“陛下恕罪,这个户部并未有准确的统计!”

户部尚书郭允厚行礼后,又道:“不过可以从一些数据中推测出一些大概,

陕西每年田赋约占大明一成五以及两税制算,陕西交税田地约为43万顷,按照800万人口算,人均约为5亩左右,这只是鱼鳞册登记的。”

“5亩吗?”

崇祯轻声重复了一声,随即就沉默不语,但那双眼开合之间的精光,露出了他在快速的思考着。

5亩看似很多,但实则并不不多,要知道明朝的田地产出差点的在一石多,多的三石,平均两石,约为300斤左右。

5亩地产出约为1500斤,这还只是带壳的。

如果是租士绅地主家的佃户,地主还需要收取三到五成的租子,黑心的就要交出八成,按五成算,那就只剩下750斤了。

壮劳力吃饱,一天得三升(带壳),一月得90升,约为0.9石,一年则是10.8石,折合1620斤。

给地主交完租子剩下的,都不够吃饱,即便是每天减半,才勉强能度过一年。

即便是哪年大丰收,地主也会提高收租的比例。

在收租子上,地主都给佃户算的死死的。

因为只有你勉强度过,你才能继续租他们的田地,他们才能继续收租,农民就永远无法逃脱地主的剥削。

想要让百姓好好活下去,那就得让百姓有自己的田地。

想到这里,崇祯脸色一肃,问道:“郭爱卿,秦王府封地有多少百姓?”

“回陛下约为120万。”

“土地多少银子一亩?”

“回陛下,下田约为5两,上田约为8两。”

郭允厚回应完后,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似乎是明白了崇祯的想法,其他大臣这会儿也琢磨出了崇祯接下来的想法。

“如果将秦王府的田地永久的卖给百姓,诸位觉得如何?”

崇祯说完,立刻开始算账:“两万顷就是两百万亩,如果这120万百姓中有三成有自己的田地,那就是只有80万人没有自己的田地,

算下来人均两亩半,基本能吃饱了,也不用看地主眼色过日子了。”

众臣面面相觑,随后皆是叹息一声,沉默不语。

看着众人的表现,崇祯很是无语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好还是不好,总得有个说吧。”

听见崇祯问了,孙承宗才出声:“陛下,方法是好方法,但不现实,陕西如今大灾,百姓逃亡,

秦王府的田地都是上田,一亩八两银子,百姓哪能有银子买地?若是他们有银子,也就不至于逃亡了。”

“这个问题,朕有办法解决!”

首节 上一节 63/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