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101节

毕竟这件事情关乎到浙江、福建矿工的生死存亡,甚至夸张点说,可能就连两地农民、炉丁都要包含进来。

因为沈忆宸还记得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正统九年的冬季,松江府大雪连降了七昼夜,积雪深度高达一、二丈,周边百姓冻死饿死无数,客观上为引爆了农民起义提供基础。

要知道松江府就是后世上海地区,正常情况下想要看到点积雪都不太容易,鹅毛大雪连下七天七夜的场景,更是闻所未闻。

但在明代的小冰河时期,整个南方地区普遍降雪低温,百姓生存的非常艰难。

可以说明朝末期灭亡,连天命都没有站在大明这边。

能尽快开展与倭奴的贸易,至少能存点钱购买粮食,熬过正统九年的这个寒冬。甚至利润足够丰厚的话,还能有余力帮助周边的农民跟炉丁。

沈忆宸不想让以天下为己任变成一句空言,那就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一步步改变!

经过询问,沈忆宸得知郑祥与许逢原商谈的非常顺利,毕竟他们双方都处于困境之中,合作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双赢。

至于利润分配,大致同意五五分成,至于后续是否改变,将根据实际贸易情况再做决定。不过他们两人倒是达成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分出两成利润给沈忆宸,双方各出一成。

对于这件事情,沈忆宸没有拒绝,就连客套话都懒得说。他很清楚日后在京师运作,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总不可能开口向成国公要吧?

“沈公子,事情已经谈妥,我将走海路快回福建告知叶老大。另外许家在江西的货仓也积压严重,需要尽快运出,否则丝绸什么的都会损坏。”

“嗯,此事尽快,卖与倭奴赚取银子后,从江浙湖广多购买些粮食囤着,今年会是个寒冬。”

沈忆宸提醒了郑祥一句,还好江南地区购买粮食比较方便。

“小的明白。”

郑祥连原因都没问,现在沈忆宸在他们眼中自带智者光环。

“沈公子,我离去之后,苍火头跟王能还是留下为好,防止雪聆阁那群人报复。”

“嗯。”

这点沈忆宸也没有拒绝,确实自己身边需要一些武力,光靠个阿牛不够。

事情交待完毕,其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沈忆宸就返回府中读书。乡试秋闱过后,紧接着五个月后就是明年会试春闱,这段时间忙东忙西的,就连学业都被暂时放在一旁了。

只是这种静下心读书的日子没持续几天,九月初十天色还未亮,沈忆宸就已经穿搭整洁从房中走出,因为今天是定国公代天子祭祀祈谷坛的日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代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基本上都会强调传承于天命,就连皇帝都自称天子。所以祭祀上天神明,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活动,各方面都不敢怠慢。

来到正堂,成国公早已等候在此,身旁还站着朱佶。

见到沈忆宸过来,朱勇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准备出发吧,今日是祭祀大礼,你们两个切记谨言慎行。”

虽然这次并不是皇帝亲祭,但祭祀典礼依然规矩森严,不容有任何的差错,违者要予严惩。

就拿乾隆年间的祭祀举例,祭坛上字体不够工整、服装坐褥不够整齐等等细节小问题,工、礼二部尚书侍郎全被革职,主要责任人工部尚书还被流放边疆。

由此可见,古代祭祀的森严跟重要性。

沈忆宸跟朱佶二人都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祭祀活动,成国公自然要叮嘱一句,否则到时候捅出篓子,就连皇帝都会震怒。

“谨遵公爷、父亲大人教导。”

话音落下,一道隐隐约约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这是圜丘(天坛)斋宫的太和钟敲响,示意皇帝起驾动身。

当然,这次敲响并不是皇帝亲至,而是由定国公徐显忠代天子动身。同时其他参与祭祀的勋戚大臣们,也要动身前往祈谷坛汇合。

如果是皇帝亲祭或者祭天大典,那就得更早赶往紫禁城,跟随在皇帝身后一同前往。

“走吧。”

成国公朱勇还是一如既往的废话不多,听到太和钟响起后,就大步走出了正堂。

沈忆宸本来是跟在成国公的身后,不过这时候朱佶特意加快了脚步,走在了他的前面。

并且板着脸看了沈忆宸一眼,眼神中充斥着不满。

对于朱佶这点长幼尊卑的小心思,沈忆宸都懒得搭理,视而不见继续走自己的。

所谓的祈谷坛,其实就是后世天坛主体建筑祈年殿。不过在明代天坛被称之为圜丘,是专门用来举办祭天大典的场所,而祈谷坛是举办孟春祈谷大典的,两者作用并不相同。

如若遇到天灾歉收的情况,比如正统九年的江南水患、陕西大旱等等,皇帝就会下旨祭祀祈谷坛,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这就是今日祭祀的起因。

当沈忆宸等人来到祈谷坛的时候,这里已经点满了烛火,以及装饰好各种祭祀用的礼器。部分勋戚官员也已经到场,其中以礼部、工部的官员为主。

大家都按照划分好的位置安静站立着,没有谁敢在这种场合交头接耳,沈忆宸等人自然是前往勋戚的陪祀区。

但就在祭祀人群中,沈忆宸突然发现了一张熟面孔,他就是泰宁侯陈瀛!

泰宁侯来到京师了?

沈忆宸满心意外,同时不由产生股莫名悸动,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陈青桐也已经来到京师了?

第125章 全场瞩目

沈忆宸看见泰宁侯感到很意外,殊不知祈谷坛陪祀的很多勋戚官员,见到他出现在这种场合,同样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随着沈忆宸高中解元,并且还在成国公府举办了庆功宴,京师上层人士们,基本上都知道了朱勇有这么一个婢生子。

但是祭祀典礼这种重要场合,就连庶子都很少有资格能参与进来,更别说婢生子。

今日沈忆宸出现在这里,是否就意味着成国公朱勇,准备正式扶持自己这个儿子?

这种揣测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编钟雅乐响起,远处旌旗招展,身穿周礼祭服的定国公徐显忠,沿着中轴线一路走到了祈谷坛台阶之下。

随着代天子祭祀的定国公出现,在场勋戚官员们都流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连呼吸声音都不敢太明显,以免被御史跟太常寺官员抓到不敬的把柄。

定国公徐显忠走到祈谷坛前,就脱鞋进入殿内,以表示洁净,不将微尘带入神坛之中。

来到主神位面前,开始行三跪九拜礼之礼,同时陪祀的勋戚官员们,也要跟着行礼。

行礼完毕之后,奏雅乐,跳祭舞。等这个仪式完成,就由司祝跪读祝文,再次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到了这一步,整个祭祀基本上就接近尾声了。因为这是代天子行祀,很多步骤都被精简了,其中诸如饮福受胙等等礼仪都搁置不行。

原因也很简单,只有天子才能接受上天赐福,你一臣子还打算僭越不成?

不过哪怕如此,整套仪式下来耗时也不短,有些年纪比较大的勋戚官员,早就已经满头大汗苦苦支撑,却依然一动不敢动。

等到祭品焚烧完毕,意味着整个祭祀大礼正式结束,瞬间安静无比的祈谷坛,一下招呼客套声音不绝于耳,相熟勋戚官员们的联谊也将开始。

“英国公许久未见,身体是否还硬朗?”

“定国公辛苦了,天恩浩荡皇上还是器重你呀。”

“胡尚书,今日祭祀礼数周全,定能佑我大明国泰民安。”

伴随着这些声音,成国公朱勇来到了泰宁侯陈瀛面前,面带笑容的说道:“泰宁侯,这一路舟车劳顿北上,身体可还吃得消?”

面对成国公的调侃,泰宁侯也笑着回道:“出征塞外都没问题,更何况区区北上任职?”

泰宁侯陈瀛掌管京师后军都督府,去年与成国公朱勇一起回应天处理军务。

只不过朱勇还肩负着征讨兀良哈三卫的职责,所以早早返回京师。陈瀛在应天府停留了一年多,随着二征麓川之战结束,目前西南方向暂时安定下来,他才奉旨回京任职。

俩人多年老友同僚,加上同为勋戚武将,自然没有假客套的必要,言语都非常放得开。

“晚辈拜见侯爷。”

沈忆宸跟朱佶二人,此时也靠了过来,纷纷拱手向泰宁侯陈瀛行礼。

礼毕过后,朱佶面带讨好笑容说道:“侯爷龙马精神,如若出征塞外定能所向披靡。”

“哈哈,贤侄真是会说话。”

泰宁侯爽朗大笑起来,显得兴致很高。

不过在笑完之后却把目光看向了沈忆宸说道:“忆宸,我到京师就听闻你高中解元的消息,果真是年少英才。”

“侯爷过赞了,晚辈不敢当。”

沈忆宸表现的非常谦虚,没有丝毫得意自满的气息。

“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解元郎,有何不敢当的?”

陈瀛说罢,还看向了朱勇补充道:“成国公,有时候我都羡慕你有此等好运气,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泰宁侯的语气感慨中夹杂着羡慕,之前他就非常看好沈忆宸,却无法认同他。

原因就在于,品性好坏并不等于成就高低,沈忆宸的出身功名,远远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如今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当初的国公婢生子,成为了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解元郎。来日不敢说能封侯拜相,至少不会再是碌碌无为的无名之辈。

有些时候真是人比人,不能比,自己连个袭爵的儿子都盼不来,成国公朱勇一个被放养的婢生子,却能有此成就,说多了都是泪啊。

并且泰宁侯陈瀛的这声“生子当如孙仲谋”,也因为情绪激动声音稍大了些,吸引了在场不少勋戚官员的目光。

“泰宁侯是在称赞成国公之子吗?”

其中一名礼部官员站的稍远,于是开口朝身边同僚问了一句。

“好像是的。”

“朱佶能当此赞誉?”

成国公之子,对于外人而言,自然是想到朱仪跟朱佶二人。

今日朱仪不在场,所以这名官员下意识认为是称赞朱佶。

只不过朱佶在京师的名声,就属实一般,更担不起孙仲谋的称赞,泰宁侯陈瀛恭维的有些过了吧。

“怎么可能,当然说到是新科解元沈忆宸啊。”

“你是说成国公府的那个婢生子。”

“不然呢?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解元郎,并且深受上官看好,来日前途必然不可估量。”

“此言有理,也只有沈忆宸当得起孙仲谋的赞许。”

这两名官员的讨论,就是现场其他勋戚官员们的缩影。

虽然这个时代大明的勋戚官二代们,还没有完全摆烂,如同明末那般彻底废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了严加管教的嫡长子可能有点出息,诸如次子、庶子大多数都已经在花花世界里面迷了眼,能不败家都算好了,哪能如同沈忆宸这般高中解元,开创大明历史?

只是成国公这三父子,听着周围众人的称赞,脸上表情就属于满满的复杂。

朱佶自不必说,本来就是想要讨好泰宁侯陈瀛的,毕竟陈青桐这朵鲜花只要一日未嫁,他就一日不会死心!

古代礼法之下想要次子夺爵太难,只要朱仪不主动犯错,哪怕有林氏加持,希望也非常渺茫。

只有娶到陈青桐,得到泰宁侯陈瀛的助力,以他身为朱勇好友、同僚、亲家多重身份加持下,才能把那一丝渺茫的希望给放大!

结果万万没想到,陈瀛关注点完全没在自己身上,反倒称赞起来这个婢生子沈忆宸,还引得全场瞩目!

首节 上一节 101/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