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第192节

张越笑道,“婼羌亦是大汉臣妾,自然可以……”

去胡来王闻言拜道,“如此婼羌当上书皇帝以求内附!”

张越笑道,“善!”

去胡来王离开张越侯府后,果然立即上书皇帝请求内附。

长安这边还没有给出答案,听到消息的乌垒、尉犁、焉耆三国竟然也先后上书请求内附。

轮台棉田收获之后,西域第二大的棉田产区,也就是后世的吐鲁番盆地也开始收获。

此地的气候更加适合棉花的生长,因此产量也更高,竟然破天荒的达到了两石水平。

这个亩产量已经达到了明清时期的水平。

衣食住行,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人一天不死就得吃,两天不死就得穿。

穿衣吃饭乃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农官们一边继续组织各地的棉田收获,一面也在盘算着如何在内地推广棉花种植。

张越在得知此事之后,第一反应是阻止,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后世之时内地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合种植棉花的。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个时代整个地球的气候都要比后世温暖许多。

按照现在的气候条件,在内地推行棉花种植应该是可行的。

张越在安排好这些农官们的吃住之后,就完全插不上手了。农官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农事给吸引助了,也不大愿意搭理他。

张越自然也乐的清闲,既然农事不用他插手,他正好把精力用到其它方面。

今年收获了如此多的棉花,张越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弄出绵甲来……

……

此时婼羌四国请求内附的奏本也到了皇帝案前。

皇帝在收到四国请求内附的奏书后大喜。

竟然不顾身体的不适,再次召开大朝会进行讨论。

皇帝在朝会上,对四国大势赞扬一番,把此事当成了自己的功业。

“陛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一名博士官首先起身反对。

他言道,“西域四国乃是蛮夷杂胡也,岂能与诸夏同……”

这时光禄大夫张安世起身反驳道,“……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

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婼羌乃金山氏之后岂非华夏也……”

“非也非也,光禄大夫岂不闻,诸夏入夷则夷狄之……”

第222章 夷夏之辨

金日磾这时也起身道,“臣偿闻……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诸夷入夏则华夏之……”

奉车都尉霍光也难得的出言道,“今西域四国行汉礼,言汉话……正是诸夷入我华夏之表率……”

“不然,西域诸国高鼻深目……金发碧眼……与我诸夏迥异……”

贤良方正们继续反对。

商丘成此时起身道,“四国之人虽长相各不相同,然却行中华之礼……此非陛下教化之功也……”

皇帝此时在一旁听的也是心花路放。

皇帝的表情自然被堂中大臣们看在眼中。

再加上几位皇帝亲近之人的表态,因此三公九卿们纷纷出言赞同四国内附。

不过就在这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却起身道,“婼羌乃是金山氏之后,内附当无问题,只是其余三国却干系到西域五十六国……望陛下察之……”

此时杜陵也起身道,“贰师将军所言甚是……吾恐焉耆三国内附……引起诸国震惶不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皇帝只是同意了婼羌国的内附。

但婼羌并没有被化为郡县,而是与闽越同。

不过其地却又设置了两个塞障尉。

婼羌去胡来王也被改封为大汉婼羌侯。

至于其余三国虽然没有同意内附,不过也给了诸多赏赐,并正式给予了册封。

这却是让其余诸国颇感羡慕,诸国于是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

当这批使者到达长安时,竟是使得蛮夷邸为之人满为患……

……

轮台丰收之后,张越却是突然想到了明清时期的棉甲。

棉甲成本低廉,轻便,保暖,在他看来正适合西域汉军使用。

只是棉甲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抵御早期火枪的射击。

是否适合这个时代,他却并无太大的把握,毕竟这个时代主流的披甲成本也并不算高。

两者相比,唯一能够确定却是只有防寒保暖方面,棉甲肯定要胜过现有的各式铠甲。

这日张越在检查了棉库之后,满意的回转府邸。

走在路上,想到今日所见的情况,觉得以今年的棉花产量完全可以支持棉甲大规模的制作。

“何不先让将作营试制一些棉甲!”

张越的念头再起。

“走,去将作营!”

他向随从们说了一声,随即打马往将作营的方向而去。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已然来到了将作营大门前。

作为轮台最重要的机构,将作营的警戒和防御也是最严密的。

仅仅是负责将作营安保的人员就达到了1200人。

这支安保力量直属于张越,其他人员都无权调动。

按照张越制定的制度,即使是张越本人想要进入将作营,也同样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

“拜见君侯,请君侯下马!”

来到将作营大门口,负责警戒的门侯拦住了张越的去路。

张越微笑着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庞公可在?”

张越一边把马交给负责警戒的士卒一边问道。

那门侯一边对张越的随从进行检查,一边回答道

“启禀君侯,庞公正在营内!”

“如此就好!”张越微笑着等待着。

经过大约半刻钟的检查,张越一行十余人总算是进了将作营。

穿过一片人造林,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出现在张越的面前。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将作营已经从以前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西域最大的机构。

将作营中各种工匠和仆役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六千人。

这些工匠和仆役又因为工作的内容不同被化分为了十多个不同的部门。

这里面最重要的自然要属,冶铁、武器和铠甲制作两个部门。

张越向一名负责管理的小吏问明了方向。

随即带着人,往东面冶铁部行去。

为了保密的需要,焉耆等地的冶铁所都已经撤销。

整个西域如今只保留了铁山与轮台两处冶铁场。

各矿山所产矿石皆需运至这两处地区。

这样做虽然加大了成本但也确保了技术的保密性。

好在此时将作营在张越的启发下已经研究出了四轮马车的转向技术。

四轮马车的大量投入使用,也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因此运输铁矿石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张越走到冶铁场大门处时,庞义已经收到消息在门口等待了。

“下吏拜见君侯,君侯今日怎么得闲来此?”

庞义远远的就向张越拜了一拜。

张越哈哈一笑,“这不是多日不见庞公了嘛,甚是想念,故而来此……”

庞义闻言却是哈哈一笑,“君侯说笑了……”

两人闲聊一阵后,张越却是问道,“听闻庞公在研制新铠甲,不知可有所得?”

庞义闻言却是正色道,“正要向君侯请教……”

这时庞义一边说着新制铠甲之事,一边引领着张越一行向铠甲制作所而去。

大约两刻钟之后,两人已然来到了铠甲制作区域。

“君侯请看……”

庞义让人取来了几副制作完成的铠甲。

庞义首先向张越展示的是一副完全由铁环编制而成的锁子甲。

首节 上一节 192/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