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第174节

“尔等违抗圣旨,行强盗行径!阻止你们乃是义行!”

“便是将你们全部打杀了,到了官府也是有功无过!”

听到陆渊的话,那些工匠与学生,操起家伙,分左右隐隐将那些学生围住,大有一声号令,便要将这些人都打杀了的架势。

王仲明勃然色变,指着陆渊张口结舌,却是说不出话来。

而那些生员哪里见过这种架势,顿时惊慌失措。

“我,我等来此,乃是阻止你这江湖邪道,以邪术骗人,等到功成,我等便会想陛下请罪!”王仲明喝道。

“想必到时候陛下也会明白我等的苦衷!”

陆渊冷笑一声:“你口口声声说我教的是歪门邪道,那你所授就是治国安邦的良策了!?”

王仲明此时才略微恢复了些大儒的风范,他内心冷笑,陆渊小子虽然牙尖嘴利,胡搅蛮缠不是他的对手。

但说到治国安邦,哪里还怕他!

陆渊轻笑一声道:“不知道大明生员所学之根本,乃是为何?”

“自然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以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仲明想也不想地答道。

陆渊笑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尔等天天研究前人典籍,注解。既不去格物致知,如何意诚,如何心正!”

“我看你就是心术不正!”

王仲明瞪大眼睛,气得浑身颤抖,简直让人怀疑会不会一口老血吐出来!

陆渊却是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二程皆是周敦颐学生,但周敦颐却是陈抟老祖的学生。”

“周敦颐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开创宋明道学。”

“二程的扩大,朱熹的集大成,从一定意义说,都不过是在周敦颐原有的思想基础上进行解释而已。”

“那么,是否能说,程朱三位都是黄老传人呢!”

“国子监既然以程朱理学为本,那如何说是儒家正统!”

陆渊对于这些开口闭口便是儒家经典,圣人文章的腐儒十分不屑!

这些人动辄就是圣人言,但满心只有利益而已。

儒家经典也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用来压制君王,愚弄百姓,以维持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利益!

即便是他们奉为朱子的朱熹,在世的时候被强力打压,甚至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

但等到朱熹死后,这些人却是捡起他的学说,断章取义,加以扭曲,禁锢百姓的思想,控制君王的行为,以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你,你!”王仲明浑身颤抖,指着陆渊,却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陆渊这话完全是直接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根本!

既然程朱三位大儒都是吸收了黄老之学,才提出的那些想法,那就不是儒家正统了!

那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又如何算是儒家正统!

下一刻,王仲明两眼一翻,已经是晕厥过去!

第226章 化肥

陆渊看着被人搀扶住的老头子,无奈摇摇头。

就这心里素质,恐怕在后世分分钟就要被气吐血!

“陆先生果然厉害,直接将王祭酒驳斥的哑口无言!”解缙称赞道。

“解缙!你给我过来!”茹太素身边的解开勃然大怒,自己这个儿子看来这的被这个妖人洗脑了。

竟然不学圣人文章,而是读什么物理化学!

“解缙!还不过来向父亲道歉!”解纶也是说道。

解缙紧紧抿着嘴唇,却是摇了摇头。

“我认为解主编并没有错,陆先生所说所授更并非什么歪理邪说,乃是强国富民之理,让我大明国祚延续万年之理!”一个孩子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

朱允熥走上前来,他那还带着稚嫩的脸上无比郑重,眼中目光灼灼。

他扫视着那些国子监生员,在他的目光下,那些人竟然不敢对视,纷纷避了开来。

“当今天子早有训令告诫,张贴于天下学堂书院门前。天下生员,不可妄议国事!”

生员之中,一个青袍学子站了出来:“我等行事,虽然莽撞,但也是为国朝社稷,为匡扶社稷之正,便是我等身死,又有何妨!”

但可惜,除了此人之外,其他人皆是目光躲闪,畏畏缩缩。

朱允熥冷哼一声:“尔等皆是国子监学生,乃是天下学子之表率。”

“就是这等莽撞之辈!?”

“国子监太学,乃是天下学生之俊秀者,享受朝廷供奉!”

“尔等不尽忠国事,一心向学,反而违逆圣旨,视大明律法于无物!”

“难道,这就是大明学子该行之事?!”

“哈哈!好!这才是我朱家的麒麟儿!”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

众人寻声望去,便是看到了穿着明黄龙袍的朱元璋龙行虎步而来,后面跟着略显臃肿的太子,以及一众锦衣亲卫。

众人齐齐行礼。

“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朱元璋大步来到朱允熥面前,笑眯眯地将他扶起:“你这孩子不错,咱是越看越满意!”

朱允熥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老朱如此的关爱,顿时有些惶恐。

“皇,皇爷爷,孙儿只是实话实说。”

朱元璋摸了摸他的脑袋,就像一个慈祥的老头。

等到朱元璋的目光扫向那些生员,顿时变得凛冽。

“尔等既然说今日之举乃为大明社稷,乃报效大明之举。”

“正好,这西山之建设,乃是大明要事,不如你等就来这里担任劳工,以报效大明吧。”

那些国子监生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这些人至少都是有举人功名在身,十之七八都是未来的进士,国朝明日之栋梁!

但这位朱皇帝不让他们研究经义,而是让他们到西山搬砖!

有震惊不已的生员,又惊又惧,对上老朱那凛冽的目光,直接两眼一翻,加入了昏迷的队伍!

有心高气傲者高声道:“陛下,我等乃是生员,如何能行这等粗鄙之事!”

朱元璋眼睛一瞪:“你们读书人就高人一等了?”

“竟然还看不起工匠农夫,要是没有他们供养,你们的吃穿哪里来,你若是不愿意做,那也可以!”

“即日削去功名,贬为庶人,永世不得入仕!”

那人身子一震,脸色瞬间苍白,一屁股坐在地上。

而那些学生听到这话,也是震惊不已,哀嚎连连。

朱元璋已经不看他们了,朝着一位亲军喊了一声:“将这些人带下去,另外,国子监祭酒王仲明,无才无德,盲目无知,携众抗旨,今革职贬为庶人!”

茹太素顿时大惊,他也不想自己的老友因此绝了仕途,连忙出列道:

“陛下,王祭酒忠心为国,培养人才,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朱元璋冷哼一声:“若不是念着他的功劳,岂能如此轻办!”

茹太素对上那要杀人的目光,浑身一震,已经明白了皇帝的决心。

茹太素哑然无语。

那些生员失魂落魄一般,被赶出了公塾,他们没有想到一日之间,他们从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变成了他们看不起的工匠劳工!

朱元璋根本不看他们,而是拉着朱允熥的手,来到陆渊面前。

“陆渊小子,听说你又弄出了好东西,快带咱看看!”

“正是,此物名为化肥!于庄稼大有助益,可使粮食增收!”陆渊说道。

“哈哈,快带咱去看看!”朱元璋想起什么又看向茹太素。

“你也跟着吧,看看这公塾到底是伪学邪说,还是利国利民!”

茹太素犹豫片刻,便是跟了上去。

而解缙也是带上了他的父亲解开和兄妹两人。

来到水泥工坊,陆渊令人取来了两个木桶。

朱元璋看着一桶白色粉末,另外一桶里面是灰黑色的粉末。

“咱倒是知道农家肥,你这个化肥又是何物?”

“陛下,化肥就是使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陆渊说道。

“相比起农家肥,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能快速见效。”

“如今朝廷将田地分为三等,上等田最是肥沃,二等田次之,三等田再次之。”

“这衡量田地等级的就是依照土地肥力,而影响土地肥力最大的原因有几个,气候、生物、地形和年龄。”

“即便是经验老道的农夫,但经年累月地耕种一块上等田,数年之后,便会慢慢缺乏肥力,变成二等田,甚至是三等田。”

朱元璋连连点头,他可是放牛娃出身,种田也是没少干,对于这些自然知之甚深。

一般的遇到这种情况,农夫会修养一段时间,让其恢复土地肥力,或是使用轮作休耕之法,但这两种办法也只是能延缓土地肥力的流逝,无法解决问题。

“陛下,化肥能够解决土地肥力流逝的问题,让庄稼增产三成!”

茹太素完全不懂什么土地肥力,但他作为户部尚书却是知道让庄稼增产三成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若真是如陆渊所说,大明岁入至少提高两成!

“竟有如此神物!”朱标呼吸都急促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74/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风流,这假太监不做也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