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13节

  不仅攻坚能力大大加强,而且打遭遇战和阵地战也有了心得。

  至于第一阶段在历史上的后十天,原本是三大主力应对敌人的反扑。

  由于八路军事前严格保密,鬼子对部队的重大军事部署几乎一无所知。

  这就导致了二十号到二十二号,他们通讯联络也全部中断,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但二十三日以后鬼子们还是清醒了过来。

  刀法大师筱冢义男像是被刀扎了心窝子一样,察觉到了这是致命的一击,立马想办法救援正太路。

  但问题来了,第一军的三个独立混成旅团已经被逐个击破,陷入了无兵可用的窘境。

  筱冢义男的主力部队,那三个乙种师团还放在中条山附近呢。

  等鬼子的支援部队赶到战场时,八路军已经开始撤退了。

  虽然那十天里,鬼子给部队造成了一点麻烦,但跟取得的战果一比还可以接受。

  现在更妙了,三大主力直接省去了应对鬼子反扑的这一步骤,仅仅九天就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由于部队攻坚和破袭的速度太快,华北方面军的鬼子主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敌人的支援部队直接扑了个空,等它们到达战场时各级部队已经有序撤离。

  不过在看完全部的战报以后,黄河对自己很不满。他现在特别后悔到达亮剑世界以后,没能抽空练练自己的枪法。

  如果当时能安全且有效的支援马卡洛夫的运输队,那也不至于白白在总部医院里耽误了几天的时间。

  要是可以早点抵达后勤部激活系统,大概率部队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就可以装备上少量的重武器了。

  就比如说,战报里提到鬼子第110师团,派出了一组轻装甲车队及步兵一个大队前往井陉进行增援。

  要不是井陉煤矿的破坏工作速度快,丁伟的新一团肯定要吃大亏,毕竟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反装甲能力,

  但如果有几门SA34就不一样了,只要操纵得当且位置选择的好,第110师团的轻装甲车来多少死多少。

  而且鬼子华北方面军的飞机也是个大麻烦。

  虽然大部分轰炸机都被调去了西南方,但仅仅是剩余的战斗机也能给根据地带来不少麻烦。

  当黄河看到李云龙化身八路军超人的时候,整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有勇气做出这事的人不少,但打下一架飞机自身却平安无事的人可不多。

  如果每支部队可以装备一定量的防空炮,甚至八路军能有战斗机的话,那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黄河看了一眼系统中的决策树,又看了一眼手中的文件夹,随后有些惆怅的自言自语道:“任重道远啊。”

  不过很快就有振奋人心的战果让黄河重新笑了出来,就比如说敌我双方的伤亡数据。

  这项跟原本的历史比起来,简直是震惊多田骏一整年。

  在黄河记忆中的原本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打了足足二十天,一共发生了大小战斗265次,攻克日伪军据点91个,歼敌6000余人。

  这次八路军可是从头到脚更新了武器装备,战斗力比以前凶太多了。

  虽然只打了九天,但战斗的次数却高达437次,攻克的据点也达到了132个。

  难得可贵的是,这次破袭行动的伤亡也可以接受。

  原本历史上八路军的损失可不小,伤亡人数高达4200,还有1600余人中毒。

  现在报上来的数据让黄河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伤亡人数不到两千,这主要是因为片山省太郎一开始就发起了疯狗式的进攻,导致三八五遭受到山炮和战斗机的双重攻击。

  而且这次破袭行动,并不是只花钱没赚钱。第一阶段的收获也还不错,对于黄河来说算是意外之喜。

  在战斗的准备阶段,总部向各级部队下达了三不留的口号,要求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

  后来配合主力作战的地方部队和民兵,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不留一个隧道,不留一支电线杆。

  战士们严格贯彻总部的要求,在战斗中收集了各种资材。这些材料可以替黄河解放出一个民工厂的产能。

  就算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系统里的军工厂用不了。

  但是拿到后勤部兵工区以后,同志们完完全全可以再利用,造出一定数量的步枪和轻机枪。

  将整个文件夹里的资料看完以后,黄河起身来到了窗户边。他看着外面忙碌的人群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现在真不错,明天会更好。”

  ——————————

  接下来的一整天,黄河都投入到了理论学习中。

  五月二十号那天,他拿到喀秋莎火箭炮、V2火箭的全套资料和一部分四〇一所的资料。

  这些东西实验室的众人已经研究了三个多月了,除了原子能方面的知识有些吃力外,两种火箭的各种难点差不多已经被他们全部攻克了。

  但凡有足够的材料和设备,黄河有信心带着一部分研究员把那些大宝贝全部搞出来,并且指导相关的知识。

  「东风、巨浪、鹰击、红旗、红箭、红缨、前卫,霹雳、海鹰,多好听啊。」

  这一度让黄河有些膨胀,甚至想把某些姓钱的先生提前接回国。

  不过冷静下来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现在的环境还不太合适,连晋省和豫省还没收回来呢。

  就在他把所有资料整理完毕,准备放回书架的时候,脑海里的系统突然变得活跃起来。

  “叮!宿主有新的特质加成,请及时查看。”

  这声音让黄河有些纳闷,因为特质这玩意他已经有了啊。

  上次旅长来后勤部取炮顺便给他送任命书的时候,就已经多了一个「战争实业家」。

  难不成这唤醒勇虎系统里的顾问特质还能叠加?想到这里黄河就有些激动,毕竟任何一个特质的加成都很强大。

  现阶段来说不管是「技术官僚」还是「工业领袖」都是不可多得的词条。

  看中「工业领袖」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特质有炼油厂的加成,虽然八路军现在还没有装甲部队和飞机。

  但飞机是黄河下一阶段准备点的决策,到时候纯靠系统内民工厂的产能换油料大概率不够用。

  更何况大后方可是还有一个延长石油呢,总不能放着宝藏不用吧。

  那里的原油储存量可是大的离谱,要是开发的好绝对可以羡慕死三德子和小日子。

  看中「技术官僚」的原因是因为这条特质增加了科研速度,虽然这个加成跟游戏里有些不同,不能立马缩短解锁科研项目的时间。

  但经过黄河的摸索,他发现科研速度累计到20%的时候就会生效,是妥妥的厚积薄发。

  等到了43年以后,根据地的发展速度会到达一个新的台阶。

  就在他即将打开系统时,一个有些离谱的可能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这让黄河忍不住笑出来声,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总不能是「恐怖的巨头」吧,要是拿到这个特质康SIR非到从大后方杀过来干掉我”

  收起各种猜想,黄河打开系统界面查看。他发现人物界面里,自己的照片在疯狂的跳动,仿佛是在召唤他一样。

  在集中精神点开自己的头像后,黄河发现自己似乎又多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理论家:黄河

  火箭科学家:当系统内解锁火箭发射基地时,生产战略导弹的速度+15%

  核科学爱好者:当苹果树种下时,产核速度+15%」

  这两条直接让黄河高兴的蹦了起来。

  之所以刚刚忽略了理论家这个可能,是因为原本的游戏里红色势力没有这两种相关人物,只有陆海空的理论家。

  毕竟不管是火箭还是核武器都是49年以后的事情。

  但现在多了这两个特质以后,他彻底有信心抢在丑国搞出胖瘦兄弟和小男孩之前结交邱小姐了。

点娘抽风了!

  刚刚我发第80章的时候,不知道为啥发了一个没修改的版本。

  小的知错了!给大家磕头了!

第161章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

  由于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大大激励了后勤部各岗位同志们的积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军工区还是民工区始终都保持着高效率的生产。

  热情高昂的大伙甚至自愿开始了三班倒,用这种轮班制日夜不休的生产第二阶段需要的物资。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勤部作为全军的给养所在,在抗击鬼子侵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着黄河带回来的那些生产设备和器械后,总部和大后方自然是鼎力支持,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短短一年的时间,后勤部硬生生发展到了一千五百人的规模。

  如果单独看步枪和轻机枪的产能,几乎可以和1931年8月的奉天军工厂媲美了。

  而且用不了多久,各方面的生产力还会有飞跃性的提升。因为今年6月28号黄河在系统内解锁了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把生产中重复的过程分裂为若干个子过程。

  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且每一个子过程与其他子过程可以同时进行。

  简而言之,就是把功能分解开。在空间上顺序依次进行,在时间上重叠并行。

  只可惜两个月的培训时间还不够,同志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到位。

  在缺乏熟练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使用动力流水线可是大忌。

  就比如某一个站点的效率不够,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会导致一部份没加工好的零件流到了下一工序,从而使得全线都崩盘。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要知道没有合格的机动人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黄河与张万和可不是后世那些该上路灯的黑心工厂主,自然是不可能让同志们冒着风险进行工作。

  不过培训的进度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要不是因为百团大战期间停止了学习,第一批工人在八月底就可以合格了。

  ————————

首节 上一节 113/3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母后是武媚娘

下一篇: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