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水浒之武皇天下

水浒之武皇天下 第128节

武柏笑了起来:“萧兄,实不相瞒,那位救黄团练使的英雄,就是我。”

萧让也笑了起来:“哈哈,原来是兄弟你呀……”

“等会儿……你刚才说什么!?”

笑着笑着,萧让忽然回过味儿来,惊愕的看向武柏,以为自己听错了,求证道:“你说你救了黄团练使?”

武柏点头道:“对呀,是我救的呀。

萧兄猜猜,我把黄安救去了哪里?”

萧让瞬间酒醒了不少,惊讶道:“想不到兄弟还会武功!只是不知你到底把那黄安安置在了何处?”

武柏淡淡道:“我把他送去了梁山泊。”

萧让愣了一下后,抚须说道:“兄弟这招妙呀,他从哪里逃出来,还把他送到哪里去,想必梁山泊上的人,定然不会轻饶了他。”

武柏道:“黄安现在是托塔天王晁盖的部下,已经归顺了梁山泊义军。”

萧让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跟不上武柏了,疑惑道:“兄弟怎对梁山泊上的事情这么清楚?”

武柏拱手道:“萧兄,实不相瞒,我乃梁山泊外宣使,听闻兄长乃大才之人,所以特意下山来邀请兄长到梁山泊相聚,共谋大事。”

萧让彻底傻了眼,他原本以为一番畅谈后,自己对武柏有所了解了,却没想到眼前这年轻人藏这么深。

武柏静静的看着他,等着他将自己的话消化消化。

萧让抚须愣了一会儿神后,呵呵笑了起来:“兄弟莫要拿话诓我,你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与梁山泊的人有往来。”

武柏认真道:“此并非虚言。

我此次下山不仅仅邀请萧兄一人。

还有玉臂匠金大坚。

本打算等酒醒以后,明天让萧兄代为引见的。”

萧让道:“既然还欲邀请金大坚,那么咱们此刻便去如何?”

武柏道:“既然萧兄这么说了,兄弟敢不从命。

只是带着一身酒气登门拜访,总觉得有些不妥。”

萧让现在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礼节。

如今他面临的可是天大的事情呀。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他的人生将要彻底发生改变了呀!

因此他现在迫切的想要弄清楚真伪。

多一个人过来,多一份考量。

一人智短,两人智长嘛。

萧让道:“兄弟先在这里稍坐,我去亲自把他找来,就说有要事和他相商。”

武柏道:“那我便在此恭候二位大驾。”

萧让起身告罪一声,急步走出酒楼,径直来到金大坚住处,见院门虚开着,也不打招呼,直接走了进去。

来到小院,听到金大坚叮铃咣当的在敲打着什么东西。

萧让走过去直接开口道:“金老弟,你停下手,我有事情要和你说。”

金大坚听到萧让的呼唤,回身疑惑的看向他,问道:“萧兄好久不曾来我这边了,今天有何事光临寒舍呀?”

萧让故意道:“有桩大买卖要与你谈,只恐你不敢做。”

金大坚道:“呵,萧兄这话说的,只要给钱,就是给他官家小儿刻碑文,我都敢。”

死人才刻碑文,金大坚这话有诅咒之嫌。

萧让道:“金老弟既然有这胆量,那便给我来吧,雇主在富贵楼等着呢。”

一听富贵楼,金大坚来了精神,他起身拍了拍手,说道:“那便走吧。”

二人出了门,急步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富贵楼。

萧让去而复返,发现武柏将酒菜换了一桌新的。

来这里消费可不比别处,一桌最普通的饭菜也要一两百银子。

他和武柏刚才点的那一桌起码三百两。

而今又换上一桌新的,这来回起码得六七百银子。

通过这些细节问题,萧让看出了武柏的诚意。

武柏看那金大坚果真生的眉目不凡,资质秀丽,一身的艺术气息。

年龄四十来岁的样子,一看就是安分守己的人。

他起身相迎道:“萧兄,这位就是人称玉臂匠的金师傅吗?”

萧让点头道:“没错,他就是金大坚。”

而后萧让又指着武柏介绍道:“老弟,这位主顾姓武名柏,有件大买卖要和你我二人相谈。”

金大坚对着武柏拱了拱手,问道:“不知这位老弟有何大买卖与金某谈?”

第173章 正经人谁愿意造反呀

武柏笑了笑,赶紧相邀道:“两位兄长别站着,咱们坐下来谈。”

金大坚看了萧让一眼。

萧让示意金大坚听从安排。

看这排面,主顾应该很有钱,金大坚顿时陷入到了无限遐想中。

这次肯定能大赚一笔了。

武柏还是老套路,并没有急着说正事儿,先跟金大坚套了套交情。

酒喝得差不多了,他才问金大坚:“不知金兄听说过梁山泊吗?”

金大坚道:“听说那里建立了一支义军,不打家劫舍残害百姓,还时常帮扶贫苦人家。”

武柏道:“实不相瞒,我正是要金兄随我一起上梁山泊。”

金大坚一愣,这他嘛的做生意做到土匪窝了嘛!

虽说梁山泊义军为自己搏了个好名声,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何况上山落草者,基本上都是土匪,正经人家谁会占山为王呀。

就是想也没那个本事呀。

所以在固有思维的影响下,金大坚还是觉得梁山泊驻扎的是一群土匪。

哪怕他们说自己是义军。

金大坚问道:“他那里需要我雕刻什么东西吗?”

武柏道:“他那里需要金兄这般手艺的人。”

金大坚懵了一下:“兄弟,你这是啥意思,我没听懂。”

武柏直言道:“我是梁山泊外宣使,今天下山特意招揽金兄这般人才上山聚义,共谋大业。”

金大坚迷惑的看向萧让:“萧兄,武兄弟刚才说的你都听到了?”

萧让道:“我听的一清二楚,所以才说要给你介绍一桩大买卖呀。”

金大坚在心里吐了个槽,有这么介绍买卖的吗?

武柏心知梁山泊虽然是义军,但仍摆脱不了反叛的标签。

哪怕你行的是正义之事。

在封建社会百姓眼中,皇权是天授的,谁若动了心思那就是造反。

以王莽为例,西汉末年朝廷腐败,他为了建立新的制度,毅然决然夺了外甥的皇位,推行新政。

他的政策对老百姓其实是有利的,但是就因为太过超前,并没有多少人可以接受。

最终他失败了,人们称他为逆贼,很少有人说他是明君。

就因为他没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给百姓们洗脑,所以老百姓就认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没有得到老天爷的认可,不承认他的好。

就像现在,金大坚本来是正经百姓,就算大宋朝廷腐败,也没有影响到他。

他呢靠手艺吃饭,不愁吃穿,不似萧让才艺得不到认可,对这朝廷心有埋怨。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看上了他的手艺,想要拉他一起造反。

这事儿搁咱身上,咱不慌,咱不排斥吗?

武柏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对于金兄……还有萧兄来说,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如今虽然朝廷昏庸,奸臣当道,但这大宋朝也还没有到腐烂不堪的地步。

还能苟延残喘上几年。

可是等这几年或者十几年过去了呢?

那时候两位兄长已经多大年纪了。

如今咱这大宋朝内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已是暗流涌动。

就更别说周边还有北辽、西夏,吐蕃诸国在虎视眈眈了。

到那个时候,天下大乱,两位兄长该何去何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若及早为自己谋条退路,也算给后人留一个保命的机会。”

金大坚道:“那毕竟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梁山泊可是在与朝廷作对,我等上山岂不每天都要过的提心吊胆。”

这话没毛病。

本来日子过得挺安稳,谁愿意去过那朝不保夕的生活。

普通百姓哪里能看的那么远,你也别讲什么格局,他也确实不懂。

首节 上一节 128/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