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91节

第130章 国库充实,无底洞的九边

“回陛下,总共……”

郭允厚沉顿了一下,继续道:“清除阉党是一千两百五十七万两,五成入内帑,折算是六百二十七万五千两,

因为有字画等等,所以这个数字是有波动的,等字画等等全部出售完了才会有确切数字,

其次是陕西大旱,北京城百姓捐款了一百二十万两,

第三就是这次了,四成差不多是五百二十万两,总计一千两百六十七万两。”

“到明年,能动用的现银有多少?”

郭允厚看了看龙案:“陛下,可否借笔墨纸砚一用?”

崇祯朝着王承恩挥了挥手,郭允厚接过笔后:“今年太仓库岁入预计为三百六十万两,加上现在的以前两百六十七万两,合计一千六百二十万两。”

“但截止今年底,欠九边军饷银七百八十万两,陕西大旱买粮一百七十万两,可动用为六百七十万两。”

PS:查到的资料显示,万历二十九年欠九边150万两,万历三十二年八月,应发372万,实发184,又欠了187万两,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年间又欠380万两,作者只是按查到的数据写,都别杠喔。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吓一跳。

不仅是郭允厚吓到了,连内阁和六部都吓到了。

一是被太仓库的存银吓到,二是被欠九边军饷吓到。

虽然欠的多,但众人眼中却是有笑意,现在有银子,欠的还掉呗。

只有崇祯眉头紧皱,按照这个欠饷,那九边就是个无底洞,他查抄的这些都不够用的。

他再一次感受到整顿全国兵政的急迫性。

朝中众臣难道不知道九边有问题吗?

答案很明显,肯定是知道的,但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出来。

有的认为当前局势需要稳争取时间,有的则是认为动不了免得会打草惊蛇,有的则是和九边穿一条裤子的,自然不会提。

想了想,崇祯沉声道:“郭爱卿,欠九边的饷银,先给一半,剩下的压着,他们再要就哭穷,但保证一定给他们。”

众人都懵了,搞不懂崇祯是啥意思。

崇祯也没有解释,清查九边的事情,在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谁都不能说。

既然知道九边冒领吃空饷,现在还全额还他们,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嘛。

即便是最后清查抄家了,那些人花了就算是花了,也追不回来,不如先吊着他们,稳住了再说。

“太仓库留三百万两银子以备突发状况,其余银子,全部都去江南、吕宋、缅甸、越南等地去买粮食,能买多少算多少,

买回来的粮食要做好存储,注意受潮、发霉、鼠盗等。

没有朕的允许,这些粮食谁都不许动用,违者抄家灭族,朕会派锦衣卫定期抽查。”

“臣遵旨!”

听着崇祯的冰冷的语气,众人很是知趣的没有多问,反正现在不怎么缺银子。

粮食也是必需品,随时都能换成银子,但银子没法随时换成粮食。

这些粮食自然是为崇祯元年开始的陕西、河南等地大灾准备的。

千万灾民,一天半斤,一天都得五百万斤,一年那都得一千两百万石。

虽然明年开始推广土豆和番薯,但这玩意也不能天天当饭吃,得配合其他粮食才行。

所以,趁着现在大灾还未开始,先存了再说。

崇祯元年后的十七年,陕西大灾了十七年,饿殍千里,给李自成等起义队伍补充了近乎无穷的队伍。

与其拿钱去与起义队伍打仗,不如救灾安稳百姓。

都是大明的百姓,杀来杀去,最后受伤的依旧是大明。

其次就是要用来酿造高度酒,做成酒精,打仗用酒精消毒自然能减少一些感染。

“好了,再说第二个问题,西安知府空缺怎么处理?”

众人沉思了一下,韩癀道:“陛下,中书舍人王道纯是天启五年进士,颇有才能,可外放至西安府。”

“他舍得?”

崇祯有些诧异,中书舍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与翰林、宫坊、尚宝司、六科同为侍从之臣,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秘书。

虽无实权,但能经常面圣,若是哪天皇帝龙心大悦,那就一帆风顺了,现在竟然想去下面。

“他曾和臣聊过,有意向外放为百姓做点实事,若是历练的好,此人可堪大用。”

“行,既然他有这个想法,朕必须要成全他,房爱卿,此事你吏部去处理,让他尽快到任,朕会时刻关注他的。”

待吏部尚书房壮丽回应后,崇祯继续道:“陕西赈灾也在有序进行中,问题不大,袁可立要回朝的,你们觉得谁可担任三边总督,坐镇西北。”

“陛下,洪承畴吧!”

孙承宗继续道:“袁阁老在信中将洪承畴的情况都说了,此人臣也听说过,颇有能力,也有识人之能,为官多年,经历多个官职,

既懂刑法,又懂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还精通兵法,

若是袁可立回来,由他接任三边总督是最合适人选,就是不合吏部的流程。”

“其他人的建议呢?”

“陛下,臣推荐陕西右参政郑崇俭,此人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河南府推官、济南兵备副使、右参政,颇熟军务,可以一试。”

“臣推荐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陈奇瑜,此人和洪承畴为同榜进士,经历和洪承畴差不多,也颇有能力。”

听见陈奇瑜的名字,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随即恢复了正常,淡淡道:“还有没有?”

众人沉思了一会儿后,皆是摇了摇头。

三边总督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总督,位置太过于特殊。

众人都很清楚,动了秦王府,只待良田出售给百姓的时候,陕西的大地震就要来了。

没有魄力和能力根本震不住。

众人将目光看向了崇祯,等待着崇祯的决定。

第131章 新任三边总督,大明防伪手段

“那就让洪承畴做三边总督吧,虽然不合流程,但此刻也只能特事特办。”

在洪承畴、郑崇俭和陈奇瑜三者之间,崇祯只是瞬间的思考,就选择了洪承畴。

郑崇俭,他没有怎么听过,无法判断。

陈奇瑜倒是很出名,此人有一项特别的能力,那就是统筹。

其统筹能力之强在明末名将名臣中也足可以排进前三。

但性格缺陷极大,毫无主见,极容易被他人左右。

一个军队可以没有参谋和军师,但绝对不能没有统帅,谋算的再好,做不了决断,只能错失良机。

后世对他的评价是:长于谋,短于断。

历史上崇祯七年,车厢峡一战,他将李自成、张自忠等起义军的首领都困在了里面。

起义军将劫掠的财宝送到陈奇瑜大营之中,贿赂陈奇瑜和众将官,得了贿赂以后更加极力主张招抚。

招抚就招抚吧,但这货接下来的操作让他的零决断展现的淋漓尽致。

史料记载,陈奇瑜让起义军与官兵揖让酣饮,易马而乘,抵足而眠,义军之无衣甲者皆整,无弓矢者皆砺,数日不食者皆得饱腹。

然后悲剧发生了,起义军在一天夜里将招抚官兵或杀、或割耳、或杖责、或绑缚之后而丢之路旁,死伤数十人。

脱困后的起义军继续攻掠宝鸡、麟游等处,一发不可收拾了。

知道自己闯祸了,就把罪责推卸到别人身上。

如果说,成国公朱纯臣打开了城门导致北京城失守,大明灭亡,那陈奇瑜放走了李自成和张自忠,埋下了大明朝灭亡的祸根。

这种人不是不能用,但绝对不能放在一个主官的位置,三边总督下辖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

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

这种位高权重的位置,只能找杀伐果断,有大局观的人来坐镇。

加之后面搞不好还有民变,除了袁可立和孙承宗等人外,洪承畴是最好的人选了。

至于陈奇瑜则是可以作为军师的角色,提供建议,谋略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周大人,此事你们吏部怎么看?”

吏部尚书房壮丽立刻道:“陛下,几位阁老都同意,能力也出众,又是陛下钦点,特殊对待即可。”

“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圣旨先传给袁可立,由袁可立回京之前再传给洪承畴。”

“臣等领旨!”

房壮丽和孙承宗齐齐回应。

三边总督的事情定下来了,崇祯也是暗自感叹,兜兜转转,洪承畴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历史上崇祯二年,洪承畴因为解了韩城之围,名声大噪,四年,三边总督杨鹤为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

距离历史上的,快了近四年。

“陛下,袁阁老信中所说,查抄的良田中存在大小亩的现象,查抄四万三千顷,估计清理完后会在四万五千顷左右,

那就是近九十万百姓可以获得良田了,内阁已经将分期付款的规则做好了,请陛下过目!”

孙承宗说着,拿出份折子和一张信笺,王承恩接过后快速的呈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扫了一眼折子,又看了一下信笺,顿时被信笺给吸引了。

粗略的扫过后,竟然是一份制式契约,正文内容很简单,就是购买位于哪里的良田,多大面积,单亩价格,总价,分多少年还,每年还多少,附文则是注意事项。

虽然没有后世那么详尽,但该有的内容都有了,不得不说,内阁这群人办事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看完契约后,崇祯拿起折子看了起来,时不时的点了点头,偶尔也提笔在折子上圈了一下,然后写了一些东西。

足足看了一刻钟的时间,崇祯才将折子递给孙承宗。

“孙阁老,注意事项中有一些需要注意。”

首节 上一节 91/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