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134节

  政合宫内,寂静的没有了一点的声息。

  始皇帝坐在卧榻之上,眸光闪烁不停,那是大脑在飞速转动的结果。

  许久,始皇帝道:“这与法又有何关系?”

  嬴城不假思索的回道:“是大秦律法赋予陛下政令天下的职权。”

  “是大秦律法赋予三公上辅下理的职权。”

  “是大秦法律赋予九卿诸司上承下分管的职权。”

  “是大秦发律法赋予郡守,郡尉,县丞,县尉,乡主,亭长上承下行的职权。”

  “是大秦法律赋予每一个具有生命的人生存在我大秦这片热土之上的权利。”

  “是大秦律法赋予那些奴隶必须要接受驱使的权利。”

  “既,是大秦法律赋予了五等九流之内,每一个生命应有的权利。”

  始皇帝摇了摇头,道:“大秦律法不能凌驾在皇权至上,而律法又是人定,以人定皇权,皇权将不再至高无上,不足以统御天下!”

  嬴城高声的问道:“臣敢问陛下,陛下至高无上的权柄,来自于何处?”

  “君为君,臣为臣,血脉相承,赋予皇族代代相传的权力。”

  “然而,君弱则臣欺,君强则欺臣,反反复复,从未断绝,这是为何?”

  “陛下能在我大秦乾坤独断,是有百万大秦将士的拥护,是有如李斯蒙毅冯去疾等重臣的拥戴。”

  “倘若臣拥有百万大秦将士的拥护,陛下还能安稳在这里坐着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这归结于人治,臣子拥护于陛下,陛下因此可以对臣子发号施令,若臣子不拥护陛下,陛下便无法发布政令。”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之忠归结于陛下之身,虽为法治,但依旧逃不开人治的结果。”

  “皇权至上之权源于下,而非来源于上。”

  始皇帝还是摇了摇头道:“如此法家将凌驾于皇权,得此失彼!”

  嬴城果断的说道:“法家是法家,大秦律法是大秦律法,不能混为一谈。”

  “李丞相所带领的法家,只能是一个思想相近的群体,而不是一个足以影响大秦国策的利益集团。”

  “而大秦律法,不为任何人所左右,以符合大秦永存,天下太平而制定的律法。”

  “也因此,大秦律法高于一切,不掺杂任何感情。”

  “而其下,道家也好,法家也罢,儒家,墨家,兵家等,大秦律法赋予他们什么样的地位权柄,他们便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权柄。”

  “而这也包括,文武百官,天下百姓。”

  “律法,是世间的秩序,遵从世间秩序让天下稳定的运转,便能长治久安,违背世间秩序,官员擅权蛮政,百姓见异思迁天下就不能稳定的运转,从而引发动乱。”

  始皇帝眸光渐渐的冷淡道:“你在限制皇权,你觉得朕的权柄,太大了,是吗?”

  嬴城点了点头道:“臣半月之前还是家中一纨绔子弟,半月后已经位同三公,和陛下在这里论国策,陛下以为这合理吗?”

  “李瞻不过三十,已经官拜九卿,陛下认为这合理吗?”

  “蒙恬,蒙毅不过二十五岁,官拜三公,陛下认为这合理吗?”

  “王离不过二十六,已经独领一军,陛下认为这合理吗?”

  “承蒙祖荫,自然官运畅通,合乎情理,但究其原因,归于陛下。”

  “陛下按照自己的喜好提拔官员,官员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提拔下属,所以在大秦朝堂,楚系集团,法家集团,宗室,农系集团,勋贵集团,老秦人分庭抗衡。”

  “站在陛下的角度上,为帝王之术左右制衡。”

  “但在臣看来,就是疲于内斗!”

  “上升之路因人而升,下辞之路因人而辞,便是整官员体系的内乱。”

  “官员升迁辞退紊乱,天下秩序便不稳,秩序不稳,天下之乱便由此而来。”

  说着,嬴城停顿下来,等待始皇帝的问候!

  始皇帝眉头紧皱的道:“你继续!”

  嬴城当即正色道:“也因此,治理天下如治军,需要一个完整且稳定的治理体系。”

  “中央集权郡县制如此,三公九卿如此,五等九流也是如此,都是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诞生之物。”

  “而在这样的体系之中,才能更好的管理。”

  “中央集权郡县制,为国制!”

  “三公九卿,为官制!”

  “五等九流,为人制!”

  “大秦律法,为法制!”

  “皇权至上,为帝制!”

  “国制之下,天下疆土尽归郡县乡亭里,其内应设官署,一应有之。”

  “官制之下,由任命官员管理天下疆土百姓,其内奖罚制度,一应俱全。”

  “人制之下,赋予个人享有的权益和应尽的义务,其内教导和约束的条令一应设立。”

  “法制之下,监管天下体系而不至于紊乱,其内以礼与法恒定监督约束。”

  “帝制之下,皇权位于至上管理天下,其内帝王应权衡利弊,掌握整体战略方向。”

  “而只有在此完整的体系之上,再推行国策,才能畅通无阻。”

  始皇帝愣神的盯着嬴城,似乎在脑海之中,已经勾勒着一个完整的框架。

  国制,官制,人制,法制,帝制。

  看似是分离出来的制度。

  但实则,相互兼容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结构。

  同时。

  这样的框架之中,各方的权利清晰了很多很多。

  就好像通过这样的框架看上去,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天下。

  嬴城停顿了片刻,继续道:

  “治理天下,当以大制小,以小衡大。”

  “以大制小,由陛下到官员,再到人,缺少管理农业的官员,那便设立农业司,并以郡县乡亭里的国制依次配置官员。”

  “同样,缺少管理商业,矿业,教化的官员,依次配置。”

  “进而朝廷下达政令,以大制小,令政令通达。”

  “以小衡大,由人到官员,再到陛下,一条政令是否合适,非朝堂之论可得,天下各地乡俗等均有差距,政令实施也有差距,如何来定其中的准绳。

  不应由上而定,而是由下而定。

  乡里入冬以来天寒地冻,开春之际解冻略迟,春耕自然略迟些许,而官员下令强制耕作,稻种冻死耕田之内颗粒无出,秋收之际赋税不能缴纳。

  这样的罪责究竟是要让百姓承担,还是要让强行下令的官员承担。

  以小衡大,这是官员的过错,而这样的问题在一郡之地普遍发生,便是郡守的过错,这样的问题在天下四处普遍发生,便是朝廷的过错,而身为下达旨意的陛下,便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过错。”

  始皇帝默默的点头,呢喃道:“以大制小,以小衡大!”

  仿佛死路一瞬间打开了,所有的制度都需要一个上下沟通的环节,而恰恰,这提供了一个上下沟通的通道。

  而其实。

  这样的通道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被总结说出来,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

  “想要实现这样的治国之念,太难,太难!”

  始皇帝忍不住的摇头。

  郡县制自商便有之,分封之下各个诸侯国都有制郡县,只不过秦国彻底实行了郡县制。

  而在天下一统之后,天下范围之内推行郡县制,所遇到的阻力,非同寻常。

  即便是现在,距离他目标之中的天下郡县分布,也有很大的差距。

  是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事情。

  如果再掺杂其他和郡县制一样艰难的国策,就更难了。

  嬴城知道始皇帝的为何说难,但是,要是难就不推行了,那对大秦来说就更难了。

  危机和机遇是并存的。

  换做其他时代,想要一次性完成这些事情,必定是天翻地覆不可能完成的局面。

  拔出萝卜带出泥,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这个体系最难推行的部分。

  但是在这个时代。

  反而是最容易的时候。

  因为这是一个大乱之后改天换地的时代,到处都迎接着这个陌生的大秦,所有人都在雀跃的吸收大一统之后的信息。

  在这样的时代任何体系的推行,都具有可行性,所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国,家!”嬴城低沉的说道。

  “什么?”始皇帝也没有听清楚,更没有理解到嬴城的意思。

  “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热土上,沿着黄河和大河两大流域,孕育着我华夏独有的文化,更应该是说是文明,华夏文明!”

  “这个文明,以礼而兴起,从有巢氏、燧人氏,到炎黄二帝,至夏商周,漫延两大大河流域,从而才有了如今一统天下的大秦。”

  “而这,已经形成了璀璨耀眼而独有的文明。”

  嬴城深沉的说道:“如今,大秦成为千古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陛下,不是上天授予的皇帝,而是我华夏文明的大家长,族长!”

  “五六口人可称之为家,百十来人可称之为族,十万家,十万族,百万家,百万族,共用构成了大秦这个以一家又一家构成的国!”

  “而陛下,便是这个大家的家长,便是这个豪族的族长!”

首节 上一节 134/5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

下一篇:全班穿越,校花变虞姬我变项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