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2节

  但是苦于国内各大战区缺少反坦克武器,这些小豆丁坦克、日本的工业废铁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

  一旦这玩意出现在正面战场,同志们只能选择用人命去堆死它。

  如果能搞到一些欧洲血统的坦克,那就绝对是降维打击。

  最后是因为八路军一点都不缺石油。

  大后方有石油的记录可以上溯到汉朝,东汉班固的《汉书》和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都有所提及。

  而开办石油工业,是在清末的时候就有了。

  1905年,清政府拨款在延长筹办起了“延长石油官厂”,国内近代的石油工业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1935年的时候,部队到达了延长。

  在油田工人对同志们的认可下,延长油田仍然正常运营。玉门油田未建成前,这里可是中国唯一的油田。

  但是坦克可不是随便上个人就可以开动的,当前根据地同志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学习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更别说步坦协同了。

  而且黄河一直记着前世教授告诉他的一句话: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饭要一口一口吃,科技树可以稍微点歪一些,但是部队的组成不能歪。

  步兵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黄河只能忍痛放弃坦克这条线,继续发展陆军的轻重武器。

  「着重发展轻武器:鉴于单兵武器仍是我军的基础装备,我国有限的资源必须主要投入先进枪械的装备上。

  效果:

  法国投降后获得:

  MAS-36步枪生产线,图纸*1

  FM-24/29轻机枪生产线,图纸*1

  获得高卢鸡陆军武器的后续解锁权限」

  对于这条决策的收益,黄河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他知道高卢鸡二战时期的新式装备不差。

  他们敢号称欧洲最强陆军,军工技术肯定有两把刷子的,不少制式枪械的功能其实领先于欧洲。

  但是新式武器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导致部队换装的速度不够快。最后被三德子打到家门口了,大部分士兵还用的是一战的老古董。

  高卢鸡败得太快,导致枪械的优秀性能发挥不出来。很多新式装备都是九成新就被缴获了,最后白白便宜了三德子。

  这两款武器的子弹口径,是法制的7.5×54毫米机步枪弹。在高卢鸡陆军混乱的子弹口径里,算是一股清流。

  MAS-36步枪的诞生是为了取代之前的勒贝尔M1886栓动式步枪。

  这款新式武器,人机功效优良、上手容易、精度比较高、造价低廉。

  该枪配备刺刀,刺刀平时不用的时候就像通条一样插在枪管下方的一根金属管里,用的时候拔出来再调个头插进去就行了。

  而且这枪拉栓非常顺畅,熟练的战士可以变成人肉半自动。

  她可以说是二战最好的大栓,栓动步枪最后的辉煌了。

  「枪是好枪,但最初的使用者都是孬种。法兰西男儿的鲜血似乎已经在一战时期流完了,我直接乳法」

  FM24/29轻机枪是为了换掉卡壳王绍沙,绍沙真的槽点太多了!

  它参考了丹麦麦德森轻机枪的供弹方式,将弹匣安放在机匣顶部。使用25发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450~550发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把枪设计了两个扳机,一个是半自动发射,另一个是全自动发射。

  FM24/29是高卢鸡陆军的主力轻机枪,长得其实挺像布伦,ZB26和99式的。不过没有提把,腰射的时候需要抱着,这挺轻机枪算是法国之光了。

  而且后续的解锁权限也是黄河看中的,毕竟成熟的装备在现阶段比自己摸索的好一些。

  「虽然科研槽也可以研究本土的武器,但是真的没啥好东西,有兴趣的自己网上找找图。」

  现在已经是1939年12月了,鬼子的新一波扫荡马上就要来了。

  三八六旅得到了一批新的武器,三个团的战斗力都有了提升。

  “不知道这次李云龙遇到坂田联队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希望他可以争点气啊也能聪明点,省得这个狗皮膏药来被服厂天天在我面前晃悠。”

  黄河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第17章 苍云岭的开端

  当前后勤部的军工厂在全力生产各型号子弹和手榴弹。

  因为当下部队和鬼子的摩擦越来越严重,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战斗,总部决定优先将这些武器装备了一二九师。

  三八六旅作为一二九师的主力当仁不让的顶在了最前线,随时准备应对鬼子的大动作。

  黑云压城城欲摧。

  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夕,肃杀的气氛充斥在整个根据地。

  无论是前线的战士们还是后勤部的同志们都做好了应对鬼子新一波攻势的准备。

  战士们得到了新补充的武器弹药,如果是平日里他们肯定会像是发了财一样开心。

  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恶战将要来袭,各个团长都在忙着巡查部队,查漏补缺鼓舞士气,并且传达总部的新战略安排。

  而后勤部已经做好了随时快速拆卸生产设备,并且跟随师指挥部和野战医院转移的准备。

  后勤部和野战医院之所以没有提前转移,是因为部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没有这两个部门的援助。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这段时间无论是副总还是师长都通电告诉张万和,必要的时候要优先保证人员的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40年2月,日军驻晋省第一司令官筱冢义男下达新一阶段的指令:

  要求驻扎在省内的各联队联合围剿盘踞在晋中的八路军部队。

  很快鬼子的动向被师部察觉到了,在分析了敌我实力后,根据我军当前的作战方针,师部决定暂避锋芒。

  毕竟现在部队不具备和鬼子正面硬碰硬打阵地战的能力,而且一场大战役的消耗也不是八路军可以承担的起的。

  虽然根据地已经做好了转移的准备,但是因为鬼子一直实行的囚笼政策,再加上为了这次扫荡特地加强了隘口和炮楼的驻兵。

  它们设置了重重关卡,让同志们撤离的速度十分不理想。

  对面日本人的封锁线,后勤部只能趁着月色转移。

  好在后勤部并没有什么大型设备,重要的化工厂也只是利用土法制作。

  用到的设备十分简易,即使重新准备也不心疼。

  不到两晚的时间,同志们就已经全部撤退到了安全区域。

  但是师部和野战医院的转移就没有那么顺利。

  野战医院里的设备都来之不易,这些设备极大的影响转移的速度。

  而且因为药品不足的原因,野战医院里常年存在着重伤员。

  我军一直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战友,带着重伤员撤退的速度可想而知。

  在靠近苍云岭附近时,日军一联队的侦查小队发现了一股正在撤退的八路军部队。

  鬼子的侦察兵根据后续的观察,通过设备、伤员和着装等判断出这股部队里必然有八路军正在转移的野战医院。

  该联队长坂田信哲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果断下令出击。

  即使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他们联队不是前方的敌人可以应对的。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果脯部队,而果脯部队跟蝗军的伤亡比是六比一。

  这群农夫组成的武装力量他毫不放在眼里,八路军的野战医院在他心里已经是手到擒来的功勋了。

  这位蝗军之花就是这么靠着战功一步一步晋升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

  而且从这次围剿行动开始到现在,八路军都在避战。

  坂田信哲已经认定自己的联队可以完完全全的正面碾压这群缺少重武器的农夫。

  就这样坂田联队一路穷追猛打,死死的咬住了一路后撤的八路军部队。

  为掩护师部机关及野战医院转移,八路军三八六旅留下断后。

  流水的亮剑,铁打的苍云岭就在这种情况下拉开序幕。

  各部立马行动,抢夺苍云岭的制高点。

  欲靠借有利地形和人数优势原地阻击身后的鬼子联队。

  在山势奇特的苍云岭,制高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坂田信哲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鬼子指挥官,纵然不会任凭八路军抢下优势。

  但由于时间仓促,最终还是让三八六旅三个团抢占了先机。

  在苍云岭主阵地的三个山头上,李云龙的新一团主力迅速部署,抓紧时间构建防御工事,做好了交战的准备。

  他的侧翼分别是程瞎子的七七二团和七七一团,三个团成犄角之势。

  虽然没有抢到制高点,但已经膨胀到极点的坂田信哲并没有停止追击。

  他认为这些农夫没有什么战斗素养,即使占据有利地形也是一触即破。

  事实很快的就打了他的脸,对苍云岭主阵地的进攻并不顺利。

  虽然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但是也狠狠的挫了坂田联队的士气。

  三八六旅的三个团在山头构建的防御工事,让这个主阵地变得易守难攻。

  坂田联队的炮兵优势,因为地形的原因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八路军居高临下,接连打退鬼子的数次进攻,在苍云岭阵地上与鬼子三千余人展开激战。

  为了拖延时间,他们甚至连续发起十三次攻击,与鬼子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而且他们深知反冲锋的重要性。

  为的就是将敌人从现有冲锋发起位置打退,扩大防御纵深。

  抢占有利防御位置,夺回已丧失的防守要点,巩固防御牢固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兵力时,力求形成反冲击方向上兵力火力的优势。

首节 上一节 12/3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母后是武媚娘

下一篇: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