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683节

百官联合向李世民上书,声称赵牧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欲图谋不轨。

赵牧沉迷于温柔乡,对于世家官吏联合,发起驱逐他的行动。

皇宫中,李世民首先不淡定起来。

最初,他收到百官奏折前,率先收到岑文本执笔,赵牧口述的折子,内容为赵牧索要的官吏名单,与治理东北的简单建议。

赵牧希望大肆调配底层官吏去安东四郡任职,李世民震惊,狐疑,错愕连连。

虽说他授予赵牧任意调动官吏的权力,但赵牧调任官吏规模过于庞大,超过百余人之多,已经严重影响江山社稷稳固,这比朝廷官吏上书控诉更让他难以决绝。

书房内,李世民把赵牧的折子递给内阁几名官吏,任由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道宗,李绩等轮流阅览。..

神色凝重的瞥了眼几人,询问说:诸卿,你们怎么看?

第830章 众矢之的

事情突发,猝不及防。

李世民权衡利弊,很快理清楚百官上书控诉赵牧的缘由。

一切的一切,皆为利益使然。

他作为帝国皇帝,与赵牧关系匪浅,比较了解赵牧的性格。

赵牧处理政务向来稳妥,罕有出现纰漏。此番纵然大动干戈,调任上百名官吏,也是为朝廷,为江山社稷着想。

百官控诉,口诛笔伐,表明赵牧损害他们的利益。

已经引起严重的影响,必须迅速果断处理。

恰好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几名内阁核心代表不同利益,他想听听众人的意见。

李道宗,李绩面不改色心不跳,洗耳恭听。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面面相觑,神色各异,书房内顷刻间静可罗雀。

赵牧所作所为出乎几人预料,百官联合起来弹劾赵牧,更令几人震惊万分。

支持赵牧,意味着损害自身利益,控诉赵牧,既影响朝廷施政方针,也破坏皇上经营安东四郡的计划,更甚者,挑衅皇上威严。

少顷,魏征挺身而出,斩钉截铁说:陛下,若中书令没有私心,微臣支持派遣关中世家子弟。毕竟,中书令折子内写的清楚,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郡县治理的好坏,关乎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朝廷设安西四郡,根基尚不稳固,加之四郡处于边陲,或者说尚未开化之地。

岑文本呈上来的折子中禀告,赵牧建议治理郡县时,以教化式治理,发行重典式治理和依法治理为主。

不论采取何种治理方式,唯有率先教化百姓,树立朝廷权威。

高句丽,百济,新罗与东北各地地域辽阔,的确需要众多能臣干吏,若能好心经营,数年内必有成效。加之各地形成村落,必能加快各地融合。

魏征滔滔不绝,毫不犹豫阐述自己的建议。

他诵读过赵牧折子,不敢说经世济国之良策吧,但也颇有见解。

何况赵牧不光提出建议,更遵照自己的建议执行。

至于百官上书控诉,无非赵牧损害他们利益。

不过,依他对赵牧的了解,赵牧对于世家的态度时,拉一批,稳一批,打一批,专门针对刺头。

房玄龄,杜如晦处境尴尬,几度欲言,最终尚未说出口。

毕竟,事情牵扯到二人。

李世民察觉书房安静,房杜二人没有吱声,询问说;玄成,你细说。

他心似明镜,山东世家肯定去拜访房玄龄,而关中世家去拜访杜如晦,不经意间二人处于风暴旋涡中。

魏征面色凝重,直言不讳说:陛下,东北之地势力错综复杂,微臣不清楚当地情况。中书令何意,微臣尚不清楚,故而没法细说。

折子中,赵牧仅说了个大概,他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敢妄下定论。

陛下,微臣以为该中书令来解答。长孙无忌走到魏征身旁仗义执言。

思来想去,他猜不出赵牧何意。

长久来,赵牧和世家不对付,否则,早迎娶京兆韦家的女子,为何突然扶持关中世家?

再者,赵牧肯定清楚自己的决定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何依然上书推行呢。..

闻之,房玄龄借坡下驴,作揖说: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出身于清河房氏,家族和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勃海封氏等望族相互联姻。

当年,范阳卢氏落难,皇上借着赵牧抓住卢氏的把柄,雷霆之势拔除。

近来,山东各世家惨遭赵牧排除在外,各家在长安主事人,接二连三登门拜访,请求他主持公道。

他知道赵牧的良苦用心,却不知赵牧为何单单派遣关中世家子弟,此举也损害房家的利益呢。

关键,他想到个可怕的事情。

若赵牧借着皇上命他处理地方事务,借机整合关中世家,形成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届时,赵牧拉拢朝廷诸多文臣武将,加之自身雄厚财力,顷刻间,李氏江山易主。

他能想到,皇上焉能想不到。

苦于没有证据,赵牧一副忠君为国的样子,他不敢随意说出口,以免落得诬陷赵牧的罪名。

李世民察觉几人互相推诿,神情微微发愣。

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朝堂之上利益纷争更甚。

杜如晦出身于关中杜家,房玄龄来自清河房家,长孙无忌代表关陇,魏征自成一派。

他堂堂皇帝,肯定要平衡各方面利益。

唯独赵牧好似初生牛犊不怕虎,简直是个愣头青。微微颔首:宣赵牧进宫。

当前,连他也搞不懂赵牧到底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宦官出宫传召,李世民端起茶杯轻吮解渴,目光转向李道宗,好奇的问道:道宗,初春以来赵牧除调遣官吏外,是否做别的事儿?

李道宗出列,正色说:陛下,地方事务繁杂,中书令忙的不可开交,或整日待在中书省处理政务,或住于府邸陪伴女眷,尚未听说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

哦?

李世民面容诧异,追问说:他能闲得住?

......

王府。

赵牧伏案疾书,撰写治理地方的策略。

突然,丫鬟叩门,走进来欠身行礼禀报:王爷,程处默求见。

闻之,赵牧挺身端坐,命丫鬟带程处默进来。

二人谋面,简单寒暄几句,程处默忧心忡忡说:王爷,内卫汇报,近几日,吐蕃的真珠公主隔三去拜访左卫大将军侯君集,或去拜访高句丽的高桓权,高艺甄,行为很不平常。

长安,各国使节皆为梅花内卫的重点关注对象。

冬季时,真珠公主,吐蕃使者皆处于蛰伏状态,这段时日四下走动过于频繁。

事出反常必有妖。

知道她计划做什么吗?赵牧揉着鬓角询问。

程处默不提起,他差点忘记真珠公主,吐蕃使臣。朝廷囚禁禄东赞,对方肯定不甘心吧,和谈无果的话,唯有付诸战争了。

对于吐蕃,他已做好最坏打算。

程处默走到赵牧,声若蚊蝇的说:梅花内卫汇报,吐蕃使者出京,我私下尾随,于县郊悄悄抓了对方。

第831章 抓捕使者

嗯?

赵牧神色错愕。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尽管他视这句话为废话,该杀则杀,该斩当斩,却没想到程处默敢秘密抓捕吐蕃使者拷问。

若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吐蕃使者莫名其妙失踪,顶多造成吐蕃不满。但凡露出马脚,让吐蕃抓住把柄,程处默将闯下大祸。

此举危险万分,简直拿他的前途做赌注。

你没搞砸吧?赵牧关切的询问,若搞砸了,他不介意为程处默收拾烂摊子。

嘿嘿...

程处默女干诈的贼笑两声,自信满满的说:王爷放心,这些年,梅花内卫潜心学习你传授的刺杀手法,不论投毒,暗杀,皆以炉火纯青,这次依照您传授的手法造成坠马身亡的假象,仵作恐难查出蛛丝马迹。

梅花内卫擅长刺探情报,破坏暗杀,绝非因分布广泛,各类身份,关键是靠头脑杀人。

毕竟,赵牧传授他顶尖情报机构的训练方法。

赵牧端起茶杯轻吮,没有再纠结使者的事儿,问道:追查出什么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程处默面色紧张兮兮,若非问出劲爆的消息,他焉能清晨登门拜访,郑重的说:内卫拷问之下,使者声称遵照真珠公主命令返回吐蕃,一面汇报禄东赞之事,一面派人前去剑南道侦查,计划为战争铺路。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末将担心一年半载内西陲爆发战争,王爷担任陇右道节度使,该提前做好准备。

吐蕃处于高原,唐军未必适应气候。

何况在赵牧管辖之地作战,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他负责情报之事,军务之事还得赵牧来处理。

赵牧面不改色,淡淡轻笑:你说的没错,双方战争不可避免,既然吐蕃计划奇袭边境,的确该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不过,战争尚未爆发前,所有事情皆为暗战,相信你能处理的很好吧。

论行军打仗,他丝毫不惧。

帐下有薛仁贵,曹继叔,刘仁轨,席君买等悍将,更有他苏定方呢。

前世薛仁贵战败,皆为郭孝恪之子郭侍奉违反薛仁贵安排,擅自带着辎重粮草在后面缓缓前行,惨遭吐蕃二十万兵勇团团围住,造成粮仗尽没,断绝唐军的补给和支援,使得薛薛仁贵迫不得已退军,屯驻于大非川。

今曹继叔,刘仁轨,赵孝祖,郑仁泰,庞同善等皆强于郭侍封,有丰富的联合作战经验。

首节 上一节 683/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