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第30节

“好吃!太好吃了!”朱标筷子不停,吃得那是满嘴流油。

朱标好不容易才放下筷子,陆渊早已经吃饱了。

朱标也是有些尴尬。

“太子来找我有事吧,不如去书房喝杯茶,消消食。”

两人来到书房,侍女沏上一壶茶。

朱标坐下之后,这才擦擦汗水。

“陆先生,你是不知道,那些官员可是天天登门,我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你的第三批万灵散什么时候能出产啊,而且,这次能否多出产一些?”

“这自然急不来,要知道稍有差错,那就不是神药,而是毒药了。”陆渊沉声道。

朱标有些无语,你这家伙天天在这享受生活,一天还没工作一个时辰,那药的产量自然少了。

“但那些大臣天天登门,本宫也是有些不堪其扰啊!”朱标说道。

“太子殿下,大明现在的财政有些困难吧?”陆渊问道。

“这确实如此。”朱标微微颔首,“这万灵散的进项也是略微解了我的困难,还要多谢陆先生。”

朱标随即拱手一礼。

“太子殿下,想不想多卖一些银两?”

“先生愿意多出产一些万灵散了?”朱标惊喜道。

“不,这工序困难,想要提高产量实在有些困难。我的意思是提高单价。”陆渊说道。

“这,这万灵散已经卖到了五十两的天价,还要提高价格,恐怕会引起不满啊。”朱标面露难色。

“而且,万灵散的价格是陛下在文武百官,众多百姓之前宣布的,如今朝令夕改,恐怕会影响陛下的声望。”

“我有办法既不用宣布涨价,又能卖出数倍的价钱来。”陆渊微笑说道。

“请先生教我!”朱标顿时一喜,站起身来拱手行礼。

陆渊缓缓说道: “太子殿下,万灵散现在可是有价无市,千金难求。”

“而这万灵散的产量除了我们几人之外,又有何人得知?”

“那么每次,放出来的量多少,那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而从中拿出一些来,暗中高价销售,那便可以谋取大量利益。”

“反正那些大臣勋贵有钱,不宰白不宰!”

“而万灵散是刚需物品,市场远远不会满足,只要那些人对于万灵散渴望,那我们的饥饿营销的手段便远远不会过时。”

“因为,万灵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陆渊又与他说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听得朱标这个老实人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朱标放下酒,便匆匆离开,回去准备了。

次日。

皇宫大门前,有工匠竖起一块巨大石碑,顿时引起了百姓的围观。

“这上面说得是什么啊?”

“俺也不识字啊!”

当即就有穿着儒袍的秀才分开人群,让我看看。

那秀才一见上面刻着龙飞凤舞,铁画银钩的字体,顿时是浑身一震。

“好,好啊!此乃我大明之风骨!”

“陛下不愧是光复华夏汉家江山之帝王,真乃千古一帝也!”

“到底说了啥啊?”

“你倒是说说写了什么?”旁边的百姓纷纷问道。

那秀才喘了两口气,这才平复下来,又咳了两下,这才朗声道:“上面说了,大明朝从令往后,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人群听了也是纷纷激动起来。

“陛下真乃当时明君啊!”

百姓们都是刚经历了蒙元的残暴统治,对于两宋的皇帝的懦弱无能那都是有切身之痛。

汉唐虽强,但也要靠和外族和亲,以维持局势。

这些百姓不懂的什么和亲的都是宗族之女,只知道天朝上国向那些蛮夷和亲,那就是耻辱,是污点!

而两宋虽然空前繁荣,经济发达,但却是谁都可以欺负,打赢了赔款,打输了更是要割地赔款,百姓更是没有丝毫安全感。

靖康之耻,乃是华夏民族的百年之痛。

堂堂皇帝竟然为胡虏执牵羊礼,更是沦为奴隶,备受欺凌。

那是全体汉人的耻辱。

即便南宋灭亡,这耻辱也是被刻在了汉人的骨子之中。

而在蒙元的统治之下,汉人沦为三等人,两脚羊!

而如今朱皇帝驱逐鞑虏,横扫漠北、经略西南,雄图伟略旷古烁今!

只有这样的皇帝才能守住汉家江山!

第36章 此法可增大明国祚五百年

御书房内。

“父皇!那些百姓看到皇明祖训碑,皆是神情振奋,如今应天府都在歌颂父皇的不世武功!”

“而大本堂内也是刻下皇明祖训,让那些皇子皇孙时刻谨记。”

朱元璋闻言也是眉头舒展。

“很好,我大明君民一心,纵然胡虏又有何惧?”

“立即派出官吏在各府衙门前立下此碑,让百姓看看咱大明的风骨!”

“父皇英明!”

“对了,之前布置给你们的两个问题,你可有想法了?”朱元璋问道。

但看朱标那神色,朱元璋也是了然了。

“去宣朱棣和陆渊前来。”

很快,陆渊和朱棣、徐妙云来到了御书房。

朱元璋看到徐妙云顿时眼睛一瞪,当初他便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如今朱棣却是带着徐妙云来,显然是犯了他的忌讳。

“父皇,那条新政也是妙云所写,我带妙云前来,也是为了更好阐述新政,以免有错漏。”朱棣连忙行礼道。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这算是默认了。

徐妙云也是连忙行礼感谢。

“妙云,你同父皇解释一下你的新政。”朱棣道。

徐妙云道:“儿臣的新政乃是出自北宋范文正的《答手诏条陈十事》。”

“分别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

“儿臣以为,如今以大明的情况,我们可以先从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这三个方面先入手。”

“择长官,如今大明刚立,一些地方官员还是蒙元的官吏留任,一些人并不称职,甚至鱼肉乡里。朝廷派应该出得力的人检查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

“另外,本朝官员俸禄不高,一些官员日子拮据,怎能要求官员尽职办事呢?”

“可以对于各级官员按照等级发放职田,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节为政。”

“而农桑之事,也是陛下一直重视的。如果派出吏员到下面与人民讲穷农田耕种的技术,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一定能让粮仓快速充满。”

朱元璋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妙云果然不愧女诸生之名,不但了解宋史,还能针对本朝指定新政,若非是女子,那入朝当一个户部侍郎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徐妙云连忙道:“陛下谬赞了,儿臣实在愧不敢当!”

“咱说你当得,便是当得!”

“不过这主要还是针对官员,却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啊。”朱元璋道。

“儿臣才疏学浅,不敢随意发表看法。”徐妙云连忙道。

朱元璋也是微微颔首,土地关乎国本,一点改革都将让大明天下动荡,不得不谨慎行事,徐妙云没有把握,便没有说出来,这点也是没错的。

“陆渊小子,你之前说朝廷唯有掌握住土地,这才能将最大的权利牢牢握在手里,那么又该如何实施?”

“你可不要说你没有办法,否则咱便要治你的罪了!”

“咳,在下自然是有办法的。”陆渊轻咳一声说道。

房间内的几人,顿时将目光放到了他身上。

“而随着那些世家大族不断壮大,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不断收购更多的田亩,这是历史的必然。”

“土地私有制是没有问题,因为每个百姓都渴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小片天下,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被人打扰。”

“就像那些猛兽都有自己的领地,若是有人闯入便会遭到攻击,此乃天道。”

几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认为,可以规定每个百姓拥有土地的范围,也就是其住宅的范围,作为其私人土地,若是没有触犯法律,即便是差役也不能随便擅闯。”

“而除了住宅土地之外的耕地、山地,都收归朝廷所有,其土地主人只拥有使用权,并且严格禁止私下买卖。”

“这样便从根本上杜绝了那些世家收拢大量土地,以至于那些平民无立锥之地了。”

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

如果将土地收归朝廷所有,确实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那些世家门阀也难以壮大成为庞然大物,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陆先生,但那些开国功臣,以及世家手中本就有的土地又该如何解决?”

“直接收回的话,恐怕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徐妙云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0/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风流,这假太监不做也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