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48节

  三年前的西征,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进入河西以后,四面八方都涌来了敌人。

  当时部队必须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要么就建设根据地,这条选项需要分散兵力发动群众,可是一旦分散兵力就无法集中打仗。

  可很快敌人就替我们交上了答案,部队是孤军深入缺乏援应。在民情地理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生存才是首要目的。

  固守一地真的很吃力,被迫放弃了擅长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部队的战斗力下降的很明显。

  而且那伙敌人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样,骑兵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同志死在了对方的马刀下。

  敌人的高机动性,让部队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经常被他们溜着跑。

  那段时间,我经常见到徐总指挥叹气。

  他总是说,当时应该在渡河后,抓住时机趁虚而进,照直向西打。

  只要能取得北方大国援助的武器和弹药,战士们绝对如虎添翼。到时候再回师横扫而东指,完全有可能打开战局,甚至控制河西一带。

  哎!

  西征转战失利以后,我跟其余的四百多位经过一番鏖战,撤到甘新交界的星星峡。

  不幸中的万幸,有两位刚回国的同志带人接应了我们。那可是五十多辆大汽车,车上满载着武器、服装和各种食品。

  同行的甚至还有北面的军事顾问和一个营的武装部队,到达安全的地方后,紧接着大伙便收到了参与选拔进飞行班的任务。

  由于我14岁就入了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再加上还不错的身体素质,使得我从四百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航空学校学习的机会。

  入学之前,那两位接应我们的同志即将回边区。二人嘱咐我们好好学习,学成以后需要暂时留在这里待命。

  1938年4月12日,航校正式开学。从此便开始了紧张、艰苦、坎坷的学习生活。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困难,同志们都没有学过数学。

  鉴于这种情况,航校校长亲自来给我们上课。他先是讲述了航空理论的重要性,随后便给我们这批学员做了一个摸底测验。

  弄清楚我们的水平后,校长特地为我们补了一段时间的数学,这让我很感动。

  往后的日子里,航空理论学习是同志们最大的难关。

  总共有三十几门课,课程很复杂并且根本没有课本或讲义,每门课都得我们自己记笔记。

  最要命的是,航校大部分课都是毛子教官讲的。他们的中文又差又怪,听起来有种东三省的味道。

  翻译人员也不给力,很多术语都不知道怎么翻译,经常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

  为了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我们必须加班加点。每天除了吃饭和体能训练外,就泡在教室里,基本上凌晨才回宿舍睡觉。

  校方发现后派人阻止我们,后来就只能把笔记本带回宿舍,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

  通过刻苦的学习,我们二十五人成功攻克了航空理论关。校方也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对我们日后的飞行训练打下了基础。

  理论学习结束后,到了初教机的训练阶段。

  第三期的所有学员,分成了三个组,由一位飞行中队队长和两位飞行教官带飞。三位都是第一期的毕业生,技术好教学也耐心。

  经过两天的座舱实习,学员们便正式开始飞行训练。

  第一个飞行日主要是体验升空的感觉,教官会带着我们感受从起飞到着陆的全过程。

  翱翔天空的感觉极好,只可惜我吐了,被教官骂的一下午。

  从第二个飞行日开始,由我们操作练习起飞着陆,那是最幸福的经历。我仿佛看到了跟鬼子飞机大战的场面,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学校安排的飞行日比较连续,同志们每人飞了20个飞行日、60个起落。

  空中时间达到5小时后,大家已经相对熟练地掌握了起飞、降落的要领。

  接下来教官开始对我们进行单个突击训练,每日给飞得好的人多安排4—5个起落。

  当飞到80个起落、空中时间7小时的时候,教官批准我第一个单飞,我因此有幸成为航空队第三期第一个独自上天的人。

  正当我们的飞行技术逐步提高的时候,航校的飞机和飞行员被调集到了战场上。那段时间有些无聊,我很怀念天空。

  战事结束后,飞行员特别是教官们需要休假。不过我们主动申请参与维修,趁机学习了一些地勤的技能。

  由于基础不牢,又停飞近百天,同志们基本上把技术都忘得差不多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使再从起落开始学,大家依旧很刻苦。在期中考核中,全班都以良好成绩,结束了初教机的飞行训练。

  时间来到了1939年3月,听说前线打的很惨烈。

  今年我们开始了中级教练机的飞行训练,这一阶段仍从起飞着陆开始训练。

  不过后续的科目非常给力!一度有了上战场的感觉。我们开始练习空中侦察、模拟投弹、仿真投弹和实弹轰炸等战斗科目的飞行训练。

  由于同志们对实战训练热情很高,成绩也很好,各门技术考核均获优良,校方和毛子教官都很满意。

  可好日子似乎到头了,那年的冬季以后,校方出台了针对我们的新规定。

  不仅外出要登记,出门要搜身检查,就连外出的时候还有人盯梢。甚至就连八办附近也有了陌生人在活动,似乎生怕我们跑掉。

  有的同志们认为,局势已经变了此地不宜久留,他们提出北上或者回边区参加抗战。

  但我始终记着来航校的目的,而边区传来的消息也不出意料。上级要求我们严守纪律,安心学习。

  而且有一位刚回国的同志特地来学校看望了我们,他似乎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就连SHC都要亲自出面迎接。

  后来那位姓黄的同志告诉我们,用不了多久大伙就可以回边区,那时甚至还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战斗机,也不知是不是在单纯的安慰。

  时间来到了1940年,果然是安慰啊。半年过去了,边区那边一点消息后没有,我们似乎被遗忘了。

  在紧张的氛围中,同志们补飞了双机和三机编队、长途航行后,中教机飞行训练正式结束。

  9月中旬!情况有变!

  从北上大国那边,来了九架新式的战机,这是边区跟SHC判断中许下的诺言。

  新加入的飞机使得校方的积极性陡然增高,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回到了两年前,就连原本渺无音讯的高教机飞行训练也立马开始了。

  这一阶段的训练由毛子飞行教官谢苗罗夫上校负责带飞,随着难度的增大,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

  在一次横滚训练中,一位同志由于未能及时改出而坠地牺牲。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毛子飞行教官对手下的学员们都是有感情的,出现了事故他们也很难过。

  为了提高安全性,谢苗罗夫上校特意用了4个飞行日,安排每人8个起落,专飞螺旋,训练横滚动作的进入与改出要领。

  好在接下来再也没有意外发生,第三期飞行队在11月中旬正式结束了高教机飞行训练。

  教官们为大家举行了毕业典礼,结束了这段将近3年的飞行训练。

  按照边区和SHC的约定,所有战士和地勤人员暂时编入对方的航空队序列,参加战斗值班。

  哎,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感觉。我和同志们可能回不去了,命丢了无所谓,只可惜不能把一身本领交给更多人。

  当方子翼写完日记合上本子准备出门的时候,航校外突然传来一阵吼声。

  “达瓦里氏!我来接你们回家了!”

第192章 伞兵装备和延长油田

  在忙碌的工作中,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十八号。

  黄河回边区一共有四件大事要办,现在已经勉强解决了两样。

  屯田的事情有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在提供了农作物种子和足量的化肥后,他完全可以做个甩手长官。

  空军也筹备的差不多了,在六位战斗英雄的带领下,选拔出来的同志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航空理论知识。

  只要等到老马把边境航校的毕业生送回来,再加上下一条决策提供的一百架教练机,空一师的基础框架就算是搭建完成了。

  实验室的施工进度也不错,李处长这段时间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实验室的工地上。

  按照现在的工期来看,下个月中旬就可以搬进去。

  最后一件事就是开发延长油田,一周前科研选项「燃料储存」已经解锁了。

  第一批高级技师级别的石油开采工,这个月月末就可以达到边区。储油装置和输运管道也在系统内的民工厂内开始生产。

  只不过光凭现有的条件,还远远达不到开发油田的水平。

  延长石油是历史悠久,早在1905年就建厂了。虽然油井和炼油厂一应俱全,但都是很传统老式的设备。

  绝大多数都是世纪初的产物,完全感受不到工业化的现代感。

  就这简陋条件,还有很多设备在战争时期丢失了。

  好在厂长和工程处主任比较给力,在前年回收了大量设备和器材,要不然延长油田现在都不一定能恢复生产。

  目前油田的总产能为日产原油1.6吨,考虑到油井用了很多年,军工局派了一位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的同志来勘探,听说效果还不错。

  现在有两个科研槽空闲下来了,刚好可以处理一下油田的问题。争取在1945年之前多打几口新井,把全套设备都换了。

  「工业的雏形: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工业能源。为了使我方工业基础,不落后于世界列强太多,是时候开发油田了。

  研究所需时间:70天

  效果:边区新增两名石油工程专业的博士。

  获得一套钻机设备、抽油设备、清管设备、加热设备,并且获得相对应设备的生产图纸。

  提示:以上设备为二战时期最先进款式。」

  看了具体的设备介绍后,黄河简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单拿钻机设备来说,这就包含了井架、天车、绞车、游动滑车、大钩转盘、动力水龙头、钻机八件套、动力机、联动机、固相控制设备和井控设备。

  其中的动力机有柴油机、电动机和燃气轮机,直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所有问题,十分符合系统大包大揽的习惯。

  抽油设备自然是磕头机了,一种通过加压使石油出井的机器。

  系统提供的是游梁式抽油机,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长期在油田全天候运转,使用可靠。

  清管设备其实就是清管器,为了处理运输管线内部的凝油、结蜡、结垢,达到减小输油回压、减小磨阻。

  由于咱们的原油大多都是三高型,即高凝点、高含蜡和高粘度。

  因此需要用到管道加热输送工艺,以防止所输送的油品因温度下降而发生运输困难。

  系统提供的加热炉是巴库油田同款,直接让延长油田提前体验到了未来蜜月期的待遇。

  前段时间果脯的油矿筹备处着手开发玉门,虽然在老君庙附近找到了油田,但因为手上没有钻机迟迟不能开工。

  面对这种问题,光头想到了边区的延长油田,于是便人联系八办的同志。

首节 上一节 148/3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母后是武媚娘

下一篇: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