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第122节

“登月啊。”将闾一脸期待的表情,被秦安尽收眼里。

秦安笑了笑,道:“怎么样,要不要出去?只要你愿意配合我,我就能出村。”

“出村?”将闾立马回神道,“先生,你还是不要想了。现在唯一能让先生出村的办法就是让所有村子都认同先生,觉得没有先生,就不行了。”

“让人觉得没有我不行?”秦安想了想,道,“这还真的很难办,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不需要我。

除非我让赵家村富裕起来,其他的村子看着眼红,他们就能想起我来了。”

“对对对,只要赵家村富裕起来,其他的村子一定眼红,那时,大家就需要先生了,就算先生不想出去,他们也会五花大绑的将你请去。”

“好,就这么办。”秦安说道,“三年时间,我一定能让赵家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闾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道:差点被先生带到沟里去,说出真相。还好我够机灵,先生反而被我说服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亡秦的真正原因

嬴政走出院子没有多久,就看到了蒙毅,便向他走去。

“陛下。”蒙毅见嬴政走了立马行礼。

“你怎么又回来了?”嬴政问道。

“微臣想知道陛下对赵佗将军的处置。”蒙毅说道。

“派遣王离前往百越,将赵佗拿下。并且收拢关于水稻的详细信息,我们所知都是从先生口中得知,需要从百越之地得知才行。”嬴政说道。

“陛下英明。”蒙毅说道。“微臣先行回咸阳城。”

嬴政点了一下头,看着蒙毅离开后再次开口:“章邯。”

“微臣在。”章邯走了出来。

“秦安已经想着出村之事,这件事恐怕隐瞒不了多久,然而能隐瞒多久就隐瞒多久,我们不在的日子里,你要盯紧先生。

如若先生找你有事,你也要让其他人盯紧先生。

你若被发现,就放弃盯梢。不能让先生怀疑,另外派人在村口处把守,不允许村里有人出去。”

“诺。”章邯应道。

旋即嬴政他们又走了几步,来到了河边,看到水车正在殷勤的转动着。

“你们看这水车,能让百姓免于挑水灌溉的时间。可是如此为国为民的好东西,却从来没有人发明出来。

七国战乱,每一个国家都在发明攻城利器,为士兵打造铠甲神兵。

你们说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嬴政指着水车问道。

李斯上前回答道:“回禀陛下,七国连年战乱,只有强大的攻城利器,士兵们的手上有神兵,身上有铠甲,那么国家的军队才会强大。

军队强大了,就能一统天下。我大秦的士兵就是因为有了攻城利器,士兵身上有铠甲,手上有神兵,才能一统天下。

当然,这也缺少不了陛下的英明领导,将士们的拼血搏杀,将军们对战场的运筹帷幄。”

嬴政颔首道:“你说的不错,如今大秦已经一统天下,可是却做不到长治久安,大秦二世而亡,难道真的是因为赵高杀了太多的能臣?还是因为胡亥就是一个昏君?”

李斯顿时思索起来。

一旁的扶苏说道:“因为秦律太严苛了。”

嬴政淡淡的说道:“是啊,律法严苛。还有吗?”

“徭役过重,战争频繁。”扶苏再次说道。

嬴政看了扶苏一眼,笑道:“那按照你的意思?大秦要如何才能延续千年,万年呢?”

“父皇,儿臣认为大秦需要实行仁政,减少兵事,释放骊山和长城的民夫,另外减少赋税。”扶苏说道。

“实行仁政,六国余孽该如何?减少兵事,匈奴,百越之地又改如何?释放骊山和长城的民夫,他们回去后被六国余孽利用,又改如何?

减少赋税,大秦国库空虚又该如何解决?”嬴政一一问道。

“这……儿臣不知。”扶苏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回答不上来。

嬴政冷哼一声,道:“看起来你什么都懂,其实你什么都懂,你要实行仁政,那么你想过仁政之后会给朝廷带来什么为难,你要如何解决这个危难?

你只有长出了解决之道你才有资格提仁政,释放民夫。

就如百越的赵佗,朕待他不薄,为何在大秦为难之时不挺身而出?

朕相信,只要百越之兵回到咸阳,项羽刘邦之流一定会土崩瓦解,然后灭赵高,扶持子婴登上皇位,天下还是大秦的。

然而偏偏他什么都不做,朕恨自己竟然看走了眼。”

“父皇,儿臣无能,还请父皇恕罪。”扶苏低头认错。

“陛下。”李斯开口道,“百越之地,丛林众多,瘴气肆虐,环境极其恶劣,再加上我大秦将士刚刚占领百越之地,如何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

关于这点,微臣想要知道两千年后的百越是如何的?

同时可请教一下先生,如何管理百越,发展百越。”

嬴政微微一沉吟,道:“朕的大秦想要长治久安,万世千秋,确实不易,李斯,扶苏,你们跟朕回去吧。

章邯,你安排好人手后再回院子。”

“诺。”扶苏三人同时应道。

随后,嬴政他们回到了院子,却见到了将闾在仔细的听秦安在讲解。

“先生,我们回来了。”嬴政打断了秦安的聊天。

将闾站起来后,欣喜的说道:“父亲,先生真是大才,他的营销手法,孩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哦。”嬴政好奇的问道,“都有什么营销手法?”

“首先是广而告之。”将闾说道,“让世人知道大秦早餐连锁店的存在,然后知道连锁店中的美食。

然后招商,也就是找加盟之人……”

听着将闾喋喋不休的话,嬴政露出了笑容,等到将闾将话全说完后,嬴政才开口道:“你是否很喜欢做生意?”

将闾用力点了点头,道:“以往孩儿总觉得做生意那是下等人才做的事情,现在才知道,原来商人才是真正的国家的基石。

一个有良心的商人,他最少能养活几十个家庭。

一个有良心又有能力的商人,可以养活上百户家庭,甚至上万户家庭。

一个有良心又有能力,再加上富可敌国的商人,不仅能养活上万户家庭,还能带动一座城池的经济,让大家富裕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遭受天灾时,商人们都会永远的捐赠钱粮。

先生说,在华夏有句话叫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受灾,朝廷会统一安排救灾,可是民间的百姓们也会自发的去救灾。

四面八方的百姓都会到达灾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所救援的钱粮堪比朝廷所救灾的钱粮。”

嬴政被将闾的话给震惊了,这可能吗?从古至今,救灾都是朝廷之事,甚至直接放弃救灾。

“这可能吗?”李斯将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秦安开口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国家,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受灾的人不是别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所以大家踊跃参与救灾事宜,真的是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出去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出兵的理由

“我相信。”嬴政说道。

“村长?”李斯不可思议的看着嬴政。

扶苏跟着说道:“我也相信。当华夏一统,所有百姓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将不分你我,他们的心中只有国家。”

“没错。”秦安说道,“当年就是因为我就这样的信念,这样的毅力,我华夏才能将侵略者一个个的赶出华夏,让华夏在国际上地位越来越高。”

嬴政深吸一口气,道:“华夏能有先生所说的强大,我感到很欣慰。

先生,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能解惑。”

“村长请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秦安说道。

嬴政颔首道:“先生,我想知道百越之地现今如何了?”

“繁荣富饶。尤其是广州,靠近沿海,商业十分发达,是全国重点城市。”秦安说道。

“那先生可了解百越的历史。”嬴政再次问道。

“了解一点。”秦安回答道。

“还请先生告知。”

秦安缓缓说道:“百越之地又称岭南,赵佗在秦末时成立南越国,在汉朝时被汉武帝刘彻所灭,随后就在岭南建立了九个郡,称为岭南九郡。

自此以后,岭南,也就是百越之地就是华夏的一份子了。

而发展是从西晋开始的,当时有大量的中原百姓迁往广州,然后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

每个朝代都对当时的广州极为用心,原因是海运给广州带来极大的利益。

世界地图我给你们看过了,在唐朝的时候,我华夏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是世界最强的。

所以在其他国家的眼中,我们又称为唐人,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住的都是我们华夏子民。

大唐时期,有四大的港口,其中一个就是广州,给整个大唐带来了很多的赋税。

也就是从以后岭南成了广州重要的地方。

当然岭南太大了,也有不好统治的地方,不过历史课上没有说过,所以这方面我就不是很了解。”

随着秦安简单的讲解历史,嬴政等人终于知道了百越的重要。

嬴政问道:“先生,既然百越如此重要,大秦统一六国后,出兵百越是否是正确的?”

李斯一惊,这陛下是在怀疑自己的国策?

扶苏也惊讶的看着嬴政,一向无所不能的父皇,竟然会质疑自己。

将闾也十分震惊的看着嬴政,这还是统一六国的父皇吗?

秦安微微皱眉,这个问题他也不懂,旋即摇了摇头,道:“正确吧,我说过,华夏之所以会有今天,一切都是始皇帝为华夏打下了基础。

首节 上一节 122/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军工大亨:从赛博企业到全球寡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